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2.pdf
《四年级数学教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案2.pdf(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 0 1 7 年 2 月 2 6 日 学期总课时:1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 .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过程方法通过观察发现加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1、理解加法的意义。例 1 (1)一列
2、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 1 4 k 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 1 4 2 k 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 1 4+1 1 4 2=1 9 5 6 或 1 1 4 2+8 1 4=1 9 5 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2、(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3、能不能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1)根据
3、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算式,结合已(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语言表示)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小组讨论。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 数+加 数=和 被 减 数 一 减 数=差
4、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一差6.练习“做一做”四、总结师: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个别汇报)教学反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 0 1 7 年 2 月 2 6 日 学期总课时:2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 翼刑部分间的关系(1)麻Ac-fcsZ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 .利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改写乘除法算式和改编乘除法应用题。过程方法通过把加法改为乘法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5、通过理解除法的意义了解平均数与总数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情景导入】1 .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请大家准备好纸笔,老师这里有几道算式,接下来由我来报算式,请你们把听到的算式记下来,并且计算出结果,要求听清楚了吗?2.教师报算式:5+5+5 1 2+1 2+1 2+1 2+1 23.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们所记的算式,像这样的算式,你能举例吗?(1)如在教师或学生报算式的过程中,出现有同学听不清楚的情况,则提问:怎样报才能让大家听清楚呢?(2)引导学生感受到按这样的方式报
6、算式不容易记,并且书写麻烦。【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5 页例2(D o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教师巡视检查,可能会出现两种列式:指名两生在黑板上写(指名学生报算式,其余听写)学生独立列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2.(1)讨论两种书写方式:用连加形式写;写成乘法。A.提问:你是怎么想的?B.简便在哪里?C.比较加法列式与乘法列式的结果、意义是否相同。(2)提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呢?明确必须是相同加数连加。3.揭示乘法的定义(1)你能说说什么叫乘法吗?(2)教师小结:所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3)投影出示定义、齐读。(4)乘
7、法算式各部分名称:3 X 4=1 2因 数 因 数 积4.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学生改编后并列式,教师集体讲解展示:12-r 3=4(瓶)12+4=3(枝)积 因 数 因 数 积 因 数 因数教师概括: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5 .揭示乘除法的关系教师:乘法是已知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课堂作业】教材第6页“做一做”。【课堂小结】小结:乘除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课后作业】1.教材第7 页练习二3、4、5 题。用 加 法:3+3+3+3=1 2用乘法:3义4=1
8、 2o教学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 1 7年 2 月 2 6 日学期总课时:3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里理部分间的关系(2)株里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2 .掌握有余数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过程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难点理解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情景导入】1 .口算:1
9、 5 0+9 0 4 3-0 0 X1 3 50+5 0 5 2-2 5 0 4-1 22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 2 8+5 7 0 4-3 X2 1 1 2-4 7 X2【新课讲授】知识点1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1 2 3+0=4 5 6+0=5 6 7-0=3 3 6-3 3 6=,2 3 4+0=1 2 5 X0=04-2 7=7 6 X0=(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举例。(2)全班交流。一个数加上0 或减去0,还得原数。例如:7+0 =7,7-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7-7=0抢答独立计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
10、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个数和0相乘,仍 得0。0 X7=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 4-7 =0小结:一 个 数 加 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 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 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 得0。知识点2理 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7 4-0=(2)引发思考:提问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提问:什么数同0相乘等于7?小结: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会等于7,因此0是不能作除数的。知识点3有余数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刍间的关系出示:3 9 4-2=1 9.11 8 4 4-1 2=1 5.4总结:被除数=商义除数
11、+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课堂作业】1.计算下列各题:(1 3 2+7 8)X 0+6 3 4 3 X(1 2-1 2)X52.根据算式,列出综合算式:(1)6 4+2 8=9 2 4 X9 2 =3 6 8(2)2 2 7-1 7 6 =5 1 4 4 X4=1 7 6【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0具有哪些特性?还知道了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有怎样的关系?【课后作业】教材第8页 第7题。回答:被除数=除数X商小组讨论交流:没有。学生讨论被 除 数=商义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 数)商。教学反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 0 1 7 年月日 学期总课时:4
12、课题0的 运 算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过程方法通过计算,熟练掌握与0 有关的计算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0 在计算中特殊性。教学重点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难点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 0 0+0=0+5 6 8=0 X7 8=0 4-2 3=1 2 8-1 2 8=0 4-7 6=2 3 5+0=9 9-0=4 9-4 9=0+3 1 9=0 X2 9=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 相加;一
