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三.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三(含三套本章测试题,带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第 三 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 15小题)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可以概括为“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走、嘶嘶作响、加入酚醐变红,下列钠的性质中与反应现象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硬度小C.钠的密度小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2.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中加入适量KMnC)4 溶液,红色褪去;向另一份中通入S 0 2,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CU将 SC V 氧化
2、,使 Fe(SCN)3消失B.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将 Fe3+还原为Fe?+C.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02将 SC N 还原D.SC V 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与 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2c。3溶液和NaHCC)3溶液都能跟CaCI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Na2O2可作供氧剂,而 Na2O 不行Cu与 HNC)3溶液反应,由于HNC)3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A.都正确B.C.D.4.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物*编“物疫转化关系甲乙丙TNtL
3、zJCuCuOCuSO*QKNCh 力NaxCOiNaOHNaHCXhOOiNH)2S0ICaSQjSQtNHtHSOiFeFeOjFeCI,FeM g(0H)2中,既可以和盐酸反应也可以和Ba(0 H)2溶液反应的是()A.B.C.D.1 0.关于N a2 c。3和N aH C 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 a2 c。3中的N aH C O3B.分另I J向Na 2c和N aH C C)3溶液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 C h气体较快的为N aH C O3C.可以用C a(O H)2溶液区分Na 2c和N aH C O3溶液D.N a2 c。3比N aH C O3易溶于水1 1
4、.现有一块北方盐湖结晶析出的白色晶体,可能含有N a2 c。3、N a2 s。4、N aC 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证明其成分,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为()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硝酸钢溶液加入足量硝酸加入硝酸银溶液A.B.C.D.1 2.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二氧化硅)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C.工业上Mg可由电解熔融的M g O制取,N a也可由电解熔融的N aC l制取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1 3.把少量过氧化钠投入下列溶液中
5、,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1 mo卜 L1氢氧化钠B.饱和碳酸氢钠C.lm o11T 硫酸亚铁D.饱和碳酸钠14.部分氧化的F e-C 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zCh、CuO洪 5.76 g,经如下处理:足十 一 标 准 状 况 下 Vm L气体一 建 渣 3.2 g匚 沙 液 A(不含5 建 第 一 片曙1 a体&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A 中的阳离子为Fe?+、Fe3 H+B.样品中F e元素的质量为2.24 g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D.U=89615.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zCh)的废CuO制备胆矶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 知 Fe3+在 p H=5
6、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样 口 口 卜合液1 1员 葭|溶 液u|调出=5.浊 液I五法 口心液皿|冷却装过谑 7 CUSO4-5H2O 晶体A.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B.步骤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C.步骤用CuCCh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D.步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入少量冷的蒸储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 3 次二、填空题(共 3 小题)16.根据要求完成A1(OH)3沉淀的生成与溶解过程中现象及相关反应的分析:(1)根据下表中的图像,分析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并完成相关的离子方程式。(2)
7、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 加 入 N aO H 溶液至过髭N aO H 溶 液 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MAKOH;,anlAKOHhlL.5图像BA C Z o iT)1,/;一A B DrHAP)现象立 即 产 生 白 色 沉 淀 一 开蛤无沉淀(有但即溶)离子方程式.二 卜AB:D*_BC_操作偏 铝 酸 盐 溶 液 中 逐 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稀 盐 酸 中 逐 滴 加 入 偏 铝酸盐溶液至过量rtAI(OHJInfAROHM图像Bi2-3 4/(W)I./1A B D MAIC)睨象立 即 产 生 白 色 沉 淀 一开 始 无 沉 淀 f _离子方程式
8、AB:_BC,AB:_BC1 7.某同学对C u 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1)为探究C u(0 H)2 是否和A 1(O H)3 一样具有两性,除选择C u(O H”外,必 须 选 用 的 试 剂 为(填 字母)。a.氨 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稀 硫 酸 d.冰醋酸(2)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将C u O 粉末加热至1 0 0 0 C 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C u 2。粉末,该实验说明:在高温条件下,+1价的C u比+2价 C u 更(填“稳定”或“不稳定”)。向C U2。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此可知
