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初步设计说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宁波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初步设计说明.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鄞州区云龙镇金水苑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一)、宁波市规划局提供的地形图,规划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二)、设计任务书:宁波水木清华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三)、项目立项文件(四)、华升建设集团浙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宁波水木清华置业有限公司所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五)、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地方法规和相关文件。二、设计概况(一)、工程概况:1. 该项目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小区总用地28794平方米,规划范围内现状为宁波双燕奶业有限公司用地,用地周边基本为农田。规划区南面临规划10米宽的规划道路,西面临规划中的城市次级干道,东面为15米宽自然河道,北面为农田。地
2、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根据宁波市城市规划项目管理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规划要求地块退让:南侧退让红线5M,北侧退让红线9M,东侧退让红线10M,西侧退让红线10M。同时宁波市规划局在充分考虑了该地块的商业价值的基础上,要求对容积率,绿地率以及建筑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改善地块的周边环境。其容积率1.7,建筑密度27% ,绿地率30%。2. 工程规模:本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8160m2,地上建筑面积为48949m2。均为二类高层居住建筑和多层居住建筑。3.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高层建筑、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4. 设计内容和范围:本工程主体建筑的建筑、结构、给排水
3、、电气、暖通及总图工程;本工程室内精装修设计及室外景观、绿化工程、玻璃幕墙设计由甲方另行委托。 (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8794,共14栋单体,住宅建筑地上最高建筑18层。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建设特点:1、确立“以人为本”的规划指导思想,致力于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空间。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整体设计和安排外部空间环境,精心布局,合理引入人行步道及组团空间。讲究空间的序列性,交通的可达性。3、可参与性:人性化的设计,适宜的尺度,局部景点的细腻打造,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视线的调配、视角的高低,都源于亲身的体验中。4、和谐性:在处理好交通、消防、环保、等基本问题的前提下
4、,以坚持建筑设计、规划、布局、景观环境与绿化空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护小区环境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达到生态效益、人居环境、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5. 节省建设费用,缩短建设周期;6. 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等;7. 从设计角度体现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及抗震设防的合理性;8. 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自保温陶粒混凝土砌块,屋面保温玻璃棉板等的使用,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四)、具体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28794 计入容积率面积(地上总建筑面积):48949其中住宅:45619多层住宅
5、19415高层住宅26204商业部分2690物业管理用房:145物业经营用房195社区办公用房:150社区经营用房150不计入容积率面积:3750 架空部分:3750地下室面积:18160人防面积:4958绿地面积:8638.2建筑占地面积:7697容积率:1.699建筑密度:26.7绿地率:30公共绿地率:8机动车停车位:480个其中地上部分:135个地下部分:345个总户数:470户三、总平面设计 (一)、总体布局本项目以高层和多层住宅为主,配以相应的商业用房和物业配套。各个住宅单体相对独立,同时又通过地块道路交通骨架和地块结构的骨架紧密的串联在一起,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居住区。在地块
6、的南西两侧设置部分商业用房,以行成商业街,为小区提供相应的配套。小区西侧布置4栋高层,东侧布置10栋多层。小区的组团间留有足够间距,使高层住宅满足日照及景观的均好性要求。中心绿化区留有相当开阔的集中绿地及活动空间,尽量做到“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走在回家路上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二)、竖向设计本工程用地地形相对平坦,四周道路以及市政设施齐全,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煤气、热力等各种管线可按照市政提供的接口位置就近衔接。竖向设计采用双坡式,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放方式,经道路雨水口汇集,排入城市干管。多层建筑室内0.000设计标高初步定为黄海高程5.07M高层建筑室内0.0
