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城市市政规范】CJJT177-20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pdf
《【G04城市市政规范】CJJT177-20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04城市市政规范】CJJT177-20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pdf(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DC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pCJJ/T 177-2012 备案号 J 1352-2012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amed mixture lightweight soil filling engineering2012-01-11 发布 2012-05-0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气 泡混 合 轻 质 土 填 筑 工 程 技 术 规 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amed mixture lightweig
2、ht soil filling engineeringCJJ/T 177-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年 5月 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2北京中华人民 共和国 行业标 准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T e chnical s pe cif icatio n f o r f o ame d mix tu re l ightwe ight s o il f il l ing e ngine e ring CJJ/T 177-2012*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出 版、发 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 地 新 华 书 店、建筑书店经销
3、北 京 红 光 制 版 公 司 制 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开本:8 50X1168毫 米1/3 2印张:2 K字数:77千字 2012年4月第一版 2012年4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4.00元 统 一 书 号:15112 21754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 有 印 装 质 量 问 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本 社 网 址:http:/www.cabp.co 网 上 书 店:http:/www.china-bu il ding,co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第1247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气泡混合 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 批 准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
4、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177-2012,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月11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 于 印 发 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 标2010 4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科研成果,参 考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 料及性能;4.设 计;5.配合比;6.工程施工;7.质量检验与 验收。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广东冠生土木
5、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 建议,请寄送广东冠生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番 禺区天安节能科技园产业大厦2座1101单元,邮编:511415)。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广东冠生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 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肖礼经谢学钦刘声向刘事莲王树林罗火生高俊合罗旭东刘联伟杨仕超刘龙伟李 东苏 军杨亚兵王武祥孙宏涛吴立
6、坚罗 枫陈 刚王 勇周志敏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蔡国宏张 汎郑启瑞杨少华邓利明黄政宇孙 杰俞宪明汪全信总 则.术 语 和 符 号2.1 术 语.2.2符 号.材 料 及 性 能3.1原 材 料.3.2性 能.设 计.4.1 一 般 规 定 4.2性能设计 4.3结 构 设 计 4.4附属 工程设 计 4.5设 计 计 算配合比.5.1 一 般 规 定 5.2配 合 比 计 算 5.3配 合 比 试 配 5.4配 合 比 调 整工程施工.6.1施 工 准 备6.2浇 筑.6.3附属 工程施工6.4养 护.质量检验与验收7.1 一 般 规 定7.2质量检验.207.3质 量 验 收.23附 录A发泡
7、 剂性能试验.25附 录B适 应 性 试 验.28附 录C湿 容 重 试 验.30附 录D流 动 度 试 验.33附 录E表干容重、饱 水 容 重 试 验.35附 录F强 度 试 验.38附 录G质量检验验收记录.41本规程用词说明.44引用标准名录.45附:条 文 说 明.477Contents1 Ge ne ral Pro v is io ns .2 T e rm s and Sy m bo l s .2.1 T e rms .2.2 Sy mbo l s .3 Mate rial s and Pro pe rtie s .3.1 Mate rial s .3.2 Pro pe rtie
8、s .4 De s ign.4.1 Ge ne ral Re qu ire me nt.4.2 Pe rf o rmance De s ign.4.3 Stru ctu re De s ign.4.4 Su bs idiary Engine e ring De s ign.4.5 De s ign Cal cu l atio n.5 Mix Pro po rtio n.5.1 Ge ne ral Re qu ire me nt.5.2 Mix Pro po rtio n Cal cu l atio n.5.3 Mix Pro po rtio n T rial Mix .5.4 Mix Pro
9、po rtio n Adj u s tme nt.6 Engine e ring Co ns tru ctio n.6.1 Co ns tru ctio n Pre paratio n.6.2 Po u ring.6.3 Su bs idiary Engine e ring Co ns tru ctio n6.4 M ainte nance .7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7.1 Ge ne ral Re qu ire me nt.7.2 Qu al ity Ev al u ate.207.3 Qu al ity Acce ptance .23Appe
10、ndix A T e s t o f Fo am ing Age nt Pe rf o rm ance .25Appe ndix B Adaptabil ity T e s t.28Appe ndix C We t De ns ity T e s t.30Appe ndix D Fl o w Val u e T e s t.33Appe ndix E Air-dry De ns ity and Satu rate d De ns ityT e s t.35Appe ndix F Co m pre s s iv e Stre ngth T e s t.38Appe ndix G T abl e
11、o f Ev al u ate and Acce ptance f o rQu al ity .:.41Ex pl anatio n o f Wo rding in T his Spe cif icatio n.44Lis t o f Qu o te d Standards .45Additio n:Ex pl anatio n o f Pro v is io ns .4791.0.1为规范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设计、施工,统一质量检验标 准,保证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气泡混合轻 质土设计、施工及检验。1.0
12、.3气泡混合轻质土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 语2.1.1 气泡混合轻质土 f o am e d mix tu re l ightw e ight s o il将制备的气泡群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由水泥、水及可选添加材料制成 的 浆 料 中,经 混 合 搅 拌、现 浇 成 型 的一 种微 孔类 轻质材料。2.1.2 气泡群 f o am e d gro u p 发泡液产生的气泡群体。2.1.3 发泡液 f o am ing l iqu id 发泡剂稀释后的液体。2.1.4 发泡剂 f o am ing age nt 能产生气泡群的表面活性材
13、料。2.1.5 稀释倍率 dil u tio n mu l tipl e 发泡液与发泡剂的质量比。2.1.6 发泡倍率 f o am ing mu l tipl e 气泡群与发泡液的体积比。2.1.7 气泡群密度 f o am e d gro u p de ns ity 气泡群的单位体积质量。2.1.8 标准气泡柱 s tandard f o am e d gro u p高度直径比为1:1、体 积 为1L的标准气泡群。2.1.9 流动度 f l o w v al u e新拌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流动性指标。2.1.10 湿容重 w e t de ns ity新拌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单位体积重量。2.1.
