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教案.pdf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教案.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藤野先生鲁迅一、教学要点1、体会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强我中华的爱国情操。2、通过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了解文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和组织材料,并以时间为序,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结构全文的方法。3、学习通过儿件事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写法。二、课时安排:3 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都 收 在 鲁迅全集里。我们学过他的课文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 长 与 山海经 ,都 选 自 朝花夕拾。(-)读课文,整体感知:1、字词读准子音:fei hui
2、 yu geng yan jie pou jT hui pie yao绯荟芋梗咽诘剖畸诲瞥杳解词:(16个)烂慢:通常写作“烂漫”,这里是颜色鲜明而美丽。油光可肇:这里是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斗乱:斗,通“抖:飞 腾 杂 乱.客死:死在异国他乡。模胡:即“模糊”,这里是马虎、不讲究。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不逊:无礼。逊谦逊。明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诘责:质问并责备。托辞:借口。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适值:正好遇到。小而言之:就小的方面说。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
3、君子”的文人。深恶痛殊:形容对某人某事厌恶到了极点。2、篇章结构: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 段):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想,为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1)作者在东京都见到了什么?有何所想?(2)本部分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作者思想感情?(3)本部分都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第1句话与哪句呼应?第二部分(43 5段):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相别的过程,高度赞扬藤野先生。相识:外貌描写学识渊博。语言描写和蔼、平易近人。留级学生介绍生活简朴。相处:四件事(1)添改讲义:自始至终,认真负责。(2)纠正血管图:治学严谨,循循善诱。(3)关心我的
4、解剖实习:关心我,没有民族偏见。(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实事求是。其他(5)匿名信事件:日本“爱国青年”有民族偏见。与藤野对比。(6)看电影:弃医从文,离开藤野先生。相别:(略)第三部分(3 6 3 8段):作者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激励我去奋斗。(1)作者是怎样怀念藤野先生的?时时记起他。珍藏他修改过的讲义。挂上他的照相。多写战斗的文章。(2)“良心”指什么?指爱国的思想和战斗的精神。3、回答问题(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学识渊博;和蔼、平易近人;生活简朴;认真负责、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善于诱导、关心我、没有民族偏见的人。(2)“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何处可以看出?爱
5、国。从离开东京;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弃医从文等可以看出。(3)全文的中心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三)问题探究(1)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为什么要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的“爱国青年”及看电影的事?见的藤野先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无民族偏见对比:离开藤野先生”、弃医从文原因。这体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2)作者在去仙台的路上,一定经过很多地方,但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记 得“日暮里”,是因为作者一想到这三个字,就联想到自己的祖国,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
6、: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3)作者是怎样怀念藤野先生的?请概括出来。时时记起他;把他所修改的讲义装订成三厚本,收藏着;把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北京寓居的东墙上;再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4)散文常常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暗线: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四、布置作业1、字词各两遍,并牢记。2、研讨与练习二。附:如何写人?不能只写一件事。从不同角度(方面)选取典型材料。在写人时:多用语言、动作等描写。2、我的母亲胡适一、教学要点1、体会作者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品质。2
7、、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怎样写好一个人。3、掌握字词、理解重要语句的作用。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教学过程()了解作者胡适,原名胡洪辟(x i ng),字适之。学者,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士。这篇文章是作者中 年(40 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二)感知课文内容I、字词(1)读准字音:绐(z hou)糜(m6 i)庶(shi i)翳(y i)恕(shi i)(2)解词:(4 个)文绐绐: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责罚:处罚。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广漠:广大空旷。2、感知课文内容(1)全文结构第一 部 分(1 4):写我童年的身体情况和性格特点。第二部分(5-1 2):写母亲对
8、我的言传身教,表现母亲的性格和品质。第二部分(1 3):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是怎样的品性?概括地说,写了三方面的事:母亲对我的管教(5 7)教我做人、催我上学。既慈祥又严格地管束我。(言传)母亲处理难事和矛盾(8 1 1)债主讨债: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化解家庭矛盾:容忍、温和的性格。(身教)“刚气”的 一 面(1 2)不受人格上的侮辱,捍卫自己的名节。(影响)(3)作者写了母亲对我的训导,却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的相处情况,你怎样理解?母亲对我的训导是“言教”,她与家人的相处情况是“身教”。它们共同表现了母亲是我的恩师3、理解语句的分寸感见课后
