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服饰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与服饰文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研究课题:成语与服饰文化的源远流长班级:583班研究成员:邓兰艳(328)、何俏琼(330)、刘亚军(332)、钟凯玥(333)、王平(334)、黄雪娇(335)、夏洵也(336)、卜萍(337)有关服饰文化的成语:1 珠光宝气 : 形容闪耀着光彩。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2凤冠霞帔:古代贵族妇女往往以凤凰为冠饰。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霞帔亦称“霞披”、“披帛”,以其艳丽如彩霞,故名。披帛以一幅丝帛绕过肩背,交于胸前。事林广记服饰类载:“晋永嘉中,制绛晕帔子,令王妃以下通服之。”宋代定为命妇冠服,非恩赐不得服。明代始为命妇品级的服饰,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妇,皆服
2、用不同绣纹的霞帔。3高冠博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出自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4衣冠辐凑:辐凑:车辐凑集于毂上。达官显贵集聚一处。出自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唐杨炯):“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凑。”5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漂亮。出自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6 衣冠济济:济济:庄重恭敬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庄重。出自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7短褐不完: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出自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
3、绣。”8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9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出自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10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出自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11两袖清风: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
4、法严于律己的人。出自次韵吴江道中(元陈基)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12同袍同泽: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13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出自战国策齐策三(汉刘向):“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14披襟解带: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15颠倒衣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出自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
5、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16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出自春赋(北周庾信):“屋里衣香不如花。”17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出自南史陈纪下 隋文帝 谓仆射 高熲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18广袖高髻: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形容风俗奢靡出自童谣(汉)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19披裘负薪: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出自论衡书虚(汉王充)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
6、地瞠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之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于姓名!遂去不顾。”20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出自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21衣锦褧衣: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出自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郑风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22返我初服:比喻辞官归隐。出自七启(魏曹植)愿返初服,从子而归。”23濯缨洗耳: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出自魏书刘献之传:“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24缟纻之交:缟
7、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先秦左丘明)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25前襟后裾: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出自颜氏家训兄弟(北齐颜之推)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26 无衣之赋: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出自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27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
8、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出自法言寡见(汉扬雄):“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28满袖春风: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出自水仙子(元张可久):“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29汗流洽衣: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出自答宗伯董浔阳(明张居正):“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30绝裾而去: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出自世说新语尤悔(南朝刘义庆):“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31短褐穿结:形容衣衫褴褛。出自五柳先生传(晋陶潜):“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2衣锦食肉:穿锦绣衣裳
9、,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出自商君书算地:“刑人有列,则君子下其位;衣锦食肉,则小人冀其利。”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信(韩信)望衣锦食肉,谁指望夺印怀仇,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33饱食暖衣: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34狐裘羔袖:狐皮衣服,羔皮袖子。 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35衣锦还乡: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出自南史刘之遴传(唐姚思廉):“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36衣绣昼行:比喻在本乡做官(或富贵归乡)而荣显乡里。出自 魏书甄琛传“
