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10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人音版第10册全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第10册全册教学设计.pdf(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音版第十册全册教学设计第 一 课 春 意 (二课时)第 二 课 欢乐的村寨(三课时)第 三 课 幻 想(三课时)第四课 四季 (三课时)第 五 课 您好!大自然(三课时)第 六 课 京 韵(三课时)第 七 课 友谊(三课时)第 八 课 百花园(三课时)第 一 课 春 意(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表 演 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2.聆 听 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表 演 小鸟小鸟和
2、聆 听 致春天学习乐句的重复这一创作手法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教具准备多媒体、水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 嘀哩嘀哩的音乐律动进入教室。2.师生问好。二、表 演 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 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 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3、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o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 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c.分
4、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 唱 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三、聆 听 致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
5、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 .视 听 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 .复 听 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 .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
6、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一一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o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聆 听 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2.表 演 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3
7、.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表 演 春雨蒙蒙地下和 聆 听 春水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节奏2 .二声部的曲调演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 小鸟小鸟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聆 听 春水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欣赏童声合唱 春水。设问:(D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3.再 听 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4.儿歌与打击乐。(1)按
8、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5 .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6 .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7 .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8 .拓展与研究。设问:(1)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9.研究成果表演。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三、表 演 春雨蒙蒙地下1 .气象知识导入:
9、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2 .欣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 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结尾处的5 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4 .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5 .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正常的强弱节奏:彳 X X|11 11|x I
10、 l-o e o o 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Ii l l 上 X x Q 0I x H -I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 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4)学生自学第1 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o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歌词词义讨论。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
