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pdf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pdf(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4讲文言文阅读专 题 一 常 考 篇 目一、孔子语录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欲伟大义于天下B.饭疏食饮水皆出酒食C.切问而近思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D.传不习乎传一乡秀才观之(解析:A.真诚,诚实/通“伸”;B.食物;C.当前的/附近的;D.老师传授的知识/传给。)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其不善者而改之其真不知马也C.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D.于我如浮云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A.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代词,他们的/语气助词,表猜测,大概;C.介词,凭借;D.介
2、词,对,对于/介词,至上)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B.“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愤进取。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解析:A 项 中 的“博学而笃志”是谈学习方法的。)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吾目三省吾身B.匹夫不可夺率也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学而时习之谢太傅寒雪目内集博学而笃事事亦在其中矣元方町年七岁(解析:A.每天/天;B.志向;C.以为乐/快乐;D.按时/当时。)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思通不学则殆B.为人谋而不忠乎C.不义而富县贵D.七十而丛心所欲人不知回不愠可以为师矣年县九十
4、择其善者而丛之(解析:A.连词,表转折;B.替/作为;C.并且/将近;D.顺从,听从/学习。)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曾 参“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文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C.孔子认为君子一定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D.“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二、口 技林嗣环题组训练121
5、.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京中有善口技者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B.手有百指指通豫南C.众妙毕备录毕,走送之D.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河曲智叟亡以应(解析:A.擅长;B.手指/直;C.全,都/完;D.应该/答应,回答。)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当涉猎B.于厅事之东北角撤屏视之C.满坐寂然然徒步则汗出泱背D.其夫吃语其如土石何(解析:A.R;B.结构助词,的/代词;C.的样子/但是;D.代词,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B.本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本
6、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C.听众的反应衬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于正面描写。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微发笑,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妙极了。(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百千犬吠其岸势犬牙差互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其一犬坐于前
7、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D.群响毕绝哀转久绝3(解析:A.狗/像狗一样;B.通“座”/动词,坐;C.夹杂/参与;D.消失。)2.A+层级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于厅事之东北角B.妇 拍 耐 之C.于厅事之东北角D.凡所应有舜发于吠亩之中人不知回不愠怅恨久之凡三往(解析:A.在;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结构助词,的/凑足音节,无实义;D.凡是,表概括/总共。)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善”字统领全文,全文内容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B.“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说明表演场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C.文章仅仅从艺人的高超表演和
8、道具的简单两方面写出了表演的精彩。D.本文首尾呼应,结构紧凑,也表达了对表演者的赞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些。(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想要先跑的。三、桃花源记陶渊明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B)A.娈岸数百步 毛岸高山B.渔人甚早之览物之情,得无导乎C.复前行,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并怡然自乐心旷神怡 解析:A.在两旁;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奇怪)/不同;
9、C.继续,又;4D.愉快。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欲穷其林其人视端容寂B.闻之,欣然规往犹鱼之有水也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解析:A.指示代词,那;B.代词,代指这件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Q兼词,“于之”,从这里/助词,表疑问语气;D.副词,竟然/连词,于是。)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做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
10、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晰,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宽广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展B.渔人甚早之C.寻病终D.未果,寻病终履予作文以记之父导焉,借旁近与之号向所志暮而来大亡其财
11、(解 析:A.类/通“嘱”;B.对感到奇怪;C不久/寻找;D.实现/果然,果真。)5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武陵人捕鱼为业B.等如外人C.闻之,欣然规往D.遂迷,不复得路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事无大小,香以咨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遂与外人间隔(解析:A.作为/被;B.全,者卜C.代词,代这件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终于/于是,就。)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B.成 语“世外桃源”出自本文,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C.村人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与人世隔绝的地方而“叹惋
12、”。D.文章通过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展示了桃花源的生活风貌,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雏形。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四、陋室铭刘禹锡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仙则冬B.无丝竹之机耳C.苔痕上阶绿D.可以调赛琴冬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行拂机其所为受上赏吴广靠爱人(解析:A.出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B.扰乱;C.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上/上等的;D.不加装饰的/向来,一向。)6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无丝竹之乱耳B.
