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pdf(1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总 第1节课题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I标1 .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轴对称的性质。2 .在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中探究新知。3 .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具主题图点点重难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究轴对称的性质。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1、出示一些美丽图案.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2、想探究这些图案是怎样对称的吗?二、探究新知:1、学生动手画出教材第3页例1上面图形的对称轴。师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华发。同时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2、学生自由说一说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以“松树”图案为例研究
2、轴对称。(1)学生先自己找一找“松树”图案有什么特征?(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班上交流总结出:图中的虚线就是它的对称轴。4、再 探 究“小草”图案有什么特征?5、学生认真看图,动手画一画,算一算,小组讨3555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论,探索出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5三、巩固运用:11、学生自己学习例2.(1)借助已经掌握的关于轴对称的知识画小房子的另一半。(2)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画5的。2、练做第4页“做一做”按照书上的步骤将纸片对折三次,画自己喜欢53的图案,动手剪,生展示交流。3、按上述“做一做”的方法,再创造折、剪图形。4、生 说“轴对称
3、”只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5四、课堂小结: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五、布置预习:2自学例3、例4.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使用者修正栏找对称轴折、画、剪教 学 设 计总第2节课题旋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I标1、能知道旋转的含义、特征、性质。2、在观察、思考、推理中探索旋转的特征、性质。3、在学习中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具风车、三角形、纸片、图钉点点重难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1、出示旋转、平移等图形,生说一说这些是生活中什么现象?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关旋转的现象。3、师:注意到家中中标的旋转现象了吗?能说明它是怎么旋转
4、的吗?想探究吗?二、探究新知:1、探究旋转的含义:(1 )观察钟表的指针,说指针从“1 2”到“1”是怎样旋转的。(2)应怎样表述?指针绕那点旋转?向什么方向转?旋转多少度?(3)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观察风车旋转。571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2)说说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3)从面、边、点三方面总结。2三、巩固运用:1、引导学生完成第5页例4.(1)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自己做一做。(2)总结:如何确定旋转后的点的位置呢?7(3)用手剪纸操作验证想象。32、类似上面指导完成第6页“做一做”中 第1、1 02题。四、课堂小
5、结:看“数学与艺术”说知道了什么?五、布置预习:3自学7页“欣赏设计”。板书设计 旋转使用者修正栏三要点:1、哪个图形绕哪个点旋转2、向什么方向旋转3、旋转多少度教 学 设 计总第3节课题欣赏设计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I标1、欣赏图形变换创造的美,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2、运用观察、分析的方法学习。3、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教学具方格纸、三角板点点重难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1、出示一些美丽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漂亮吗?这些图案怎么得到的?2、想再欣赏
6、再探究吗?二.探究新知:1、再看教材第6页“数学与艺术”中两幅漂亮的图案,你们能不能说说是怎样变换得到的?2、再看其它图形,说说它们都是有哪些简单图形怎样得到的?3、出示右铜镜图。说说铜镜上的图案是怎么变换得到的?有几种方法可以得到?4、再看一看教材中的花边图案,它是怎样得到的?还可以怎样得到的?310101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5、找有兴趣的图案动手试一试。5三、巩固运用:1、看教材第7页下基本图形,让它启发自己创造灵感。2、独立思考自己的设计方案,在方格纸上设计103自己的作品。3、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创造什么?五、布置自
7、学:2自 学“整理和复习”。板书设计 欣赏设计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第4节课题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课型复习课教学II标1.巩固图形平移、对称、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运用看、剪、拼的方法练习。3.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具剪刀、彩纸等点点重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复习引入: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题。画在书上,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想法。2、指导完成练习一第2题。(1 )根据每一种剪法,在头脑中将彩纸展开对“半棵小芽”这个图案连续做轴对称变换,得出结果,在与
8、上面剪出的图案对照。(2)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 进 行“折叠”、“重合”再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3)拿出剪刀和彩纸,动手剪图案,验证自己的想像。(4)积极思考折叠、剪图、交流汇报。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3题,第4、5、6题。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后集体订正.注意25551 31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学生的描述是否准确。三.拓展练习:1、看教材第11页的数学游戏,小组讨论,说说书上的镶嵌图形是如何得到的。2、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书上的图案。3、仿照教材上的思路,也可以自己创新,剪拼出漂亮的图案。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8
