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生物复习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生物复习教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生物体的结构第 一 章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一、重点难点: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二、知识点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 准 焦 螺 旋(又称
2、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4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5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6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7 .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
3、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8 .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重点难点:1 .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2 .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3 .细胞的分化。4 .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知识点L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2 .儿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
4、做器官。3 .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6.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儿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和人体第二部分形形色色的植物第一章种子植物一、重点难点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3.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4.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5.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二、知识点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
5、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2.采集和制作实验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固定标本时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是落露的,没有
6、果皮包着。4.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这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叶呈针状就尽可能的减少了松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能适应干旱、贫瘠的陆生环境的特点。5.裸子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减轻噪声污染等具有的重要意义。6.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第二章泡子植物一、重点难点1.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2.铁线蕨的生殖过程。3.葫芦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4.苔薛植物的主要特征。5.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6.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二、知识点1.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
7、部分是地下茎和根。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3.铁线蕨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一泡子囊一抱子。4.抱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孑包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抱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5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药;有些可供观赏;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6 .苔辞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葬、墙薛;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7 .苔葬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
8、盐,而苔葬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葬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8 .苔葬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葬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9 .苔葬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葬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 0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1 1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1 2 .藻类的
9、经济意义: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活第一章种子的萌发一、重点难点1.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技能。3.探究种子的成分。4.对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5.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6.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二、知识点1.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的不同来区分的。有无胚乳并不是区别这两个概念的标准,具有胚乳的双子叶植物(如薨麻、番茄等)和一些无胚乳的单子植物(如慈菇、泽泻等)。2.在烘烤干燥的小麦种子时一,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的
10、方法: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应略微向上倾斜且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试管壁要均匀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当管壁出现水珠时,应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因水滴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爆裂。3.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掉。4.在做淀粉的浆液遇碘变蓝的实验时,一定要把淀粉浆液加热,因为淀粉中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容易溶解在热水中,当其形成粘性较低的溶液时,遇碘才呈现蓝色,加温的目的是使直链淀粉能够更好地溶于水,从而使显色反应的效果明显。5.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6.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
11、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7.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8.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9.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第二章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重点难点1.根的组成和根系的概念及根系的种类。2.须根系与不定根的关系。3.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4.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5.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6.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7.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8.合理施肥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二、
12、知识点1.根主要是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的。这三种类型的根,主要是从其发生部位来划分的。2.主根是由胚根生长发育而成根;侧根是在主根生长到一定长 度 时 一,在主根上生出的许多的分枝根。这种根与主根一般呈一定的角度生长。侧根可以再生侧根,反复分枝,如菜豆幼苗的根。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的根系绝大多数是由不定根组成的。3.主根比较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根系就叫做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4.根系主根不发达,主根生出以后不久就不再继续生长了,另在原来胚轴的部位和茎的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像这样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13、的根系,叫做须根系。须根系中,主根与不定根在粗细、长短和大小上是没有区别的。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5.植物的根系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向地性;还有向水性和向肥性。根系地下分布的深度甚至可以超过地上主茎的高度。6.根尖分成四部分,即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7 .根冠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它的外层细胞因为当根在土壤中生长时不断地受到磨擦损伤而脱落,在根冠附近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来补充因磨擦而损伤的根冠,使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8.分生区一般全长约1 2毫米,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着,是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方。属于分生组织,能使根尖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细胞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稠
14、。9.伸长区:位于生长点和根毛区之间,长度约为儿毫米。伸长区细胞逐渐伸长,细胞中液泡开始加大,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被液泡挤到细胞边缘。1 0.根毛区:根毛区也叫成熟区。因为此区的细胞已停止生长,属于成熟的细胞。根毛是由一个表皮细胞形成的。1 1.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它与茎、叶中的导管是相通的。这样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可以沿着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1 2.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1 3.根毛细胞吸水以后,水分逐步渗入到根表皮以内
15、的每层细胞,最后进入导管,再由导管输送到茎和其他器官。14.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15.无土栽培是指不要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第三章有机物的制造一、重点难点L叶片的结构,叶片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叶片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关系。3.光合作用的概念(包括产物、场所、原料和条件)4.光合作用的实质。5.光合作用的意义以及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二、知识点L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
16、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2.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3.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4.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导管
17、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5.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6.光合作用的公式:7.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8.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9
18、.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和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第四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一、重点难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4.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5.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6.蒸腾作用的意义。二、知识点1.植物进行呼吸时,吸入体内的氧,能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在有
