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原教案集合六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草原教案集合六篇.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Remember what should be remembered,and forget what should be forgotte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有关草原教案集合六篇有关草原教案集合六篇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1 1一、设计思路一、设计思路树林和草原是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屠格涅夫文集猎人笔记第一卷,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对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的学习,我的教学设想是“避免面面俱到,力求突破一点”,也就是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学生学会品读优美语言,让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重在
2、培养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创新能力。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细致品读_语言,能够准确掌握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描写景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能够体会作者调动、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描写景物的手法及其作用。(体现知识与技能维度)2、技能目标:在反复品读_语言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其他写景片段运用各种修辞,调动各种感官等描写景物的手法;并能够加以运用,从而让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体现过程与方法维度)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精彩片段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感受流淌在语言中的作者的真情实感,即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自己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三、教学重难
3、点三、教学重难点由于语言的间接性特征,对于作者调动并运用各种感官来感受、描写景物的手法,作为七年级的学生来讲,似乎难以直接感知;而这又是引导学生全方位观察、描写景物,并且能够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甚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品读_语言,展开联想,细致体会并学会运用作者通过各种手法进行景物描写。2、教学难点:学以致用,把本课所学的方法用于写作。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1、教师的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自然串用问答法。2、学生的学以品读法为主,并用速读法、朗读法、自由读。教与学的方法运用,是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
4、地位。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分发导学案)重在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整体感知_。(_生字词不多,语言也并不深奥枯涩,故学生可以借助词典轻松扫除文字障碍,整体理解感知课文。再者,_篇幅较长,如果课上细读全文,将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因此将字词以及对_的整体感知放在课前的预习阶段。)(一)导入新课1、由作者屠格涅夫的名言“明天,明天,还有明天,人们都在这样安慰自己,殊不知这个明天,就足以把他们送进坟墓。”导入。(学生谈对名言的理解 引出作者导入新课)屠格涅夫他被列宁誉为“俄国语言大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树林和草原,让我们走进语言大师,来领悟大师驾驭语言的方法和艺术。(这一导入
5、简洁明了,既提醒学生珍惜时间 又将本课学习的主线语言,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研究学习树林和草原的语言。)2、学生介绍作者及猎人笔记。(二)朗读感知1、检查预习:解决字词(音、形、义)。2、速读课文:明确_主要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课前已经布置预习,课上通过速读法唤醒击活预习效果。由于七年级学生并未接触多种读书方法,因此,需要在先提醒所谓“速读”的概念。以期更好的效果。)步骤小结:_的美感,是大家通过优美的语言感受到的。那么,我们就深入_,撷取精彩的片段,感受其语言的魅力。(承上启下)(三)品读理解1、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表。(P79“思考与练习二”
6、)2、明确_写景的顺序。3、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或句子并说说理由。(可以从语言的修辞、感官角度、情感、以及画面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去分析。)(本环节的设计,重在明确_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优美片段、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深入体会并指出其语言的巧、妙之处!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全方位的对优美语言进行品读。示例:1、“品修辞”如:泉水上面,一棵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如:但是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般伸展开来,像穹隆似的笼罩着。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等等。(这正是语言的“巧”之所在。)此时教师顺势提问修辞的作用,即可以让语言生动活泼,形象
7、逼真。(这正是语言的“妙”之所在。)2、“品感官”如:你用手播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涵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作者调动了触觉、感觉、嗅觉、味觉、视觉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这正是语言的“巧”之所在。)此时教师再次顺势提问这种写法的作用,即可以让语言丰富多彩,而不至于干瘪无物。(这正是语言的“妙”之所在。)3、“品感情”如: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着亮光,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三个“多么”排比,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其实作者运用修
8、辞,通过各种感官描写周围的景色,足以说明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和赞美之情。(这也是语言的“巧”之所在。)此时的顺势提问,语言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觉得真实可感。(这也是语言的“妙”之所在。)语言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流淌在其中的真情实感,没有了她,一切技巧都是苍白的。品到了语言中的真情实感,就算是品到了根本。(四)创读提升1、方法探究:请同学们结合_小组探究写景的方法?善于观察,抓住特征。时间为序,条理清楚。运用修辞,生动活泼。多种感官,丰富多彩。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环节旨在让学生自发合作探究,自行分析写景的方法。)2、学以致用:课文在描写景物时多
