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开学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pdf
《重庆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开学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开学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巴蜀中学初2021届(三上)开学检测物理试卷2020.9满分100分,90min完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答案】D【解析】【详解】中考虽然在六七月份,但是考场内的温度不可能达到50;冰箱保鲜室的温度通常都在以上;洗澡时的水温通常都在40摄度左右;健康人体的温度约为37C.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树叶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金佛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需要吸热C.嘉陵江畔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桂花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答案】D【解析】【详解】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 A 错误;B.雪是高空中气态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 B 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 C 错误: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 D 正确。故选D。3.治疗新冠肺炎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关 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汽化现象C.“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D.“雾气”出现在护目镜的
3、外侧【答案】C【解析】【详解】治疗新冠肺炎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该“雾气”是医护人员哈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护目镜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小水珠附在护目镜内侧,液化放热,故C 正确,ABD错误。故选C。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答案】A【解析】【详解】A C.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这是熔化现象,再慢慢晾干变硬
4、,这是凝固现象,所以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故 A 正确,B 错误;B D.糖 熔 化 过 程 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 CD错误。故选Ao5.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B.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A.甲物质的图线整个过程温度是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可能是晶体的熔化图线,故 A错误;B.乙物质的图线整个过程温度
5、是上升的趋势,旦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可能是非晶体的熔化图线,故 B正确;C.丙物质的图线整个过程温度是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可能是晶体的凝固图线,故 c错误;D.丁物质的图线整个过程中温度是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可能是非晶体的凝固图线,故 D错误。故选B。6 .在严寒 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 因 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高,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高,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低,沸点高 D.防冻剂的凝固点低,沸点低【答案】C【解析】【详解】防冻液中掺入了很多的其他的杂质
6、,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选C o【点睛】(1)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2)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杂质掺入沸点升高。7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答案】
7、D【解析】【详解】A.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物质的种类、温度、物体的状态等,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故 A错误;B.温度不变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物体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B错误;C.热 量 一 个 过 程 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 具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D.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所以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正确。故选D。8 .初温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c中:c z=l:3,加,“乙=3:1,若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后立即接触,则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A.甲将热量传给乙 B.乙将热量传给
8、甲C.甲、乙之间没有热传递发生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后,降低温度之比为Q i维=要也=生、丝 里=J.x 3迎=1所以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降低温度相同,由于甲、乙的Z 乙 2乙 Q乙c甲1 1x 3 1c乙初温相同,所以甲、乙的末温也相同,故当它们放出相同热量后立即接触时,甲、乙之间没有热传递发生。故选C。9 .喜欢去海边度假的妹子们,每当站在海边带着大草帽,长裙随风飘舞,顿时就感到自己很有意境,这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大风相伴,随时都可以产生随风飘舞的感觉
9、。对于沿海地区风的形成,正确的是()A.白天的风通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风却是从陆地吹向海面B.白天的风通常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风却是从海面吹向陆地C.白天和夜晚的风通常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风通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答案】A【解析】【详解】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大,白天太阳照射时,水面温度上升的慢,陆地温度上升得快,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气温下降,水面温度下降的慢,温度高一些,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因此,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故A
