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pdf
《(含答案)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答案)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含答案)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精选1.【多选题】以下关于腱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是单突触反射B.感受器是腱器官C.可以维持姿势D.快速牵拉肌腱【答案】A B DO解析:(1)本题考生理学-神经系统-牵张反射的知识点。(2)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的感受器是腱器官(B对),腱反射可以通过快速牵拉肌腱产生明显动作(D对),腱反射是体内唯 个单突触反射(A对)。故本题选A B D。2.【多选题】以下关于肌紧张说法错误的是:A.是单突触反射B.感受器是肌梭C.可以产生明显动作D.属于牵张反射【答案】A C o解析:(1)本题考生理学-神经系统-牵张反射的知识点。(2)骨骼肌的
2、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D对,故不选),肌紧张的感受器是肌梭(B对,故不选),腱反射是体内唯一一个单突触反射,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A错),肌紧张通过缓慢牵拉肌腱可以维持姿势(C错)。故本题选A C。13.【多选题】以下传递感觉的是:A.薄束B.楔束C.脊髓小脑束D.皮质脊髓束【答案】A B C o解析:(1)本题考生理学-神经系统-感觉传递的知识点。(2)传递感觉的有薄束和楔束,传递的是运动觉位置觉等(A B对);脊髓小脑束,传递的是痛温觉触压觉(C对)。故本题选A B C。4 .【多选题】以下属于植物神经的是: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传入神经D.迷走神经【答案】A B o解析:(1
3、)本题考生理学-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类的知识点。(2)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外周,外周包括传入和传出,传出包括躯体传出和内脏传出,其中内脏传出又称植物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A B对)。故本题选A B。5.【多选题】关于特异性投射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是点对点投射到端脑的固定区域B.是弥散式投射到端脑的广泛区域2C.可以引起特定感觉D.可以激发大脑发出冲动【答案】A C D o解析:(1)本题考生理学-神经系统-投射系统的知识点。(2)投射系统包括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到端脑的固定区域,即点对点投射,可以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发出冲动。故本题选A C D。6.全腹膨隆
4、,腹外形随体位而改变,见于:A.肠梗阻B.肥胖症C.腹腔积液D.人工气腹【答案】C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腹部外形的知识点。(2)腹腔积液临床上也称为腹水,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壁明显膨出,腹部外形呈扁而宽,称为蛙腹。侧卧或坐位时,因液体向下移动而使腹下部膨出(C对)。腹内积气多在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可引起全腹膨隆,使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移动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或肠麻痹(A错)。积气在腹腔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移动体位时腹部形状无明显改变(D错)。肥胖症可引起全腹膨隆,腹部呈球形或椭圆形(B错
5、)。故本题选C。37.腹壁揉面感多见于:A.胃肠穿孔B.肝脾破裂C.结核性腹膜炎D.急性胆囊炎【答案】C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腹部触诊的知识点。(2)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 腹(A B错)。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和,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形成腹壁柔铺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 柔 初 感(C对),此征亦可见于腹膜转移癌。局部腹壁紧张常见于腹内脏器炎症波及腹膜而引起,如上腹或左上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右上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胆囊炎(D错),
6、右下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阑尾炎。故本题选C。8.小肠梗阻时,其蠕动波常出现在:A.上腹部B.下腹部C.左侧腹部D.脐部【答案】D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视诊中肠蠕动波的4知识点。(2)小肠梗阻所致的蠕动波多见于脐部(D对),严重梗阻时,胀大的肠神呈管状隆起,横行排列于腹中部,组成多层梯形肠型,并可看到明显的肠蠕动波,运行方向不一,此起彼伏,全腹膨胀。结肠远端梗阻时,其宽大的肠型多位于腹部周边,同时盲肠多胀大成球形,随每次蠕动波的到来而更加隆起。如果发生了肠麻痹,则蠕动波消失。故本题选D。9.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腹部视诊常见:A.紫纹B.白纹C.淡红色纹D.蓝黑色色素沉着【答案
7、】A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视诊中腹纹的知识点。(2)白纹为腹壁真皮结缔组织因张力增高断裂所致,呈银白色条纹,可见于肥胖者或经产妇女(B错)。妊娠纹出现于下腹部和骼部,在妊娠期呈淡蓝色或粉红色,产后则转为银白色而长期存在(C错)。紫纹是皮质醇增多症的常见征象,出现部位除下腹部和臀部外,还可见于股外侧和肩背部(A对)。故本题选A。1 0.无痛性胆囊肿大伴进行性黄疸患者,应首先考虑:A.胆囊炎B.胆囊结石C.胰腺炎5D.胰腺癌【答案】D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胰腺触诊检查的知识点。(2)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均会出现右上腹疼痛(A B 错)。急性胰腺炎常出现转
8、移性右下腹痛,常无黄疸(C 错)。胰腺触诊呈坚硬块状,表面不光滑似有结节,则可能为胰腺癌。癌发生于胰头部 者(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库瓦西耶征(C o u r v o i s i e r s i g n)阳性(D 对)。1 1 .关于脂肪合成所需原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酸B.脂肪酸主要由氨基酸代谢提供C.甘油D.甘油主要由葡萄糖提供【答案】B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物化学-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的知识点。(2)脂肪的合成原料为甘油和脂肪酸;主要由分别由糖代谢提供和糖转化形成;故本题选B。1 2 .合成甘油三酯最强的器官是:A.