9、处用了省略号,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请任选一处把你能想象到的内容补充出来,或者即兴描绘窗外的景色。(字数:50-100 字之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其他的文字,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然而真正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本领,落实到笔端,从而有助于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对本课的纵深学习设想。因此,此环节,让学生将再次结合总结,运用各种方法描写眼前的美景,深入探究,提升能量,智慧复演。)3、配乐朗读_末段,再一次感受“俄国语言大师”屠格涅夫语言的优美。(落实情感目标)(五)课堂检测(用简短的时间,设计巧妙的题目,对学生本课所学进行简单的检测。如时间不允许,可灵活处理,因为“学以致用”环
10、节学生所学已得检测。)六、作业设计1、P79 字词积累的字词及读音抄写三遍。(ABC)2、配乐朗诵优美的语段给自己的家人听。(AB)3、完成本课的学与练题。(自由选做 1 或 3 题)(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把本课的学习延伸至课外。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采用分层布置。)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及新词,掌握 1 个多音字“蒙(mng)”,认读 1 个字。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野花的句子。4、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11、。5、引导学生介绍、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游历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欣赏过云雾缭绕的庐山,今天,老师建议大家去领略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光。谁有兴趣?好!我们出发!2、多媒体课件(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3、启发:谁愿意谈谈感受?4、师:看来,大家对锡林郭勒草原很感兴趣,让我们走近一些,来个近距
12、离接触吧!(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各自轻声朗读要求:体会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讨论: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师:虽然,草原留给我们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字能概括出此时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让我们踏上草原,细细地用心欣赏它。三、细读感受三、细读感受(一)第一、二自然段(一)第一、二自然段1、请同学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可以边读边画。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是从哪个方面描写草原是广阔美丽的?3、板书(广阔美丽)(野草)(湖水)(野花)4
13、、引导学生体会野草广阔、茂盛湖水清亮、神奇野花鲜艳、清香5、重点句(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1)各自轻声读,体会(2)讨论:从哪儿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3)句子对比:A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B 草滩上,有一洼洼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就像镜子一样。师:你感觉哪句好?为什么?结合平时看的影视作品,说说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什么样?什么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为什么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4)启发想象:除了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还可能
14、映出什么?师:想不想亲眼看看这广阔美丽的草原?6、多媒体课件(草原近景,配乐腾格尔所唱天堂)7、指导朗读(1)各自有感情朗读喜欢的句、段(2)指名读,评读师:谁有不同的读法?8、指导背诵描写野花的句子师: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我们去感受它的生机与活力。(二)第三、四自然段1、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里写了草原上有什么?发出哪些声音?有哪些动作?(3)启发想象:除了这些,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我们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3、板书(动物、人)4、指导
15、朗读师:老师深深地被草原的活力感染了,你们呢?我们来师生合作朗读,再一次感受草原之美。四、总读感悟四、总读感悟1、师生有感情朗读师读第一、三自然段,生读第二、四自然段2、小结:草原之旅即将结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简直是未来的作家和诗人!五、拓展五、拓展1、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歌词)2、欣赏歌曲第一段3、自主创作第二段4、展示板书设计野草广阔美丽湖水野花15 锡林郭勒大草原动物欢腾世界人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3 3一、说教材一、说教材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
16、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_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_表达情感的体会。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
17、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_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之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
18、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
19、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学习人情美这部分,在共同学习远迎客人部分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利用上段的学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去畅想。这样,所有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又为学生所解决,虽然学生的理解略显稚嫩,不够深入,但答案却是多姿多彩,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体会,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亦步亦趋被动应答、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对整篇课文的把握。相反,在
20、老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深入地研读自己所选的专题合作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升华认识;同时在倾听他人的.见解时,对非自己所研读的内容也有所了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所有这些,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这正所谓的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三、拓展学生思维,课外延伸课内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要努力使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学生的学习是应该超越教材本身的。基于这一理念,在这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外搜集的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资料,再一次出示课件,让