9、23板书设计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 第5节课题单元小结第1课时课型验收课教学目标1、能 自 主 归 纳 总 结 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2、能灵活运用本 单 元 所 学 的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3、在 复 习 中 体 验 到 成 功 的 快 乐。教学具测试卷点点重难能灵活运用本 单 元 所 学 的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解 决 旋 转 度 数 的 问 题。教 学 内 容:过 程、方法1由 向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归纳整理:1、学 生 自 已 看 本 单 元 教 材,总结出本单元学习的知 识。2、小 组 内 交 流。3、班 上 汇 报 交 流,师指导。4.学 生 质
10、 疑,师生共同解疑。二.测 试 题:1、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151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2.填空:(1)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 0 到()(2)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 0。到()3.画出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一个对称图形4.将小旗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9 0 5 .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三、测试分析:2 523板书设计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第6节课题因数和倍数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I标1.能知道什么是因数、倍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弄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3.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具主题图等点点重难理解并
1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明白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1、看主题图1,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像这样的情形我们用数学式子可以怎样表示?3、针 对“2x6=12”的式子,指出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引出课题,明确目标。二.探究新知:1、看主题图2,看到了什么,用什么式子表示?找出因数和倍数。2、自己动手再写出12的其他因数.3、教师提示: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4、根据上面的学习分析,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班上交流。5、看教材第18页例1。
12、18的因数有哪几个?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呢?先自主解决,班上交流。6、练做课本第13页 的“做一做”找出30和36的因数。生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班上汇报。55553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7、师:学会了一个因数的求法,再看倍数应该怎样求?类似上面步骤学习例2.1 0三、巩固运用:21、2 4 的因数有哪些?分别用乘法算式写出,并用集合圈表示。82、练做教材1 6 页5 题。判断谁的说法对。四、课堂小结: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五、布置自学:2自学“2、5 倍数的特征”。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使用者修正栏2 x 6 =1 21 2 是2的倍数2 和 6 是 1 2 的因数 也
13、是6的倍数教 学 设 计总 第7节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II标1.能熟练求一个 数 的 因 数 和 倍 数。2.在 练 习 中 巩 固 倍 数 和 因 数 的 概 念 和 特 征。3.养 成 良 好 的 身 体 习 惯。教学具小黑板点点重难能熟练求一个 数 的 因 数 和 倍 数。在 练 习 过 程 中 有 所 探 究 发 现。教 学 内 容:过 程、方法1由 向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复习引入:1.学生说一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因数和 倍 数 的 哪 些 知 识?”2.由学生发言小结引出本节复习内容及目标。二、巩 固 练 习:1、练 习 二 第1题:15的 倍 数由哪
14、些?15是 哪 些 数 的 倍 数?提醒学 生 注 意 审 题。学 生汇报结果。2、练 习 二 第2题:找36和60的因数。让 学 生 比 赛 找 因 数,看谁找 得 又 完 整 又 快。3、练 习 二 第3题:找8和9的 倍 数。说从这道题中又发现了什么?4、练 做 第4题,看 谁 做 得 又 对 又 快。5、练 习 二 第5题:学 生 审 题 后 自 主 判 断。35101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生说第一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第二、三、四种说法呢?发现了什么?102三、游戏:小组内做练习中第6 题“猜猜游戏”5四、读材料,找规律:1、学生读材料,看发现什么规律?2、
15、学生任意举例,验证自已发现的规律。53五、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2板书设计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第8节课题2、5的倍数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I标1、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2、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2、5倍数的特征。3、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具主题图等点点重难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总结2、5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像2、5这样特殊的数,它们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引题(板书)二、探究新知:(一)探究2的倍数特征。1、看过电影吗?电
16、影票的票数和电影院入口一般都是怎样设置的?师生交流。2、看主题图。想:22号有什么特征?生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3、学生班上交流,总结。4、生自读教材,明确奇数和偶数的定义。理解并识记。注意。也是偶数。5、两个同学合作,做“你说我判断”的游戏。巩固对所学内容的掌握。6、做“做一做”中的题,生做后集体订正。(二)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25101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1、指同学说出50以内的奇数。2、学生说出5+5的倍数的数。想:哪些数是5的倍数。5的倍数由哪些特征?3、做 教 材18页的表,得出结论。说出是2、1335倍数的数的特征。三、巩固运用:1、找既是2又 是5的
17、倍数的数。82、练习三:1、2、3题。四、课堂小结: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五、布置自学:2自 学“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特征使用者修正栏偶 数 奇 数0、2,4 5、10、15-教 学 设 计总第9节课题3 的倍数的特征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 I标1、能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2、经历观察一猜想一验证的学习过程。3、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有趣。教学具小黑板点点重难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1、指名说一说2、5 倍数的特征。2、小结同学发言引出课题(板书)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己列出3 的