9、,在酸性溶液中,+1 价 C u比+2 价 C u更(填“稳定”或 不稳定”)。(3)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C uO,他根据所提供的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装置A 产生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 _ _ _ _ _ _ ho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0、_ _ _实验结束后,装置B 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E 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的镁条可以在其中燃烧,则 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 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 O18.无水FeCb呈棕红色,极易潮解,100 左右时升华,工业上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备并收集无水FeCb。(1)装置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装置F 中 所 加 的 试 剂 为。
11、(3)导管b 的作用为;装置B 的作用为(4)实验时应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反应一会儿后,再点燃D 处的酒精灯,原因为(5)反应结束后,拆卸装置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6)为检验所得产品为FeC b,可进行如下实验:取 E 中收集的产物少许,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试剂名称和现象)。三、实验题(共
12、1小题)1 9.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 I2 O 3,含 S i C h 和 Fe2 C)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NaOH NaHa)v治液 溶液倍 I _ I 一.将及w I逑滤R H的优 H西 斗-Ai矿工、咛二才一此渣-1电|I注:S i 0 2 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向“过 滤 I ”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 O 3溶液,溶液的pH(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电 解 I ”是 电 解 熔 融 A 12O3,电 解 过 程 中 作 阳 极 的 石 墨 易 消 耗,原 因 是(4)“电解II
13、”是电解Na2 c。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阳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5)铝粉在1 0 0 0 C 时可与用反应制备A l N o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 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 1 N 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 o答案解析1 .【答案】B【解析】A项,熔点低,说明钠块可熔成小球,正确;B项,硬度小,说明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割,错误;C项,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小,正确;D项,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说明可与水剧烈反应,正确。2 .【答案】C【解析】由于SCV是“类卤离子”,与卤素离子性质相似,可以被K Mn C MH*)氧化为(SCN 4 而使红色消失。Fe+具有氧化
14、性,可被SO2还原为Fe2+,也可使红色消失。综上分析可知C 项错误。3.【答案】D【解析】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碳酸氢钠不与CaCL溶液反应,错:钠是活泼金属,常温下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错;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放出氧气,Na2。与水(C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co3),对;金属与硝酸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0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0,对。4.【答案】A【解析】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硝酸钢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铁反应可以置换出铜。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铁反应可以置换出铜,正确;碳酸钠与氢氧化
15、钢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C0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CO2,C0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正确;亚硫酸镀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酸反应生成S02,SO2与亚硫酸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钺。亚硫酸镀与酸反应生成S02,S02通入氨水中生成亚硫酸镀,正确;铁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化合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被活泼金属置换生成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正确。5.【答案】B【解析】当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时发生CO,+2H+=H2O+CO2T,当盐酸滴入碳酸
16、钠溶液时,反应顺序为CO2 i +H+=HCO 3、HCO 3+H =H20 +CO2T )又 因 最 终 生 成 的 气 体 体 积 不 同,即(m22。3)“(1:1)2与 CO2反应实质是一 1 价的氧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物Na2c。3中有一个O 为 I。,摩尔质量是 108 g-molT;生成的氧气为18。2,摩尔质量是36 gm o L。8.【答案】D【解析】Na?。?与 CO?或 HzO反应过程中,N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错误,D 正确;Na?。?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 生 成 故 Naz。?不是碱性氧化物,A 错误;NazCh与水反应生成。2,会引入新的杂质,B 错
17、误。9.【答案】A【解析】五种物质中(N H 4)2S C)4 只与B a(0 H)2反应,M g(0 H)2只与盐酸反应,N a H C O3,A 12O3,(N H4)2C O3与二者都反应。10 .【答案】C【解析】由于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加热后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选项A正确;由于碳酸氢钠中碳酸氢根只需要结合一个氢离子,所以反应更快,而碳酸根离子要结合两个氢离子,分为两步,所以反应较慢,选 项 B正确;Na2 c和 N a H C O 3 溶液加入C a(O H)2溶液,两个溶液都有白色沉淀,无法区分,选项C不正确;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选 项 D正确。11.【答案】B【解析】首
