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40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4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40篇.pdf(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游戏活动教案中班游戏活动教案 4040 篇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 40 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游戏活动教案 40 篇,欢迎收藏学习!第 1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玩沙包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随着冬季的到来,以后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对于乡镇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冷酷的季节,教室没有空调暖气,他们变得缩手缩脚,更不愿到室外活动了,再加上幼儿园里孩子感冒咳嗽的较多,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提高孩子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决定在幼儿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如开火车、跳房子、玩沙包、接力赛等,其中孩子们对玩沙包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就随机设计了这节课。活动目
2、标1、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玩沙包,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2、幼儿在投、掷、跳、平衡自己身体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幼儿自主探索沙包的不同玩法,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活动准备1、沙包 若干。2、两把小椅子。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用谈话法导入,提出游戏口号:沙包沙包真有趣,我们一起做游戏,游戏之中你和我,欢乐多又多。二、热身活动。让幼儿和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动动手,动动脚,我们一起来
3、做健康操。三、幼儿自主探索沙包 的不同玩法。要求:沙包有许多种不同的玩法,看谁探索出的方法最多,谁就能得到一颗智慧星。1、幼儿开始自主或合作探索沙包的不同玩法,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的每次创新活动。2、幼儿的玩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头顶沙包学鸟飞或学陀螺转圆圈;腿夹沙包学小兔跳;身背沙包学小虫或乌龟爬或学爷爷走路;两手抱沙包学大象走或小蛇扭一扭;两手拿包学青蛙跳;学投球、传球、踢足球;放在胳膊上玩;两手交换撂起来等等。3、教师总结幼儿的探索活动,给幼儿及时的评价与鼓励,粘贴智慧星。四、游戏大比拼。(综合性游戏)1、小兔赛跑。游戏规则:将沙包用两腿夹住,学小兔并脚跳到另一端,绕过小凳子,再跳回来,先
4、到者为胜。注意事项:在游戏过程中,沙包不能掉下来,若掉下来,就在原地将沙包夹好再继续走。在游戏时,教师可让幼儿分组进行,并及时给与指导总结。2、炸碉堡。游戏规则:头顶沙包走过独木桥;身背沙包钻过山洞;双腿夹沙包越过草地;最后跳起-炸碉堡。同样,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最后集体炸碉堡。五、放松运动。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幼儿跟教师一起做放松操,最后开火车离开。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整个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情绪高涨,培养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与纲要中健康领域中的目标要求相吻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设计
5、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自由玩沙包,我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孩子自己探索出各种各样玩沙包的方法,这一点孩子们做的特别好。我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一个综合性的游戏,其实它是第一个环节的巩固与提升,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比较高,能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游戏中去,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整个游戏的氛围还是比较轻松愉悦的。让我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炸碉堡的游戏,难度不够大,孩子们的活动强度还不够,这主要与我选的器械有关。另外,在这节课的目标确立上,我觉得应该再加上一个情感上的目标,比如说,培养孩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的精