11、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四、切分音巩固练习1.改 写 成 X x x节奏,并唱一唱:S|3-|S&5|3-|l-2|a 5 I 2 2 1|a-|33 5 Ie 5 I2m|$-I 2i 3|s a I U H I 9 -|2.注意最后一节的改写。3.师小结本课。第 二 课 欢乐的村寨(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 听 阿低人民唱新歌2.表 演 巴塘连北京教学目标:1.聆 听 阿低人民唱新歌初步了解低族的风土人情,体验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 巴塘连北京,并能用自制的头饰、围裙,用藏族舞步随音乐边唱边舞。教学重点:1.感受低
12、族和藏族人们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载歌载舞、无限的欢乐心情。2.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 巴塘连北京教学难点:巴塘连北京中 1665 5 I 5 6 653 的跨小节切分音。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打击乐等。环-4-R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学 生 随 北京的金山上 自编动作进教为表演织室 巴塘连教北京做学铺垫。聆一、引入。听师:我国有56个民族,你知道那个省低族是份是居住少数民族最多的?(云南)。在学生比较阿云南的沦源、西 盟 带 居 住 者 一 个少数民陌生的一值族低族。我们一起去看看,依族同个民族,人胞在做什么呢?(大屏幕出示低族木鼓节通过地理民图片)。我们运气不错,低族同胞正在过位置和风唱他们
13、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木 鼓节。师土人情的新简介木鼓节。低族是一个世代耕耘,狩猎介绍,让歌的民族,他们的文化、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学生了解美,(出示低族狩猎舞和农耕舞图片),你 低族,帮能说说低族舞蹈有什么风格吗?(粗狂,助他们更古朴)。好的体验今天我们要听阿低人民唱一首新歌低族音乐 阿伍人民唱新歌二、初听歌曲,设问:歌曲歌唱了谁?(毛主席)的风格。用 怎 样 的 情 绪 唱让学生的?(欢快等)唱一唱,三、再听歌曲,问:你觉得哪句最具有低动 动,族音乐的风格?(江山木罗)告诉学体验歌曲生这是低族民歌中常用的衬词,用以的风格和表达欢乐、友好的情绪。请学生跟老情绪。师唱一唱这一句。四、复听歌曲,学生随歌
14、曲自由表现,可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可自编动作舞蹈等。表一、引入。演侗族的歌舞太热烈了,咦!你们听,这又老师的是哪个少数民族村寨传来了歌声?老师清清唱让两巴唱 巴塘连北京,然后学生讨论。(藏族)个坏节连塘第二个问题可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曲调风格接 自 然,连进行讨论。揭题:今 天 我 们 就 学 首 藏 族又在无形北的 歌 曲 巴塘连北京。中让学生京 二、再听歌曲,讨论:听了一遍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歌 曲 范2.巴塘和北京是怎样相连的?(彩虹 唱。桥)师:说明巴塘人民热爱祖国,心中向往北京。三、学习曲谱。切分节1.老师弹奏曲谱,让学生找一找跨小 奏是本首节切分节奏X X I X 歌
15、曲的难学生找出后,唱一唱第二和第四乐句,并 点,也是引出难点:W 6561|1665 5|歌曲风格5 6 653 I I (大屏幕出示)师:这也是 所在。层个跨小节的切分音。层深入,(1)老师戈啪范唱。让学生有(2)学生练习。坡度的掌2.请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跟琴唱整握,学习个曲谱。起来比较四、学唱歌曲。自 然 容1.再听录音。易。2.有感情朗读歌词。3.用优美的声音演唱。五、表演歌曲。1.复习藏族的几个基本舞蹈动作。可最后的以让班中舞蹈好的同学示范一下,其他的 情景表演学生跟着做一做。让学生更2.穿戴自制的头饰、围裙,边歌边舞。深的体验歌曲的情绪、风格和所蕴涵的藏族文化。结1.师:我们还沉浸
16、在彳瓦族,藏族欢快束的歌舞中,但下课的铃声响起,让我们把部欢乐带到课外吧!分2.学 生 随 巴塘连北京 自由动作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 演 迷人的火塘教学目标:1.用优美的情绪演唱 迷人的火塘,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初步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2.学 习“X,&X.”切分节奏,以更好的表现侗族的音乐风格。教学重点:学 唱 歌 曲 迷人的火塘。教学难点:歌曲合唱部分的均衡,和谐。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片等。环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1.随 阿保人民唱新歌 自由做动作进织教室。教2.师 生 问 好。学一、复习已学过的切分音“温故1.出示X x X,问:这叫什么节奏?而知新”。中间那个音
17、叫什么名字?(切分节奏,有旧知引切分音)入 到 新学2.请学生念一念这个节奏。知,学生习二、学 习*X 3和 X X.不仅容易3.出示甚X区 X X.,教师讲解:接受,而乐这 是 岂 X X的特殊形式,且也比较知也称切分节奏,该音也称切分音。2LX工 容 易 理识:是X x x 的缩短,x x.是 x x K解。切的变化。分三、练习音听辨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并跟琴唱一唱。1=F2/4-5W-3-3-3 5|.4.3.2.3.1|2 2 3通过实217 1|2-|践,对新533 3 5|4 3 23 6|556学的知识5 4|3 4 3 2 1 II加以运用1=F和巩固。2/4 9 3 3 5|
18、4 3 23 1|2 2 3217 1|2-|g 3 3 3 5|4 3 23 6|5 1 65 4|3 4 3 2 1 II一、引入。出示图片,问:你能看出这是哪个少数由民族民族吗?他们在干什么?(侗族,风 情 引生起篝火在火塘四周唱歌跳舞。)师:对。入,既激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是侗家的风发了学生俗。今天我们要学一首侗家的歌曲 迷人的兴趣,的火塘乂了解当表一、欣赏范唱。地的风土演1.听录音范唱。设问:1.歌曲唱出了侗 人情。家儿童怎样的心情?歌曲可以迷分哪几部分?(欢乐等,齐唱和合唱两部人分)的2.老师教师在录音伴奏下分别范唱第火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塘 每个声部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19、在学唱三、学习.曲谱。歌曲前先1.学习第一段曲谱。把难点解(1)听老师在琴上弹奏,找出切分节 决,为唱奏。好歌曲打(2)跟琴试唱,纠正存在不足。下基础。(3)流畅地唱好。2.学习第二段曲谱。由于是(1)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自学各自复 调 声的声部,老师分别巡视指导。部,合成(2)两个声部自成。提醒一声部的学时只要相生注意至两拍进入。合成时两声部之间要 互倾听,相互倾听。一般来说四、学唱歌曲。是能唱好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意境。的。2.以中速、优美抒情的演唱歌曲。五.、表演歌曲。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让学生的打击乐器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出烘
