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阅卷人-A单选题(共10题;共2 0分)得分1.(2 分)粮食、蔬菜、水果、禽蛋等食物是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 B.青菜 C.苹果 D.鸡蛋【答案】D【解析】【解答】A、米饭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2.(2 分)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正常雨水一般显中性C.水分
2、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硬水经活性炭处理可以转化为软水【答案】C【解析】【解答】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正常雨水一般显酸性,因为水和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合题意。D、活性炭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硬水经活性炭处理后仍然为硬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正常雨水的酸碱性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3.(2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银子pH试 纸 测 定 P
3、H-NaOH溶液B焰焰心外内焰比较火焰各层温度【解析】【解答】A、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 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被炭化,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上,l-2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即接触火焰的两端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D、检查装置气密
4、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A、根据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判断;B、根据火柴梗变黑的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判断。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回收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乙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气体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小D.硝酸镂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解答】A、回收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B、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不符合题意;C、气体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大,不符合题意;D、硝酸镀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A、根据保护环境方面进行分析;B、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进行分析;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分析;D、根据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分析。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B.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补钙剂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D.氢氧化钙为白色固体,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含有钙
6、元素,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被人体吸收,可用作补钙剂。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钙可与稀盐酸反应且含钙元素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6.(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C.如图所示实验可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D.实验室常采用加热二氧化镒的方法制取氧气【答案】C【解析】【解答】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7、7 8%,不是氧气,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C、右边烧杯中白磷在热水中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隔绝氧气,不能燃烧,左边烧杯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D、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高锅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锌的方法制取氧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氧气次之;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C、右边烧杯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左边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D、实验室不能用加热二氧化镒的方法制取氧气。7.(2分)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
8、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比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答案】B【解析】【解答】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不符合题意;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铁钉浸没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符合题意;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不符合题意;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钛排在氢后
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排在氢前,故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8.(2 分)KNCh和 K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1的溶解度小于KNO?的溶解度B.10时,KNCh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9%C.1YC时;KNCh、KC1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 60时的KNCh饱和溶液210g冷却至10,析出硝酸钾品体89.1
10、g【答案】D【解析】【解答】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9g+100g X100%17.3%,不符合题意;C、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10g,溶剂质量为100g,降温至10,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10g-20.9g=89.1g,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
11、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浓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析出晶体的多少。9.(2 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以获得NaCl固体取混有泥沙的NaCl固体,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B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4向混有少量Na2s04的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 Ba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7mL
12、水(密度为Ig/mL),搅拌至充分溶解D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以获得NaCI固体,可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氯化钢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钢,虽然除去了硫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钢,不符合题意;C、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7mL水(密度为Ig/mL),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g驾7g*I。
13、=6%,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AgNCh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无法区分氯化钠和稀盐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A、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10.(2分)取24.8g过氧化银(Ag
14、2Ch)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Ch,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固体质量,g温度尸C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4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4g2。4 4 g+02 T【答案】D【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固体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B、24.8g过氧化银中银元素的
15、质量为:24.8g x 就x 100%=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24.8g-21.6g=3.2g,X-Y 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24.8g-23.2g=1.6g,故 Y 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不符合题意;C、X-Y 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1.6g,共产生3.2g氧气,故Z-W 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g-1.6g=1.6g,不符合题意;D、Z 点对应物质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O,最