21、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发展变化,既为不断发展中的现代化草原骄傲又为被生态失衡破坏的草原而担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同时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这一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并且照应了课文的开头,让课外延伸课内。这样,一节课的学习看似结束,而学生一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4 4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二、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三、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教学重
22、点:教学重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2、采访客人: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2)介绍教师的民族:满族3、欣赏 FLASH 影片家乡。(藏族歌曲)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
23、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初听歌曲。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课件1:无画面)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4、让我们来一同欣赏草原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2:声像俱全)5、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6、出示图片“美”。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欣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 3)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保护集体羊群与
24、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更展现了内蒙草原的兴旺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心情,美丽的表情,美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8、自学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似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听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二段、更加自豪的感情。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同时也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9、分组合作学习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三、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三、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
25、家乡吗?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 松原赞歌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松原赞歌。四、小结四、小结在爱我中华中结束这愉快的四十分钟!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5 5静默草原静默草原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本的学习,领略散文优美的文字魅力,积累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体验。2、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3、鼓励同学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净化心灵世界。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1、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困难的。2、对初二学生而言,散文是记叙文中比较新的文体,鉴赏比较有难度。三、
26、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师生交流互动法-提问法-课文分析法-讲授法五、教学课时:五、教学课时:1 1 课时课时六、预习要求六、预习要求1、通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意义。2、通读课文,在各段落之前标上序号,并背诵第十一自然段。3、有条件的情况下,课前通过查找一些图片图像,从而对草原这一自然景观有更直观的印象。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1、以上节课学过的刺勒歌导入,全班齐声背诵。2、导入课文后,抽查预习情况,请同学到讲台上为生字词注音,解释
27、文中的生词意义。3、进入课文讲解环节,提问同学对_的阅读体验,鼓励同学自主发言。4、同学发言完毕后,老师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对课文及作者情感的初步理解。5、分析课文,选取重点句段讲解。A从辽远、苍茫困惑这几个词语归纳出看不到这个特点,第七段归纳出看不尽这个特点。B 看不到看不尽-单一,但是单一中的丰富体现在哪里呢?在与海的对比中,看出包容性(接触,抚摸,打滚儿,过夜等)。C重点段,第 11 自然段,结合第 12 自然段,一起分析。自由感和不自由感是否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壮阔,感到很自由,不受拘束;但是完全没有拘束,也就没有指引,人突然感到局促,无措-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感觉。
28、另外,人被突然放置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由此感受大自然的博大。D.为什么作者要说愿意像母牛和烈马一样,温柔和刚烈的对比-作者陶醉在草原的怀抱中。草原可以给人感受到宽容温柔的一面,也可以体会残酷坚硬的一面-丰富人的性情。E.最后两段,作者冥想。由草原到人,由外在景物升华至内心情感。F.总结,作者对草原怀有什么样情感呢?深沉厚重的热爱,像儿女对母亲的那种热爱和仰慕。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都市景色和草原的不同的欣赏感觉;牧人和城里人看草原的不同感觉;草原和大海的对比;自由感和不自由感的对比;母牛和烈马的对比;草原与人的对比。6、理解完课文,请同学分组分段把整篇课文朗读一遍。之后,检查同
29、学背诵情况,请两位同学背诵第 11 自然段。7结束课文,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预习任务。八、板书(部分):静默草原草原的特点:辽远、苍茫、困惑-看不到草一直延伸到天际-看不尽单一(单纯)-丰富(包容性)相关对比:壮阔无边-无拘束、自由局促、无措-不自由母牛-烈马草原与人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6 6课 题:草原上年 级:三年级艺术上学期教学目标:1、草原上、是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的唱好 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欣赏草原放牧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内容:1、用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2、在悠扬的歌曲中,要求学生根据插图等资料展开联想,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3、学习歌曲草原上4、边唱边表演舞蹈,表现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5、学会了歌曲,情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进行评比,看看哪组最入情。6、聆听草原放牧,教师可讲“草原小姐妹”的故事。7、音乐知识的学习。创编与表演请学生分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部分学生来表演舞蹈,部分学生来演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