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pdf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和程序一、背景知识1.1 OHSMS 的由来OHSMS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OHSMS 产生的另一原因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1。2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状况重大恶性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安全生产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1。3 实施 OHSMS 的作用和意义1、为企业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2、有助于推动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3、会使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4、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5、会对企业产
2、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6、将在社会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二、标准的特点采用建立管理体系的方式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进行控制。管理体系结构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遵守法规的要求贯穿在 OHSMS 始终。适用于各个行业,并作为认证的依据。自愿性原则。三、基本概念术语职业安全健康基本概念术语安全、职业安全健康、事故、事件、风险、可容许风险、危险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有关管理体系的术语1持续改进、相关方、用人单位、绩效、目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关审核的术语审核、不符合安全: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职业安全健康: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
3、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降至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有关管理体系的术语持续改进:不断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以全面改进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过程,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所有发生于所有的活动领域。相关方:关注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4、。用人单位: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绩效:用人单位根据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目标:在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方面用人单位自身确定要达到的目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有关审核的术语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和客观评价所确定的准则是否被满足的系统、独立和文件化的验证过程。2不符合: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违背作业规范、规程、规章或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四、标准要素与理解4。1 总要求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5、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模式:4.2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以阐明整体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承诺。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应:a)包括至少遵守现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b)适合于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c)包括对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d)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f)传达到全体员工;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h)定期评审,以确保对用人单位的适宜性。公司方针诚诚信守法信守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节节能降耗
6、能降耗保护环境保护环境过过程控制程控制确保安全确保安全奉奉献精品献精品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管管理创新理创新持续改进持续改进4。3 策划4.3.1 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用人单位应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序.程序应包括:3-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所有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用人单位还是由外界所提供)。用人单位所采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符合下列条件:-依据用人单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确定风险分级;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为确定设备要求、
7、明确培训需求和建立运行控制,提供相应信息;-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提供衡量标准。用人单位所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用人单位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方法是一种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风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
8、发生事故会生成损失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D风险等级的划分;来评价风险性的大小。实例作 业 活动风 险 因素作 业 条 件风险性风险程度4LECD油 箱 清扫螺 栓 紧固粉尘61381稍有风险,可以接受锤 头 扳手飞出36345一般风险,需要注意设 备 吊运吊 车 滑线安装落误指 挥 失637261显著风险,需要整改高 空 坠3651702高度风险,立即整改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识别和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的程序。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并应将有关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方。4.3.3 目标用人单位应
9、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如可行,目标应宜予以量化。用人单位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自身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应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并体现对持续改进的承诺。目标的重点应放在持续改进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措施上,以达到最佳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不发生人身重伤、死亡事故;5杜绝群体职业中毒和群体食物中毒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交通事故;作业场所内的粉尘作业点合格率保持在 90%以上;杜绝压力容器及承压设备爆炸事故。公司职业安全健康指
10、标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设施投入率为 100,负伤频率5;公共食堂食品采购和存储合格率达 100%;杜绝经济损失 10 万元及以上机械、设备事故;杜绝负同等及以上责任、双方经济损失 5 万元以上的公路交通事故;粉尘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品的合格率和使用率达到100;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的合格率和使用率达到 100%,作业环境符合要求;压力容器及承压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率达 100%。4.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用人单位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管理方案。方案应文件化,并包括:a)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而规定的用人单位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b)实现目标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应定期对职业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健康 安全 环境管理 制度 程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