16、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故最后剩余固体为银,即该反应为Ag2O 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14/lg+02 T,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取24.8g过氧化银(Ag2Ch)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0 2,结合图像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阅卷人二、填空题(共3题;共19分)得分11.(6 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1)(4 分)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氧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砚上表中=。氯 原 子 在 反 应 中 易 (填“得 至 或 失去”)电子。钠原
17、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 0 由上表中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化合物为(填化学式)。(2)(2 分)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2MgO x Mg(NO3)2化合饼单质 氧心物|葺类别 M g(N O 3)2 中 硝 酸 根 的 化 合 价 为。写出Mg 与热水反应生成X和 H2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2;得到;N a+;N a O H(2)-1;M g+2 H 2。(必式)=M g(O H)2+,2 T【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1 7=x+8+7,x=2;由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
18、,容易得到电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N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上表中三种元素可组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该化合物为N a O H;(2)硝酸镁中镁元素显+2 价,设硝酸根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2 x=0,x=-l ;X 属于碱,且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X为氢氧化镁,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热水)=Mg(0H)2+H2 T。【分析】(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19、个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进行分析;根据失去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进行书写离子符号;根据中和反应定义进行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根据题给信息进行书写。1 2.(9 分)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1 分)I .碳的多样性金刚石和C6 0 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2)(1 分)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填“单质 或 化合物”)。(3)(2分)I I .“碳中和”的实现 碳中和 是指一定时间内C0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0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 碳中和 的重
20、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 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4)(2 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NaOH吸收。NaOH溶液吸收CO2生 成NaHCCh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吸收。CaCzCM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 a O,同时产生CO、CCh。该反应所得CO、CO2的 分 子 个 数 之 比 为。(5)(3 分)CO2与H?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该反应中,除CH4外 另
21、一 种 生 成 物 为 (填化学式),MgO的作用是 o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 H Q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在空气中燃烧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质(3)温室效应;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C02+N a O H =NaHCO 1:1(5)H2O;催化剂;放出【解析】【解答】(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层石墨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3)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为实现 碳中和
22、做出直接贡献;(4)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aOH=NaHCO3-,Ca C?0 4 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 a O,同时产生C O、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CaO+CO T +C02 T,故该反应所得C O、CO 2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5)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故另一生成物为H?0;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镁不发生变化,故作用是:催化剂;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 HQ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 K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分析】(1)根据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来分析;(2)根据物质
23、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实现 碳中和 的措施来分析;(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分析;(5)根据流程图信息以及燃烧放热来分析。1 3.(4 分)工业上用N 2 和H 2 合成N Fh 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2 分)N 2 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该方法利用了 N 2 和 0 2 沸点的差异。沸点属于物质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 2 和 H?,充分反应生成N H 3。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如图,图中X代 表 的 分 子 为 (填化学式)。(2)(2 分)N H 3 与氨酸(H O C N)反应生成
24、尿素 C O(N”2)2 。尿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为 o尿素可用于去除大气污染物中的NO,其化学反应为6 N。+2 co(N,2)2 =5/V2 4-2CO2+4 H 2。若去除废气中6 g N 0,理论上所需质量分数为1 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请将计算过程写到答题卡上)【答案】(1)物理;N 26NO+2CONH2)2=5N2+2CO2+4H2O(2)N;解:设 需 要1 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x l 8 0 1
25、 2 0 端=6g 1 0%x摆=4 0 g答:需 要1 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4 0 g。【解析】【解 答(1)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的个数分别是4、1 0,生成物中含N、H的个数分别是2、1 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N,故X代表的分子为N 2;(2)尿素含氮元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为N;【分析】(1)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进行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尿素属于氮肥分析;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数据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题时要把握三个
26、要领:解题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得数要准确。抓住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明确两个注意事项: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统一;方程式中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阅卷人三、综合题(共2题;共12分)得分1 4.(5分)利用废银催化剂(主要成分:N i,还含有少量的Z n、Fe、C a O等杂质)制 备N i C C h的实验 流 程 如 下(虚线处部分流程略去):硫酸溶液 力01溶液 N a 2 c 03溶液I I I蠹:gg*N 1 S O 4 溶满 f W j fN i C C h1 滤 已知:N a 2 c o 3溶液能使无色酚酸溶液变红。碱性条
27、件下N i S O4转化为N i (O H)2沉淀。(I)(1分)“酸溶”时,为使废银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一种)。(2)(1 分)“氧化”阶段发生的反应为“2。2 +2FeSO4+H2sO4=Fe2(W3+aH2O,则a=o(3)(1 分)“除铁”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改变温度、p H,Fe3+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8 0、p H=6时,Fe3+转化为(填化学式)。(4)(2 分)“沉银”是将N a 2 c 03溶液加入N i S C U 溶液中生成N i C C h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过程不能将N i S 04 溶液滴入N a 2 c 03溶液中,其原因是_