7、00设计标高初步定为黄海高程4.37M。 (三)、交通设计道路交通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是居住区的结构骨架,并由此规定居住行为的轨迹,编排空间形态的秩序,铺设社区生活的生动场景,进而塑造了场所空间的鲜明性格。在设计中我们着重于道路及交通的丰富蕴含,体现三大功能,即:交通功能、交往功能和景观功能。1)出入口:为了满足规范上的要求, 地块的主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的规划路上,其次入口开在了地块西侧的规划路上。2)车行系统:小区车行系统由小区级道路和组团级道路组成,本方案基本道路交通骨架清晰、简捷。以一条贯穿地块的道路来组织行车。宽6米小区级道路为机动车进入小区主要车行道,4米宽的人行道的单独设置,这样可以
8、做到人车分流,并考虑尽可能减少车辆对居民的影响。组团道路宽4.0米,宅前一般宽2.5米。3)步行系统:小区是通过中间的主干道来组织人流,将庭院、绿地、广场等不同的、有趣味性的空间融入到行走的体验中。4)停车设计:小区内停车主要设置在小区级干道的两侧,停车位480个,其中地面停车位135个,地下车库停车位345个。(四)、景观绿化现代化的居住建筑已不再是简单的水泥砖墙的堆砌,它还包括环境、绿化、配套、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作为小区的环境景观,重点考虑将绿化和建筑相结合,住宅群的流线型组合,恰如其分的把周围的绿地、景观引入,通过带状绿地贯穿与住宅群体之间,注重小区外围绿化的城市美化作用和隔离效果
9、,同时将绿化和步行交流结合,以带状绿地加强区内步行组织,亦使各住宅 尽可能接近绿地。本方案注意绿化结合点的处理,在空间焦点和视觉转折点处强化设计,通过木亭、薄膜等小品,丰富了空间对景的变化,使建筑、绿化和景观相结合,取得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四、建筑设计(一)、单体设计本方案住宅单体户型设计严格按设计任务和相关规定进行设计,针对本项目为高档商品房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搭配。套型设计特点:1、套型设计立争全明设计,每个房间均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2、套型设计尽可能地满足人居的各项要求,做到动静分区,干湿分区,污洁分区,并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满足使用功能尺度。3、室内交通顺畅,不穿行居住空间,尽
10、可能节省交通面积。4、入口处一般都考虑过度性空间。5、厨房位置相对接近入口。6、空调室外机位置及排水与单体建筑造型统一设计,成为丰富立面造型的元素之一。(二)、建筑风格本方案在建筑空间形态中,注重塑造小区建筑群的整体形象,力图创造优美、舒适并富有新意的小区空间。从整体到单体,以区域环境为出发点,为居住者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在居住形态设计上创造典雅而且独特个性,富有海岛特色的可识别性的建筑造型。小区内各建筑错落有致,它们与流畅的弧线道路相呼应,设计中以现代特色的元素为建筑造型的主题,充分吸收现代建筑的特色,强调虚实对比,注重细节设计,使建筑立面渗透出新颖、明快的气息。(三)、建筑
11、构造和装修做法明细表非上人屋面保温层:50厚矿棉毡防水层: 4厚SBS防水卷材隔离层:无纺聚脂纤维布找平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坡层:炉渣找坡(坡度见平面图,最薄处20)结构层:现浇钢筋砼板上人屋面刚性防水层:50厚C30细石砼随捣随抹(4150双向)隔离层:无纺聚脂纤维布找平层:20厚1:2.5水泥砂浆保温层:50厚矿棉毡防水层:4厚SBS防水卷材找平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坡层:炉渣找坡(坡度见平面图,最薄处20)结构层:现浇钢筋砼板地面:a.楼梯间、电梯间、设备机房地砖平铺面层(1:1水泥砂浆填缝)5厚1:1水泥砂浆结合层;15厚1:3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结构层;b.车库、人
12、防3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后撒干拌1.:2水泥砂,表面压光;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楼面:a.餐厅、卫生间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表面扫毛);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b.商业店面面层二次装修定5厚1:1水泥砂浆结合层;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天棚:a.无吊顶12厚1:1:6水泥石灰砂浆分层赶平;6厚1:1:6水泥石灰砂浆光面;白色乳胶漆2度。b.有吊顶现浇钢筋砼板轻钢龙骨埃特板吊顶内墙:a.餐厅、卫生间、贮藏室;12厚1:3水泥砂浆分层赶平;6厚1:2水泥砂粘贴层;白色乳胶漆2度b.楼梯间、设备间等12厚1:1:6水泥石灰砂浆分层赶平;6厚1:
13、1:6水泥石灰砂浆光面; (6)外墙:人造石材饰面(7)门窗: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第二章 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宁波云龙镇金水苑小区,本工程共有一层地下室,层高:全地下室部分3.70m;主楼范围内层高3.70m。地上有14幢A1A4为高层18层,其余为多层住宅楼.二、自然条件1. 基本风压:Wo0.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 基本雪压:0.3 KN/m23.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丙类。5. 建筑场地类别类6.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7. 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核6B级三、设计依据1. 岩