9、练习二。4、学习写人写事 写人(1)写清六要素。(1)不能只写一件事。(2)重点写详经过。(2)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多用语言、动作等描(3)在写经过时,要用语言、动作、心理等 写。描写,突出事的意义。(3)注意详略得当。四、布置作业1、字词各2遍。2、学习缩写(6 0 0 8 0 0多。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一、教学要点1、读课文,积累词语。2、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理解标题的双重含义。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读课文,积累词语:(1)读 音:掺 和(c h an)马 鬃(z on g)磨 蹭(c en g)脊 背(ji)(2)解词:(3个
10、)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忘本: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来的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感知课文内容1、全文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引出本文的话题,表明其分量。第二部分(2 13段):写我的第一本书,及其相关的事情。半本书同学情真。父亲装订书父子情深。到崔家庄念书大开眼界。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考第二父亲考我半本书要回另一半父装订成两本完整的书。补叙读第一本书时的快乐。几个读书人的命运惦记朋友。第三部分(14段)照应开头,表达对第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2、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1)“第一本书”的含义一一不仅仅指那半本国语课本,也指我的人生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
11、蕴涵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句 中“荒寒的大自然”指什么?指当时苦难的生活、恶劣的学习环境、人们不幸的命运。(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同时也是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戴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映照了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中心思想:这篇散文,深情地回忆了“我”童年时代读过的第一本书的过程,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真挚的同学之情以及那段生活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3、理解
12、关键语句的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因为童年的生活是苦难,学习环境是恶劣的,人们都在生活的底线上挣扎,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所 以 说“童年没有幽默”。但童年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抹不掉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淘气。能和小伙伴一起,和小动物一起又都是快乐的。况且一玩起来就什么困苦都忘了。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住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枉”是白白地、无价值、无意义的意思。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堂的大门,走进知识的世界,更
13、重要的是那一本书里包含着同学的友情,父子的深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又是感悟人生的第一本书。所以应当写,不写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本”是双关语。既指第一本国语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作者所指的主要是后者。四、布置作业(1)字词个2 遍,并记牢。(2)理 解“我的第一本书”和“本”的双重含义。4、列 夫 托尔斯泰茨威格一、教学要点1、识记重点字词。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及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茨威
14、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三部长篇 小 说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成功的秘诀是他传世的名篇之一。(二)掌握字词1、读音:髭(z T)髯(ra n)W(qua n)缙(li u)黝 黑(y6 u)禁 锢(g i i)侏 儒(z h i i)程 亮(z e n g)广 袤(m2)甲 胄(z h ou)粲 然(c A n)犀 利(xl)2、解 词(9个)器宇:气概、风度。禁锢:束缚、限制。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
15、度不凡。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广袤无垠:广阔无边。(三)感知课文内容第一部分(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突出他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第二部分(6-9段):描写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表现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广度和深度。(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感情基调是敬佩、赞美。(五)写作特点1、比喻和夸张的运用。2、欲扬先抑的写法。四、布置作业1、字词各2遍。2、研讨与练习二。5、再塑生命海 伦 凯勒一、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莎莉文老师的伟大可爱之处。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
16、爱和感激的感情。2、培养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3、学习海伦 凯勒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海 伦 凯 勒,美国著名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 我生活的世界 走出黑暗等。(-)掌握字词1、读准字音:绽(z h a n)搓(c u 6)捻(n i a n)冥 思 遐 想(m i n g x i a)遨 游(G o)2、解 词(5个)不求性解: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甚:很。恍然大悟:猛一下清醒觉悟的样子。不可多不:没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期期艾艾:形容口吃。冥思遐想:漫无边际地深思想象。(三)整体感
