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第四册数学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新课标第四册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第四册数学教案.pdf(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重、难点: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
2、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1、加减、连减应用题第 课 时: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 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教
3、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2.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13.小 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
4、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2+13=35(人)(2)22-6=16(人)35-6=29(人)16+13=29(人)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2+13-6(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的第1 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 习 的 第 4 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
5、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全课总结1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连减应用题,教科书第5 页的例题2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认识
6、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2教具准备: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1 5+6=2 5-8=3 0+7=6+2 4=2 7-9=1 4+6=2 0-7=1 9-9=2.一辆空调车上有4 2 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 6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二、新授课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1 .教学例2。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1)提问:用
7、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 5 4 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 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 2 2 个,现在剩下多少个?(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根据“一共做了 5 4 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 8 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 4 8 =4 6(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 6 2 2=2 4(个)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 4 8 2 2=2 4(个)(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
8、度去思考问题)根据“第 队小朋友买了 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 2 2 个 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样列式?8+2 2 =3 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乂该怎样列式?5 4 3 0=2 4(个)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教师:要先算8+2 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 4-(8+2 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列式:5 4-(8+2 2)=5 4-3 0=2 4(个)答:还剩2 4 个面包。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2 .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
9、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 9 4 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 3 4 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 2 9 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4)列式计算:94 34=60(个)60 29=31(个)或 34+29=63(个)94-63=31(个)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94-34-29 或 94-(34+29)2.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
10、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58-6-7 或 58-(6+7)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3.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 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5.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
11、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1.口算:78-17 45+54 71-34 35+2461-45 29+56 29+41 91-45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3)小明用了 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 9根,下午来了 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 27个红灯笼,18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
12、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泗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4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金 牌 银 牌 铜 牌1996 年 16 22 122000 年 28 16 15(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教学反思:2、乘加、乘减应用题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教科书第8 页例3。教学目标:
13、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 页例3 的挂图。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商店里有4 盒乒乓球,每盒6 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二、新授课1.教学例3。(1)出示:教科书第8 页例3 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 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 人
14、在玩,还有7 人在旁边看。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2)全班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 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不能)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大家想-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 3 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 人在玩)怎样列式?4X3=12(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 个 4 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有 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15、12+7=19(人)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X3+7=19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5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列式:4 X 3=1 2(人)或 4 X 3+71 2+7=1 9(人)=1 2+7=1 9(A)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 9 人。(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做。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
16、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如:(1)树上有1 0 只小鸟,飞走了 4只,又飞来3只小鸟,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 0-4+3 或:1 0-(4-3)(2)花丛中有一些小蜜蜂,有两个花丛的蜜蜂是4只,还有一个花丛的蜜蜂是3只。花丛中一共有多少小蜜蜂?列式:4 X 2+3(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请同学解答,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师在评讲时要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列完算式一定要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 0 页练习二的第1 题。(1)看图口头编题:爸爸,妈妈和大熊都掰了 9个玉米,小熊掰了 6个玉米,小熊一家一
17、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4)列式计算:9 X 3=2 7 0 2 7+6=3 3(个)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2 .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 8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间?3 .刘老师有5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 1 7 个,还剩多少个?4 .文具店原有钢笔4 0 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5 .同学们做了 5盒大红花,每盒装9朵,送三好学生3 2 朵,还剩下多少朵?6 .育红小学有4个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
18、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6教学内容: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妈妈买了 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 7 个,第二天吃了 15个。(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1)297 15(2)还剩多少个果冻?(2)157(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3)7+152.根据算式补问题。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 个班,每班分7 个。7X5=3 5(个)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9、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8-35=3(个)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练习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 题。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列 式:9X5-15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2.教科书第II页的第3 题。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
20、元,共花8X2=16(元),小明是儿童,每张票 5 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5=21(元)。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 题。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 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 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 3X4=12。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 分。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 分,客场得分是8 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 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 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 X 3=9
21、,客场得分是1 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 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 倍,客场得分是3X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 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 分。3.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 个 放 盘,放了 4 盘。问吃了儿个桔子?4.游乐场有7 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 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6.4 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 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 19个,还要做多少个?77.商 店 里 有 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
22、个,下午又卖8 个,还剩下多少个?教学反思:3、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写出得数。35-5X4=63-(35+14)=32-5-7=19+3X9=45+8-39=8X9-38=56+34-39=2X8+49=8X6+52=二、判断题。1.甲数是3 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2.80减去7 的 4 倍,差是52。()3.第一个加数是1 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 5()三、填空。(1)34加 19的和是,再减去47得 o(2)6乘 9 的积是,再减去39得。(3
23、)89减去4 3 的差是,再加25得。(4)76减去4 3 的差是,再减去19得 o四、列式计算。1.6 乘 4 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2.81减 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3.68减 41 与 19的和,差是多少?4.78减 6 与 8 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五、应用题。1.校园里种了 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 米,修了 3 天,还剩多少米没修?4.有 16米布,做床单用去5 米,做衣服用
24、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5.一箱苹果,吃了 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 个,可以吃7 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8教学反思:第二 单 元 表内除法(一)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找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
25、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儿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儿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儿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 26 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儿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儿份,求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课 第四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