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pdf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pdf(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观察与测量、材料、物质的状态、溶解与分离、常见的力”五个核心概念和一个科学擂台活动“制作水火箭二本册教材侧重对学生的: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观察与测量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开篇,体现出了知识源自于生活的目的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
2、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物质的状态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周围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对不同物体的不同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活动所吸引;关于物体的不同形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溶解于分离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常见的力单元解读: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常见的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并能够将各种不同的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灵活掌握。二、学情分析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
3、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习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
4、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
5、、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重 点:材料、物体的状态、溶解和分离、常见的力 四个单元。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四、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
6、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最近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7、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5、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 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
8、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单元内容课时1观察与测量测量长度21测量体积22测量质量22测量温度23计量时间23材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4塑料35服装材料25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36水和水蒸气26冰和水37热胀冷缩48溶解和分离溶解的快慢39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29分离盐和沙210常见的力弹力210浮力211摩擦力211制作水火箭制作水火箭(一)212制作水火箭(二)213总复习总复习第1课测量长度教学目标: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
9、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难点: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教学准备:直尺、卷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二、学习使用刻度尺1.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1)认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2)图文结合认识直尺、三角尺、软尺等常见的测量工具。2.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1)单位:厘 米(cm)(2)零刻度线(3)最小刻度值(分度值):1 m m(4)最大量程:1 5 c m3.测量长度的方法。(1)选对:选择合适的刻度尺。(2)放对:刻度尺要放正,尺面沿着所
10、测物体放置,薄的刻度尺只需尺面贴着被测物体,而较厚的刻度尺就应让尺面与被测物体垂直放置,且使刻度线一边紧靠被测物体。通常测量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使用零刻度线已被磨损的刻度尺时,则可让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3)看对: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对:读数时,正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5)记对:记录数值,也要写好单位。三、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的表格里。四、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1.一扎:张开手掌,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叫做2.一步: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从后
11、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也 叫 做“自然步”。3.一度: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4.估测课桌和教室的长度。五、拓展提高1 .应用与拓展:了解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激光测距仪、轮式测距仪2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一般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使用规则,或读、记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教学反思:一堂课要围绕上2 个重点展开,要注重本质的揭示和方法的体验。2 .可以尝试用建构主义去建构知识。3.小组实验分工要具体,可投影多张表,通过展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中学习。4.学生的课堂反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通
12、过例题论证。5.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独立思考时间,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6.注重思维方法的总结与归纳。第2 课测量体积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说出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体积的基本方法。2 .能准确说出测量体积工具的名称、规格和功能。3 .能举例说出使用工具测量体积精准、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1 .能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2 .能根据被测物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其体积。科学态度1 .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与分享,协助同学完成测量物体体积的任务。2 .能有根据地对自制工具及测量结果提出质疑和讨论,并愿意改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T S E)能举例说明测量工具的使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的
13、便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水杯,观察自己的和小组同学的水杯。学生观察并交流。(同学们的水杯多种多样、形状各异。)提问:谁的水杯能装更多的水?学生思考并讨论。2 .比较水量引导:请大家观察这三组水杯,分析判断哪个杯子中装的水多一些。(1)教师出示“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实物或图片。(“高”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2)教师出示“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实物或图片。(“粗”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教 师 出 示“高度和粗细都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实物或图片。(这种情况下难以直接做出判断。)学生进行判断,然后进行汇报交流。3.提出问题如何准
14、确判断杯中水的多少?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测量水的体积。(1)认识量简讲解:像水在杯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被称作物体的体积。量筒是常见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出示:量筒图片,指导学生认识量简。管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量简没有“零刻度线”;量简的计量单位是毫升(mL);按其规格通常分为 10mL、2 5 mL、s o mL、100格、2 3 0mL、s O o mL.1000mL等多种。选择量筒。根据杯中水量的多少,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进行测量。(尽量选择能够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如量取2 6 mL的液体,应该选择规格为5 0mL的
15、量筒。)掌握方法。讲解:测量步骤与注意事项。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被测水杯,杯口紧挨量筒口 O将杯中的水沿着量筒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将量筒平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置一会儿,使内壁上的水全部流下来读数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4)学生观测,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指定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观测的结果是什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补充和评价。学生记录。将测量杯中水体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录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2页中。2.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提出问题:用量筒能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吗?学生思考后进行集体交流学生分组设计,并 记 录