6、神。第 2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刚刚开学不久,我们班来了很多新的小伙伴,她们对环境陌生、对我们也陌生,还会闹情绪。因此我想通过交朋友的游戏让她们彼此认识、彼此交流成为好朋友,消除陌生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如何交朋友、关爱他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交朋友、提高语言表单能力。难点: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合作交流。活动准备1、自编儿歌交朋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一起走。伸出你的脚,
7、伸出我的脚,我们一起跳!跳!跳!2、各种小卡片如:小红花、小动物、苹果等。活动过程1、我先从一首小朋友都很熟悉的歌曲【找朋友】开始导入课题。2、放上挂图教一两次自编的儿歌,让他们熟悉儿歌内容。3、让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圈手拉着手一边跟老师念一边跟老师做游戏。4、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一半新的和一半旧的小朋友在一组,组织她们一起交流并相互赠送礼物【教师准备好的小卡片事先已一人一个】5、让小朋友再次巩固儿歌【找朋友】结束后让小朋友记得放学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交朋友的乐趣。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幼儿从中学会了交朋友、学会了尊重彼此,游戏中乐其融融,玩得很开心,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唯一不足的是我没有考虑到中班年龄
8、特点这个问题,活动时间太长,有些小朋友不久就累了,跳不动了。我应该做一两次游戏后让小朋友坐在椅子上继续其他游戏互动交流。第 3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猜猜我是谁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根据声音、动作、局部特征来辨别猜测动物。2.在猜测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猜想等能力得到发展。3.体验猜测活动的乐趣。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常见动物的声音、外形、饮食等已有初步的认识。2.物质准备:教学 PPT猜猜我是谁、猜谜设计表。活动过程:一、说说演演动物,引发对动物的兴趣。1.说说喜欢的动物
9、师: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2.演演看过的动物师:谁能用表情和动作来演一演你喜欢的动物,让大家猜猜看。小结:小朋友知道的动物可真多。刚才我们用表演来猜小动物,用声音你行吗?二、根据声音猜动物,初步感受猜测的乐趣1.利用声音猜动物(1)师(逐一播放小猫、小羊):听,是谁?(前面两个比较简单,幼儿都能猜得出是什么,所以直接是幼儿猜测,教师出示动物验证,并表扬,如果然是中班的孩子,会听,一下子就猜得出。)小结:每个小动物发出的声音可能都不一样,通过声音可以猜出是谁。(2)师:(同时播放狗、公鸡的叫声):还有谁呢?(此环节幼儿听到一个动物叫声就说出动物名称,教师可让幼儿听时等一等或直接告诉他们判断错
10、了,不止一个动物,形成强烈的对比后再来播放图片验证)小结:看来耐心点、仔细听很重要哦。2.借助声音和特征猜动物师(播放兔子叫声):再听一个。(凭声音幼儿难听出,猜测不同答案,教师出示兔子耳朵进行提示,幼儿猜测正确后图片验证)小结:有时不光需要听,也借助于眼睛去看哦。三、根据局部特征猜动物,体验猜测的乐趣1.根据简单局部特征猜测(1)师(出示大象鼻子、长颈鹿脖子):看,可能是什么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特征明显,较简单,幼儿都能猜得出,教师要追问猜测的过程。)小结:根据每个动物特别的地方可以猜出来是谁。(2)师(出示蝴蝶花纹、斑马纹和老虎纹):再来一个,是谁?(特征有类似,且不明显。幼儿在猜测的
11、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或错误,请其他同伴阐述,进行资源之间的互动。)2.根据局部相似特征猜测师(出示小鸡绒毛):这是谁呢?(幼儿答案不一,如猜是小鸡或鸭子等。教师统计幼儿答案,询问幼儿猜测的理由。然后出示爪子和头部进行提示,最后用歌曲来验证:毛茸茸呀,胖乎乎,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验证幼儿猜测结果,过程中极力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小结:有时候靠一个特点是猜不出来的,需要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动物。四、尝试设计动物谜,进一步体验猜测的乐趣1.了解设计表,明晰操作要求师(出示猜谜设计表):刚才通过演一演、听一听和看一看的方式来玩猜动物的游戏,能用画一画的方式来玩猜谜的游戏吗?教师示范设计,请幼儿来猜。
12、2.动手操作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把你喜欢动物的特征记在这张纸上的空白处。幼儿通过画动物的特征进行设计。3.玩猜谜游戏师:孩子们,带着你们设计的动物谜语,我们一起出去玩猜谜的游戏吧。活动反思:猜猜我是谁以幼儿喜欢且在较熟悉的动物入手,以猜猜的形式展开活动,确实受到了中班幼儿的喜爱。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在猜猜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辨认动物,并在追问猜测的过程中追问其思考的路径,幼儿观察、比较、猜想等能力都相应得到提升。本活动兴趣点的调动还在于教师现场语言的使用,如有点难的,还敢挑战吗?等话语的运用。第 4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拔河教案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13、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拔横绳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绳子这一活动材料,没有危险性,比较适合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臂的力量,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活动目标:1、发展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集体协作的精神。2、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在场地上画 3 米间隔 3 米的平行线。2、10 米