19、机物分解的过程中,原来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就会逐步释放出来。有机物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的需要,一小部分能量转变成热散发出来。2.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公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作用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就是为植物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动力。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的制造和运输,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等,无一不需要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呼吸,呼吸的停止则意味着死
20、亡。4.呼吸作用还为植物体内其它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淀粉在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通过中间产物可以互相转变。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依赖于光合作用生成的;而光合作用的进行,所需的生活动力又是经呼吸作用才能释放出的。因此,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两个生理过程。5.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所以,栽培作物和种植花卉、要使土壤保持疏松,空气流通,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松土。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也是这个道理。呼吸作用进行时,不仅会使贮存的种子、瓜果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减少,品质下降,还会因温度的升
21、高而发生霉烂,因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贮藏蔬菜、瓜果和种子时、要保持低温或充加二氧化碳,来降低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时间。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7.叶肉细胞中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当的水分。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由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
22、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第 五 章 营养物质的运输一、重点难点1.芽的概念,芽的种类。2.芽的基本结构和伸展过程。3.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5.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6.年轮形成的原因。7.茎的输导功能。8.保护树皮的意义和茎的贮藏功能。二、知识点1 .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2 .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叶原基、幼叶和芽原基。3 .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少时会促进植物生长,含量
23、稍多就会抑制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多生长慢或停滞。这就叫做顶端优势。当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往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并能发育成侧枝。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维管束组成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木质部维管束排列呈筒状散生在薄壁细胞中茎的加粗可以逐年加粗不能逐年加粗5 .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
24、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6.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而叶里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的韧皮部里的筛管运输的。7.茎除了有输导作用外,还有贮藏作用,比如甘蔗、马铃薯、藕等植物的茎就贮藏了大量的有机物。第六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一、重点难点1.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和作用。2.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因素。3.传粉的两种方式。4.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征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5.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7.植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整体
25、性。8.利用茎进行的营养繁殖。9.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二、知识点L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 蕊(花药、花丝)、雌 蕊(柱头、花柱、子房)。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3.开花是指:花的各部分成熟后,花 被(花萼和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儿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4.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
26、能开花,如莲和某些豆科植物;有些植物需高温暗光才能开花,如晚香玉、紫茉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大丽花;冬天开花的梅和水仙所需要的温度更低,光照更短。5.借助昆虫传粉的花应该叫虫媒花;借助风力传粉的花应该叫风媒花。虫媒花与风媒花在结构上有各自的特点:花的蜜腺产生花蜜可以招引昆虫;各种小花组成的花序,形成较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也是招引昆虫的一招;枣花虽然没有鲜艳的花冠,但枣花蜜甘甜如饴,使昆虫蜂拥而至;。风媒花一般小而不明显,花被很小或退化,不具鲜艳的颜色;无香味和蜜腺;花丝细长,易为风吹摆动,散布花粉;每朵花产生的花粉粒多、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适于被风吹走。6.花粉落到柱头上
27、,受到雌蕊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花粉管伸长后到达胚珠,从珠孔伸进去。随后,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就开始了受精的过程。7.受精就是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现象。而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8.受精后花的变化:花冠和雄蕊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和种子由此形成。9.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相邻细胞间由胞间连丝互相联系着,维管束贯穿于六种器官之中;从功能上看,六种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殖器官的生长是互
28、相依存的。10.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之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利用,就是因为它有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11.营养繁殖的的种类有:用茎繁殖,用枝繁殖,用叶繁殖。而利用植物的茎进行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其方法有:托插、嫁接和压条。12.培养在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上的外植体,可以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如继续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就叫做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
29、、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 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
30、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 施 计 划 5、得出结 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
31、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
32、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的类型P 2 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 3 0注意D D T 的 例 子(富集)课本2 6 页。课本2 7 页 1 题 3 3 页生物圈2 号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
33、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显微镜的使用P 3 7-3 8 的图要掌握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观察植
34、物细胞:实验过程P 4 3 4 4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 4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 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35、。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 52页图叫什么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
36、的例子P 5 5,5 7 页 1 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 AD N A 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D N A 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D N 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新生命的开端
37、-受精卵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儿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P65
38、 题 3第 二 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课本57页最后一段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 2 题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抱子是一种生殖细胞。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药;有些可供观赏;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苔葬植物的根是假
39、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辞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葬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苔葬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葬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苔葬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葬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藻类的经济意义:海带、紫菜
40、、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 菌 病 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种子植物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 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 叶(1片)、胚乳种子植物比苔葬、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课 本8 4页表和8 5页图,课 本8 8页2题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
41、和抽样检测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植株的生长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花由花芽发育而来花的结构(课本102)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胚珠种子 子房壁一-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课本105页 1题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
42、老和死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鳞、蕨类和种子植物。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的结构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叶片的结构表 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
43、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儿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
44、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
45、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光 合 作 用(1 3 0 页)和呼吸作用(1 2 5 页)公式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一,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我国每年3月1 2日为植树节热带雨林-地球的肺,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