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散文活动教案中班200篇.pdf
《语言散文活动教案中班20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散文活动教案中班200篇.pdf(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言散文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散文活动教案中班 200200 篇篇这是语言散文活动教案中班 200 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第 1 1 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两片树叶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两片树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两片树叶的外形以及散文的情节进行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图片三幅,图一画有两片树叶的树苗若干棵;图二表现两片树叶象眼睛的背景;图三是表现两片树叶象耳朵的
2、背景。2、教师准备一些树林中的动植物图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出示图一,激发幼儿想象。出示图一,问:图画上有什么?(小树苗)小树苗有几片树叶?(两片)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片树叶象什么?(幼儿充分想象)老师这里有一篇散文,我们来听听散文里说这两片树叶象什么,好吗?2、教师朗诵散文片断,引发幼儿想象。教师朗诵: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的两只眼睛。(出示图二)提问:散文里说两片树叶象什么?(象小树的眼睛)小树的眼睛好奇地看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幼儿想象讲述,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一一贴入背景图)是啊,小树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看到了很多美丽的东西,它心里怎么样?它觉得它看到的这个世界怎么样?
3、教师继续朗诵: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的两只耳朵。(出示图三)提问:散文里还说两片树叶象什么?(象小树的耳朵)小树的耳朵静静地听呀听呀,它听到了什么?(幼儿想象讲述后,教师把准备好的图片贴入背景图)小树苗越看越高兴,越听越高兴,小树苗一高兴就蹦了起来,发生什么事了?(幼儿想象后)教师讲述:哈,小树苗一蹦,就长高啦!3、学习朗诵散文。教师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问:散文里讲了些什么?讨论后,教师放慢速度,以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朗诵散文。4、幼儿讨论:学完这篇散文,你又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体验春天的美好。5、延伸活动:画小树苗。上面画上两片叶子,画好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树叶象什么,它们在做什么,心里
4、怎样想,你的小树苗长大了没有。附 两片树叶小树苗种上没几天,就长出了两片树叶。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上的两只眼睛。两只眼睛好奇地看呀看呀,啊,世界多美丽!瞧!这两片新叶子,又象是小树上的两只耳朵。两只耳朵静静地听呀听呀,嗬,这树林会唱歌!小树苗越看越高兴,越听越高兴,小树苗一高兴就蹦了起来。哈!小树苗一蹦,就长高啦!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用途,并能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进行仿编,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根据目标,活动分为欣赏、朗诵、仿编几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了语言活动的重点,节奏较为紧凑。第第 2 2 篇、中班语言活散文诗
5、雪花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活散文诗雪花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懂得散文中“比喻”手法的特殊作用,学习并理解“洁白”、“松软”等词汇,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2、通过欣赏散文,使幼儿对散文诗感兴趣,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3、根据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导幼儿学习适当的仿编。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图片、配乐散文诗磁带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学习作品内容师:你们看到过小雪花吗?什么时候看到的?老师有一张小雪花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1)幼儿观看图片,完整欣赏散文诗。(2)提问:诗里说了些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3)再次欣赏散文诗。2、体验作品(
6、1)欣赏第一自然段,问:小雪花是怎样落下来的?(2)欣赏第二自然段,幼儿交流讨论:为什么说雪花像“美丽的白纱”、“闪光的银帘”、“松软的棉絮”?为什么能让空气更加清新?(3)集体朗诵散文诗。3、迁移作品(1)提问:你看到小雪花落到哪里?小雪花还会落到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2)幼儿回答发表自己见解。(3)请幼儿自己说说:如果你是小雪花,你想落在哪?4、幼儿创编师:你们喜欢小雪花吗?请你们像诗中说的那样也说一句话好吗?(1)幼儿自由组成小组,练习仿编,教师引导。(2)小组相互交流练习。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兴趣浓厚,选材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环节环环紧扣,幼儿能自由的仿编,内容
