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万里桥记(宋)刘光祖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 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日:“此 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日,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日:万里之道,从此 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 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 德勋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日:“诸葛
2、公, 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 ”今其遗迹所 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 则命ST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 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 耳。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日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 莫如光祖。(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注】聘:访。勋庸:功绩。仿佛:相仿。配;疏导。末:非根本的。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
3、母)(2分)A.孔明线又千载象没:去世B.其说虽然殊:奇特C孰不怀古以圉今图:谋划D.记其大者而遵其细遗:舍弃4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3分)(2)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3分)5 .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3.B人间世事又经历了多少次兴盛衰亡,而这座桥唯独因为孔明的缘故,留存下来,没有尽头 (2)这座桥,经过却不能观赏,观赏却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6 .万里桥的得名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曾在此送别吴、蜀的使臣,“万里”出自他之 口。万里桥的修
4、缮与诸葛亮有关。赵公因仰慕诸葛亮的道德、功绩而修缮此桥,作者借此 记表达对赵公的期许。【参考译文】自从秦国在蜀郡设立郡守,李冰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都江堰工程),为蜀国带来了 千秋万世的恩泽。现在的万里桥的水,原来就是秦国时期的水渠啊。后来诸葛亮治理蜀国, 用信用、仁义安抚蜀国从而使蜀民信服他,修明法律制度,礼乐几乎全部恢复。从古至今都 流传着一个说法,孔明曾在此地送别吴国的使者张温,说:“这水可直到万里之外的扬州。” 后万里桥因此而得名。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费祎出使吴国,孔明送他到这里,说:“万里之 远的路程,将从这里开始。”孔明已经逝去千百年,而这座的遗迹还大致完整,只有没有以 前那么雄伟壮
5、观了。人间世事又经历了多少次兴盛衰亡,而这座桥唯独因为孔明的缘故,留 存下来,没有尽头。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特别,但用来说桥的有情义却是独一无二的。如今的天下,兼有吴蜀两地。朝廷任命将帅,路途遥远。他们到了这里,有谁能不追念 古代的事而筹划今天的事,并以此来追念孔明的道德、功绩而考虑模仿他的所做的事呢?待 御赵汝愚镇守蜀地时,才来到这里,就去拜谒古相祠,且立即命人修缮他。他常常说:“诸 葛亮,他的才德可比三代贤人。他运用法度而不遭人怨恨,执政也不被主上怀疑猜忌,如果 不是天下最公正的人,又有谁能做到像他这样? ”现在与他有关的遗迹存留下来的还很多, 而万里桥却是承载着诸葛亮联通吴国的故事,前帅沈德
6、和曾经扩修万里桥,但还是显得简陋, 不符合它的重要意义,而且容易朽坏,时间长了,桥将不能支撑住。赵汝愚命令疏导水道, 做了五道分水口,梁板全部换成木头,而且加盖了屋顶。雾气弥漫悠远,两岸的树木茂盛和 河流景色美丽。赵公与客登上此桥,大概没有不到处走动、四处环顾的吧。这座桥,经过却 不能观赏,观赏却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就像赵公所怀念的(追念孔明的道德与 功绩),而风景却不是最根本的啊。赵公让我为他作记,只记下大概的事迹而遗漏了细微的地方。如果只说桥的名字很美, 而赵公与桥一起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那是不懂赵公的人啊。懂赵公的人没有比得上我的。(2019四川成都)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
7、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奉之。稍壮,折节读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 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道见焉,日:“呜呼!此吾故人陈情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 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 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 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土。
8、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 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筝。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 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8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9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闾里之侠皆亲之宗:宗师10 过岐亭,道见焉适:恰好C.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隐居D
9、.与公侯等等:等同11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方山子少时有壮志雄心,晚年却心境恬淡,选文在对比中丰富了人物形象。B.作者回忆了九、十年前,在歧下看见方山子狩猎的往事,表现了方山子当年的游侠气 概。C.文章通过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的赞赏。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 一种折射。12 .翻译下列句子。(8分)(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苏轼方山子传)(2分)(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苏轼方山子传)(3分)(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分)【
10、参考答案】13 C 8. A 9. B10. (1)(方山子)住茅屋,吃素食,不过问世事。(2)(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的神情都怡然自得。(3)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 复习过了呢?【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 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 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 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 帽子上面方方的
11、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 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 朋友陈情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 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 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 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 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鞫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
12、 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 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 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 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 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2019四川乐山)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 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