14、长的粗绳一根,放在中间线上。活动过程:1、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随健康歌音乐做热身运动。2、讲明游戏活动规则:必须在教师发令后,双方才准用力拉绳;绳子必须横拉,以绳子的大部分拉过线为胜。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和体力相近的两队,各成横队面对面分别站在绳的两侧。活动开始,两队幼儿交错站立,用双手将绳拿起站在中线上。教师发令后,双方各自用力向后拉绳,力争把横绳拉过本队背后的3 米横线,以将绳拉过横线的队为胜。4、玩法引导:此游戏也可以改为用一只手拉绳的方法进行,也可改为将绳的中间用一条红带子结好,与 3 条线垂直交叉放在地上,并将红带处放在中间上,两队成纵队站立进行纵向拔绳比赛,以红带子越过本队一方
15、3 米线的队为胜。5、引导幼儿创编出更多的玩法。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一玩,共同创编出更多的玩法。第5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水果蹲教案活动目标:1、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苹果,草莓,香蕉,葡萄,桃子头饰各一个。活动过程:一、导入问小朋友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吃哪些水果?今天啊,老师邀请了水果娃娃们来跟我们的小朋友做游戏。引出游戏。下面,老师要讲一下活动的规则。1、我们先把小朋友们分成五组(
16、或四组,根据来园人数再做划分)排在第一个为组长,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2、苹果组小朋友说,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3、香蕉组小朋友说,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葡萄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4、葡萄组小朋友说,葡萄蹲,葡萄蹲,葡萄蹲完草莓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5、草莓组小朋友说,草莓蹲,草莓蹲,草莓蹲完桃子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不停的循环,哪组接不上就被淘汰出局,其他组接着玩,最后一组就是胜者。几轮玩下来后,把蹲改为跳,即苹果跳,苹果跳,苹果跳完香蕉跳,还是重复以上步骤,若还有时间,可以将跳改为跑。二、带到操场,戴好头饰,开始游戏。第 6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
17、案:积木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构建,探索发现积木因不同的连接方法而呈现的奇妙变化。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积木若干、毛毛虫图片、绒布毛毛虫玩具等。活动过程:一、自由搭建1回忆与交流:你用积木搭过什么?2幼儿尝试用 7 块积木自由搭建。3欣赏作品。教师分析从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导幼儿关注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积木的多变性。二、搭毛毛虫(一)游戏一:搭一条毛毛虫1(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求)也用 7 块积木搭
18、一条毛毛虫。2(幼儿交流)你是怎样搭毛毛虫的?怎样把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来?(二)游戏二:毛毛虫变长了1(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比较,看看谁的毛毛虫最长)2(教师提出搭建要求)让你的毛毛虫变得更长。3(幼儿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较并交流)你的毛毛虫是怎样变长的?小结积木连接的孔越少,毛毛虫就越长。(三)游戏三:会扭动的毛毛虫1(教师出示绒布毛毛虫玩具)请大家观察一下,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和绒布毛毛虫在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小结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是直的,绒布毛毛虫是可以扭动的。2(教师引导并提出搭建要求)让你搭建的毛毛虫扭动起来。3(幼儿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体会)你是怎样让毛毛虫扭动起来的?小结两块积木只要各
19、连接一个孔,毛毛虫就可以扭动了。教师分析先让幼儿尝试用 7 块积木搭建一条能连接在一起的毛毛虫,目的在于引发幼儿搭积木的兴趣;然后再用幼儿自己搭建的作品,通过比较来发现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使毛毛虫变得更长的秘密;最后用柔软的绒布毛毛虫来启发幼儿思考硬硬的积木能否搭出一条也能扭动的毛毛虫。三个环节步步推进,始终在引发幼儿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励幼儿大胆探索,在体会积木的多变性的同时体验游戏的快乐。三、师幼交流分享游戏感受活动反思在设计百变积木活动前,我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内容的生活化。积木是幼儿最常见和熟悉的玩具,每个幼儿都非常喜欢且百玩不厌。作为一种玩具,能够获得幼儿如此喜爱并且持久不衰
