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 ” 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乎? ”平 公日:“善哉!”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 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是火把,不是后来的蜡烛。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22,填空。(2分)(1)晋平公思学习,却又“恐己暮矣”。这里的“暮”是 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
2、学了也没用了。(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因此晋平公才会觉 得他在观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秉烛之喻。23.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D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者,学到老。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知流。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参考答案】22. (2分)(1)晚(晚了),迟(迟了)(1分)(2)天黑(天色晚)。分)写作评分时应注意: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下列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应评为一类卷:A. 立意新颖:B.构思巧妙:C.感情真挚动人:D.语言富有个性切忌打保险分(
3、及格分)、印 象分,要敢于拉开档次,敢于打高分。书写分3分。其中,文字规范1分,端正1分,整 洁1分。【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己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 说:“为什么不点上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烛一样明亮, 点上火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2020湖南常德)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日: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生鱼
4、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二十,预于次,进日:“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 蜗喈肤,虎狼食肉,岂天本为蚊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祖:出行前祭祀路神的仪式。预于次: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蚁吸血的昆虫。 喈:叮,咬。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齐田氏祖壬庭 预壬次B.田氏视之C.哒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徒哒大小智力而相制D.非相为面生之人取可食者面食之15、短文中田氏和鲍氏之子各持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6、阅读短文,你有什么感悟
5、?(2分)【参考答案】14、C15、田氏认为,万物都是由上天制造供人类所食所用的。体现出他“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的观点。鲍氏之子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并存,种类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只有智力差别而已。 体现出他“众生平等”的观点。16、示例:从鲍氏之子的话中,我们感受到天地万物与人类是并存的,我与自然应该平 等相处,和谐发展。【参考译文】齐国贵族田氏在庭院里祭祀路神,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有人献上鱼和雁, 田氏看到后感慨地说:“上天对百姓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种植了五谷,生养了鱼、鸟,供我 们享用。”赴宴的众宾客都随声附和。有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也在宾客中,这时他走上前说:“事情并非像您说的那样
6、。天 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世上,都是物的种类。物的种类并无贵贱之分,仅仅以智 慧高低和力量强弱的不同而相互制约,强的一方能够吃掉弱的另一方,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 而生存的。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而产生的呢?而且蚊、则叮咬人 的皮肤吸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说上天生出人是为了蚊、蜗可以吸血,虎、狼可以吃肉 吗? ”(2020湖南湘潭)竹鸡之性,遇其侍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 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己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鹏鸿 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女竿取之。鹿 行
7、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婚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鹿足一挂, 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 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注解侍:同类。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罔:同“网”,捕猎的工具。留jie:同“洁”。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 之意。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 “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C. “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
8、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 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D. “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 应选“跟踪”之义。1L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6分)(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3分)(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
9、何?(3分)13 .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4分)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一一吕氏春秋【参考答案】10-11 CB12、(1)鹏科来往飞行,边走边食(2)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13、文中每种动物都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但却被人类利用而被捕捉;链接材料是指 把池水抽干去捕鱼,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鱼了;把沼泽烧光了去狩猎,哪能打不 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苦了。因此我们人类要做到尊看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利用自己 的智慧随心所欲地滥杀,要善待小动物,特别
10、是濒危的野生动物:要合理利用自然,也要 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反对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等行为;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现在, 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开发行为,做事不可只图眼前利益,应有长远打算;完 善有关大自然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监察部门,发动群众一起保护大自然.【参考译文】竹鸡的本性,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人扫落叶作围墙,把诱鸟放在里面,自己隐 蔽在后边操纵罗网。刺激诱鸟让它鸣叫,听到叫声的竹鸡,必定随声到来,闭着眼睛飞进树 叶堆起的围墙,一直向前,要争斗一番,可是网已收起,没有能逃脱的。这是因为眼睛已经 闭上,就不再看得见人了。鹏鸽本性喜欢清洁,猎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打扫干净一片地方,多
