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内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备课教师XXX共1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 习目标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专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感受生活中对称图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地学习体验。5的过程。几条对称案的美,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具让学生剪下附页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圆形图片。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欣赏图案1、看书欣赏对称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么让学生在图案中画出对称轴,全班进行交流。说
2、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全班交流判断图形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2提出“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要求,并用附页中的图实计折一折。入交流折纸的方法和判断的结果。使学生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折一折交流4交流折纸的方法和判断的结果。使学生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5,做一做。6 试
3、一试独立完成后订正作业练一练:1-3题。做作业板书设计轴对对称图3琳图形衫 美教学反思学容教内稍复杂图形的平移备课教师XXX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3.在探索图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教具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平移现象判断平移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平移现象。1、(D题,让学生先观察书中的两组
4、图,说一说有什么?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自由说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平移图形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2第()题:(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3.让学生在书中按(D题的要求画出图形A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画图的方法。4鼓励学生自主完成(2题,然后交流。又做“练一练”1、2题。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独立完成交流完成后交流自己独立完成板书设计平移找胭画教学反思教 学 内容图形的旋
5、转备课教师XXX共1赢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人是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 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教具相应课件,一把转椅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旋转方向1、观察喷灌的情景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2拿一把椅子,按不同的方向实际转一转,让学生用顺时针、逆时针描述椅子是怎样转的。说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结合
6、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自己做一做旋 转90度说一说图形旋转练一练1、课件演示,分步呈现喷头顺 时 针 旋 转90度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旋转了多少度。2再次旋转椅子,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转椅 是 沿 怎 样 的 方 向 旋 转的,旋转了多少度。观察书中的两组图形,了解图中有什么。然后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图形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1、提出画图的要求,并提示画图时先确定旋转方向,在 考 虑 旋 转90度后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2展示画出的图形,交流画的方法。教师
7、利用课件介绍,先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另一条边的方法。X让学生看书中画的三角形 旋 转90度后的图形。做1、2题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旋转了多少度。思考后交流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交流画法看书独立完成后订正板书设计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探索活动一一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备课教师X X X共1课时第1课时 课 型 爵学习目标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莫比乌斯圈神奇特征的过程。2 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入 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教学重难点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教具纸、剪子、胶水教学程序教师指导
8、学生活动莫比乌斯圈探索活动让学生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1、师生一起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教师用一张长3 0 厘米、宽 3厘米的白色纸条,边口述边按问题(D的要求示范。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纸条操作。Z 交流、展示学生做成的莫比乌斯圈。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制作交流展示探索活动二提出问题(2)的要求,同桌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一面涂色却使纸圈两面都有了颜色的事实,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1、让学生按(1)的要求莫比乌斯 圈。2提出:用翦子沿中线把它剪开,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想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3,交流剪开后的结果。使学生发现,刚才的莫比乌斯圈沿中
9、线剪开后,结果不是两个圈,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纸圈。让学生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4.提出书中(2)的操作要求,先让学生想像剪开后的结果,再实际操作。使学生发现,把一个三等分的莫比乌斯圈沿等分线剪开,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进一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桌操作想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交流剪开后的结果想像剪开后的结果,再实际操作板书设计莫比乌斯圈 神奇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备课教师共1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
10、规律口算小数乘1Q10Q 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入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ia IOQ woo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教具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纽扣问题1、提出: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师生写出乘法算式:o.05X10=0.5(元)工提出:100枚钮扣多少钱?学生会后写出:0.05X 100=5(元
11、)4提出:1000枚纽扣多少钱?让学生计算并用算式表示出来。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交流计算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试一试练一练1、提 出:观察上面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么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1、出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算式并试算。提示:算完后用计算器检验一下。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检验的结果。重点使学生知道,3.87X 100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要用 0补足。鼓励学生自己完成。1、2.3 题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自己列算式并试算交流独立完成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变化扩
12、 大 10倍 向右 一位扩 大 100倍 向右 两位扩 大 1000倍 向右 三位教学反思学容教内小数点向左移动的桂规律备课教师XXX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以io.ioa looo的除法,:数表示的单名数。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成功的体验。策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知识间的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ia ioa looo的除法,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
13、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教具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平分彩带1、提出: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2%流学生的答案。根据把5米平均分成10分,可以用除法表示;每份5分米,可以写成0.5米,师生写出除法算式:5+10=0.5(米)次提出:把5米彩带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每份各是多少米?要求学生写出除法算式、结果用小数表示。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交流答案写出除法算式、结果用小数表示教学反思4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板书算式。总结规律1、提出:观察着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自由回答相左移动
