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是通过学生体现的。若想教会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生产与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即备学生。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
2、、创设情境。(一)引入。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 2 个新朋友是谁?3、板书:123451二、尝试探索。(一)教师提问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2、你是怎样数的?(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1)我准备拿 2 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2)我准备拿 4 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3)我准备拿 5 把玩具枪请好朋友玩。(三)揭示课题。1、刚才
3、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 1、2、3、4、5 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2、板书:玩具(1、2、3、4、5)(四)指导书写。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 1、2、3、4、5 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2、指名板书。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三、总结。说说这节课你兴的事是什么?2板书设计:玩具15 的数的认识与书写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 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教学准备:小红花、大象卡通图、果树。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
5、 5 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3大家有信心吗?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4、让学生贴水果。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5、
6、集体探讨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苹果比梨多()个。(2)苹果比香蕉少()个。(3)全班最喜欢吃()的同学最多。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师:出示(课本第 101 页的图)有计算机、电脑、算盘、铅笔的图片。1、从图中,不好看出一共有几种物品,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分类,排一排、比一比找你喜欢的东西。2、小组合作把物品整理在准备的卡纸上,指名板演。3、学生讨论、操作后各组展示作品并汇报整理的过程。4、比较整理后的图和整理前的图。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生 1:我知道计算机有两个。4生 2:我知道电脑有五台生 3:我知道算盘有三把。生 4:我知道铅笔有三枝。5、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说说你知
7、道了什么?生 1:我知道了电脑比计算机多三台。生 2:我知道了算盘、铅笔比电脑少二台。6、小结。师:小朋友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板书课题:统计)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图中的物品多少的情况。四、统计图形应用联系师:看 102 页练一练第一题。这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大家能不能找出相同的图形把这个统计图画完整,回答所给的问题?看谁做得最快,看谁是最棒的。1、小组自己讨论试着做,然后集体纠正。2、择优录取,选出秀的学生。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1、统计学习小组得到“小红花”的情况,给予评价鼓励。2、学会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
8、?回家后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流。六、总结评价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想对你的同学、对老师、对自己说些什么?七、作业做课本第 101 页练一练的 2-4 题。5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 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 9 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
9、导入1、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出示小猴图)它给大家带来了“智慧树”。(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 9 和 1 先加起来得 10,10 再加几就得十几。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 9 和 5 两个数了,6你们想知道 9+5 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 9 加几的题。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 9 个,盒子外 4
10、 个。)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4)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列出算式 9+4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 9 个桃,所以先把4 个分成 1 个和 3 个,9 个和 1 个合成 10 个,再把 10 个和剩下的 3个加起来就得到 13 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 9 和 1 凑成 10 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 10
11、 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 9 凑成 10 之后计算非常方便。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9+7)提问:你能先圈出10 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7(2)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谈话: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 9 块中搬 4 块,和 6 块凑成
12、10 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39;“凑十”的思路最简便。)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3)引导小结。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 9 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三、巩固新知1、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1)让学生先圈出 10 根,再计算(2)和同伴交流想法(3)集体订正2、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先计算再找出规律。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
13、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8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都是9 加几。9 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得数都是十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 4 题)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是怎样
14、学会 9 加几方法的?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 4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9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
15、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4、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5、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二、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
16、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10(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
17、”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2)小组合作完成(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11(通过
18、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3、小结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4、游戏: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
19、空间观念。)(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12(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
20、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5、拼一拼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1)小组合作(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
21、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13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学具准备: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22、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挑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
23、”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今天这节课我们14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2、认识特点(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汇报: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
24、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3)比一比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 条边和 4 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4)折纸验证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 4 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的想法?(折纸)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
25、,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15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 条边相等。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5)摆一摆a:你能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用牙签来摆一摆吗?学生活动,教师适当指导。b:抽生实物投影较对,有不同摆法的举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小结回顾小朋友们都能说能找能摆,真厉害!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共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四、深化练习1、课件出示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2)有哪几种图形?请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有哪 3 个,你能上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吗?课件闪烁。长方形呢?三角形有几个?一起数一数。圆形呢?2、拼图(1)出示范品:你们看,这幅图像什么?找一找在这幅图里有哪些图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这些图形拼一幅漂亮的图画吗?听音乐,比一比,16看一看哪个小组拼的图画最漂亮。(2)小组合作活动。(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一年级看一看二数学教案文案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