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木头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教案木头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案木头人.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只。2地面上画好写有数 1-10 的方格。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幼儿集体念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要求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造
2、型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动。2、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1)教师手持“魔棍”,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师”巡视,变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游戏中“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小马”“变成小兔”等指令,“木头人”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2)“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 1-10 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3)“木头人”跳舞。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棍”,
3、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4)随着音乐,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活动反思本次快乐的木头人采用了多种游戏的方式,每个步骤紧紧相连,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完成同一个目标,增加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又强化了活动目标。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既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又强化了活动目标。最后送“木头人“回家的环节让幼儿知道“木头人们”累了,该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整活动强度。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2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 AB 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2.在故事
4、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音乐、手花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感受 AB 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1.欣赏 A 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2欣赏 B 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
5、表演选“聪明人”。(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3 3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 眉飞色舞、兔子舞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
6、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
7、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
8、锻炼、跑步)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四、表演眉飞色舞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活动目标: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会说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木偶玩
9、具一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老师好。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那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好吗?(拿出木偶玩具)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
10、动,不许说话了。(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3、游戏时间。(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游戏时再进行仿编儿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听说游戏。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5 5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民间游戏木头
11、人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敏捷性,通过玩此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过程中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快乐和满足。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活动重点活动重点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老虎头饰、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二、基本部分二、基本部分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 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山
12、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 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玩游戏三遍。还有一种好玩的玩法,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
13、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幼儿游戏三至四次。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三、结束部分三、结束部分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户外活动继续玩此游戏,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戏。活动反思活动反思通过玩游戏,幼儿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游戏效果很好,初步培养了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难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重点、难点把握较好,是值得开展的好游戏,这也是挖掘民间游戏的魅力所在。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6 61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教案木头人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教案木头人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引导
14、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使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2、激发幼儿敢于探索和勇于发现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音乐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游戏木头人,指出人不动是很难受的。二、让幼儿明白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因为人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1、听音乐做动作提问: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在干什么?是身体的哪些部位跟着音乐在动?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提问:除了舞蹈是人身体的一种活动外,你还知道人们有些什么样的活动?它们分别是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三、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感知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1、每组发一个纸娃娃,让幼儿把认为可以动的部位
15、用笔做上记号,要求互相协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假如你不能确定的话,就可以起来再动一动。2、请你来动一动,你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动。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教师说出一个可以动的部位,请幼儿用此部位做个动作。四、课后延伸让幼儿继续寻找身体里许多看不见,甚至感觉不到的会动的部位。2 2 幼儿园大班木头人教案:我们都是木头人幼儿园大班木头人教案:我们都是木头人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进行改编。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会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幼儿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2、请
16、幼儿说说玩游戏时哪个部分能改动,使游戏更好玩。激发幼儿改编游戏的愿望。3、引导幼儿自愿分组,分别从形式、规则、说儿歌的方法、最后定格的造型、游戏的人数等几方面探索游戏的不同玩法。4、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玩法、总结游戏经验,提出新问题并不断改进完善新玩法。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改变游戏的玩法,在儿歌的节奏、跑动的步伐、组织的形式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尝试。他们边玩游戏边修改游戏规则与玩法,合作与自主性体现得十分充分。幼儿对最后定格造型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在户外受场地的限制,很难尽兴发挥,因此生成了下一个室内造型活动。幼儿园大班木头人教案,木头人是我国一个从古流传至今的小游戏,它可以让幼儿更加了
17、解自己的身体,激发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优良品质。3 3 幼儿园大班木头人教案:木头人幼儿园大班木头人教案:木头人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5
18、、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我们都是木头人,不
19、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播放音乐)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小结:有 2 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 2 次要连续变 2 个不同的造型。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1、鼓励幼儿 4 组挑战比赛。1 组比赛,另 3 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3、进行第二轮比赛。4、进入第三轮比赛。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活动延
20、伸: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7 7游戏目标:游戏目标:1、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及自我控制能力。2、学会民间游戏熊和木头人,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游戏准备:游戏准备:1、知识经验:熟悉游戏熊和木头人。2、环境创设:户外、室内活动场地均可。游戏过程:游戏过程:一、引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教师引入:“小朋友们知道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吗?”“木头人会动吗?”“木头人不能做什么?”二、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1、幼儿按秩序站好2、教师讲解玩法:(1)教师扮演熊,幼儿扮演木头
21、人,按秩序站好。当教师往前走的时候,幼儿也跟着走,可以学动物,摆出各种造型。教师一边走在队伍前,一边喊“熊和木头人”,口令结束时突然回头,这个时侯幼儿不能动,无论原来是什么姿势,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被教师发现有人动了,就要退出游戏,在旁边观看。教师提问:“说完口令后,小朋友们要怎么做?”教师提问:“如果木头人说话、笑或者动了,要怎么做?”(2)请个别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三、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讲评指导1、游戏第一遍,教师在前面慢慢地走,幼儿在后面慢慢地跟,摆出造型。2、游戏第二遍,教师在前面加速地跑,幼儿在后面跟着小跑,摆出造型,在第一轮活动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四、讲评游戏情况游戏重难点:1、
22、游戏中,教师要多表扬坚持时间较长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指令及游戏规则进行游戏。2为提高幼儿兴趣,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师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声音不够大,排队秩序混乱,环节可以更加丰富一点,更加深入,如熊去抓木头人,木头人同伴来营救等。幼儿园教案木头人幼儿园教案木头人 8 8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 s 和 sh,an 和 ang 等音。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听说游戏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发
23、准难发的音和易混淆的音,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控制自己的动作及语言反应的能力。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活动过程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以小木偶的 El 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教案 木头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