7、通俗易懂。如果能让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多说说,多一些交流就会更好。第第 3 3 篇、中班语言散文诗我多想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散文诗我多想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知散文中自由遐想、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2、借助图文匹配的形式引导幼儿阅读和感受诗歌的美。3、通过配乐欣赏、绘画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配乐散文磁带,录音机。幻灯2教学课件:我多想。3纸,油画棒4用文字加画面的散文诗内容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播放钢琴曲星空,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美梦吗?如果能够美梦成
8、真,你希望梦见什么呢?幼儿展开遐想后自由讲述。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都爱做美梦,有的美梦是送给自己,有的美梦是送给别人”,并出示字卡:自己、别人。二、欣赏散文诗1、出示白纸,贴上一个小女孩图片。师:有一个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做美梦,想知道她梦见什么了吗?教师完整朗诵散文诗我多想一遍。2、师:小女孩一共做了几个梦?真的是这样吗?请你们仔细听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我多想(配乐)后回答提问。3、师:对,小女孩做了四个梦,她都梦见什么了?她的梦是送给谁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白纸上写上数字和文字及画上简单的图案(图略):1)、我多想鸟宝宝 2)、我多想鸟妈妈 3)、我多想小妹妹 4)、我多想你4、教师带
9、孩子们一边对着文字一边把散文诗内容朗诵一遍。教师和孩子重点谈论散文诗中的“你”是指谁?师:如果小女孩对你说“我多想,把你带进最美丽的一刻,让温馨永远永远留在你的心”,你觉得有被“爱”的感觉吗?觉得快乐、幸福吗?假如你是小女孩,你把“爱”送给了别人,你觉得快乐、幸福吗?引导孩子理解:把“爱”送别人也是快乐和幸福的。5、教师:小女孩的梦美吗?她把这美丽的梦编成了一首散文诗,名字叫我多想,出示文字版面的散文诗我多想,完整朗诵一遍(配乐)。借助教学课件,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散文的内容及意境。三、结合教学课件,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散文。请幼儿说说听完散文的感受。教师:为什么这个散文听上去这么美,这么让人感动?
10、四、分享阅读体验、师:喜欢这首散文诗吗?你觉得散文诗中哪一句说的最美?、幼儿自由发言,与同伴分享散文诗中最美的一句话 在交流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到是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祝愿让人感动。五、出示课件中的图片,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说出自己多想干什么。比如看见了干枯的树就说出我多想给干枯的树送上甘露,让它的树叶郁郁葱葱等等教师:我不仅有美妙的想法,这个想法还要给别人带来美好的感觉。你有美妙的想法吗?它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美好的感觉呢?谁会用散文我多想的句式来说一说?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尝试用“我多想”说一段话。六、绘画中结束、师:你们喜欢这个爱做梦的女孩吗?能用笔把她的梦画下来吗?幼儿一边绘画一边完整欣赏朗诵散文
11、诗我多想(配乐)一遍。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探索、表现。、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欣赏和提问的安排,首先我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传统教学讲究环环紧扣,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要把作品梳理清楚,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
12、象冲淡。因而在组织欣赏时,我注意把握这篇散文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尔后提问,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能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结构,感受散文诗的诙谐、有趣。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不能对散文完全理解透彻,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们也有机会欣赏到散文的内涵,初步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词句,为他们将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基础。希望这个“摇篮”使孩子们感到温馨亲切。和孩子们欣赏散文诗我多想的过程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孩子们对散文诗的阅读和感受能力都超出我的预测,和孩子谈论他们的美梦做为活动的引入部分,孩子们可是滔滔不绝:“我想拥有很多金银财宝,然后
13、送给灾区的孩子”,在调动孩子的情绪后,接下来是欣赏散文诗的部分,由于活动设计的脉络清晰、环节紧扣、形式多样,幼儿带着美好的情感多次欣赏了散文诗,其中考虑本班孩子对文字比较敏感,我多次使用了图文匹配的形式引导幼儿阅读和感受诗歌的美,在和孩子谈论散文诗中的“你”更是把活动带入了高潮: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需要帮助的人”,有的说是“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体会到心中有“爱”是幸福的,把“爱”送给别人也是快乐是幸福的,活动在幼儿一边欣赏散文诗一边绘画中结束,是希望孩子把对散文诗的美妙体验的继续延续。由于活动选材接近幼儿的生活及情感体验,孩子对本次文学活动的关注度非常高。简单的图文匹配
