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研知识点——生态部分.pdf
《自然地理学考研知识点——生态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考研知识点——生态部分.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地理学考研知识点一生态部分考 点 1:地球上的生物界它采用的等级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又称物种,是生物分界的基本单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且能自然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个体群。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是一类起源古老、细胞结构简单不具备核膜、没有明显细胞核的原始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繁殖最快个体数目最多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外形呈球状、螺旋状和杆状。菌体的直径约1 微米左右。按营养方式可分为异养的、光自养的和化能自养的三种,绝大部分是异养的。它们分解有机物取得能量和营养物质,未被利用的分解产物以无机物的形式
2、归还到环境中去重新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蓝藻是一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蓝藻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有机体有单细胞的群体的和多细胞丝状体等结构。分布很普遍,有些种类甚至出现于某些极端严酷的环境中。许多蓝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当藻体死后释放出较多的含氮化合物,为其他植物提供氮肥。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是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的另一类微生物,有机体以单细胞的为主,也有一些群体。细胞内都具有核膜包围起来的真正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有些原生生物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有些不含有色素为非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原生生物主要生活于水中和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植物
3、界包括藻类和高等植物。蓝藻是一种真核多细胞生物,单细胞者很少。绝大多数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属于能够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极少数是非绿色的寄生物。藻类是一大群无胚发育、植物体也没有根、茎、叶分化的低等植物。主要生活于碱、淡水中。约有20000种。高等植物可能产生于低等植物中的绿色藻类。植物分支为两支:1.苔解植物(化石最早出现于泥盘纪)个体很小,高度一般不超过10有类似于茎叶的分化而无真根,体内无起输导作用的微管束组织,多分布与超市阴暗的地方是高等植物的一个盲枝。2.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高等植物演化的主干。最大特征是异内出现了维管束组织提高了输导
4、水分和养料的效率,并促使植物体产生了真正的根茎叶等器官,从而使这类植物具有对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其中尤其以被子植物进化程度最高、结构最复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种类数目也最多。真菌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在二界分类系统中划归植物界,但是又具有很多特征故列为一个独立的生物界。主要特征有:体内不含可行光合作用的任何色素而为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有机体大都是由多细胞生物的菌丝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菌丝体。外表呈灰色黑色褐色或红色等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是由几丁质(甲壳质)组成,细胞内贮存的物质主要是脂肪和肝糖。以各种抱子进行繁殖动物界动物属于体内不含光合色素的真核一样生物。构成躯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体内的
5、细胞因生理功能不同发生了分化,形成了许多组织,一定种类的组织联合起来司某种生理机能而成为器官,许多不同的器官再联合为器官系统。动物界的种类非常繁多形体结构与净化程度差异很大,因此被划分为许多类群,其中主要有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考点2:生态因子环境:从生态学观点看,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的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生物是主体,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它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也包括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很大,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全部生理过程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在环境对生物发生影响的同时,生物有机体特别是他们的群体也对环境产生相当明显的改造作用
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一)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种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当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质或量低于或高于生物生存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引起死亡,这些接近或超过耐性上下限的生态因子称作限制因子。(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的一般特点1)综合性 各种生态因子并非孤独地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共同在一起对生物产生影响。2)非等价性 诸因子中必有1 2个是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子而其他因子的作用相对小些。3)不可替代性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7、。4)限制性 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忍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三)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就是生物的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或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宜范围。各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有耐受范围很宽广,称作广生态幅生物;有的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环境中生存,为狭生态幅生物。一般的,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越广,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生态因子与生物生物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只要有光、温度、水、空气、土壤、周围其他生物等。(-)光和生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都必须有能量的供给。太阳辐射被绿色植物所吸收,光能转化为
8、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除植物本身消耗外还为其他一切生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光的性质、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长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生殖、行为和地理分布都有明显影响。光的性质即光的波长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最为明显。红橙光和蓝光被绿色植物吸收得最多,是光合作用中最有效的生理辐射光;红光鱼塘的形成关系密切;蓝光则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黄光和绿光多被植物反射;紫外光能抑制茎的伸长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还对生物具有杀伤致死作用。光照强度因时空而发生变化,各种生物对光照的适应程度不同。有些植物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或森林中的最上层,而有些植物只有在阴暗处或森林的最下层才能找到。不同的动物对光强的反
9、应不一样。有的动物是应予在弱光下生活,为夜行性动物,有的则适应于在较强光照下生活,是昼行性动物,第三类动物在拂晓或黄昏时分出巢活动。日照强度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每天的日照强度即白昼持续时数有差别。日照长短的变化之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是形成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长期的适应使各类生物对日照长短或说对昼夜长短比例的反应格式不同,就在生物中普遍存在光周期现象。日照长短对动物的生殖、换毛和迁移有明显影响对植物有影响。(二)温度与生物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此范围内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才能正常进行。植物一般是。45的温度范围。高温的伤害主要在于减弱光合作用而增强呼吸作用,使两者
10、失衡。低温的不利主要是冻害,低于零下的温度会使细胞间隙的自由水结冰,挤压细胞质造成机械损伤并使细胞失水而萎缩。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温度范围。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形态的影响表现在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其性成熟延缓,动物可活得更久、长得更大。温度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在于使动物主动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以利其生存。贝格曼定律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较少,有利于保温,个体小者体表面积较大则增加散热量,有利于降低体温。阿伦定律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类动物,身体上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缩短变小的趋势。恒温动物对低温的另一种形态适应是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三)水和生
11、物生命起源于水环境。水是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第一,水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第二,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有水为介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食物的消化、激素的传递以及其他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第四,水的热容量大,吸热和放热的进程比较缓慢,为水生生物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第五,对于生物的热量调节和能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四)空气和生物空气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空气化学成分和空气运动两方面。空气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氧和二氧化对生物的影响显著。氧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生物正是借助于吸收氧气分解体内贮存的有机物,取得维持生命
12、活动所需的能量。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主要来自于空气,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具有净化作用:1.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具有巨大的叶面积有吸收有害污染物的主要器官。2.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植物的茎叶以其粗糙的表面、绒毛或分泌的树脂、粘液等滞留空气中的尘埃,净化大气。3.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通过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和植物分泌的杀菌素都可以减少大气的细菌数量。4.绿色植物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C02作用。(五)土壤与生物1.土壤是陆生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和营养库,它具有供应和调节植物生活中所需水分养料和空气等条件的双重作用。2.土壤和植物之间以极大的接触面积进
13、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土壤供应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植物的代谢产物和枯叶又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影响其理化性质。3.土壤的酸碱度影响矿质营养盐类的溶解度,从而影响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性。4.土壤中易溶性盐类含量过高时发生盐渍化现象,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渗透压增大、植物吸收水分困难,出现生理性干旱,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不良,限制了一般植物的生存。对动物来说,土壤是不大其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小得多,因此土壤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场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六)生物之间的关系(即生物与生物之间)1.竞争对事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
14、要求的不同物种,为了自身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对方都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种间竞争的结果是发生生态分离.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2.寄生作用 一种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寄生常降低寄主生物的抵抗力,但并不一定导致寄主生物的死亡。3.捕食作用捕食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者生物作为食物。捕食者生物因获得食物而受益,被捕食者或猎物则受到抑制(植物)或 死 亡(动物)。捕食并不总是有害的,一方面不是这作为一种自然选择的力量淘汰了有疾病衰老或有其他方面不理想的被捕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学 考研 知识点 生态 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