13、个数减0;一个数与0 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口算抢答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 得0。四、课堂测评1.计算(1)36+0=(2)0+68=(3)0X68=(4)54-0=(5)04-28=(6)128-0=(7)04-36=
14、(8)25+0=(9)99-0=(10)49-49=(11)0+39=(12)0X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 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学生小组归纳,集体订正独立完成教学反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7年3月2日 学期总课时:5课题括号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进一步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适当提高计算难度,加深学生对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过程方法会使用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1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难点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情景导入】1.谈话引入: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投影出示)1204-5-2 1204-(5-2)提问: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新课讲授】知识点运用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教材第9页的例4(Do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964-(12+4)X2提 问:这道算式分别含有哪几种运算?提问:说说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总结:归纳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运算?小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提
16、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情况?计算顺序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计算,分组汇报计算结果。(学 生讨论)第一步:加法:12+4第二步:除法:964-(12+4)第三步:乘法:964-(12+4)X2学生讨论,分组汇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教师小结:(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教学例4 (2)。在9 6 4-(1 2+4)X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1,变成另一个算式9 6+(1 2+4)X2,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9 6 4-(1 2+4)
17、X 2=9 6 4-1 6 X 2=9 6 4-3 2 =3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课堂作业】1 .说说下面各题的计算顺序并计算:2 4 X (7-2)4-6 7 8+(1 4 4-8 4)4-52.列式计算:(1)4 3与7 6的和乘以1 7与1 4的差,积是多少?(2)1 2 5除以8 4减7 9的差,商是多少?【课堂小结】现在大家对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都理解了吧?注意牢记四则运算的规律,特别是含有括号的运算方法。小结: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
18、号里面的。【课后作业】1 .完成 教 材1 1页练习二 的 第 3题。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学生自己试着算教学反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 0 1 7 年 3 月 2日 学期总课时:6课题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型学目标知识技能体 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方法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9、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体 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问题: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7X 2+30(2)175-25X4(3)40+4+6(4)48-184-24.师: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二、经历过程,感受作用1.师: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4 人,美术小组是航模组的2 倍。2.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3.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自己将算式写下来,计算一下。学生计
20、算学生讨论并提问生:美术小组有多少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4 .方案:(1)1 2 X 2+4 X 2 (2)(1 2+4)X 2(3)1 2+4 X 25 .比较方案:(1 2+4)X2和 1 2+4 X 2 的区别。(1)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不一样?(2)问: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7.师:这样看我们的运算顺序除了先乘、除,后加、减外还需要补充什么?生: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三、深入研究,完善发现1 .合唱组:6 4 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2 .6 4 4-(1 2+4)X 2=6 4+1 6 X 2=6
21、 4+3 2=23 .师: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四、巩固练习,不断深化五、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生:运算顺序不同生:第一个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和的两倍,第二个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两倍。学生独立完成给 出 正 确 解答,并讨论另外两个算式的错误教学反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 0 1 7 年 3 月 2日 学期总课时:7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课型新授a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的进行运算。过程方法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的进行运算。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
22、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二、新知探究出示例 4:9 6 4-12+4 X 21、说说运算顺序。2、如果在9 6+12+4 X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 6+(12+4)X 2
23、,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 6 4-(12+4)X 2=9 6 4-16 X 2=6 X 2学生举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123、如果在9 6+(12+4)X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 6 4-(12+4)X 2 ,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 6 4-(12+4)X 2=9 6+16 x 2=9 6+3 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力
24、 U、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环节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1)4 7 与 3 3 的和,除以3 6 与 16 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 7+3 3 4-3 6-16 B、(4 7+3 3)4-(3 6-16)C、(3 6-16)4-(4 7+3 3)(2)7 5 0减去2 5 的差,去乘2 0加 上 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7 5 0-2 5)X (2 0+13)B、(2 0+13)X (7 5 0-2 5)C、7 5 0-2 5 X 2 0+13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
25、时间:2 017年3月2日 学期总课时:8课题解决问题 课型12422数学目标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过程方法灵活运用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情景导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