14、、音乐配诵、绘画多中形式让孩子对作品有了充分体验的理解,教师在活动材料的准备方面节省了时间,本次活动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在活动的结束部分,由于时间的限制,孩子们的绘画只能在意犹未尽中结束。第第 4 4 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秋天的颜色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秋天的颜色教案反思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重复句式结构适合中班幼儿欣赏。但是处于这一阶段的中班幼儿,本身对于秋天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活动中运用了提问层层推进、图谱逐步展示的方法帮助幼儿逐渐地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活动还通过配乐听视频切入肢体表现等多种感官让幼儿感受到诗歌的优美意境,并从中
15、体验欣赏散文诗的乐趣。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感受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秋天颜色的美丽意境。2尝试表达表现对诗歌的理解。3体验欣赏散文诗的乐趣。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诗歌 Flash、背景音乐、诗歌内容图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出,引出主题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美在哪里呢?二、欣赏感受,理解内容(一)结合图片欣赏,初步感知教师朗诵散文诗至“秋天是绿色的”:诗歌里有谁?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至“秋天是绿色的”:小草(枫叶、白菊、松树)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二)结合视频欣赏感受,进一步理解1播放动画至“秋天是绿色的”:小草为什么说秋天是黄色
16、的?(枫叶、白菊、松树同)2再次播放动画:小草是怎么告诉我的?(轻轻、沙沙)3幼儿欣赏,并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三)完整欣赏,体验秋天的绚丽多彩。播放完整动画:大地说秋天是怎么样的?大地是怎么样告诉我的?三、表达表现,体验乐趣。1师幼共同表现诗歌。2结束语:秋天的大地妈妈有那么多美丽的颜色,真是绚丽多彩呀!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在本次活动中多加入一些师幼互动环节以及游戏就更好了,另外再多加入一些关于秋天的知识,幼儿会更感兴趣。第第 5 5 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落叶教案反思落叶教案反思活动目
17、标:活动目标:1、仔细倾听,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2、运用诗歌中的反问句式,尝试仿编诗歌。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助人的快乐之情。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音乐秋日的私语秋天多美丽2、图片(一片大枫叶、小虫、蚂蚁、小鱼、燕子、船、伞、信、房子)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导入提问: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了?小树叶是怎么飘落的?T:现在我们来做树叶,用优美的声音为树妈妈唱首秋天的歌。边做动作边唱。T:小树叶,你飘到什么地方了?(小朋友回答之后在请坐)小结:小树叶飘呀飘,有的飘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沟里,有的落在小河里,还有的落在了院子里。2、欣
18、赏诗歌T:可是有一片树叶飘啊飘,飘到了我们的教室。(出示大枫叶图片)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配乐诗朗诵)提问:诗歌里的小树叶飘到了哪里?谁看见了,它又是怎么说的?(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片)它们为什么要说树叶是挺好的房子、小船、小伞和信呢?3、分角色朗诵(第一遍先集体配乐朗诵)T:这首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当树叶飘落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朗诵?(伤感)当树叶给小动物带来帮助时,又该怎么表现?(高兴、快乐)(第二遍根据要求,有感情的朗诵(分组配乐朗诵)4、仿编诗歌提问: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呢?谁会捡到呢?它们又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先请小朋友们讨论再交流)谁会用诗歌中的语句来说说?5、活动延伸
19、绘画仿编的诗歌活动反思:活动反思:落叶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活动中,我使用了图片教学的方法,让幼儿更易于理解诗歌。而且每一环节都为幼儿创设一个说话、表达的机会,达到语言的落脚点。仿编环节,幼儿大胆想象,敢于表达。正因为如此,孩子们的表现更为主动了,并将活动推向了高潮。第第 6 6 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捉迷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的内容。2、通过电脑动画,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象、喜欢文学作品,乐意与同伴一起朗诵。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
