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汇编9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教案汇编9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汇编9篇.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中班教案汇编精选中班教案汇编 9 9 篇篇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2.了解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筷子每人一双(不同)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幼儿进入餐厅,认识筷子。一、幼儿进入餐厅,认识筷子。幼儿进入餐厅后,马上就看到用餐的筷子,由于每位幼儿用的筷子都不一样,引起了幼儿对不同特征筷子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着重从色彩、材质、造型方面引导幼儿互相观察、
2、交流、概括。知道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我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二、游戏:娃娃中餐馆。第一盘炒什锦:(有各种蔬菜、荤菜)请小朋友用筷子夹一些蔬菜和荤菜到自己的盘子里。(提醒孩子只能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抓)在进餐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用筷子夹菜,可有的幼儿怎么也夹不起来。怎么办呢?让会用筷子夹菜的幼儿来传授经验。教师再和幼儿一起将用筷子的方法编成儿歌:小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拿起小筷子;食指中指管外筷,无名指放在里筷下;轻弯食指和中指,夹起饭菜吃得香。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配上 PPT 进行演示,不仅生动有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第二盘是馄饨:幼儿用
3、刚学会的方法学夹馄饨,数数每人能吃到几个馄饨。让幼儿在吃馄饨的游戏中,巩固练习用筷子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关注个别差异,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找到适合的联系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盘是夹豆子比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豆豆,比比谁夹得又快又好。教师和幼儿共同比赛,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享受学习探究的乐趣。三、大家来评三、大家来评 进餐小明星进餐小明星。最后让幼儿评出今天的进餐小明星,并说说理由。幼儿都会从用餐技能、礼仪等方面来评。在评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用餐时不玩筷子、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巧大餐具等等用餐的礼仪。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将教学过程创设成餐厅游戏的情境教学,为
4、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角色间的情感交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将活动目标、内容、方法镶嵌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背景中,能形成以 真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手段,以美为整合,以周围生活为源泉的情境教学。1.以真为核心-根植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的和筷子做朋友作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使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如鱼得水。2.以情为纽带-达成师生的情感交融。建立亲密无间的师幼关系是教学强有力的纽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共同进餐的平等又融洽的师幼合作关系,并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幼儿,以自己真切的情感激起幼儿的情感。情感交融反映了师幼之间既悦纳自己,又接纳了对方,在共同
5、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3.以趣为手段-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儿喜欢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参与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娃娃中餐馆这个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情境-幼儿-教师三者之间形成相互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在这样的磁场环境中,三者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教学的个性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做到教师和所有幼儿的充分活动,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充分享受探究的乐
6、趣。4.以美为目标-实现有效的教学整合。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要像艺术那样吸引幼儿。在教学中,我们创设美的场景,美的画面并配合儿歌音乐,将场景、游戏、情感、行为、语言融为一体以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的熏陶感染。在娃娃中餐馆的情景中,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特征的筷子,并自己尝试使用筷子,使双手的动作更加优美协调。在进餐的过程中,了解安全常识和基本礼仪,学习怎样做个行为美 的文明人。修改后的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目标的整合之美、活动过程的情景之美,活动手段的多样之美。活动难度不断提升,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进餐游戏中不断操作练习。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2 2活
7、动设计思路活动设计思路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他们都渴望与朋友愉快地交往,但日常活动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摩擦不断,往往是由于他们缺乏分享的意识。拟通过这一童话故事中本杰明生日所发生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并感知“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道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2、感知故事中本杰明与朋友们通过分享所产生的快乐。活动重点与难点活动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所表述的内容,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大图书一本、图画2.小图书人手一本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一、导入活动出示图书第一画面,引出课题。提问:我们来看看书上有谁?今天对小熊本杰
