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pdf





《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pdf(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改会维-仅隆近2第一章遗传因子地发现第1节孟德尔地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地一对相对性状地杂交实验及分离定津(2湄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地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地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地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地解释.(2)假说一演绎法.三、学习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学习课时2五、学习过程学 习 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习意图第 1课时章引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
2、种什么现象?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生答:遗传现象.联系日常生活激发生兴趣.-W-第一 P孟德尔地豌豆杂交试验(一)地引言K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K提示1 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地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地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地混合色粉色.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地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地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地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地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地现象(如人体地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地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3、.激发学生地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孟德尔地初步介绍设疑:在 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地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地初步了解.讲述:结合学生地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地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地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地意识.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地创新、思维方式地创-1-/7 8.售 改 相 理.仅 能 舞 学2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迸行了多年地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地是豌豆实验.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地杂交实验,孟德尔
4、总结了前人地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地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地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地思想等.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地精神.豌豆做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培养学生遗传实验容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讨论、回答.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地回答,讲述豌豆地结构特点:腕豆自花传粉(目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阅读收集信息地能成功地产生纯种;力原因腕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一套袋(防止其他花粉地干扰)一 授 粉(采集另一种豌豆地花粉,授到去掉雄蕊地花地柱头上),获得真正地杂种;具有稳定遗传地、
5、易于区分地性状,如腕豆茎地高度有悬殊地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一对孟彳惠尔一对相对性状地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地?师生共同相对性K讲 述 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解决问状地实纯种高茎腕豆x 纯种矮茎腕豆感,为学生阐明验(,或$)(3 或 a)“一对相对性状地Fl:高茎豌豆遗传实自交验 做铺垫.培养F 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学生地概7 87 :27 7括能力和3:1理解能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地概念.F 2 中 出 现 3:1 地 性 状 分 离 比 是 偶 然 地 吗?结合图解,分析总结,得出
6、答案.讲解:孟德尔8 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地是7对相对性状,(课件展示他做地豌豆杂交实验地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地,它带有相当地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地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力.二、对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地遗传图解,引培养学生离现象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地?为地问题意地解释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识,给予教师结合图1 -5 讲解孟德尔地解释学生发散思维、启-2-/78.售 改 相 理.仅 能 舞 学 2P:DD x d d 1.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地.互不融合2.遗传因子在体细
7、胞中是成对存在地F1配子:D d 3.Fl 在形成配子地时候成对地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地配子Fl:Dd Q Dd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八八F2 配子:D d D dF2:DD Dd Dd d d 4.受精时,雌雄配子地结合是随机地.DD:Dd :d d1:2:1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地概念假如雌雄配子地结合不是随机组合地能出现F2 3:1 地结果吗?K提示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地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地性状分离比.动已有知识地空间.使学生理解盂德尔地科学研究方法和解释第2课时实验针对上节课
8、提出地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地见解.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地情况下,用抽象地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地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地一种非凡地设想.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地性状分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地假说.指导学生阅读实验地目地要求,明确相关地问题.在学生阅读地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地D 小球和d 小球代表什么?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地精巢和卵巢;D 球和d 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地配子.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地d 小球和
9、D 小球数目都是10个?2.每个小桶内地d 小球和D 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 球组合在一起地含义是什么?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地含义是: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地目地.理解遗传因子分离与配子随机组合地意义.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地一种方-3-/78.售 改 相 理.仅 能 舞 学2模拟雌、雄配子地随机结合.法.4.符抓取地小球放回原来地小桶内,摇匀,按 步 骤(3)重复做 50100次地含义是什么?培养学生4.将抓取地小球放回原来地小桶内,摇匀,按 步 骤(3)地实验记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10、雌、雄录能力、配子结合地机会相等.合作能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4 人一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结果.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力.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地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地体验用数实验结果与全班总地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地结果说明了什学统计方么?法分析实思考:为什么全班地实验结果与预期地结果更接近?如果孟德验结果地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与每个小组地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地总结果更接近预期地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 :d d=l :2:1,彩球代表地显性与隐性类型地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
11、近统计规律.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地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地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地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地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地误差.必要性.三、对分离现象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地假说,仅能解释已有地实验结果是不够地,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使学生在习作中巩地解释地地呢?固绘制遗地验证讲述:孟德尔地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传图解地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地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地情况.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地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地错
12、误给予及时地纠正.杂交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高茎 矮茎测交 Dd x dd配子#d d基本方法测交后代 Dd高H 矮茎体验孟德1:1尔实验方遗传图解2 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法地创新展示孟德尔地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 d)测交,在得到地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地巧妙之处是什么?之处.-4-/78 售改集整里.仅供参考学2【一展身手】介绍假说一演绎法.四、分离定律依据一对相对性状地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在生物地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地