20、表述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配乐的电脑动画。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1)、师:“小朋友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好玩吗?你们捉迷藏你们会躲在哪里?为什么?太阳也喜欢玩 这个游戏,你们猜一猜它跟谁玩呀?”“现在老师要念一首很好听的散文给小朋友听,听完以后,你们就知道猜的对不对了。”2)、完整欣赏散文诗提问:“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诗里哪句话最好听?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二、看动画欣赏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感受意境师:“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为什么是黑夜蒙的?太阳在数数时颜色都躲在哪里了?为什么绿色躲在草地里?他为什么不躲在菊花里?如果你是绿色,你还想
21、躲在哪里?最后太阳有没有找到他们?”三、和老师、同伴一起学念散文诗。“你们喜欢这首诗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把这首散文诗念一遍。”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恰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太阳与一群活泼可爱的颜色在捉迷藏这一活动,散文语言生动有趣机具儿童化,动感强烈易于表现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散文。本活动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以游戏为主线贯窜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体验中增长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第第 7 7 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冬姑娘的礼物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冬姑娘的礼物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
22、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2、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引导幼儿在散文诗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配乐散文录音带、录音机。2、根据散文诗的内容、自画的图画和自制沙盘教具。3、堆雪人用的白泡沫塑料若干。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产生兴趣、引出课题出示一礼物盒说:“昨天老师收到了一份冬姑娘送来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打礼物盒,引出课题。2、欣赏散文诗(1)播放全文配乐散文诗,让幼儿感受语言美。然后,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初
23、步了解散文诗的内容,提问:冬姑娘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小朋友喜欢冬姑娘的礼物吗?(2)分段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全文分三段,教师提问:冬姑娘为什么失望?老人和孙儿为什么不喜欢雪?是谁安慰冬姑娘,并给冬姑娘出了什么主意?农民为什么喜欢雪?美丽的景色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提第四问时出示沙盘,通过对沙盘的观察,可以让幼儿回答出美丽的雪景迷住了许多人,他们人的滑雪,有的溜冰,有写诗画画,更多的人在看雪景。3、游戏堆雪人让幼儿用泡沫塑料当雪,体验堆雪人,打雪仗的感受。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较高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绎作品,感
24、情要投入。教师的语言、语气、语调、肢体动作都是演绎作品的关键。散文冬姑娘的礼物有了一个较完善的设计,有画面的冲击,有音乐的渲染,再加上教师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绎的效果也会更好,孩子也更投入。第第 8 8 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反思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韵律美。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仿编。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图谱一幅。2、小花蝴蝶、蝴蝶妈妈、小雨点等指偶。3、音乐磁带。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你们
25、喜欢下雨吗?为什么?2、欣赏散文教师边操作蝴蝶指偶,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提问:小花蝴蝶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小雨是怎么唱歌的?你认为小雨发出“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的声音时,小雨在干什么呢?结合图谱理解散文内容。提问:为什么小花蝴蝶听到沙沙沙,就猜是小雨在跟森林的树叶儿玩耍呢?“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那会儿小雨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手持小雨点指偶,模仿不同的雨声,要求幼儿根据散文内容分别说出小雨在干什么。3、学习仿编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还在静静地听。小花蝴蝶还会听到什么呢?那时小雨在干什么?与幼儿一起到窗前听雨。与幼儿仿编。如:“咚,咚,咚,那时小雨在马路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散文 活动 教案 中班 2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