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5(解析版).docx
《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5(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5(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防真模拟试卷 041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 2.本试卷共 8 8 页,共五道大题,共 1616 道小题。第 2 2、3 3、4 4、5 5、6 6、8 8、9、1212、1313、1414 小题,必须用 2B2B 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 笔作答。3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 1212 分。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
2、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用瑰丽的想 象表现梦境。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自然之秋表 现人生之秋。【答案】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霓、兮、瑟、鸾、猿、啸、萧。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朴素平易而意境深远,其诗内容多以歌咏田园风光为主,被称为 田园诗。B.苏轼是宋代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体现了开阔的胸襟,包含了深沉的人生况味。苏轼极大地开 拓了
3、词的题材、意境,词风雄壮,被视为豪放派的创始人,后人将他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合称为“苏 辛”。C.李清照号易安居土,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陆游号 放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多产诗人,其诗风雄浑,而词风哀怨,因此他与李清照一起被视为宋代婉 约派的代表。D.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短歌行围绕“忧思”抒情言志。诗人面对短促的人生抒 发了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表现出诗人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积极进取、招募贤才才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宏 大理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被视为宋代婉约派的代表”错误。严格来说,陆游集豪放婉
4、约于身,他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真挚 动人,与考生须知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或寓意 深刻,又和苏轼比较接近。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风格与辛弃疾比较接近。但陆游词亦因风格多样而未能熔炼成独特的个性,有集众家之长、“而皆不能造 其极”之感。故选C。3.下列对论语中几句涉及“仁的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项的一项是(4分)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僧)孔子认为仁德是人们内心对道德的追求,而礼、乐是外在的表现,因而没有仁德的人就会违背礼、乐的要 求而做出僭越的行为。B.“不仁者
5、,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人没有仁德就会迷失自我,不能拥有平和的心态以及矢志不移的志向,所以他们不可以长久地处 于贫困或安乐的境地。C.“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人不能在饮食上违背仁德,尤其是在仓促之间和颠沛流离之时更要在饮食这样的小事上坚守人生 准则,保持做人节操。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有心怀仁德的人才会用一颗公允、无私的心去观察他人,明辨是非与善恶,公平、公正、客观 地喜爱人,或厌恶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句子的能力。C.“孔子认为人不能在饮食上违背仁德”错误,终食之间”指
6、的是吃一顿饭的时间,不是在饮食这样的小事 上。句意:君子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急遽紧迫之时一定要实行仁德,颠沛流离之际一定要实 行仁德。故选C。二、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 1616 分。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 4-74-7 题。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多长者,必固若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 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若不可,万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 伐根以求木茂,寒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英不殷忧而道著
7、,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 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 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芸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平不心服。怨不 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 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8、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承净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事拶,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董之以严刑董:监督B.谦冲而自牧牧:调养C.慎始而锹终敬:敬重D.简能而任之简:选拔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臣闻求木之长者虽董之以严刑B.必固基根本知基不可C.加况于明哲乎貌恭加不心服D.君人孝则智者尽其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一开始,作者先设置两组哲理性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
9、要表达的真实目的。B.第一段,作者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正面说明问题,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政治意图。C.作者告诫太宗,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会造成他们与统治者貌合神离。D.作者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意在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省察自己。7.用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文章第一段开宗明义,以“”作比,得出结论:,是保证国 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答案】4.C 5.D 6,B8.固其根本浚其泉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句意:慎始慎终。“敬”,对应前面的“慎”,也是慎重的意思。故选Co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
10、能力。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代人民。B.代词,它的;代词,那,那个。C.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却。D.助词.的人;助词,的人。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从正面说明问题”分析错误。应该是从反面说明问题。故选Bo7.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霓、兮、瑟、鸾、猿、啸、萧。参考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 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 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11、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 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 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 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 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 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 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
12、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 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 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 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 自满就想到
13、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 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 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 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 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没有大事炀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
14、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 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 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三 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 1616 分。阅读红楼梦二十二回选段,完成 8-118-11 题。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 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15、宝钗 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 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机心 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太监去了,至晚出来传谕: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 知是否。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 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第,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 趣。且又听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
16、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众人听了,都来看他作的 什么,写道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众人看了,大发一笑。贾环只得告诉太监说:一个枕头,一个兽头。太监记了,领茶而去。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 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 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上面贾母,贾政,宝玉一席,下面王夫人,宝牧,黛玉,湘云又一席,迎,探,惜三个又一席。地下婆娘丫鬟站满。李宫裁,王熙凤二人在
17、里 间又一席。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 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 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惟有唯唯而已。余者湘云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今 日贾政在席,也自缄口禁言。黛玉本性,懒与人共,原不肯多语。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贾母亦知因贾政一人在此所致之故,酒过三巡,便撵贾政去歇息。贾政亦知贾母之意,撵了自己去后,好让他们姊妹兄弟取乐的。贾
18、政忙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 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人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贾母笑道:你在这里,他们都不敢说笑,没的倒叫我闷。你要猜谜时,我便说一个你猜,猜不着是要罚的。贾政忙笑道:自然要罚。若猜着了,也是要领赏的。贾母道:这个自然。说着便念道: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然后也念一个与贾 母猜,念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头说:
19、快把贺彩送上来。”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贾母逐件看去,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甚喜,遂命:给你老爷斟酒。宝玉执壶,迎春送酒。贾母因 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一猜我听。贾政答应,起身走至屏前,只见头一个写道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贾政道:这是炮竹哽。宝玉答道:是。贾政又看道: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又看道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20、。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喷。惜春笑答道:是海灯。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 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只见后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却是宝钗所作,随念道: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 此处,愈觉
21、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即对贾政 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 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且说贾母见贾政去了,便道:你们可自在乐一乐罢。一言未了,早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 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宝钗便道:还象适才坐着,大家说说 笑笑,岂不斯文些儿。凤姐自里间忙出来插口道:你这个人,就该老爷每日令你
22、寸步不离方好。适才我忘 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撑掇叫你也作诗谜儿。若果如此,怕不得这会子正出汗呢。说的宝玉急了,扯着凤 姐儿,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姊妹说笑了一会,也觉有些困倦起来。听了听已是漏下 四鼓,命将食物撤去,赏散与众人,随起身道:我们安歇罢。明日还是节下,该当早起。明日晚间再玩罢。8.本回的回目名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下列关于文段中出现的灯谜及其谜底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春所制灯谜谜底为爆竹,爆竹多在节日或喜庆日轰轰烈烈地燃放,暗示了她入宫为妃带来的无限荣光和 家族荣耀B.迎春所制灯谜的谜底为算盘,算盘打动乱如麻,纠葛不断,无法常享安
23、乐,暗示了她“镇日纷纷乱”的悲惨命 运C.探春所制灯谜谜底为风筝,飘荡无依,漂泊不定,与中国人常有的安稳一世的追求相惇暗示了她日后远嫁 的结局。D.惜春所制灯谜谜底为海灯,海灯为佛家之物,弃世离家,与常人的理想相悖,暗示了她青灯古佛、孤寂终生 的命运。9.选文中各人所出灯谜都体现了其性格特点,下列与此相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环的谜面被元春称作“不通”,表明贾环才学浅薄,行为顽劣。B.贾政的谜面暗示了贾政恪守忠孝之道,符合其道学先生的形象身份。C.贾政的谜底是文房四宝之一,凸显贾政对“读书上进的重视。D.贾母的谜面含蓄典雅,言简意丰,符合贾母大家闺秀的出身。10.元宵佳节是阖家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市 第二次 普通高中 学业 水平 合格 考试 语文 仿真 模拟 试卷 05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