13、斯悬陋室C.不是陋室D.可以调素琴小大之狱天将降大任于曷人也微斯人,吾谁与归皆以美于徐公(解析: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动词,表判断/代词,这,那;C.这;D.用来/认为。)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以名人的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B.文章以反问句式结尾突出主旨,强调陋室不陋。C.文章运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室之德,“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则比兴陋室。D.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而写室中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以下写室之内外之景、室中人、室中事,句句
14、扣住“陋”字,而又不离“德”字。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繁杂的)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品德高尚)有什么简陋的呢?”五、爱莲说周敦颐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晋陶渊明理爱菊矜、寡、孤、理、废、疾者皆有所养B.香远旗清自以为大有所蓝C.陶后鲜有闻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同予者何人予观夫巴陵胜状(解析:A.唯独,只/老而无子的人;B.更加/好处;C.少/鲜艳;D.人称代词,我。)7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水陆草木
15、之花B.且李唐来C.濯清涟四不妖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般宋何罪之有屠县后断其股丁壮者引弦回战且厚置土石(解析: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介词,从;C.连词,表转折/表修饰;D.助词,无实义/疑问代词,哪里。)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文 章 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衬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 章 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
16、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放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解析:A项 中“借景抒情”应 为“托物信志”。)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
17、人。六 三 峡郦道元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8A.回清倒影B.虽乘奔御风C.略无网处D.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猛浪若弃城阚辅三秦可以调素琴(解析:A.清波/水清;B.均指飞奔的马;C.通“缺”/宫墙;D.白色的/不加装饰的。)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目三峡七百里中B.单乘奔御风C.春冬之时D.不以疾也且非亭午夜分小大之狱,单不能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在/如果;B.即使;C.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D.如此,这么/来。)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
18、夏季为盛,故 先 写“夏水”。B.第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0A.属引凄异 下车5I之B.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C.不见曦月 见余,
19、大喜日D.展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9(解析:A.连续/拉;B.停止,消失/极;C.看见;D.连接/同“嘱”。)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且非亭午夜分B.期王命急宣C.良多趣味D.飞漱基间有朋且远方来期以钱币乞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择”善者而从之(解析:A.如果/从;B.有时/有的人;C.确实/良好;D.代词。)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绿潭”“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素湍”“回清”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第四段中写“高猿
20、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题组训练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欣然起行 必能使什阵和睦B.遂至承天寺号张怀民寻病终C.庭下如积水室明 至谷传响D.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解析:A.出行/队伍;B.寻找/不久;C.形容水的澄澈/空旷的;
21、D.门窗。)10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相与步于中庭 告知干帝B.欣然起行 虽然,受地于先王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迷,不复得路D.尊竹柏影也 盍以诱敌(解析:A.在/向;B.的样子/这样;C.于是,就/终于;D.原来是。)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作者把自己列为“闲人”,表达了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C.“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 醉翁亭记中 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D.本文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
22、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庭院里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茬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苓似的水草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八、与朱元思书吴 均题组训练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千丈见底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有时见日隐天蔽日(解析:A.极/断绝;B.看见/认清;C.向上/在上面;D.太阳)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莺飞戾天者 诸葛孔明君,卧龙也11B.一百件里 杂然相许C.猛浪若奔 孰若孤D.急湍甚箭 其家昌智其子(解析
23、:A.的人/表判断;B.表示约数/赞同;C像;D.超过/很。)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 头 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 为“文眼”统领全篇。D.“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2
24、)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九、马 说韩 愈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千里马学有B.一管或尽粟一石C.才美不外见D.策之不以其道且欲与单马等不可得拿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风吹草低见牛羊执策而临之(解析:A.副词,经常,常常/形容词,普通的,平常的;B.吃/通“饲”,喂;C.显现;D.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名词,鞭子。)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12A.旦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真无马邪C.鸣之画不能
25、通其意D.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年且九十策之不以”道环而攻之耐不胜学而时习之(解析:A.况且/将近;B.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真的/代词,代 指“千里马的”;C.连词,表转折,但是;D.结构助词,的/代词,代 指“学过的知识”。)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文章第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B.第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阅读 2018 年中 语文 复习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