17、知课文,理解莎莉文老师的伟大可爱之处。1、全文共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请概括出来。第一部分:三件事。老师到来,抱我入怀。关 爱(感受到关爱)给我娃娃,教我拼写。一一兴趣、方 法(具体)井房散步,辨别杯、水。耐心、方 法(启发智慧和情感)第二部分:一件事。走进大自然,认识美与丑。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第三部分:一件事。理解爱字,领悟到抽象概念。提 升 思 维(抽象)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耐心,教育得法,循序渐进。表现了“我”好学、敏思、坚毅、热爱生活。2、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当初疲 倦 不 堪(失去生活的信心)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没有方向、对未来没有希望)后来唤醒了我的
18、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懂得了“爱”,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间。理 解“再塑生命”的含义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的意思,但在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莎莉文老师唤醒我的灵魂,使我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 乐 和 自 由:(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从这些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给我“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 是“再生父母”。(四)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敬爱、感激。抓住文中的抒情议论句体会。四、布置作业字词各2遍,并记牢。说话要简洁说话要讲究方式1、简洁即简单明了,说话要简单明了,不要罗嗦。2、
19、为了让对方理解你的话语,认同你的观点,说话要讲究方式,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对于有些事物,有时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就是婉言。通常,在家庭里、在亲朋好友之间,可以有什么说什么。在其他场合,或对不很熟悉的人,说话要谨慎,适当使用一些委婉语言。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要点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学习本单元,要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了解宜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6、雪鲁迅一、教学要点1、识记并理解本文的
20、生字生词,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2、反复诵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清新优美的语言,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作者简介(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字词(1)读 准 音:磬(q i n g)奁(li d n)灼(z h u o)脂(z h T)褪(t u i)(2)解 词(4个)消释:消融;融化。朔方:北方。弥漫:充满。凛冽:刺骨而寒冷。2、感知课文内容(1)全文共分几部分?段意是什么?全文共分两部分:第 部 分(13段)写江南雪的优美。第 二 部 分(46段)写北方雪的壮美。(2)从两部分的描写中,你认为作者更喜爱哪方的雪
21、?为什么?更喜爱北方的雪。这 可 从“但是”一词中看出。它强调的是后者。还可以从描写中看出:写北方的 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弥漫太空”这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3)两部分的描写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第二部分,表现了作者顽强的斗争精神。(4)全篇蕴涵着怎样的哲理?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作者反抗冷酷现时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作者一个共同的哲理:美好的理想需要用战斗去实现。3、理 解重点语句(研讨与练习二)(1)暖国的雨,
22、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强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强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答:“冰冷的”“坚强的”,强调了雪花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答:“青春”“处子”都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答: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
23、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四、布置作业1、字词各2遍,并记熟。2、研 讨与 练 习 三(写片段)7、雷电颂郭沫若一、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2、诵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体会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3、学习屈原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以积极的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观。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的笔名。四川省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他著作很多,除诗歌外,还
24、有小说、散文、剧本等。()感知课文内容1、解读题目“雷电颂”就是歌颂雷电的意思。是节选作者历史剧 屈原第五幕第二场,此时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剧情简介:在七国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屈 原(楚国人,三闾大夫)看透了秦国吞侵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却遭到秦国宰相张仪与楚怀王的宠姬南后郑袖内外勾结、陷害。楚国撕毁了楚齐盟约,投降了秦国,屈原被囚禁。屈原全剧分五幕。依次是:橘颂 受诬 招魂 被囚 雷电颂。2、写作背景 屈原写 于 1942年 1 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汪精卫投敌叛国,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
25、肆杀害爱国抗日的军民,掀起了反共高潮。中国当时的现实与楚当时的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 屈原。3、读课后“参考资料”,了解历史剧 屈原的大概内容:全剧分,橘颂受诬招魂一一被囚雷电颂五幕。(学生读)4、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雷电颂的结构层次:分两层第 一 层(1-8 段):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达了对黑喑的愤懑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 二 层(9 13段):屈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总之,诗人在文中借雷电勇猛和雷霆万钧的战斗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忠于祖国、热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二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