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pdf
《(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 5 实验与探究2022年真题一、单选题1.(2022.广东)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第送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答案】D【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一实验验证(测交实验)T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 T2噬菌
2、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T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详解】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杂合子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发现了遗传规律,A正确;B、摩尔根等基于果蝇眼色与性别的关联,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了 DNA的螺旋结构,D错误。2.(2022 广东)用洋葱根
3、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答案】C【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 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 色(用碱性染料)、制 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 观 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根尖解离后需要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后再进行
4、染色,A 错误;B、将已经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用镜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个载玻片,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再进行观察,B 错误;C、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后,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此时为使视野清晰,需要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C 正确;D、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据图可知,图示中期细胞位于左上方,故需要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将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 错误。3.(2022湖南)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 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 为分裂后期细胞
5、,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B.b 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 DNA分子32个C.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示,其中a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图示细胞为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图,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A 错误;B、b 细胞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且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16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 核DNA分子加倍,故b细胞含
6、染色体16条,核DN A分子32个,B正确;C、各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与其分裂周期所占时间成正相关,故已知细胞周期时间,根据各时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可计算各时期的时间,但应统计多个视野中的比例,图中只有一个视野,无法准确推算,C错误;D、间期时的S期进行D NA分子复制,若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停滞在间期,故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D错误。4.(2022.湖南)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B.加
7、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C.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D.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衣物上附着的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物,都会在碱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松弛、膨胀解体,起到去污的效果。【详解】A、由题“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可知,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A正确;B、由图可知,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由天然状态变为部分解折叠,部分解折叠的碱性蛋白酶降温后可恢复到天然状态,因此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可逆的,B错误;C、碱性蛋
8、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而且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会降低碱性蛋白酶的洗涤剂去污效果,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C正确;D、酶具有高效性,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具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可有效地清除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渍,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5.(2022山东)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唾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9、是()利-辱SedovA.多效口坐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与对照组比较,多效噪可提高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前AGPase的活性,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详解】A、由图可知,多效哇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B、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嘤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 错误;C、由题可知,
10、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根据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得鳞茎产量减少,C 错误;D、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用外源激素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口坐处理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 正确。6.(2022浙江)以黑藻为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部成熟叶片是最佳观察材料 B.叶绿体均匀分布于叶肉细胞中心C.叶绿体形态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D.不同条件下叶绿体的位置不变【答案】C【解析】观察叶绿体(1)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镜子取一
11、片群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0(2)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3)高倍镜观察:调清晰物像,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详解】A、黑藻基部成熟叶片含有的叶绿体多,不易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应选用黑藻的幼嫩的小叶,A错误;B、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围绕液泡沿细胞边缘分布,B 错误;C、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C 正确;D、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可随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D 错误。7.(2022年 6 月浙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12、是()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破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甲到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到丙的过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能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应为活的植物细胞,据图分析,从甲到乙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甲细胞是活细胞,A 正确;B、乙图所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中细胞失水,故与甲图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B 错误;C、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丙图细胞体积不会持续增大,且不会涨破,C 错误;D、根尖分生区细胞无中央大