20、托。通过选择2.做 情景表演。打击乐和按教材提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 情 景 表动红绸做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 演,进一边唱边转动歌舞。步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小今天我们到欢乐的侗家村寨畅游,我国布置作结,有那么多少数民族,课后请大家收集一些 业为下节布其他少数民族的歌舞及我们本地区的歌课 做 准置舞,卜节音乐课向同学展示。可以一人表 备。作演,也可以儿个人合作表演。请课代表提业前按同学的报名排好节目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欣 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2、各族儿童联唱表演。教学目标:1、聆 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2
21、、收集本地区的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活动,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视野。教学重点:聆 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打击乐等。环教学过程设计意-H r图组1.随 迷人地火塘进教室,织2.师生问好。教学欣一、引入。赏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师:你觉得音开门见乐描绘了什么场面?学生讨论山 的 导北后,老师揭题:音乐描绘了北京喜讯到边 入,让学,-乐寨时人们欢庆的场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生直奔主喜欣 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题,欢快讯二、熟悉各主题音调。的音乐渲到多媒体边播放各主题音调边在大屏幕染了本节边寨上出示主题谱例,并让学生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三、视听全曲,了
22、解作品的结构。仔细聆听乐曲,随音乐演奏用手指表示各主题的序号。四、师生讨论。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请你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个主题的舞蹈场景吗?五、复听全曲,各组选择一主题边听边表演。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课 的 气氛。让学生感 受不同的乐器赋予音乐不一样的色彩。这不仅是对乐曲描绘场景作指导。的金一步2.聆听全曲,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 体会,更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为下一步一主题舞蹈的场景。表演作准六、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现他们的欢乐场景。
23、备。各一、导入。发动全族师:这一课我们学了、听了几个少数民 体学生都儿族的歌曲和乐曲。我国有5 6 个民族,你 参与,并里们肯定会其他少数民族或我们本地区的把活动的联歌舞,今天让我们来表演一下,看看我国自主权交唱的歌舞是那样的丰富多彩。给学生。表二、请主持人上场,按事先安排好的节目课前组演单进行表演。每个节目完了以后报予鼓励 织工作很和掌声。重要,这样活动就有 地 放矢,活而不乱。小祖国的民族音乐太丰富太美了,希望同课堂是结学们学了这一课后能继续去关注更多的有限的,民族音乐文化。而课外的延伸是无限的。第 三 课 幻 想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动画片 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
24、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2.通过找资料、讲故事、哼唱曲调等多元化的活动,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聆听与表演。教学难点:放开想象,在乐声中编讲神话故事。课前准备:动画片 宝莲灯的剧情了解。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听辩与音乐实践。巩固前两课的切1.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跟琴学唱曲调一离琴视唱曲调。3.唱唱、拍拍、跳跳带有切分节奏的曲调。分音知识,加强切分力奏的练习。在听辨中进行音乐实践,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设轻松的气氛。二、聆听与感悟。1.由电影故事导入:老师演唱 想 你 的365
25、天,播放M T V,引出动回片 宝莲灯。由老师介绍故事概况引入。2.初听。请学生带着问题去初听:如:这 首它是动画片 宝莲灯的插曲,学生只有对剧情有所了解,才能对歌曲有进一步的领悟。有意识地聆听会插曲是故事的哪个角色在演唱?演唱的形式,歌曲的情绪等。听完后还可以请同学讨论叙述这个插曲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3.再次聆听。(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 象,说说听后 感。(2)跟录音轻声哼唱。加 强 学 生 听 的 专 注性。学 生 对 于 这 些 影片 的 插 曲 一 般都比较喜欢,在进一步了解歌曲后,他们更喜欢随音乐哼唱。三、聆听与创作。1 .对比导入。播 放 望月节2.提 问:比较在演唱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第 10 册全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