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5份试卷2022届云南省普洱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合集5份试卷2022届云南省普洱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集5份试卷2022届云南省普洱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c r 的结构示意图:领B.醋酸钱的电离方程式:CH3COONH4=CH3COO+NH4+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D.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海1【答案】B【解析】【详解】A.氯离子与氯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其质子数均为1 7,则 的 结 构 示 意 图:2 0,故 A 项错误;B.醋酸镂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醋酸根离子与钱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CH3COO+NH4+,故 B 项正确;C.次氯酸根离子化学
2、式为:C I O,则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故 C 项错误;D.质子数为1 7,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表示为:Q,故 D 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D 选项是易错点,要注意化学符号的常规符号表示的含义。以*;为 例,左上角A 代表原子的质量数,即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左下角Z 代表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右下角n 代表原子个数,只在构成化学式或分子式时出现,表 示 1个分子所含的该原子的个数,或表示物质构成微粒的个数比;右上角m 代表所带的电荷数。2.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密度均增大 B.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
3、,熔沸点均升高C.最高正价均等于主族序数 D.电子层数均等于周期序数【答案】D【解析】【详解】A.卤素单质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从上到下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但 Na、K 反常,A 错误;B.碱金属,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降低,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自上而下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单质熔点逐渐升高,B 错误;C.F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正价,C 错误;D.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均等于周期序数,D 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熟悉碱金属族、卤族元素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
4、题目难度不大。选 项 C 是易错点,判断主族元素的化合价时需要特别注意O 元素没有最高价,F 没有正价。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TB.SO2通入氨水中:S02+2OH-=SO32-+H2OC.铁投入稀硫酸中:6H+2Fe=2Fe3+3H2TD.乙醛与新制的 Cu(OH)2共热: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答案】D【解析】【详解】A 选项,钠投入水中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lT+H2T,故 A 错误;B 选项,SO2通入氨水中离子方程式是:SO2+2 NHyH2O=SO32-
5、+2NH4+H2O,故 B 错误;C 选项,铁投入稀硫酸中离子方程式是:2H+Fe=Fe2+H 2f,故 C 错误;D 选项,乙醛与新制的 Cu(OH)2共热:CH3CHO+2CU(OH)2+OH-=CH3COO+CU2O1+3H2O,故 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4.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因此选项是B。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知识。5.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
6、,常含的糖是()A.纤维素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答案】D【解析】葡萄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在食品、医药工业上可直接使用,而麦芽糖、淀粉不具备这样的性质,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故选D。6.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均为C4H10,正丁烷为直链结构,异丁烷有支链,故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D。7.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0 0 C2H4()C
7、H2=CH-CH=CH2 C3H6c2 C2 CHJ!CH-CCHj CH,C-CH,A.B.C.D.【答案】A【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A.都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在分子组成上差一个CHz,互为同系物,故正确;B.不一定结构相似,可能是烯煌或环烷烧,故不能确定为同系物,故错误;C.可能为丙烯或环丙烷,属于烯煌,二者不一定是同系物,故错误;D.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错误。故选A。8.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商 遑 C+2H2B.2HI+C12=2HC1+I2C.CH4+2O2 点 燃 r CO2+2H2OD.C
8、2 H C 2 H 5 C I+H C I【答案】D【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详解】A.CH4 丁/*C+2H2,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2HI+CI2=2HC1+I2,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CH4+2O2点 燃 CO2+2H2O,该反应是氧化反应;D.C2H6+C12JEZC2H5C1+HC1,该反应是取代反应。故属于取代反应的是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C.Ba(OH)2 8H20 与 NH1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碳高温下与CO。反应是吸热
9、反应【答案】D【解析】A.反应条件与反应的吸放热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即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 A错误;B.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判断吸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故 B错误;C.虽 然 Ba(0H)28Hz0与 NH4Cl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但属于吸热反应,故 C错误;D.碳高温下与CO?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属于吸热反应,故 D正确;本题答案选D。点睛:判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方法是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与反
10、应条件和反应类型无关。1 0.聚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热塑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电器绝缘外壳、光学仪器以及日用产品等。工业由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乙烯/=高 温 H H,切。丁 C T.(号/)聚苯乙烯A.过程生成乙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过程生成苯乙烯,苯乙烯最多16个原子共面C.过程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D.上述流程中涉及的五种有机物均可使漠水或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过程中苯分子断裂C-H键,乙烯分子断裂碳碳双键中的较活泼的键,然后二者结合生成乙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11、A 正确;B.过程中乙苯发生消去反应产生苯乙烯,苯乙烯可看作是苯分子中的H 原子被-CH=CH2取代产生的物质,由于苯分子,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两个分子通过一条直线连接,可以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最多16个原子共平面,B 正确;C.过程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为苯乙烯分子中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键,然后这些不饱和碳原子彼此连接形成聚苯乙烯,所以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C 正确;D.在上述涉及的物质中,只有乙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滨水褪色;苯不能使滨水及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溶液因反应而褪色,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 1.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 2O(
12、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和 H2O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冉0)B.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2)=5v逆(NO)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m olN 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因此3V正(NH3)=2v虱”0),A 错误;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4V正(O2)=5v逆(NO),B 正确;C、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各组分浓度都减小,因此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逆反
13、应速率减小程度更大,平衡正向移动,C 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x mol N G 与生成x mol NO都表示正反应速率,整个反应过程中二者都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正确选项B。1 2.下 列 属 于 取 代 反 应 的 是()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乙烯与高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C O?【答案】B【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据此判断。【详解】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A 错误;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同时还有氯化氢生成,属于取代反应,B 正确;
14、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同时还有水生成,属于氧化反应,C 错误;D.高钛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乙烯与高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C O 2,属于氧化反应,D 错误;答案选B。1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XOH)2cCh B.铁制菜刀生锈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信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时则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A 不符
15、合题意;B.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故 B 不符合题意;C.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C 符合题意;D.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反应中由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为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物质既属于纯净物又能净水的是()A.氯水 B.明矶 C.氢氧化铁胶体 D.水玻璃【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水含有盐酸、次氯酸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选 项 A 错误
16、;B.明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明矶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净水,选项B 正确;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选 项 C 错误;D.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D 错误;答案选B。1 5.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人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素的是()A.葡萄糖 B.蛋白质 C.乙醇 D.芝麻油【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详解:A.葡萄糖属于糖类是营养物质,A 错误;B.蛋白质是营养物质,B 错误;C.乙醇不是营养物质,C 正确;D.芝麻油属于油脂是营养物质,D 错误。答案选C。1 6.