16、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4)活动小结。(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布置任务:请大家参考拓展活动中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自己制作一个量杯,下节课在班内进行展示,比一比哪位同学制作的量杯测量体积最准确。温馨提示:需要选择透明的杯子,标记刻度和最大量程。学生小组内交流制作方法和步骤,并提出疑问,教师解答疑问,并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学生课后进行制作。教学反思:测量物体的体积一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主要让学生运用等积变换的方法,以及联系某种物质的比重,通过测量相应物体的质量,计算其体积的方法,来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第3
17、课测量质量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说出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2 .能准确说出托盘天平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3 .能举例说明使用工具测量质量更精准、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1 能使用盘天平和电子测量物体质量,2.能根据被测物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其质量。科学态度1 .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与分享,协助同学完成测量物体质量的任务2 .能有根据地对他人的测量结果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愿意改进自己的测量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T S E)能举例说明测量工具的使用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妈妈买来的水果有苹果、橘子、香蕉等,请同学们猜猜哪个重。学
18、生观察并猜测。提出问题: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观测比较,判断轻重。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水果,想一想,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它们的轻重?学生思考交流。(1)比较大小不同,形状、种类相同的水果。学生直接仅靠“看一看”比较、分析,并不接触物体,就基本判断出大的苹果重一些。比较大小、形状相同,种类不同的水果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即“掂一掂”,能够判断出哪种水果重一些,如桔子松弛、柔软,可能轻一些,但是仅凭感官容易存在误差。比较大小、形状、种类都不同,且质量相近的水果。学生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做出判断。记录结果。将自己的比较方法、判断依据等记录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形成问题。
19、两种轻重相差不多的水果,怎样比较它们的轻重?2.使用仪器,测量质量。(1)认识托盘天平。引导: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请大家观察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天平和碳码的外观和结构。集体交流,汇报观察结果。提问: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它所配备的碳码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托盘天平吧。播放视频:关于托盘天平、碳码的结构及各部件名称的视频。学生观看后进行思考。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亿托盘天平结构和各部分名称。学生交流,识记天平和跌码的名称。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引导: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各部分名称和结构后,如何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讲解:托盘天平的使
20、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课件出示: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将天平的游码找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可记住调节方法口诀:指针左偏,螺母右旋;指针右偏,螺母左旋);3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左托盘上,估计待测物体的质量,用镶子向右盘加减碳码(加碳码时注意先大后小,减磋码时注意先小后大),并调节游码的位置,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读数时,左盘中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碳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称量完毕,将物体取下,用镶子将碳码放回碳码盒内,并把游码移回“0”刻度处。学生阅读并识记天平的使用方法。观测物体质量。学生小组合作,称量出几个水果的质量学生将称量
21、结果和发现记录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展示对比结果,交流评价。认识更多的质量测量工具。播放课件:台秤、电子秤、杆秤、磅秤、案秤等图片。(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布置任务:请大家设计“称量水的质量”的方案。设计思路1.测量空水杯的质量;测量加水后水杯和水整体的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2 .测量有水的水杯质量;测量倒出水后空水杯的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3.将空水杯放在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杯子的质量 设 为“0”;加水,测出水的质量。思考:哪种方法更准确,更便于操作?学生思考交流,并 记 录 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教师小结:下节课,利用选出的最佳方案,一起称量一杯水的
22、质量吧。教学反思:测量质量 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这节课为后续密度的学习息息相关,天平的使用也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了更好的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学讨论、问答、练习天平的使用、记忆、学会质疑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对质量的概念教学简单明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存在的误区通过学生的回答得于展现,但对物质的多少感受不深,体验不过,在设计上还需完善。2、估计质量单位的大小虽然所举物体是学生熟
23、悉的,但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少,因此体验不深刻。另外在估计大小的交流中尽量让每组学生多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3、在测量质量大小的实验中为了避免出现“先入为主的弊端,因此在培养学生技能能力时可以先通过正确操作的示范,再引导学生操作,再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出质疑,进一步明确天平的测量原理。4、时间上的安排偏重需要调整,在举例和质量概念的讲解费时较多,学生动手使用天平时间太少。本节课我本意是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知识总结都想由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总结出来的。可是由于时间的分配、问题设置的不明确,使整个过程有比较匆忙的感觉,课堂的典型例题和课堂反馈练习,没有时间完成。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24、。加强自身提问的水平,大胆放手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学生。第4课测量温度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能说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科学探究1 .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2 .能根据生活经验对感觉器官感知水的冷和热做出假设。3.能运用感觉器官感知水温,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4 .能利用表格记录和整理水温数据。5 .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形成科学的结论。科学态度1 .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和分享,完成测量水温的任务。2.能坚持定期测量和记录体温,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T S E)能举例说明温度计为人类生
25、活提供的便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一杯热水(冒着热气)。2.提问:用什么方法知道这杯水的温度是否适合饮用呢?3 .引导:看来多数同学是用手摸的方法来感知水的温度。还有其他方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判断水的温度”。(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感知水的冷与热。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提问:手指能准确感知冷和热吗?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预设:学生大多会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手感知温度比较准确,但也会有个别学生认为不准确。)讲解实验,掌握方法。引导:看来手指测量温度是否准确,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分别向三只贴有标签的烧杯中倒入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