10、正确,B C D错误。故选A o1 0.1 k g 初温为30 的水,吸收4.2 X 1 0 5 J 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 度()9 0 1 1 0 1 30 1 5 0 A.1B.2 C.3 D.4【答案】C【解析】【详解】1 k g 初温为3 0 C 的水,吸收4.2 x1 0 5 j 的热量后,温度最多升高加=Q _ 4.2 1()5jcm 4.2 x 103J/(kg-)x 1kg=i o o 水的初温是3(rc,当水达到沸点时,水温不再升高,但气压不确定,水的沸点也不确定,所以水的末温可能是9 0、1 1 0、1 3 0 C,不可能是1 5 0。
11、故选C。1 1.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铜块机心机乙,从同一高度下落,下落时空气阻力户0.1 G。不考虑热传递,则它们升高的温度 而 和 乙的关系是()A.,乙B.而bt乙C.后 加乙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铜块从同一高度下落,所以甲乙到达地面通过的距离相同;根据G=mg,由 f =0.1 G ,则病=0.1%=0.1叫g,=0.1G乙=0.1 吆 g甲乙在下落过程中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则埒=人=0.1机增,也=9=0.1 吆 g由于甲乙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甲乙内能均增加,根据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则W|=c/M|ti A Z|i,=cm乙N乙则O.l
12、mgh O.lg/i OAmgh _ O.lgA,甲 -=-zv乙-贝!c%c ctn乙 cG 产 乙 故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 2.如图,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 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c 质量相同,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温度(七)4 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C.温度从4 升高到不时,a 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D.b 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答案】B【解析】【详解】A.4 一弓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但不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 A错误;B.如果a、b是同种物质,升高到相同温度b用
13、的时间长,所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 B正确;C.温度从升高到T2 时,b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所以b吸收的热量比a 吸收的热量多,故 C错误;D.不知道b、c的质量关系,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故 D错误。故选B。13.质量相同的A、B两金属块,把它们都加热到100,然后分别投入装有质量相同、初温都为0的 C、D两杯水中,测量的结果:金属块A使 C杯的水温升高了 10,金属块B使 D杯的水温升高了 2 0.设两金属块比热容为CA和CB厕CA与CB的比值为A.4:9 B.9:4 C.19:9 D.9:19【答案】A【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每个杯中都达到了热平衡,即每个金属块放出的热
14、量等于各自杯中水吸收的热量,这样就可以列出两个方程,联立即可求出甲乙金属块的比热容之比;【详解】因 为 C的初温度为0,金属块A使 C杯的水温升高了 10,故 C杯中水和A 的末温度都为10;对于金属块A来说有:4ao-J)=c 水 机 水AG;因为D的初温度为0,金属块B使 D杯的水温升高了 2 0,故 D杯中水和B的末温度都为2 0;对于金属块B来说有:(。一%)=。水?水叫;因为,=叱,则?得:出 2 0 2容(100-10)=1 .=4CB(100-2 0)5,所以 q 3,故 A正确.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了热平衡方程,主要还是利用吸热等于放热,通过题中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未知量
15、的比值关系.14.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晒水箱内有水4 0 k g,晒水箱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1.5m 2,已知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太阳光的表面接收到的热辐射为L 2 6 x l()3 j/(m 2.s),接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 0%,散热损失为2 0%,要使水温上升18,需要时间为()A.3000s B.4000s C.5000s D.6000s【答案】B【解析】【详解】要使水温上升18C需要吸收的热量Q 及=cm 加m.2 x l0 3 j/(k g JC)x 4 0 k g x l8=3.024xl()6j晒水箱 l s 吸收的热量=1.26x103J/(m2.s)x 50%x 8
16、0%xl.5m2 xls=756J所以需要的时间 r=3侬1()6 s=4000s756故选Bo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5.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蔡熔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答案】.热胀冷缩.水银【解析】【详解】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铅的熔点为328,水银、酒精、甲苯、蔡的沸点分别为357、78.5、111、218
17、、只有水银的沸点高于铅的熔点,因此测量铅的熔点,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16.小明打开冰箱门时,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拭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现象。【答案】.凝华 凝固【解析】【详解】1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湿抹布上的液态水遇冷凝固,使抹布粘在侧壁上。17.如图是被“热棒”包围的青藏铁路路,“热棒”相当于一个制冷机,解决了“千年冻土”。“热棒”就是在中空的棒体里面灌有液氨,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 态 氨 吸 热,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冷却【答案】.汽化.液化【解析】【详解】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汽化现
18、象;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发生液化现象。18.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这 个 现 象 说 明 了 气 体 对 外,内能,(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做功.变小【详解】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19.早春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温度降低时,水以的方式释放较多的热量。【答案】.比热
19、容.热传递【解析】【详解】1J水的比热容较大,早春育秧时,通常通过傍晚向秧田灌水的方式保护秧苗。夜 晚温度降低时,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降低慢,水与外界形成温差,水以热传递的方式释放热量,改变内能。20.如图甲,小明在吹气球时,被吹大了的气球没能用手握住,呼啸着飞了出去,若他及时捡拾起气球,将会感觉到它喷气的嘴部温度和原来相比(选填“变高、变低 或 没有变化”),发生的能量转化与图 所示冲程是一致的(选填“乙”“丙”)。【解析】.变低.丙【详解】口 气球飞出去的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球飞出去的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丙是做功冲程,能量转化也是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1.一个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开学 检测 物理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