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第 1 课 时 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 道 1 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 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 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
2、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 分=60秒。2.初步建立1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 .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 .结合学
3、生回答引导探究。(1)认识秒针。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 2 个数字、1 2 个大格,6 0个小格。)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2)认 识 1 秒和几秒。揭示:秒针走1 小格的时间是1 秒。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 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 解 1 分=6 0秒。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 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 秒,2秒,3秒5 8 秒,5 9 秒,6 0
4、秒。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 分=6 0 秒)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 时=6 0 分,1 分=6 0 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 5 5 分 5 7 秒)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4)体 验 1 分钟、1 秒和几秒1 分钟有多长?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
5、播放多长时间?课件验证。学生闭眼感受1 分钟。1 分钟能做哪些事?1秒究竟有多长呢?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1 秒钟能做哪些事?学生畅谈,课件出示。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 8 米;一秒钟,蜂鸟振翅5 5 次;1 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 9.8千米,从太阳接收4 8 6 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 2 2 0 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 9 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感受几秒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计时验证。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4.课 本 第 7页第7题。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课件播放长
6、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作业布置:学法大视野P2板书设计:时、分、秒1 分=60秒 2 时=120分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
7、”?“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分,6 时,9 时50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 学“例 1”:2时=()分(1)教师:1 时等于?(学 生 答)那 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 0+6 0=1 2 0 分b、2时就是2 个 6 0 分,即 6
8、0 X 2=1 2 0 分(4)教师小结。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方 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 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6 0 秒=1 分(1 0 个 1=1 个 1 0)6 0 分=1 时(1 0 个 1 0=1 个 1 0 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 3 0 分离家,7
9、时4 5 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 3大格,是 1 5 分钟。b、4 5-3 0=1 5,是 1 5 分钟。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5 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 0 分 比 1 时 少()分,1 时比4 5 分 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 加 上()分,就 是 1 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 4 5 分,经过几分
10、?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 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作业布置:学法大视野P 3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1 时=6 0 分1 分=6 0 秒经 过(1 5分)7:3 07:45教学反思:第 3 课 时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
11、、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 成“练习一”第 3 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2、完 成“练习一”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3、完 成“练习一”第 5 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4、完 成“练习一”第 6 题。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
12、或跳绳后,1 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5、完 成“练习一”第 8 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6、完 成“练习一”第 9 题。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二、补充题目。1、1 分=()秒 4 时=()分 9 分。9 秒 36分0 2 时5 分=()秒 150秒0 2 分 400分。4 时 10分O 1 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作业布置:“练习一”的第10、11题。板书设计:练习一教学反
13、思: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4、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并说出算法。32+7=30+23=21+7=40+35=28+60=32+49=前 面5个相信同学们都能口算出来,那最后一个该如何计算呢
1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类似32+49这样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二、探究新知1、课件演示,倒入新知。(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咯!看,小朋友们都在排队呢!客车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出发吧!但是年纪的班长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要买多少张车票呀?大家能帮忙想一想吗?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呢?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同学们,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1)班有3 5 人,一(2)班 3 4 人所以一年级的总人数是:3 5+3 4学生尝试,可能的想法:(板书)第一种算法:3 5+3 0=6 5 6 5+4=6 9第二种算法:
