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张家港市梁丰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一.选择题1.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7n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跳绳1s跳100次 D.1000m跑步用时4mm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1-r.“严|,丁-r i*!-A.B.yi J;)z C.D.g t.2 3 4 5 Z T -Q1 2 4 5 W ei 2 3 4_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
2、5cm D.2.4cm4.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长度时,只要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C.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彳中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6.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
3、的平均速度相等C.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7.一列火车以8ni/3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的速度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需用的时间为()A.4.8s B.6s C.8s D.24s8.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V$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9.汽车速度是36比?n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1m加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10.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力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 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甲=乙B.两物体在15 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n甲 u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11.一辆长20nl的货车,以72比6/无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12.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程
5、的平均速度为4m/s,后 半 程 的 平 均 速 度 为,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5m/s B.10m/s C.4.8m/3 D.无法计算1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力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 过6 s,甲在乙前面L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4.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A.竖直下落C.斜向西下落B.斜向东下落D.斜向南或斜向北下落15.两列火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
6、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和I芾 号 马西 _ _ _ _步HIIHI场 乂 I 光 I 号 gmA.若“复兴”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复兴”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复兴”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复兴”号行驶得较慢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直径为 dm.0c mi 2 3 4 5 617.如图所示,秒表的读为18.单位换算:(l)5.4fcm=m=cm-(2)15mm=h=s.19.给下列数字填上恰当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 o(3)万里长城全长6.7 x 106。(
7、4)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20.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厚度为6.4毫米,课本一共是200页,那么,他 所 用 的 刻 度 尺 的 最 小 刻 度 是,每张纸的厚度是 毫米。21.我们可以用激光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假设我们从地球发射一束激光经过约2.6s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km.22.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Zi=18.82cm;Z2=18.83cm:Z3=17.28cm:Li=18.81cm;Z5=18.80cm;=18.805cm。则:(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o(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
8、果写错,该数据是。(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4)这 本 作 业 本 的 长 度 是。23.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乙两个物 体 运 动 的 时 间 之 比 为 24.“五一”假期,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小丽的妈妈对小丽说坐好不要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 的,这 个 现 象 说 明 了。25.小明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打开水龙头 不让水一滴一滴地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拍摄了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
9、如图.可见三。他 的 猜 想 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从图分析,水滴下落0.3秒的平均速度是米/秒.E-20二25=-35=-40言45H-50=-5526.在 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 70nl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测得成绩是 15.0s。那么他跑到中点的速度是 m/s,他在前307n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平均速度是 m/s。三.实验题27.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
10、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表:液体:自来水液柱长度:30cm气泡长度:4.1mm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度857565554535251550气泡运动时间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平均速度v/(cm s-1)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1)当。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 o(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2 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的图象。(3)随。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 后变(选填“大
11、”或“小”);在。角为 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4)你还可进一步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 关系。28.小明实验小组利用小车、秒表和带有刻度尺的斜面“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某次滑行过程中小车在A、B、。三个位置和对应时间的情形如图所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A B 段B C 段4 c 段路程$1=_cm52=58.0cmS3=90.0cm时间ti=3s=_ s3=5s 小车在A 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A B段 小 车 的 平 均 速 度(大于/等于/小于)4。段的平均速度。(3)当斜面坡度增大时,小 车 在 段 的 平 均 速 度 将(变大/变小/
12、不变)。2 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图3T图4(1)如图1中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作出如图2中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圆纸 片 甲 做 成 的 应 该 是(选 填“丙”或“丁”)纸锥;(2)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 该 选 择 如 图(选 填“2”或“3”)中的位置开始释放;图4是某一时刻它们的位置,则根据 可判断出丁纸锥下落的快;(3)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出相应物理量,就可以得到纸锥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根 据 的 原 理 是;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其中下落时间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用图2中 的 纸 锥(丙/丁)进行实
13、验。(4)如果实验中将纸锥改为实心小铁球,则在图6所示的四个n 图象中,最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30.“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桥18 km(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标志牌上的标识如图所示.小 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若 小 明 爸 爸 驾 车 通 过 这 段 路 程 用 时 则 汽 车 的 速 度 为而i/儿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 分钟.(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71,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 Q k m/h,最 高 限
14、速 小 明 看 表 此 时 正 好 是 上 午 10:0 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_ _ _ _ _ _ 时间段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四.计算题31.0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37%zn,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031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济南南京苏州0315到站时间10:5414:3816:32发车时间08:2210:5614:14求:(1)0 3 1 5 次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2)0 3 1 5 次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保留一位小数);(3)中途0 3 1 5 次列车以3 0
15、m/s 的速度通过某一高架桥,用时7 2 s,己知列车全长3 6 0 m。求:该高架桥的长。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3 2.图中使用运动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传感器甲乙(1)已知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 4 G 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 0.4 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2)如果将运动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I-1 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r-f 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期-古图象。(3)若此汽车前方1 加n 有辆卡车以7 2 加n
16、/h 的速度运动,假如汽车和卡车此后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小汽车能赶上卡车?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4、中学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在1 0 m 左右,不可能达到407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7n左右,不可能达到10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1m加跳绳可达180次,1s跳 3次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1000m跑的成绩一般在3 m 讥408左右,速度慢的需要4 m 加.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D.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
17、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答案】A【解析】解:A、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8、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铅笔左侧没有与0 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故选:A。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 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
18、单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3.【答案】A【解析】解:4,,rL1+L2+L3 2.35cm+2.36cm+2.36cm 物体的长度为L=5=-2.36cm。u O故选:A 0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4.【答案】D【解析】解:A、测量中的错误可避免,但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错误;8、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的;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故B错误;C
19、、计算平均值时,不是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小数位数应与原记录结果保持一致;故C错误;。、记录测量结果,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用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故。正确;故选D.此题考查了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平均值的求取及误差的不可避免性.5.【答案】C【解析】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故A、B错;s由n=工得,s=vt,速度不变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D错。V故选:C 小明用的时间多,小王用的时间少,所以小明的平均速度小:故A错误、8错误C D、跑完全程400m,两人跑的路程相同,根据,小明用的时间少,小王用的时间多,所以小明的平均速度大。故选:
20、C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比较总路程和总时间,在路程相同时,用的时间少的平均速度大。7.【答案】D【解析】解:因为所以人从车尾走到车头的时间土 =3=簿=24s.故选D.人在车厢内走动,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是2 m/s,车厢长度是人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人的运动时间.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意,人是在车箱内走的,不是在地面上走动的,一个乘客从车厢的顶端匀速走到另一端是相对于车箱来说的,通过的路程是不变,不管车是否运动,所用的时间是不变的.8.【答案】C【解析】解:对于s 力 图象:甲随时间的增大,甲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乙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市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