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资料.pdf
《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资料.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如何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I 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五个要素(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I教学环境:是实施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物质环境、精神/社会环境)(学习过程:教
2、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三个过程I教学过程I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强调在发展中研究教育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空泛,提高说服力教育性原则: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整体性原则:也叫系统性,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分为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两种)调查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测量法:(普通人用)最常见,霍尔所
3、创(专家用)也叫心理测验,是根据预先的量表(标准化问卷)来测验人的智力与人格的个别差异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师的成长=经验+反 思(波斯纳)I产品分析:作品分析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裴斯泰洛齐:第 次提 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口号提出者)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首次明确提出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杰列夫:1877,出版俄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冯特:1879,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1903 教育心理
4、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成三大卷,分 别 是 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性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酒方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 年代:弗洛伊德的儿童个性、社会适应、生理卫生.50年代:程序教学(斯金纳)和教学机器(普莱西)兴起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成熟时期教育心里学的发展概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研究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代表人I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19
5、94年总结教育心理学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I中 国 1908年房宗岳译的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 教育实用心理学 是我国第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 教育心里学教科书1926年陆志伟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 教育心理学概论1980年出版了由陈菽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该书反映了 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一些研究成果1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连续性与阶段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是不可逆的(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
6、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 不平衡性:关键期-I差异性:因人而异 I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乳 儿 期(0-1岁)婴 儿 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幼 儿 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J童 年 期(6、7岁一11、12岁):相当于学龄前期少 年 期(11、12岁一 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心理断乳期/危险期)青 年 期(14、15岁 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高中叫作青年初期,大学叫作青年晚期)成 年 期(2565岁)I老 年 期(65岁以后)(童年期:学习开始成为主导活动。四年级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
7、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I少年期:初中阶段I青年初期: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开始出现辨证思维。(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2岁: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也称敏感期4岁: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劳伦兹:印刻现象(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要通过一:个不同
8、的心理过程:同化、顺应、平衡/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单维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不守恒)1早期的运算功能(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已经获得长度、体枳、重量和面枳的守恒)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能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体运算阶段(7 1 1岁):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多维思维、思维可逆性(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
9、1思维的灵活性(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关于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茨基(前苏联)I定义:指儿童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2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 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 动 感 对 内 疚 感(4-5岁)人格的发展阶段 勤 奋 感 对 自 卑 感(6-11岁):小学(埃里克森)自我 同 一
10、性 对 角 色 混 乱(12-18岁):初高中亲 密 感 对 孤 独 感(成年早期)繁 殖 感 对 停 滞 感(成年中期)、自 我 整 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复杂性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专制型:不太知足、(家 庭 教 养 模 式,放 纵 型:最不成熟、【民主型:最成熟,影 响 人 格 发 展 的 社 会 因 素 学 校 教 育同辈群体I社会宣传媒体:电视、网络、广 播、.个人主观因素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爱退缩书籍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是人格
11、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认识自 我 意 识 的 成 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生理自我:自我意识的发展 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至少年期基本成熟最后形成,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场独立型: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直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I【场依存型: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沉思型: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 _ _ _(认知方式差异(沉思型与冲动型:I-1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准性I冲动型: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辐合型:唯一正确的解答、辐合型与 发 散 型I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I发散型: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比 纳 西 蒙 智 力 量 表(最 早)【智 力 差 异(斯坦福-比纳量表(简 称S-B量表,最著名)I韦 克 斯 勒 量 表(离差智商)性格的特征差异学 生 的 性 格 差 异 及 其 教 育 含 义、性格的类型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外倾型(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III内倾型(独立型(根据一个人独立或依
13、存的程度II顺从型3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广 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I狭义: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 习 的 实 质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I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弓I起的(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 类 的 学 习(人类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I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
14、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学 生 学 习 的 内 容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I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条件反射)刺激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
15、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型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功=力乂距离)学习的一般分类 I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最高级)(加涅)智慧技能:指学生应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认知策略:即学会如何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知识”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情的选择倾向(认知
16、的学习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冯忠良)I行为规范的学习:德育(接受学习(从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I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I从学习材料和原有的机械学习将学习分为II机械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 结 学 习 理 论 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经典实验:饿猫实验(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是形成剌激
17、与反应的联结桑代克的经典实验理论 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 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准备律I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I练习律 效果律4(经典实验:狗和铃声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I j获得与消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I (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 刺激泛化与分化 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I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经典实验:小白鼠实验(正强 化(实施奖励)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 化 1负 强
18、 化(撤销惩罚)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种反应,从而避免r 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成为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19、称作惩罚(程序教学: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即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I 积极反应原则,程序教学的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I教学机器:普莱西(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 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I 直接强化 对强化的重新解释(替代强化:榜样【自我强化:自我奖励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认知学习理论要点I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I学习受主体的预期引导(经典实验:黑猩猩吃香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学习
20、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I刺激与反应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S-O-R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观(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方法)教学观I(动机原则【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J 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结构注意教学观对教学的启示5(接受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学习分类I I发现学习I(机械学习I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I意义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实质:他认为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
21、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条件,(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主观条件J 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 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13、新旧知识结构发生作用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实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技术:先行组织者:是先了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预习的内容)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单选)观点:建构
22、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建构注意学习理论 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中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
23、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6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激活功能:人口渴后找水喝动机的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需要及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青年期)I 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青年期)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I 附
24、属的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儿童早期最为突出)、学习期待与诱因: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要动机(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I 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兴趣的结果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I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的种类(内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II 外部学习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主导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
25、大小I 辅助性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强化理论 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练习,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提出者:马 斯 洛(人本主义)观点: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生理的需要:最基础安全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五 种 需 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卜审美的需要I创造的需要、五种需要是个层级系统,只有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需要成就动机理论提出者: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考研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