20、,本身就说明积木的魅力。但事实上,恰恰是因为积木的多变性特质而让幼儿很难获得理想的搭建结果。幼儿在搭积木时,受从自身意愿出发的自由随性和有限经验的影响,搭积木活动往往呈现出过度自由而目的性和挑战性不强的状况,这一状况很容易瓦解幼儿搭积木的兴趣。教师也大多忽视积木这一玩具背后所隐含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忽视提高幼儿搭积木的兴趣和质量。因此,选择幼儿所熟悉的材料积木作为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与游戏材料的有效互动。二是目标的适宜性。考虑到中班幼儿刚从小班升上来,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目标设置在:让幼儿在自由搭建的基础上,尝试有目的地搭建;通过发现并掌握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幼儿搭积木的兴趣。三是过程的互
21、动性。作为有目的的教学游戏活动,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游戏情境,用提问或追问的方式与幼儿互动,以此让幼儿体验挑战和成功的快乐。我认为有效的师幼互动,应建立在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做到既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和动手探索,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第 7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走迷宫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这节课是走迷宫,它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对空间的把握,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和思考,并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以及勇于挑战的品质,在以前的数学课中我班幼儿也进行过走迷宫的活动但是孩子们的能力差距很大很多幼儿在活动进行中不知不觉就迷路了有的孩子差不多每条路都
22、试走完才能找到正确的路线,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幼儿会失去耐心。今天有准备了一节走迷宫的活动课讲数学活动融入走迷宫的游戏中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提升自己的经验找到好的方法。活动目标1.喜欢走迷宫体会成功的喜悦。2.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学会检查。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1.幼儿会认读数字 1-7.2.幼儿用书,不同大的迷宫图各一张活动准备1.让幼儿复习数数2.将幼儿进行分组和玩法活动过程一感知了解一.接示课题。引发兴趣二.引导幼儿复习了解走迷宫的方法1.出示迷
23、宫图,让幼儿感受迷宫的结构,让幼儿数一下一共有几条路2.请幼儿上来先找一下入口和出口,再试着走迷宫3老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了解走数字迷宫的要求4.带领幼儿分析遇到岔路口高如何进行选择5.根据方法检查幼儿是否走正确三,分组操作1 教师介绍不同的迷宫图让幼儿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老师讲解活动内容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小组二交流归纳1.展示结果,小组间相互交流检查2.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3集体讨论修正三讨论归纳走迷宫的方法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以极高的兴趣在进行参与,通过活动幼儿能较好的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并且能正确的找到路线,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有极大的自由
24、操作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间学会了互相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空间智能也得到了提高。如果在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设计迷宫在和孩子们一起搭建迷宫并且培养幼儿学会检查。第 8 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飞盘教案活动目标:1、发展跑、跳、投的技能,增强上下肢力量。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2、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游戏准备:1、彩色塑料飞盘(人手一个)。2、较宽敞、无物体摆放的长方形场地,以长 1015 米、宽 6 米左
25、右为宜。或较为空旷的圆形场地,如操场。游戏玩法:1、幼儿手拿飞盘分散站在场地上。教师发出口令:把飞盘放在头上,松开手慢慢地向前方走!幼儿立即将手中的飞盘顶在头上,双手侧平举在场地上慢慢地走。片刻后,教师发出口令:停!向后慢步走!幼儿立即慢慢移动脚步向自己后方走。片刻后,教师发出口令:停!向左侧方向走!幼儿立即慢慢地移动脚步向左侧方向走。片刻后,教师发出口令:停!向右侧方向走!幼儿立即慢慢移动脚步向自己的右侧方向走。2、幼儿手持飞盘分成4 组,分别站在场地四周(一个小组站在场地的一边)。教师发出口令:右手握飞盘,向场地中间掷飞盘!各组幼儿立即将右手中的飞盘掷向场地中间。然后教师发出口令:男小朋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中班 游戏 活动 教案 4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