9、肝B.脑C.肾6D.小肠【答案】A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物化学-脂肪酸B氧化的特征的知识点。(2)甘油三酯合成在细胞质中完成,其中以肝合成能力最强;故本题选A o1 3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脂蛋白是:A.C MB.V L D LC.L D LD.H D L【答案】A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物化学-血浆脂蛋白代谢-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的知识点。(2)乳 糜 微 粒(C M)主要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A正确);极低密度脂蛋白(V L D L)主要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B错误);低密度脂蛋白(L D L)主要转运内源性胆固醇(C错误);高密度脂蛋白(H D L)主要逆向
10、转运胆固醇(D错误);故本题选A o1 4 .主要转运内源性胆固醇的脂蛋白是:A.C MB.V L D LC.L D LD.H D L7【答案】C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物化学-血浆脂蛋白代谢-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的知识点。(2)乳糜微粒(C M)主要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A 错误);极低密度脂蛋白(V L D L)主要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B 错误);低密度脂蛋白(L D L)主要转运内源性胆固醇(C 正确);高密度脂蛋白(H D L)主要逆向转运胆固醇(D 错误);故本题选A;故本题选C。1 5.下列关于酮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酮体可以从尿中排出B.糖尿病时可引起血酮体增高
11、C.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D.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6 -羟丁酸【答案】C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物化学-酮体-酮体生成的意义的知识点;(2)肪酸经氧化后生成的乙酰辅酶A 在线粒体中可缩合生成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日-羟丁酸和丙酮(D 错误)。合成酮体的酶系主要存在于肝脏,所以肝脏是酮体合成的器官。在饥饿或糖尿 病 时 一,由于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加(C正确)。严重糖尿病病人血中酮体含量可高出正常人数十倍,导致酮症酸中毒(B 错误)。血酮体超过肾阈值,便可随尿排出(A 错误),引起酮尿;故本题选C o1 6 .肺结核病属于:8A.纤维素性炎B.浆液性炎C.化脓性炎D.肉芽肿性炎E.出
12、血性炎【答案】D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知识点。(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属于肉芽肿性炎(D对)。以肺结核最常见,但亦可见于全身器官。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渗出的液体主要来自血浆,例如:卡他性炎(B错)。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例如:大叶性肺炎(A错)。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例如:小叶性肺炎(C错)。出血性炎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E错)。综上,故选D。1 7.典型的结核结节的中心部分是:
13、A.巨噬细胞B.干酪样坏死C.朗汉斯巨细胞D.淋巴细胞E.上皮样细胞9【答案】B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知识点。(2)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ACDE错)。典型者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B对)。综上,B正确。18.下述有关肺结核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B.肺空洞性结核病属开放性结核病C.结核瘤属于恶性肿瘤D.原发性肺结核常见于儿童E.浸润性肺结核X线示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答案】C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
14、病-结核病的知识点。(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A不选)。原发性肺结核病是初次被结核杆菌感染,常见于儿童,继发性肺结核常见于成人(D不选)。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X线示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E不选)。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变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故此型又有开放性肺结核之称(B不选)。结核球:又称结核瘤。结核球是直径25 c 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其本质是结核不是恶性肿瘤(C10对)。综上,C正确。1 9 .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A.环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B.