14、土工程勘察报告;2. 建筑及各设备专业提供的资料;3.设计遵循规范、规程、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四、楼屋面均布活荷载1. 非上人屋面: 0.5 KN/m22. 上人屋面: 2.0K
15、N/m23. 商业活动用房: 5.0 KN/m24. 阳台: 2.5 KN/m25. 消防楼梯、电梯厅 3.5 KN/m26. 卫生间: 2.0 KN/m27. 电梯机房、空调机房: 7.0 KN/m28. 办公室: 2.0 KN/m29. 停车库、汽车道 4.0 KN/m210. 地下室顶板施工活荷载: 5.0 KN/m211. 消防车道: 16.0 KN/m2本工程为核6B级人防,荷载按人防规范取值。五、主要结构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垫层C15地下室外墙C35(抗渗等级P8)地下室底板,顶板C35(抗渗等级P6)各层楼面的梁、板、楼梯C30C25剪力墙、框架柱,地下一层:C3
16、5;一层以上:C30;次要构件(如圈梁、过梁、构造柱等):C25地下室底板厚度400mm,人防顶板厚250mm,非人防顶板厚180mm。具体构件尺寸详见结初图。()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一类环境:二b类环境以外的部分。二b类环境:基础底板、外墙、水池、有覆土地下室顶板及其它处于潮湿环境的部位。()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及地下各层楼面及一层楼面采用掺微膨胀剂的伸缩补偿混凝土。钢筋:直径10用HPB30010用HRB335或HRB400墙主筋采用HRB335,梁、柱纵筋采用HRB400填充墙:0.00以下填充墙采用混凝土实心砖,其余墙体均采用陶粒增强加气砌块轻质隔墙。型钢Q235B,焊条E43
17、(用于HPB300钢筋,Q235B焊接),E50(用于HRB335钢筋),E55(用于HRB400钢筋)。六、结构选型地基基础本工程基础采用直径400500预应力管桩2抗侧力体系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A1A4楼为18层,其余为多层。地下室顶板作为整个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本工程高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多层为框架结构形式,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七、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依据规范设置抗震缝和伸缩缝,地下室设置后浇带,且采取以下措施:1. 地下室横向设置加强带2. 加配温度筋3.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八、结构计算结果整体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屋及
18、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年版)。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模型考虑,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输入,考虑平动和扭转耦连的影响,上部结构嵌固在地下室顶板。主要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A1#楼:1结构自振周期平动自振周期T11.0332,T20.9659,T30.9012。第一扭转自振周期Tt0.9012,Tt/ T10.870.92地震作用下和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地震荷载作用下: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3260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3288X、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及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间平均位移的比值均小于1.5。风荷载作用下: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9584
19、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3118X、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及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间平均位移的比值均小于1.3。A2#,A3#楼:1结构自振周期平动自振周期T11.3794,T21.2401,T30.9886。第一扭转自振周期Tt0.9886,Tt/ T10.720.92地震作用下和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地震荷载作用下: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434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771X、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及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间平均位移的比值均小于1.5。风荷载作用下: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3486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304X、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及最大层间位移与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波 初步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