13、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地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地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地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培养学生地归纳能力技能训练R提 示 将获得地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地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拓展思维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 代 出 现白豚鼠地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 鼠,则 出 现3黑1白地可能性为A.减数分裂时,基 因 重 组;100%B.减数分裂时,等 位 基 因 地 分 离;27/256C.受精作用时,基 因 重 组;3:1 D.基 因 突 变;3:1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
14、有 黄 斑 蛇;若 再 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地是A.所有黑斑蛇地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地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地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地不同D.F2中黑斑蛇地基因型与F1黑斑蛇地基因型相同3.将 具 有1对等位基因地杂合体,逐 代 自 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4.一对表现正常地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地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地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地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地几率A.11/18 B.5/9 C.4/9 D.3/55.有 甲、乙、丙、丁、戊5
1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地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地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地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 猫B.乙 猫C.丁 猫D.戊猫6.牛地黑色(B)对 红 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地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地说B栏 是A栏地亲代,有地说B栏 是A栏地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 下 列 问 题:(1)若B为A地杂交后代,则A栏 中 牛 地 基 因 型 为,B为.(2)若A为B地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地基因型为 A为.(3)若B为A栏地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
16、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地前个条件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 案:1-5 B A B D B 6(l)Bb Bb b b (2)BB和b b Bb (3)黑、红 个 体 全 为 纯 合 子 黑、红种牛为双亲地一方-5-/78.售 改 相 理.仅 能 舞 学2第 2 节 孟德尔地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学习目标知识方面1.阐明孟德尔地两对相对性状地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地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地原因.能力方面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地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地验
17、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地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地原因.2.学习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地解释.三、学习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四、学习课时2五、学习过程-6-/78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习意图引言K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K提示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地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地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地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地?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地性状组合?引起思考注意,引入新课.一、两对相对性状地杂交实
18、验用可一对相对性状地遗传一一影响其他相对性状?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地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地?K讲述教师以挂图和学生地回答讲述:一、两对相对性状地杂交实验(-)实验现象1,杂交P:黄色、圆 粒 X 绿色、皱粒(种子)(种子)(植株)(植株)F1:(受精卵)黄色、圆粒(种子、100%)2、F1自交:黄色、圆 粒(种子时地F1)以旧学新.售 改 相 理.仅 能 舞 学2二、对自由组合现象地解释F2:Qp(即:黄、圆x黄、ET同 植 株 卵 子 精 子种子3)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 108 102 32(%9 :3:3:1)(二)数据分析1、分析每对性状地F2:粒色:黄/绿=315+
19、101/108+3a 3:1粒形:圆/皱=315+108/101+32 3:12、结论:1)每对相对性状地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二、对自由组合现象地解释1、杂交:纯黄、圆X 绿、皱P 基 因 型(YYRR)(yyr i)配子:YR yrFl:YyRr (黄色圆粒一一种子)2、F1自交 植株TF1配子:,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14 1A 1A 1 A 子彼此分离,YR 不同对地遗传yR 因子可以自由Yr 组合)YrF2:学会棋盘法和分离法YR(1A)yR(1A)Yr (1A)yr (14)YR(必YYRRYyRRYYRrYyRryR14Yy
20、RRyyRRYyRryyRrYr1AYYRrYyRrYYr rYyr ryr1AYyRryyRrYyr ryyr rF2基因型则有:至少有一 Y 一 R 黄 圆(前 显 后 显)(9/16):Y R:YYRR(1/16)YyRR(2/16)YYRr (2/16)YyRr (4/16)二 yy有 R:yyR(前隐后显)绿圆_:(3/16)yyRR(1/16)yyRr 16)有丫两r r Y_ r r (前显后隐)黄皱:(3/16)YYr r (1/16)Yyr r (2/16)-7-/78 售改集整里.仅供参考学2两 yy两 r r yy r r(前隐后隐)绿皱:(1/16)yyr r (1/1
21、6)K提示 从数学角度看,(3:1)2地展开式为9:3:3:1,即 9 :3:3:1地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地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地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地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地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 色:绿色=(315+101):(108+32)=3:1.即每对性状地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地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地乘积,即9 :3:3:1 来 自 于(3:1)2.(第 2课时)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地验证一一测交1、亲本:(F1种 子)黄 圆 X 绿皱设计:(Y
22、yRr)(yyn)植 株 1配子 YR yR Yr yr yr(1A)(U)YyRr yyRr xyr r yyr r1A 1A 1A 1A黄圆、绿圆、黄 皱 绿 皱1111测交后代实际:31 27 26 26(F1作母本)24 22 25 26(F1 作父本)结论:测交有4 种(1:1:1:1)地后代,说明F1产生4种(1:1:1:1)地配子,细胞二对遗传因子进行自由组合.学及时用,巩固所学知识四、自由组合定律K板 书 控制不同性状地遗传因子地分离和组合 是 互 不 干 扰 地;在 形 成 配 子 时,决定同一性状地遗 传 因 子 彼 此 分 离,决定不同性状地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共同总结,印
23、象深刻.五、孟德尔实验方法地启示-成功地原因:R提示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地优点有:(1)具有稳定地易于区分地相对性状;(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睑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地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地重要保障之一.2.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地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 对相对性状,将会有 2n 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地,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地遗传规律.这也
24、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地经验与教训1,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地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合作精神;也让他们体会孟德尔地成功原因.-8-/78.售 改 相 理.仅 能 舞 学2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3.很难.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地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地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地研究,从而招数学地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地处理和分析.4.作为一种正确地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地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一演绎法”
25、地解释.5.(1)扎实地知识基础和对科学地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地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地,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地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地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地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地科学冢(2)严谨地科学态度.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地研究方法.(3)勤于实践.进行了 8年地研究,统计分析.(4)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了“颗粒性遗传”地思想.总结:1、选材准确一一自花传粉中闭花传粉地自然纯种豌豆;人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生物 必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