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第五册)全册教案.pdf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第五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第五册)全册教案.pdf(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 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 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用具直尺教学过程一、导语:(出示情境力)图中的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人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姓名长宽厚估 计测
2、 量估 计测 量估 计测 量师:你是怎么想的?请一小组同学汇报。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师:同学们很积极,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看一看谁的估测最准确。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测量时发现了遇在测量时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来记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朋友。教师板出课题:毫米的认识。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教学过程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让学生拿出尺子指出1毫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1、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儿个小格,再比一比1厘米和1
3、毫米,你发现了什么?2、然后请小组汇报。3、教师归纳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4、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量一量1毫米的纸,数一数有几张。说一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铅笔的笔芯、降雨量)七、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 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八、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九、全课小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
4、设计毫 米 的 认 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后记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课 题分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用具学生用直尺、短绳子、米尺的长度?教学过程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小组汇报。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
5、来测量不方便)刚才同学用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很方便。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儿厘米是1分米。2、学生汇报师归纳后,板出:1分米=10厘米3、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儿分米四、用分米量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教学过程师: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6、吗?学生汇报后师板1 米=1 0 分米,并出示米尺让学生数一数五、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3 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J ”,错误的打“X”(1)一条裤子长9分 米()(2)一张床长5 分米()(3)小明高1 4 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 0 厘 米()3、填空:5 分米=()厘米 3 0 毫米=()厘米3 0 厘米=()分米 2 米=()分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4 题和第5 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6 题和第7 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 分米=1 0 厘米1 米=1 0 分米教学后记课 题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
7、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用具直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答)做一做: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o2、旗杆的高度是300()o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跑。填空:2米=()分米6 0厘米=()分米300厘米=()米二、认识千米1、出示例3的情境图。师: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生汇报后,小归纳: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今
8、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啦,谁能告诉老师,它叫什么?(千米)师板书:千米的认识2、师:同桌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或与之前我们学过的单位作对比。生汇报后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划出此语: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即1千米=1公里(板)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从学校到茶园商场大约2千米,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汇报)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 千米长的物体吗?(桥等)四、巩固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
9、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和台下补充题。街头到天台距离2 7 ();数学课本厚7 ();学校跑道长2 5 0 ();成人3 小时行1 5 ()o(2)选择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冰箱的高度是1 4 0 ()oA 厘米 B 米 C 千米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20 0 ()A 厘米 B 米 C 千米五、全课总结: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回顾这段时间我们所学习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六、作业:1、请同学们课后到运动场走一走,看一看1 千米到底有多远?2、在我们居住的周围观察各路标,看有什么发现?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 千米=1 公里1 千米=1 0
10、0 0 米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 0 0 0)(1 0)(1 0 )(1 0)(1 0 0)教学后记课 题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 页例四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用具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师:谁能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儿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 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
11、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体验1000米有多远。(1)运动场一圈200米,跑5圈是多少米?即多少千米?请同学一起慢跑,感受1千米有多远。(2)那么请同学,估计一下: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1千米?三、课外延伸:步行回家的同学数一数你走到什么地方约1千米?乘车回家的同学,问一问司机你从学校到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板书设计(因课外实践活动,故没设计)教学后记课 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做一-做、练 习 二 的 第 三 题、第 五 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使 学 生 熟 练 掌 握 千 米 和 米 两 个 长 度 单 位 间 的 进 率、学