13、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 错误。8.(2022年 6 月浙江)下列关于研究淀粉前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B.稀 释 1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答案】B【解析】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 N 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甘酸。【详解】A、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不会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也不会导致酶变性失活,A 错误;B、酶具有高效性,
14、故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B 正确;C、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在一定pH 范围内,随着pH 升高,酶活性升高,超过最适pH后,随 pH增加,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C 错误;D、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腋,会将淀粉前水解,则淀粉的水解速率会变慢,D 错误。9.(2022.湖南)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胞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L-I-J-O5555.7N.7211*O.O.Guni)器画照母蚂却吸555572721
15、111.751.250.750,2 50 1 2 3 4 5 6培养时间(h)丙组:1.5mol/LNaClGE3襄E爬及眼却避丹,叼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K).3 moi/L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 用 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答案】A【解析】假单抱菌属于真菌,真菌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原生质体中的水分就透过细胞膜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
16、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细胞膜进入到原生质体中,原生质体逐渐变大,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详解】A、分析甲组结果可知,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与 0时(原生质体表面积大约为0.5 n m 2)相比,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逐渐增大,甲组N a C l 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吸水,表明细胞中浓度0.3 m o 1/L ,但不一定是细胞内N a C l 浓度K).3 m o i/L,A错误;B、分析乙、丙组结果可知,与 0时(原生质体表面积大约分别为0.6 即 2、0.7 5
17、 g m2)相比乙丙组原生质体略有下降,说明乙、丙组N a C l 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C、该菌的正常生长,细胞由小变大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该菌吸水也会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C正确;D、若将该菌先6 5 水浴灭活,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再 用 N a C l 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D正确。1 0.(2 0 2 2 山东)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迷走神经强政促进A 乙酰胆碱N受体消化液TNF-a抑制V炎症A促进TNF-a胃腺、肠腺
18、肠巨噬细胞分组处理T N F-a浓度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乙腹腔注射L P S+丙腹腔注射L P S+A 处理+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1)迷 走 神 经 中 促 进 胃 肠 蠕 动 的 神 经 属 于(填“交感神经”或“副 交 感 神 经 交 感 神 经 和 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2)消 化 液 中 的 盐 酸 在 促 进 消 化 方 面 的 作 用 有、。(答出3种作用即可)(3)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 P 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 N F-a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
19、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3 种可能的作用机制:;。【答案】(1)副交感神经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酶与之结合提供胃蛋白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适宜p H 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消化(3)A抑制TNF-a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形成囊泡 A抑制肠巨噬细胞中TNF-a基因的转录 A抑制肠巨噬细胞中TNF-a基因的翻译【解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
20、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1)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可以有以下作用: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酶与之结合;提供胃蛋白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适宜pH;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消化。(3)结合图示可知,丙组的TNF-a浓度低,炎症程度低于乙组,TNF-a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
21、,仅考虑A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可能的原因是A抑制TNF-a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形成囊泡,或A抑制肠巨噬细胞中TNF-a基因的转录,或A抑制肠巨噬细胞中TNF-a基因的翻译。11.(2022年6月浙江)通过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处理指标光饱和点(klx)光补偿点(lx)低于5klx光合曲线的斜率(mgCOi.dm-2.h r1,klx-1)叶绿素含量(mg-dnr2)单株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叶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果实光合产 量(g干重)不遮阴405501.222.0918.9
22、23.258.25遮阴2小时355151.232.6618.843.058.21遮阴4小时3 05 0 01.4 63.0 31 6.6 43.0 56.1 3注:光补偿点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度。光合曲线指光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知,花生可适应弱光环境,原因是在遮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提高吸收光的能力;结合光饱和点的变化趋势,说明植株在较低光强度下也能达到最大的;结合光补偿点的变化趋势,说 明 植 株 通 过 降 低,使其在较低的光强度下就开始了有机物的积累。根据表中 的指标可以判断,实验范围内,遮阴时间越长,植株利用弱光的效率越高。(2)植物的
23、光合产物主要以 形式提供给各器官。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表明较长遮阴处理下,植株优先将光合产物分配至 中。(3)与不遮阴相比,两 种 遮 阴 处 理 的 光 合 产 量 均。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进行间种时,高 秆 作 物 一 天 内 对 花 生 的 遮 阴 时 间 为(A.4 小时),才能获得较高的花生产量。【答案】(1)叶 绿 素 含 量 光 合 速 率 呼 吸 速 率 低 于 5 k l x 光合曲线的斜率蔗 糖 叶下降 A【解析】实验条件下,植物处于弱光条件,据表分析,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上升、低于5 k l x 光合曲线的斜率增大、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下降,植物的光合产量都下
24、降。(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遮阴一段时间后,花生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在升高,提高了对光的吸收能力。光饱和点在下降,说明植株为适应低光照强度条件,可在弱光条件下达到饱和点。光补偿点也在降低,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降的同时呼吸速率也在下降,以保证植物在较低的光强下就能达到净光合大于0的积累效果。低于5 k l x 光合曲线的斜率体现弱光条件下与光合速率的提高幅度变化,在实验范围内随遮阴时间增长,光合速率提高幅度加快,故说明植物对弱光的利用效率变高。(2)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有机物(蔗糖)形式储存并提供给各个器官。结合表中数据看出,较长(4 小时)遮阴处理下,整株植物的光合产量下降,但叶片的光合产量没
25、有明显下降,从比例上看反而有所上升,说明植株优先将光合产物分配给了叶。(3)与对照组相比,遮阴处理的两组光合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若将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间种,则应尽量减少其他作物对花生的遮阴时间,才能获得较高花生产量。12.(2022.全国甲卷)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 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 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T (雄株)4 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2 三年 高考 生物 分类 汇编 实验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