10、未几,除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37白日衣绣 :白天身着华贵官服,让人们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故乡的乡亲们夸耀。出自风俗通怪神(汉应劭):“(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38角巾私第:穿常服而居私宅。谓功成隐退。出自晋书王浚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39解衣包火: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出自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40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以后,泛称戏曲艺人、演员。出自英雄儿女传四回:“
11、这些不经之谈,端的都从何说起?难道偌大的官场,真个便同优孟衣冠,傀儡儿戏一样? 成语与服饰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的成语,短小却精,充分体现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让我们在这些简洁精深的成语中探索有关汉服的蛛丝马迹,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从这些宝贵的语言文化结晶中,看到我们华夏文化的缩影,有助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我们的汉服汉文化。与友相聚,自然聊起中国“汉服”服饰和历史,听后,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趁着一股儿新奇劲儿,查阅“汉服”的资料;嗨,您别说,网络上的“汉服”粉丝和复兴中华衣冠的呼吁可真不少,大多是可爱的年轻人,身着“汉服”、推广“汉服”,再看看他们对“汉服”的钟爱和理解,内心不禁涌动一
12、股热流,潸然泪下朋友笑说这是中国情结,是啊,身体中流淌的是华夏祖先的血脉,骨髓中沁透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哪个华夏儿女不心系中华。难怪汉服粉丝都说:“汉服”是我汉家魂魄所依矣。仔细想想,这种说法确有新意。 “汉服”也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从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末,传承长达3700多年;“汉服”虽历经各朝代轮换更替,但华夏民族却始终以“交领右衽,袖松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 的服装特点延续相传。交领右衽、褒衣博带、行云流水的衣裳特征,不只影响了中国少数民族,就连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服装,也受汉服的影响,以致东亚服饰具有“汉服”的共性。而今,“汉服”服饰文化的遗失,不是由
13、于汉服的不方便,也不是由于西风东渐;这要从1644年满清入关后,满清政府强迫汉人把头发剃成他们的样子,脱掉华夏子孙穿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服”服装,改穿满族人的服饰,这就是“剃发易服”。它换掉了占汉族社会生活主导者男性的衣冠,动摇了华夏民族“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的礼法制度的根基,素有“衣冠之制”之称的“汉服”从此遗失。虽然现今,“汉服”服饰文化,渐渐兴起,但由于中华传统文化遭破坏,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没有传统民族服饰的概念,以至现今华人对民族服饰“汉服”的记忆模糊不清。回顾历史,有自豪,不免也有些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历史的变更出现文化断层,“汉服”服饰文化与现今人们思想文化的如何衔接,众说纷纭,
14、有道是恢复“汉服”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汉服”也不是现在人们思想中的“古装和戏服”。很多朋友都说:我们中华民族的衣冠服饰是传统文化外展的体现,要恢复中国衣冠大国、礼仪之邦的文化,汉服服饰的回归成为必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民族服装,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藏族、蒙族、维族等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服饰,而汉民族的服装却遗失在360年前遥远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你我看到的是,中国人把中山装,满族的长袍马褂、旗袍,或是西方人的西服,礼服作为自己的服装 左传定公十年中说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中注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可见,我们的先祖是以服饰
15、华采的美称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称之为“夏”;从字义上看,“华”字有美丽的含义,而“服章”就是“汉服”,“夏”字有盛大的意义,“礼仪”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华夏”连起来确是个美好的词,所指的是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追溯历史,恍然大悟,如果没有服饰与礼仪,又如何称“华夏”?我们都知道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从皇帝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史,我们的文字“汉字”历经数千年风云,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表象,更在于每个字都有深邃的内涵,使我们民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华夏祖先发明的文字“汉字”记载着我们文化与历史兴衰,中国的成
16、语短小精炼、寓意深厚,含历史故事及哲学意义,流传至今。 借助成语里面有关“汉服”服饰的一些说法,与朋友分享蕴含着华夏文化的缩影,简洁精深而宝贵的语言文化结晶成语故事,有助我们揭示汉服踪迹,了解“汉服”文化。 春秋战国时的冠,称之为首服,天子、诸侯、大夫们用于上朝和祭祀的礼服。加冠之礼出于商周,历代皆有不同,到明朝时,除士大夫还严格遵照古制行加冠礼外,一般家庭则是把冠礼和成亲仪式一起举行。冠不仅是成年的象征,也是君子和礼仪的象征。男子在二十岁时要行成年礼,古语称:“二十而冠”,他的父亲要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为他举行成年加冠礼, “冠礼”通常在宗庙举行,期间要加三次冠,一是缁布冠,第二次是皮弁,第
17、三次就是爵弁,三次加冠后,该男子把头发梳成成年人的发髻。 成语“冠冕堂皇”指外表庄严尊贵或光明正大的样子,也比喻表面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是很有气派的样子。在汉服的历史上,人们开始戴冠是为了美观,渐渐的就成为表示身份“昭名份,辩等威”的标志,有身份者带冠,平民把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平民称为“布衣”。 成语“士死不免冠”讲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卫国做一个大夫的家臣的时候,蒉聩kui ku就和孔悝ku 叛乱去袭击卫国国君出公,子路闻讯,赶回去相助,结果他在与敌人激战的时候,用以系冠的缨绛被人砍断,冠摇摇欲坠,为了不让它跌落,子路放下武器去系好冠,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我要死了,也要把头巾整理好。因此被人趁机砍成肉酱!这就是“士死不免冠”的来历。通过历史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至高地位。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汉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不同朝代都可从衣着服饰上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审美情趣,及人文精神的文化背景。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同样是华夏汉服衣冠的辉煌历史。愿能与您分享“汉服”文化的美丽,开启您对中华传统正统文化的热爱和追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