8、明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你们猜,是什么日子呢?二、自由阅读二、自由阅读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图书内容:他过生日还要准备些什么呢?还会发生什么事吗?我们一起到书里找答案吧!阅读要求:看图书时要安静,一页一页按顺序翻看。三、集体阅读三、集体阅读(一一)阅读交流阅读交流1小熊准备了什么?(豆豆饭)2准备好了招待朋友的豆豆饭,他又去做什么了?(买了一大把气球)3买完气球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突然刮来一阵风,他一下子就飘到天上去了)4他在天上先遇到了谁?(月亮)发生了什么事情?5接着小熊遇到了谁?(两颗小星星)小星星怎么了?本杰明是怎么做的?6是谁送本杰明回家的?(白云狗)7本杰明把
9、剩下的气球布置在哪里了?你觉用气球布置过的房间显得怎么样?8“叮咚”,谁来拉?开心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拉!(二)完整阅读(二)完整阅读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地看看这个小熊本杰明”的故事。老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大图书。小结:这个生日晚会本杰明与朋友们一定都过得开心因为他们分享了气球、分享了蛋糕、也分享了快乐。你愿意和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吗?说说你和朋友的分享的故事吧!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故事表演。课后反思:课后反思:1活动导入环节,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知道小熊要过生日了,胡雨嫣等幼儿还通过数蜡烛的方式,推断出“小熊要过5 岁生日了”,这表明幼儿已经具有很强的观察、理解和推理能力了。在活动中,此处我随机增加了一
10、个问题:“小熊本杰明生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思考、讨论、回答很积极。而后,请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寻找答案,幼儿阅读兴趣很高。2图书画面形象生动,幼儿能很好地理解图意,并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对于本杰明把气球送给月亮的画面,有了一定的疑惑,他们认为小熊把气球送给月亮,还请月亮去吃他的生日蛋糕,月亮很高兴。由此可见幼儿对一些画面的细节还是不能关注到的。我着重引导他们看看细节“蛋糕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月亮要提出蛋糕呢?”幼儿作出了很多的猜想“本杰明生日,月亮也想去他家吃蛋糕”“月亮打算送一个蛋糕给本杰明庆祝生日”徐忆捷想到了“月亮可能也要过生日了”。通过活动,幼儿的想象、语言表达以及观察画面
11、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3可加入延伸:“开心的生日晚会开始了,本杰明的生日晚会中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如:月亮和星星带着礼物也来了)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讲述故事。备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自主阅读法,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地翻阅讲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从本次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的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都了一定地提高。附故事附故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小熊本杰明的生日他要煮一锅豆豆饭,准备招待朋友们 然后,他来到大街上,买了一束大大的气球。本杰明拿着气球往家走。突然刮来一阵风,他一下子就飘到天上去了。送掉一只气球,本杰明飘得低一些了。他突然看到
12、两颗小星星在打架。本杰明给两只小星星两颗气球,他们和好了。一艘白云飘过来。船上坐着一只白云狗。白云狗很愿意送本杰明回家。啊,家就在自己的脚下。一只又一只,当放掉第四只气球的时候,他正好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剩下的气球,布置在房间里,真漂亮啊!“叮咚”朋友们来了!开心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3、。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动物头饰 情景表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引起兴趣,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二)基本部分: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提问:(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1)小朋
14、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15、?(3)幼儿找东西(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2)(表扬自己)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三)结束: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活动延伸: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
16、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我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 9,感知数字 9 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2、鼓励幼儿能大胆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
17、科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数字 9、贴有 69 的塑料杯若干、点心框 4 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说点心让小朋友说说在幼儿园都吃了那些点心?二、数点心1、师:吃点心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点心。教师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数数点数。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3、出示数字 9,让幼儿知道有 9 个点心可以用数字 9 来表示4、9 除了表示九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幼儿举例说明 9 可以表示的物体。三、选点心。1、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点心,等一下请小朋友2、幼儿自己选点心,将各种点心按塑料杯上的数字逐一装进杯子里,然后互换检查,看看装得是否
18、准确。3、教师检查并点评。四、送点心。1、师:点心包好了,我们再把选好的点心送到点心的货架上。可是点心不能乱摆放,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点心摆整齐呀?2、请幼儿说说摆放点心的方法。3、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点心袋放在同一格货架上。4、教师将 6-9 的数字卡贴在四格货架上,幼儿陆续将点心袋放在相同数字的货架上。5、教师和幼儿集体检查一遍。五、买点心。1、师:点心摆放好了,现在我们去买点心吧。请三名小朋友当营业员,其余幼儿当顾客,玩“点心屋”游戏。2、“顾客”买点心时说出“我买 X 个点心”,“营业员”就从相应的货架上取货。3、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引导幼儿检查顾客的要求和营业的操作结果是否一致。4、把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教案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