14、的规律。然后,比较小数点相左、向右移动的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除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算,并用计算器验算。2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重点关注丫丫的问题,使学生知道,53.1000小试算数点相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要在5前面补一个0占位,点上小数点并在整数部分写一个a全班交流试_ 试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试算练一练做1、2 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小数点位置变化缩 小10倍向左 一位板书设计缩 小100倍向左 两位缩 小1000倍 向左 三位学容教内小数乘整数备课教师XXX共1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三法的过程。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区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15、,自己计算邛U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一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又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信心,能发现1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教具计算器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超市购物1.呈现五种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事物和价格信息。2解决问题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1)让学生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了解其中的事物和价格信息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说想法练一练A解 决 问 题(2。(1)提 出 问
16、题(2,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先估算。(2师生列出竖式,并提出:0.9 5 有 两 位 小 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计算出的乘积怎么办?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3交流学生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演。重点指导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 的 方 法:把0.9 5 扩大1 0 0 倍,先 算 9 5 X 1 2 的得数,再把得 数 缩 小 1 0 0 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4 鼓 励 学 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然后交流。做 1、2 3 题。验算先估算学生尝试计算交流检验交流独立完成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1.8 X 3=5.4 阮)答:0.9 5 X
17、1 2=1 1.4 (元)答:课后反思学容教内小数乘小数备课教师XXX共1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教具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客厅面积1.教师谈话,介绍客厅面积和有关数据信息,提出问题(D,师生列出乘法算式。2提出估算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3.提出:用竖式计算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的乘法怎么办?师生讨论并计
18、算。使学生理解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要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列式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讨论并计算沙发占地面积4读(4题并观察沙发图,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写出算式,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并用计算器验算。5.交流学生试算的过程和结果,计算和验算中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验算交流总结计算方法茶几的面积试一试练一练1.在横式中写出得数。告诉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横式中可以不写。2师生共同总结计算1.让学生读题并观察茶几图,了解信息和问题。让学生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列式并试着用竖式计算。2交流学生自主计算的结果。重点说说是怎样确
19、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的。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得数。做1 2题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列式并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独立完成后订正独立做书设计小数乘小数4 8X 3.6=17.28(平方米)竖式1.8X 0.85=1.53(平方米)竖式0.45X 0.9=0.405(平方米)竖式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和求积的近似值备课教师XXX共施时第1 课时课型新授习标学目1、结合具体事例,再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2 理解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发求积的近似值。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自己确定的近似值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教学重难理解小数乘小数
20、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发求积的近似值。教具相应课件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含糖量问题试一试1.教师介绍舜猴桃的含糖量,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列出算式并试着用竖式计算。2 主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使学生明白:0.08 X 0.6的积应该是三位小数。而 8 X6 的积48 只有两位,所以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需要在48 的左边补一个0 占位,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要写0 O1.提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要求,启发学生说说应该怎么办。然后,教师说明,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2 提出问题(与和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列出算式并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计
21、算的方法和结果自己用竖式计算交流自主计算的结果练一练3.交流学生自主计算的结果,重点说说0.084保留两位小数得o.0混怎样想的。让学生试做。交流时说说是怎样保留整数的。做3.4题。试做。交流时说说是怎样保留整数的。独立完成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和求积的近似值0.08X 0.仪 0.048(千克)竖 式(略)0.14X 0,G 0.08(千克)竖 式(略)课后反思学容教内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备课教师XXX共1课时第1课时课型学习目标1、经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过程。能运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2.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22、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教具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购物问题1.出示文字和情境图,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的机会。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小数混合运算和以前学的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试着自主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试一试练一练教师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然后,鼓励学生试着用简便算法计算“试一试”的题,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计算的。做1、3题。试着用简便算法计算“试一试”的题独立完成板书
23、设计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方法一:13.4X-6.8(元)16.6X 2=3.2(元)42W6 8+33.2=102(元)方法二:(13.奸 16 0X2=30 x 2=60(元)42-F60=102(元)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可能性大小备课教师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具棋子教
24、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二、摸棋子 实 验 A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 的 引 出 把 6 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1 教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2 交流学生统计的情况,把结果 记 录 在 表(一)合计栏。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交流统计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计栏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摸棋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子 实 验B
25、换 成9个黑的,1个白的,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行摸棋子实验。然后整理统计记录。2让学生观察描述统计结果。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摸棋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子 实 验c换 成1个黑的,9个白的,让学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整理统计结果,填 在 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行比较。2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五、可能1、提 出“议一议”的问题,让性大学生讨论: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跟盒子中棋子个数有关系吗?得出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