18、倍数的特征。3 x 1=3 3 x 2=6 3 x 3=9 .2、观察找3 的倍数的特征。(1 )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上汇报交流。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 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提出:看 1 2 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能发现什么?在研究1 5、1 8、2 1 这三个数,的规律吗?3、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了 3 的倍数的特征。4、结合具体的数说一说2、5、3 的倍数的特征。三、实践运用: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 1 题。281 521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2.两个同学合作“我说你判断”的游戏。3.学生自主完成“做一做”第2题。4.出
19、示小黑板,小组内合作完成。(1)写出三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2)在方框内填一个数字,是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8 5口1 口 34 78 口四、课堂小结: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五、布置自学:自学“质数和合数”。1323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第10节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第1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II标1.能进一步巩固2、5、3的倍数特征。2.能灵活运用2、5、3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3.在练习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具主题图等点点重难能灵活运用2、5、3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能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20、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复习引入:1、学生说一说2、5、3的倍数特征。2、小结同学发言,引出课题(板书)。二、巩固练习: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2、两个同学做游戏:一个人说数,另一个人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3、练习三第4题。先指名板演在集体订正。4、出示第5题情景图,学生迅速判断。5、出示第6题主题图,学生读懂题意,明确问题。31015123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三、数学活动:学生拿出上面分别写有4、3、0、5的四张卡片。5按照教材第10页的要求完成练习。3四、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第22页“生活中的
21、数学”。2、学生谈读后体会。5五、课堂小结:2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第1 1 节课题质数和合数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I I标1、能说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3、具有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学具小黑板点点重难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创设情境;1、列出1 2 0 各数的因数,比一比,看谁列得快。2、观察自已列出的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3、按照因数的情况进行分类(一个因数 二个因数 多
22、个 因 数)。5、师由同学发言小结引出课题。(板书)二、探究新知:1、分析1 是质数还是合数,明确两个概念。2、师生共同判断一下1 0 以内的数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3、两个同学合作“你说我判断”的游戏。4、先独立找1 0 0 以内的质数,再小组内交流。(1 )交流找的方法(2)交流找的结果。5、用排除法找1 0 0 以内的质数。(1)研究排除哪些数对?8851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2)自己排。(3)交流排的结果。6、生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二2者的区别。77、学生读2 4页材料,说出如何给一个数分解质因数。三、巩固运用:31、说 出2 4
23、的因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已知两个质数的和是1 8,积 是6 5,它们是谁?3、试 对8 8和9 6分解质因数。1 0四、课堂小结:学生谈谈学习收获。五、布置自学:2自 学“长方体”。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使用者修正栏2、3 4、6、85、7 9、1 0教 学 设 计总第12节课题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II标1、能进一步巩固掌握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概念及数的特征。2、在练习中区分各概念。3、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小黑板点点重难理解区分各概念。准确区分各概念。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复习因数和倍数:1、指名简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再举例说明。2、
24、指出如“2 x 3 =6所以2和3是因数,6是倍数”这种说法对不对?3、练习:28的因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你能用几种方法求?怎样表示?二、复习2、5、3的倍数特征。1、指名说2、5、3的倍数特征,分别举例说明。2、练习: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2、5、3的倍数。151312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2 7 1 0 4 7 5 2 0 8 5 59 8 2三、复习质数和合数:1、指名说质数和合数概念,结合具体数字区分这两个概念。32、关于质数和合数,请同学提出应注意什么?1 03、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2 6,积是6 9,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四、课堂小结:2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5、板书设计使用者修正栏教 学 设 计总第13节课题单元小结第1课时课型验收课教学II标1、能自主归纳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2、能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具测试卷点点重难能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正确区分本单元所学的概念性知识并会运用。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落实使用者修正栏一、归纳整理:1、学生自由看本单元学习内容,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小组内交流。3、班上汇报交流,师针对指导。(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4、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二、测试题:(-)填空:1、在 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