18、先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因 为 CO,影 响 SOk、C 的检验,S O 影 响 C 的检验,所以加入足量硝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检验是否有CO,并把C O“除去;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钢溶液,检验是否含有s o,;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c,正确顺序为。12.【答案】C【解析】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 g C L 的方法冶炼金属镁。13 .【答案】D【解析】A项,把少量过氧化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B项,把少量过氧化钠投入水中,生成的氢氧化钠和饱和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C项,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D项,把少量过氧化钠投入水中,溶剂水的量减少,原饱和溶液析出N
19、a O H 固体。14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3.2g 滤渣一定是铜,而铜与F e 3+不共存,则滤液A中没有F e 3+,A错误;最后的3.2g固体为F e z。?,其中F e 元素的质量为2.24 g,B正确;铜元素共3.2 g,且 C u 不可能完全被氧化成C u O,C错误;同理,2.24 g F e 元素不可能全是单质,故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小于8 9 6 m L,D错误;选 B。15 .【答案】B【解析】由实验流程可知,样品与足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加入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铁,然后加入C u O 调节溶液的p H,使 F e?f 水解而生成F e(O
20、H)3 沉淀,得到硫酸铜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A项,步骤为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2F e2+H2O2+2 H+=2F e3+2 H2O,故 A正确;B 项,步骤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引入杂质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难以除去,故 B错误;C项,C u C O 3 和 C u O 都与溶液中H+反应,起到调节溶液p H的作用,并不引入新的杂质,故 C正确;D项,步骤为洗涤固体,固体具有吸附性,过滤时表面有可溶性物质,则操作为向滤出晶体的漏斗中加少量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 3 次,可洗涤晶体,故 D 正确。16.【答案】(1)现象立即产生
21、白色沉淀渐 多-最 多 渐少消失无沉淀一出现沉淀一渐塞,最多一沉淀不消失;离子方程式A B:A P*+3 O H-A 1(O H)3 ;B D:A!(O H)a-F O H-A l Q f +2H 2。A B i A P+4 0 H -A I&+2 H 2 OB D:3 A 1O +Ab+6 H 2O 4 A 1(O H)3 1 i_ 1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一渐 多-最 多 f渐少f消失无沉淀一 出现沉淀一渐多一最多沉淀不消失离子方程式A B:A 1C K +H+HZO-A 1(O H)3 IB D:A 1(O H)3 +3 H+A P+3 H 2 OA B:+4 H+-A P+2 H 2 O
22、B D:A P+3 A l O i 十6 H 2O-I A 1(O H)3 4【解析】解题的基点:A1(OH)3 的沉淀和溶解图像题是建立在A1(OH)3两性的基础上,在解题时要弄清反应物的用量及添加顺序。17.【答案】b、c(2)稳定 Cu2O+2H+=-Cu2+Cu+H20 不稳定(3)g f b c d e(b、c 位置可互换)没有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3 CUO+2N H 3 -3 CU+N 2+3 H 2。防倒吸【解析】(1)为证明Cu(0H)2显两性,须分别使其与强酸和强碱溶液作用,若均发生溶解,则证明CU(0 H)2显两性,应选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将CuO粉末加热至1 0
23、00 分解为Cu2O,说 明 1 000 下Cu2O 比CuO更稳定。C g O 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生成的红色固体为单质铜,故离子方程式为CU2 O+2 H+=C+CU+H2OO(3)氨气还原CuO的实验,A 用以制取氨气,经 D 碱石灰干燥,在 B 中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C 洗去剩余的氨气,用 E 收集生成的气体。所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g T J b-c-d-e-h(b、c 位置可互换)。分液漏斗的上口不与大气相通时,内部液体也不容易流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是氮气,另有水生成,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4-3 H20O装置c的球形漏
24、斗可防止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导致倒吸。1 8.【答案】M n C)2+4 H+2 c=M n 2+C b T+2 H2。(2)浓硫酸(或浓H2S O4)(3)平衡压强(或使浓盐酸顺利流下)除去CL中的HC 1 气体,判断实验过程中导管是否被产品堵塞(4)排尽实验装置中的空气(5)打开活塞a,通入空气把装置内残留的C L 排出,保证吸收更彻底(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K S C N 溶液,溶液变红【解析】(2)F eC b 极易潮解,气体必须干燥,因而F中盛放的是浓硫酸;(3)当烧瓶中产生大量气体时压强增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能无法滴下,而导管b 将烧瓶和分液漏斗上端连接,使压强相同,液体便能顺利
25、滴下;装置B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Cb中的HC 1 气体,若装置中有堵塞,体系的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就会上升;(4)若先点燃D处酒精灯,铁丝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所以先点燃A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利用生成的氯气排装置中的空气;(5)因氯气有毒拆装置前必须进行尾气吸收。(6)检验产品中含有F e3+。1 9.【答案】(D A I 2 O 3+2 O H=2 A 1 O 7 +H20 (2)减小(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氧化(4)4 C O 孑-+2 H2O-4 e-=4 HC O r +O 2 T H2(5)N H4C 1 分解产生的HC I 能够破坏A 1 表面的A 12O3薄膜【解析】强碱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化学 高考 复习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