15、烧瓶状C.不规则状D.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E.火山口状【答案】A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知识点。(2)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结核结节,以后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肠壁淋巴管环肠管行走,病变沿淋巴管扩散,因此典型的肠结核溃疡多呈环形,其长轴与肠腔长轴 垂 直(A对)。烧瓶状溃疡多见于阿米巴痢疾(B错)。不规则状溃疡多见于细菌性痢疾(C错)。肠伤寒的溃疡长轴与肠腔的长轴平行(D错)。火山口状溃疡多见于胃癌(E错)。综上,A正确。2 0 .肠伤寒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病变是:A.巨噬细胞增多B.玫瑰疹C.嗜酸性粒细胞减少D.形成伤寒小结
16、E.中性粒细胞减少【答案】D o11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病-伤寒的知识点。(2)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为病变特征。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皮肤玫瑰疹及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B C E错)。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活跃时巨噬细胞的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D对)。综上,D正确。2 1.夜
17、盲症与哪种维生素的缺乏有关:A.维生素AB.维生素B 6C.维生素CD.维生素B 1 2【答案】A o解析:该题考查的内容是生物化学-维生素-维生素A的知识点。夜盲症与维生素A缺 乏(A对,B C D错)有关,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对维生素A无法吸收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维生素A消耗过多,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导致夜盲症。2 2.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盐不应超过:12A.3 gB.4 gC.6gD.8 g【答案】C o解析:该题考查的内容是内科学-循环系统-高血压的知识点。高盐饮食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中的盐大多来自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应超过6g
18、(C对,答案选C)。2 3 .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为:A.蛋白质B.脂类C.维生素D.糖类【答案】D o解析:该题考查的内容是生物化学-糖代谢的知识点。人体的三大主要营养物质为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D对,答案选D)。2 4 .可采用维生素治疗的贫血为: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13【答案】D o解析:该题考查的内容是内科学-血液系统-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知识点。巨幼细胞性贫血(D对)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或某些影响核甘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 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治疗原发疾病,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如叶酸或
19、维生素B;缺铁性贫血(A错)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原料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应给予补充铁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B错)是多种机制和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应给予免疫抑制、促造血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溶血性贫血(C错)是由于红细胞自身或外部异常导致的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切脾治疗。综上所述答案选择D选项。2 5.肺结核患者最好采取哪种体位:A.仰卧位B.坐位C.患侧卧位D.健侧卧位【答案】C o解析:该题考查的内容是内科学-呼吸系统-肺结核的知识点。肺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对于处于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来说,最好采取患侧卧位(C对,答案选C)从而达到尽量避免在咳痰和咯血的
20、过程中导致健侧肺部被感染的情况发生。2 3.机体利用的能量来源于:14A.糖B.脂肪C.蛋白质D.叶酸【答案】ABC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的知识点。(2)机体利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糖(A对)、脂肪(B对)和蛋白质(C对)分子结构中蕴藏的化学能。故本题选ABC。2 7.整体水平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包括:A.肌肉活动B.精神活动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环境温度【答案】ABCD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的知识点。(2)整体水平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肌肉活动(A对);精神活动(B对);食物特殊动力作用(C对);环境温度(D对)。故
21、本题选ABCDo2 8.关于环境温度的说法正确的为:A.环境温度低于2030时、代谢率开始增加B.在10以上时,代谢率显著增加C.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开始增加15D.在10以下时,则显著增加【答 案】CDo解 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的知识点。(2)当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在2030时,裸体或只穿薄衣,其能量代谢较为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此时骨骼肌保持在比较松弛的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20C时 一,代谢率便开始增加(C对);在10以下时,则显著增加(D对)。故本题选CD。2 9.关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为:A.人在进食后,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能量
22、代谢率增高的现象B.能量代谢率增高的现象一般从进食1小时左右开始C.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D.能量代谢率增高的现象延续9 1 2小时【答 案】ABCo解 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的知识点。(2)人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高的现象(A对),一般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B对),延续78小 时(D错)。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 用(C对),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故本题选ABC。3 0.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A.清醒状态B.静卧16C.无肌紧张D.至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答案】ABCD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
23、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的知识点。(2)内在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在清醒状态(A对),静 卧(B对),无肌紧张(C对),至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D对),无精神紧张,餐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 5 c的条件下进行。基础代谢率常作为评价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指标。故本题选ABCDo3 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B.是采集病史的主要手段C.问诊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D.病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很大的影响【答案】ABCDo解析:(1)本题考查诊断学-问诊的内容。(2)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相关人员的系统
24、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病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问诊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ABCD选)。故本题选ABCD。3 2.【多选题】下列关于问诊的医德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严肃认真17B.尊重隐私C.对任何病人一视同仁D.对同行不随意评价【答案】A B C D o解析:(1)本题考查诊断学-问诊的内容。(2)在问诊中必须注意以下医德要求:严肃认真、尊重隐私、对任何病人一视同仁、对同行不随意评价和病人教育和健康指导(A B C D 选)。故本题选A B C D。33.【多选题】问诊的一般内容包括:A.既
25、往史B.系统回顾C.一般项目D.现病史【答案】A B C D o解析:(1)本题考查诊断学-问诊的内容。(2)问诊的一般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和生育史和家族史(A B C D 选)。故本题选A B C D。34.【多选题】下列主诉比较准确的是:A.畏寒、发热、咳嗽3 天,加重伴右胸痛2 天B,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 年C.2 0 年前发现心脏杂音,1 个月来心悸、气短D.患白血病3 年,经检验复发1 0 天【答案】A B C D o18解析:(1)本题考查诊断学-问诊的内容。(2)主诉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2022 医学 基础知识 考试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