15、3 0+3 0=6 0 5+4=9 6 0+9=6 9大家明白吗?现在大家仔细思考计算过程,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学生交流、讨论,派代表提出问题,全班共同探讨。三、巩固练习1、大家再想一想,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同学们,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二(1)班有3 9 人,二(2)班有4 4 人所以二年级的总人数是:3 9+4 4学生尝试计算,可能的算法有:(板书)第一种算法:3 9+4 0=7 9 7 9+4=8 3第二种算法:3 0+4 0=7 0 9+4=1 3 7 0+1 3=8 3大家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又是怎么计算的呢?思考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个位上是3?(2)十位上为
16、什么不是7,而是8呢?首先将数位对齐,个位上9+4-=1 3,所以,需要向十位进1,然后十位上是3+4=7,在加上进 的 1,就是8.2、请大家仔细思考这个问题跟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3、还可以怎样算?(还可以用竖式算)那又怎样算呢?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独立演算,指名一个学生上台板演: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呢?如果从十位算起,那么十位上市3+4=7,然后算个位9+4=1 3,个位上是3,向十位进了 1,这样子,我们得将十位上的7 擦掉,重新写上8.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和错误我们在计算时,从个位算起。4、教材第1 0 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交流算
17、法。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对新知识又有什么感受呢?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3、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并说出方法。327=12-5=21-7=40-5=60-20=同学们真棒!对己学的减法计算掌握得很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18、有关减法计算的新知识。(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11页例题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咯,但是我们坐什么车去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各类车的车票价钱吧!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 8元。出发之前,我们一起来算算下面的这两道题吧/(1)普通快客车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的票价便宜多少元?大家要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先算65-5 0=1 5,在 算 1 5-4=1 1 (板书)同学们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学生讨论、交流算法,指名一学生上台板演:大家真不错!我们
19、上节课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使用了竖式进行计算,同学们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这道题呢?教师小结:先将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然后个位的数相减是5-4=1;十位上的数相加减是6-5=1,所以答案是1 1.三:巩固练习1、大家想一想,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生尝试计算:先算6 5-4 0=2 5,在算2 5-8=1 7(板书)你们是怎么想的?教师指名说算法。2、大家在想一想,我们怎么列竖式计算?这个竖式是不是跟我们刚刚计算的有点不太一样呀?想一想,不够减,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小结:在列竖式计算这类减法题时,我们首先
20、将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然后个位上的数相减,发现不够减,这时,我们要从十位上借“1”,此时,十位上变成了 6-1=5,再计算:5-4=1,所以答案就是1 7.3、根据例题中的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的解答吗?学生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4、教材第1 1 页“做一做”生独立计算,师指名学生说算法,并汇报计算结果。集体纠正。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对知识又是什么感受呢?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理解能力。3、进
21、一步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理解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请根据前面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2)你是如何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2、计算。5 2+3 5=86-3 4=4 7+3 3=3 6-2 8=二、基础练习。2、教材第1 2 页练习二第3 题。教师分析题目:本题是关于购物的问题,将简单的计算问题融入生活中。解决问题: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闹钟需要多少钱?教师引导:已经知道地球仪5 8元,闹钟2 5 元,我们只需要将两
22、者价格相加,等于多少即可。学生列式计算:5 8+2 5=83 (元)3、教材第1 2 页练习二第4 题。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图中所表达的意思:三轮车中已经装了 36个,两个小朋友又抬来了25个,一共有对少个?学生独立列式解答:36+25=61(个)小组交流答案进行更正。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7题。分析题目:首先我们观察上半场的记分牌,上半场结束,2 8比43,2队领先多少分?学生独立烈士解答:43-28=15(分)小组交流分析题目:全场结束,4 5比6 7,说明2队比赛总得分为67分。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学生独立列式解答:67-43=24(分)小组交流四、课后小结五、经过本节课的
23、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四 课 时 几 百 几 十 加、减几百几十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3、经历几百加、减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儿十。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并说出算法。30-10=20+50=20+70=50-40=60-20=30+20=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上面这些题是对我们以前所学
24、知识的检测,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二、探究新知1、例题展示,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14页例3)终于来到世博园了,现在我们到了一个纪念品商店,哇,这个商店的“海宝”真漂亮!现在已知这个商店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那么(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3、同学们,你们会算吗?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解决的情况。3、探究3 8 0+5 5 0 的计算方法(1)想一想,3 8 0+5 5 0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2)把你
25、的想法说给同桌听(3)组织学生汇报学生 1:3 8+5 5=9 3 3 8 0+5 5 0=9 3 0学生 2:8 0+5 0=1 3 0 3 0 0+5 0 0=8 0 0 8 0 0+1 3 0=9 3 0学生3:列竖式计算(4)当有学生提到列竖式计算时,请这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草稿纸上。(5)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列加法竖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板书竖式笔算4、探究5 5 0-3 8 0的计算方法。5、那大家想一想,我们该怎么计算第(2)问呢?(1)想一想,5 5 0-3 8 0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2)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3)组织学生汇报。学生 1:因为 5 5-3 8=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