12、 会 千 米 和 米 之 间 的 换 算。2.通 过 教 学 培 养 学 生 的 推 理 能 力 和 计 算 能 力。3.通 过 小 组 学 习,培 养 学 生 的 合 作 意 识 和 良 好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教学重点掌 握 千 米 和 米 两 个 长 度 单 位 间 的 进 率,学 会 千 米 和 米 之 间 的 换 算。教学难点熟 练 地 进 行 千 米 和 米 两 个 长 度 单 位 间 地 换 算。教学用具电子文稿一、游游戏-/游戏二8学 3“千月过回答日程 1去A力是 3,攵趣引思,沟 通 旧 知。-氧:指 名 摘 花 瓣,复 习 学 过 的 长 度 单 位 和 进 率。
13、出 示:二:做 合 格 的 小 小 列 车 员。米=()分 米 f 50分 米=()米 一9 分 米=()厘 米-6 0 厘 米=()分米厘 米=()毫 米-2 米=()厘 米-1 0 0 厘 米=()米-1 千 米=()米P:同 学 们 已 掌 握 了 一 些 长 度 单 位 的 换 算,今 天 我 们 继 续 学 习 更 大 的 单 位 换 算,是e和 米 之 间 的 换 算”(师 板 书)哪 一 个 同 学 能 告 诉 老 师,1 千 米 是 多 少 米 吗?(生H板)二、探 索 新 知。.学 习 例 5(1).(1)出示:3 千 米=()米 6 千 米=()米(任 选 1 题试做)(2
14、)自主探索,汇 报 交 流。走问:括 号 里 应 填 什 么?你 是 怎 样 想 的?幺生先独立探索,再 小 组 讨 论、汇 报。七明:如 3 千 米=()米,因 为 1 千 米=1000米,3 千 米 里 面 有 3 个 1 千 米,就、1000米,即 3000米,所 以 3 千 米=(3 0 0 0)米。教学过(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师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2.学习例5(2)(1)出示:5000米=()千米 4000
15、米=()米(任 选 1题试做)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说明:5000米=()千米,因为1000米=1 千米,5000米里面有5 个 1000米,就是5 个 1千米,即5 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3)总结算法。问:通过例5(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师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儿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儿“千米”。(4)练习,请一名同学出题,全班同学抢答。三、巩固练习1、填空题。完成做一做、练习二第2 题和第三题。2、判断题。(1)3000 米30 千米。()(2)1 公里V1000 米。()(3)我班的课室
16、长8 千米。()(4)6 千米+4千米=10000米。()3、完成练习二第5 题和第6 题。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1千米=1000米例 5 3 千米=3000米 5000米=5 千米6 千米=6000米 4000米=4 千米课题吨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 至 第 13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重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用具课件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7、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同学们自己又有多重?师:同学们所说的克、千克是我们二年级所学的重量单位,请同学们帮忙解决问题。2、讲故事师:话说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他们经常开展各种活动,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 到 第 11页,看 第 11页的例6。(投影展示)3、认识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概念。师:谁能告诉老师桥上的牌子写的是什么?(投影展示:限 重 1 吨)是什么意思?(不能超过1 吨)同学们知道1
18、吨约有多重吗?(老师举个例子初步让同学感受1 吨的重量,如假如一个同学重25千克,那么 4 0 个同学重1 吨,一袋 米 重 100千克,5 袋米有多重?口 袋 呢?)小结并板书:(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从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1)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2)汇报4、师:请同桌说一说他们可以怎样过河?提问汇报。6、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 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小明的日记
19、: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4、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5、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
20、0千克的煤。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吗?五、作业:练习三第2题吨的认识质量单位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课 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
21、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3)请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3)请说一说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14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汇报。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懂得了生
22、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相信大家常发现的话,我们更会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能做一个数学专家啦。(三)读“你知道吗?”说故事。师:请大家观看“你知道吗?”这幅图,谁知道图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说一说给大家听吗?【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相传,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就是历史著名的 曹冲称象的故事。】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三、全课总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你认为自己的
23、小组表现怎样?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单元内容,明天进行单元测试。2、完成练习册单元测试第五、六题。生活中的数学长度单位:千米-米、一 分 米 一 厘 米 C 毫米(1000)(10)(10)(10)质量单位:吨 一千克 克(1000)(1000)课 题万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5-17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为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lo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
24、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lo教学用具小黑板、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基础训练(1)卡片出示,全班口算:9+6=5+5=6+8=8+6+1=8+2+1=6+5+1=(2)计 算:340+370=(小黑板出示)全班齐练,教师巡视,指名板算,做完后集体订正。师: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呢?师归纳板: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师:刚才的复习,是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板书:万以
25、内连续进位加法)二、新授1、出示主题图: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这些珍贵的动物正濒临灭绝的危险,让我们来看一份统计表。(出示第15页统计表。)从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师归纳: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地球上很多动物生存的环境已受到破坏,我们应保护自然环境给它们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2、根据表中,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类群中国特有种数3、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后,在堂练习本上尝试解答,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上计算。4、根据板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笔算:9 8 从哪位算起?鸟类9 8爬行类2 5两栖类3 0+2 5 十位上得儿?为什么不是1?1 2 3 百位上的1是怎样得来的?5、完 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课 小学 数学 三级 上册 第五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