17、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鉴别与除杂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发生反应转化为乙烷B.只用滨水就能将苯和己烯区分开来C.氯气与甲烷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可制备纯净的二氯甲烷D.苯与滨水混合后加入F eB n,发生放热反应,可制备密度大于水的澳苯【答案】B【解析】【详解】A.通入氢气会使乙烷中混有氢气,故 A 错误;B.苯能够把浸水中的澳萃取出来,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浸水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现象是漠水褪色,故 B 正确;C.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为自由基式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不可能控制只发生某一步,所以四种氯代产物均
18、有,故 C 错误;D.苯与滨水发生萃取,与液澳才发生取代反应,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熟记烷烧与氯气的反应条件;注意区分苯与液澳发生化学反应、苯与溟水萃取现象的差别。17.下列仪器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量筒表面皿烧杯试管烧瓶蒸发皿用堪A.B.C.D.【答案】C【解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珀烟、燃烧匙等,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量筒等,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很多,有些不能加热,如量筒、集气瓶、漏斗等;有些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用竭、蒸发皿等;有些不能用酒精灯
19、直接加热,如烧瓶、锥形瓶、烧杯等,这些仪器的底面积较大,受热不均时会使仪器炸裂,故应垫石棉网加热。18.把 0.6molX气体和0.2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 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 (g)o 5min末生成0.2moiW,若测知以Z 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则 n 的值为A.4 B.3 C.2 D.1【答案】D【解析】【分析】Ac n根 据 v=b计 算 W 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Az V t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判断n 值。【详解】Ac n 0.2molSrnin
20、内 W 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W)=-=0.02moV(L-min),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Ar V t 2Lx5min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Z 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v(Z):v(W)=0.01mol/(Lmin):0.02 mol/(L*min)=n:2,所以 n=l,故选 D.1 9.某甲烷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Na.向 b 极移动B.b 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C.a 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 电极流向a 电极【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示意图可知
21、,a 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b 电极为电池正极,且电解质溶液为碱液,并可写出电池总反应式为 CH4+2O2+2NaOH=Na2CO3+3H2O,负极反应为 CH4+IOOH-8e-=CO32_+7H2O,正极反应为2O2+8e+4H2O=8OH-.【详解】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钠离子向b 极移动,故 A 正确;B.b 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lT,故 B 正确;C.a 极是负极,甲烷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 C 正确;D.电子通过外电路从a 电极流向b 电极,故 D 错误;故答案选Do20.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肯定无关的是()A.元
22、素的原子序数B.原子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质子数D.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答案】D【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分为7 个横行,即 7 个周期和18个纵行,其中7 个主族、7 个副族、1 个皿族和 1 个 0 族,结合周期和族的含义解答。详解: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共 有 7 个横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共 有 18纵行。因此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又因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的质子数也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肯定无关的是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答案选D。二、计 算
23、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1.(1)请 计 算 68.4g蔗糖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o(2)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请计算用684g蔗糖为原料制取葡萄糖,并由葡萄糖完全转化为酒精,生成酒精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o【答案】0.2 4mol.【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葡萄糖的相关性质。蔗糖水解的方程式为:Q.HAOH+H,0 CiH1;Og+C6Hl2O蔗糖 葡萄糖果糖r H C 酒化的r H 个葡萄糖发酵的方程式为:6 1 2 6 2 5 2,根据方程式计算题中要求的物理量。葡萄糖【详解】(1)n(G2H22。)m(G2H22。1)=68.4g=0 2
24、moiM(C12H22OH)342g/mol J H/u+H Q r条*AC H iq+C sH uO蔗糖 葡萄糖果糖10.2moln(葡萄糖h1 10.2mol n(葡萄糖n(葡萄糖)i=0.2mol;TT mCCpHO,.)684g _ _ n(C12H22O1!)=-11=-=2mol,贝ij n(葡萄糖)2=2mol,M(C12H22OI1)342g/molc6Hl2。6 卿匕酶-2C2H5OH+2cC)2 T葡萄糖1 22mol n(C2HsOH)1 _ 22moi-C2H5OH)n(C2H5OH)=4mol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分)2 2.某化学学习小组研究盐酸被M
25、nO2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Ch和12 mol/L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 热MnO2和4 mol/L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域c(CP)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分成两等份一MnOz 和4 mol-LT 盐酸i.加入H2s0,至c(H,)7 mokLT加热i i .加入固体NaCl至c(Cl)210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2022 云南省 普洱 一下 化学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