11、 少撒些谷米在上面。鹏鸨来往飞行,边走边食,猎人就用长杆粘取它。麋出没在荒草中,害 怕人看到它的足迹,无论远近,只沿着一条小路走。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放在麋经过的地 方,麋足一被绊住,就会倒挂在树枝上,被人们生擒活捉。江南多土蜂,人们找不到它的洞 穴,往往把长纸袋粘在肉上,蜂看到必定衔入洞穴,人们就能追踪寻找到它,用火熏取它的 幼虫。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2020湖南长沙)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邮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 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人 世她少爱惜臻至积二年
12、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 ”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 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遗二白鸽,笼送 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公,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 ” 答云:“亦肥美。”张惊日:“烹之乎? ”日:“然张太惊日:“此非雪鸽也!”某回思日: “味亦殊无异处(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雄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C
13、.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雄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张大惊日:“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日:“味亦殊无异处。”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 “宝剑赠壮士”的愿望。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C.张幼量按照够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参考答案】19. A (3 分)20. 【答案】张公子十分惊讶地
14、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的确没什么特别的。”(4分)(说明:非常”翻译成“非同寻常”得1分,“回思” 1分,“殊无异处” 1分,句意连 贯1分。)21. B【参考译文】鸽子的种类名称繁多,数不胜数,只有玩鸽内行的人,才能辨识清楚。邹平县有位张幼 量公子,特别喜好鸽子。他按照鸽经来四处搜求,力求搜寻到天下所有品种。他养鸽子, 如同养育婴儿一样。山东一带养鸽子的行家,以张公子家为最著称,张公子也常以善养鸽子, 自我夸耀。曾经求得两只白色的鸽子,是世间少有的,非常的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 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即使亲朋好友向他求要,也是得不到的。有一位张公子父
15、亲的朋友,是个贵官。一天,见到公子,问:“你养了多少只鸽呵?” 张公子谨慎地回答几句,就退下来。怀疑某公是爱好鸽子的,想赠送两只鸽子,但是实在舍 不得。又想到长辈来索求,不能过于抹他的面子,而且也不敢以平常的鸽子送给他应付差使, 就选两只白鸽,用笼子盛着去送给他,自己以为就是送千金的礼物,也不如这两只鸽子珍贵。 过了几天张公子见到某公,而某公说话间,并无一语感谢赠送鸽子的事。张公子不能忍耐, 便问:“前天我送的鸽子可中意?”某公回答说:“也挺肥美。”张公子惊讶地说:“大人 把鸽子烹了?”某公回答说:“是啊! ”张公子大惊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 了一下说:“味道也没什么特殊的。”(
16、2020湖南株洲)【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列子汤问)【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 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 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选自吕氏春秋别类)注释生:湿。加涂其上:加
17、上粉刷的东西。挠:弯曲。败:坍塌。缘:根据。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何苦而不平()室之始成也善( )11 .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12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14 .对于甲乙两文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15 甲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C.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整体的角度去做事。D.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应太过于全面,否则太浪费时间。【参考
18、答案】(1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 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还怕挖不平吗.苦:愁。句意为: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善:好的。(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句句意为:用没干的木料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 后一定会毁坏的。断句为: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故选:Do(1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运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语有:汝,你。彻,改变。句意为: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 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
19、没法开窍)。句中重点词语有:好,喜欢。通,懂得。句意为: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 道大的道理啊。(1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ABC.正确:D.有误,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应全面考虑,否则就 会事与愿违。故选:D.答案:10 .愁好的11 .D12 .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没法开窍)。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13 .D【点评】翻译文言文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 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时古今异义的词语
20、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工【参考译文】【甲】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宜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 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 “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 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 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乙】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
21、“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 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 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 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 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高阳应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2020湖南郴州)【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
2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 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注】蹊xi:踩踏,践踏。挞忖:用鞭子或棍子打。曷hd为什么。恬:安 静、平静。14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3、)(2分)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而已,罢了)15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分)(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分)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B.甲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湖南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7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