13、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芯坟典,耽爱黄、 老、易象储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 籍英华,文称障晔累迁拾遗。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县令段简贪残,闻其 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子昂自筮封,惊日:“天命不祐,吾 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与游英 俊,多秉钧衡。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 十章,王适见而惊日:“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由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柳宗元评日:“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
14、昂而 已。”有集十卷,今传。呜呼! “古来材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谓欤?(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注】: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痛自修饰,精芯坟典究:研究B.召见,武后奇其才奇:认为出众C.尝劝后辛明堂太学兴:兴办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卒:突然。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富家子,任侠尚气B.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C.此子必为海内文D.信哉!子昂之谓欤8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15、代汉语。(9分) (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5分)(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9 .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I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 作答。(3分) 【参考答案】6 .【答案】D【解析】卒:最终。【考点】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7 .【答案】B【解析】A.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B.都是介词,至IJ; C.动词,是/介词,替,给; D.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这件事。【考点】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8 .【答案】(1)圣历初年,(陈子昂)卸职回乡,恰好遇上父亲的丧事,就在父亲墓旁 修建小屋并住了下来。(2)老天爷不保佑我,我恐怕会死在这里啊
16、!9 .【答案KD引领文风:陈子昂文才突出,并且让唐朝文风变得典雅纯正;名士赞誉: 因受王适褒扬,名气大增。【解析】汇在初步感知文亲大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有关陈子昂的文章被奉为典范的 原因的语句,如“子昂始变雅正”“王适见而惊日: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等,从中归纳概 括即可。【考点】概括文章内容。【文言文译文】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人。开耀二年与状元许旦同榜登进士第。当初,在他十八岁时, 不懂得读书,凭借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负气仗义,打抱不平,射猎赌博。后来进乡学读 书,有悔悟之心,(他)就到梓州东南的金华山道观读书,痛下决心加强自我修养,精心研 究古代典籍,酷爱读黄帝、老子的书和周易象传。
17、光宅元年,(他)来到朝廷献上奏折, 规劝皇帝不要把(高宗的)灵柩迁到京城。(他)受到召见,武后认为他才干出众,就任命 他为麟台正字,委任状说:“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芒四射。”多次调动升任拾遗。 圣历初年,(陈子昂)卸职回乡,恰好遇上父亲的丧事,就在父亲墓旁修建小屋并住了下来。 县令段简贪婪残忍,听说陈子昂很富有,就捏造假案陷害他,以威胁手段获取贿赂二十万缗, 还嫌太少,就把子昂送进监狱。子昂为自己卜卦,(见卦相)大惊,说:“老天爷不保佑我, 我恐怕会死在这里啊! ”后来他果然死在狱中,终年四十三岁。子昂外貌温和文雅,却心胸 狭窄,容易急躁,他轻视钱财,乐于施舍,对朋友十分忠诚。他所交往
18、的英才俊士,多数都 手握大权。唐朝建立后,文章延续着徐陵、庾信的余风,天下人都效法这种文风,从陈子昂 开始文风才变得典雅纯正。当初,(子昂)作感遇诗三十首,王适看见后惊叹说:“这位 先生今后一定是天下文章的宗师。”子昂从此而闻名天下。凡是他的文章,世人都奉为典范。 他曾经建议武后设立明堂、太学,用来调养国家的元气。柳公权评论说:“能穷尽文章之术, 包罗诗歌之法,从唐朝建立以来,只有陈子昂一个人。”陈子昂有诗文集十卷,流传至今。可叹啊!“自古以来很有才能的人,或许难以被任用。大象因为有牙,最终毁了自己J 确实啊!说的就是陈子昂吗?(2019四川绵阳)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日:“留以为梁。”余日:“木
19、小不堪也。”僮日:“留以为栋。” 余日:“木大不宜也。”僮笑日:“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日:“小子听之,物 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日:“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日:“太少矣。”僮怨日:“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日:“小子听之,情各有所 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僮:未成年的仆人。病:担心,忧虑。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人有饯一木者 馈:(2)木小不攀也 堪:(3)为余生炭满炉 余:(4)乃尽湿之 乃:19 .翻译下面句子。(3分)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
20、惟木哉?20 .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 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3分)【参考答案】18. (4分)(1)馈赠,赠送:(2)胜任,胜用:(3)我;(4)于是,就。(意思正 确即可)19. (3分)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20. (3分)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1分),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 之地。(2分)。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1分),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2分)。【参考译文】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留下可以做成房梁。”我说: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 家僮说:“可以做栋。”我
21、说:“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家僮笑着说:“木料是同一根,(你) 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我说:“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 料呢!”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 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炭太少了小僮抱怨说:“火炉是同一 个,(你)既嫌炭多,又嫌炭少。”我说:“小子听着,做事情各有它适宜的分寸。岂只是火 呢!”(2019四川内江)广既从大将军青(卫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 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日:“臣部 为前将军,今大
22、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 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阳受上(汉武帝)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毋令当单于, 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数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 r.广时知之,圉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日:“急诣部,如 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赵食其)合军出东道。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合并)B、东道少回远(稍稍)C、大将军青亦阳受上诫(暗中) D、凰自辞于大将军(固然)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A、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B、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 军广C、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 军广D、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 军广7、下列对“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B、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C、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D、李广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四川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9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