28、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1)加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2(3)FeO O H(4)Na2CO3+NiS04=NiCO3 i +Na2S0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若将N i S C U 溶液滴入N a 2 c o 3溶液将生成N i(0H)2 沉淀,不能得到N i C O s【解析
29、】【解答】(1)“酸溶”时,为使废镇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搅拌、加热、粉碎废银等;(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4个 H,生成物中也应含4个H,故a=2;(3)由图可知,8 0,p H=6时,Fe3+转化为FeO O H;(4)“沉银”是将N a 2 c 03溶液加入N i S O4溶液中生成N i C C h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NiS04=NiCO3 I+Na2S04;该过程不能将N i S 04 溶液滴入N a 2 c o 3溶液中,其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若将N i S C h溶液滴入N a 2 c C h溶液将生
30、成N i(O H)2 沉淀,不能得到N i C C h。【分析】(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80、pH=6 时,Fe3+转化为 FeOOH。(4)Na2cCh与NiSCU反应生成生成NiCCh沉淀和硫酸钠;该过程不能将NiSO4溶液滴入Na2c03溶液中,其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若将NiSO4溶液滴入Na2cCh溶液中,生成Ni(OH”沉淀,不能得到NiCCh。15.(7分)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
31、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 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1)(2分)【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 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2)(1分)【提出问题1】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 C u与0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CU2O 能与 H2s。4 发生反应:Cu20+H2SO4=CU+CUS04+H20.加热条件下,CinO能与H2反应生成C
32、u和HzO。【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 u,不含Cu2。【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仪器X的名称为.(3)(1分)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4)(1分)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再开始加热。(5)(1 分)实验中观察到(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 sO,丙同学猜想不正确。(6)(1 分)【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 U 2 O?【查阅资料2】C m。与 H 2 s0 4 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 U 2 0 与H 2 sC U 反应越快。【实验验证2】请设
33、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s O与 H 2 s0 4 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 u。质量分数为5%和4 0%的稀硫酸)【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s O与 H 2 s0 4 反应变慢,Cs O没有完全反应
34、,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 U 2。【答案】(1)化合;CuO+H2sO4=CuS04+H20(2)酒精灯(3)干燥H 2(4)排净装置内空气(5)D中白色固体变蓝(6)取等质量的Cs 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 0%的稀硫酸中观察,4 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解析】【解答】实验分析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变为蓝色。化学方程式为C a。+4 2 5。4 =CuSO4+”2。故填:化合,。+H2s。4=CuS04+“2。实验验证1(1)仪器X的名称为酒精灯,
35、故填:酒精灯。(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作为干燥剂,干燥H 2,故填干燥H 2。(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排净装置内空气,因为氢气时可燃性气体,混有气体的氢气,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再开始加热。故填:排净装置内空气。(4)若红色固体中有Cs O,和氢气一起加热时,反应会生成铜和水,生成的水会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所以可以观察到D中白色固体变蓝,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s O,故填:D中白色固体变蓝。实验验证2|取等质量的C 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 0%的稀硫酸中观察,4 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得出结论:稀硫酸
36、的浓度越大,C U 2 O 与 H 2 s0 4 反应越快。故填:取等质量的C 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 0%的稀硫酸中观察,4 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分析】(1)根据灼烧铜丝,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根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2)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分析;(4)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5)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分析;(6)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试题分析部分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51分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20.0(39.2%)主观题(占比)31.0(60.8%)题量分布客
37、观题(占比)10(66.7%)主观题(占比)5(33.3%)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 值(占比)填空题3(20.0%)19.0(37.3%)综合题2(13.3%)12.0(23.5%)单选题10(66.7%)20.0(39.2%)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普通(73.3%)2容易(13.3%)3困难(13.3%)4、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 值(占比)对应题号1蜡烛燃烧实险2.0(3.9%)32单质和化合物9.0(17.6%)123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7.0(13.7%)15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2.0(3.9%)9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38、0(3.9%)36酸的化学性质7.0(13.7%)157氧气的工业制法4.0(7.8%)138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4.0(7.8%)2,49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5.0(29.4%)11,1210常见气体的检验7.0(13.7%)1511常用盐的用途2.0(3.9%)512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9.0(17.6%)121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9.0(17.6%)1214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5.0(9.8%)1415氧气的化学性质2.0(3.9%)616合金与合金的性质2.0(3.9%)717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6.0(11.8%)1118粗盐提纯2.0(3.9%)919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
39、配制2.0(3.9%)920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2.0(3.9%)121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2.0(3.9%)42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9.0(17.6%)122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2.0(3.9%)424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4.0(7.8%)1325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2.0(3.9%)526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0(3.9%)627水的组成2.0(3.9%)228金属的化学性质2.0(3.9%)729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4.0(7.8%)1330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0(3.9%)103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6.0(11.8%)1132反应类型的判定7.0(13.7%)153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2.0(3.9%)734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6.0(11.8%)1135空气的组成2.0(3.9%)636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2.0(3.9%)837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2.0(3.9%)538硬水与软水2.0(3.9%)239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2.0(3.9%)340物质的鉴别、推断2.0(3.9%)941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2.0(3.9%)74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0(3.9%)543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2.0(3.9%)844白色污染与防治2.0(3.9%)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