14、11 表干容重 air-dry de ns ity 标准试件的单位体积重量。2.1.12 饱水容重 s atu rate d de ns ity 标准试件浸水72h的单位体积重量。2.1.13 抗压强度 co m pre s s iv e s tre ngth 标准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2.1.1 4饱水抗压强度 s atu rate d co m pre s s iv e s tre ngth 标准试件浸水72h的无侧限抗压强度。2.2 符 号Ec一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弹性模量;Qu一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抗压强度;Qs一饱水抗压强度;Pi一气泡群密度;7湿容重;7a一表干容重;7 s饱水容重;A 流
15、动度。3材料及性能3.1 原材料3.1.1水泥宜采用42.5级及以上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 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的规定,硫铝酸盐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硫铝酸盐 水泥GB 20472的规定。3.1.2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的规定。3.1.3 发泡剂应对环境无影响。发泡剂性能试验应符合本规程 附 录A的规定,试验测定的气泡群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泡群密度应为48 kg/m352kg/m3。2标准气泡柱静置l h的沉降距不应大于5mm。3标准气泡柱静置l h的泌水量不应大于25mL。3.1.4 添加材料宜包括细集料、
16、掺合料、外加剂等,其粒径不 宜 大 于4.75mm。3.1.5 原材料的适应试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试验 测定的新拌气泡混合轻质土静置l h的湿容重增加值不应大于 0.5kN/m3。试验结果应填写试验记录,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表A.0.6的要求。3.2性 能3.2.1 容重等级应按湿容重划分,湿容重的允许偏差范围应符 合 表3.2.1的规定。表3.2.1容 重 等 级容重等级湿容重y(kN/m3)标准值允许偏差范围W33.02.5 7 3.54续表3.2.1容重等级湿容重y(kN/m3)标准值允许偏差范围W44.03.5y 4.5W55.04.5y 5.5.W66.05.5y 6.5W
17、77.06.5y 7.5W88.07.5y 8.5W99.08.579.5W1010.09.5710.5W1111.010.5711.5W1212.011.5712.5W1313.012.5y 13.5W1414.013.5714.5W1515.014.5 71.5CF0.474.2.2当计算水位以下部位填筑时,容重等级、强度等级应按 表4.2.2确定。表4.2.2用于计算水位以下部位填筑的性能指标计算水位以下(m)最小容重等级最小强度等级3W8CF1.04.2.3空洞填充、管线回填时,应按饱满性、施工性和经济性 综合确定强度等级、容重等级。4.2.4当冻融环境中填筑时,抗冻性指标可按现行国家
18、标准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试验确定。4.2.5弹性模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 方法GB/T 11969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计算 取 值:Ec =2S0qu (4.2.5)式 中:艮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弹性模量(MPa);q,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抗压强度(MPa)。4.3结 构 设 计4.3.1结构设计应包括断面设计和衔接设计。断面设计宜包括 填筑高度、填筑宽度,衔接设计宜包括衔接形式和细部尺寸,一 般 断 面 设 计(图4.3.1)尺寸宜按表4.3.1确定。_B_ B y图4.3.1 般断面设计图 注:表中B为填筑体顶面宽度。表 4.3.1 断
19、面尺寸要求设计内容范 围备 注填筑髙度H0.5m15.0m空洞填充、管线回填工程除外底面宽度bl2.Om台阶宽度Bt0.5m填筑高度超过2m设置预留宽度bf0.3m0.8 m填筑高度超过5m或背面为 陡坡体时设置4.3.2 填筑体与路基或斜坡体间的衔接宜采用台阶形式。4.3.3 当填筑体顶面有坡度要求时,宜在填筑体顶层分级设置 台阶。4.4 附属工程设计4.4.1 当面板采用挡板砌筑时,面板宜由基础、挡板、拉筋及 立柱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和挡板应按10m15m间距设置沉降缝,其位置宜 与填筑体沉降缝对应。2基础应采用水泥混凝土现浇,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3挡板应满足安全、耐久和美观
20、要求,宜采用水泥混凝土 预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4挡板可通过拉筋与立柱焊接固定。拉 筋 可 采 用HPB235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0mm;立柱可采用等边角钢,边宽不宜 小 于50m m o4.4.2填筑体沉降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填筑体长度超过15m时,应 按10m15m间距设置沉 降缝,缝宽不宜小于10mm。2当填筑体底面有突变时,应在突变位置增设沉降缝。3沉降缝填缝材料宜采用20mm30mm厚的聚苯乙烯板 或10m m20mm厚的夹板。4.4.3 当 填 筑 体 高 宽 比 大 于2、衔接面坡率大于1 :0.75时,宜在衔接面设置锚固设施。锚固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固设施应
21、包括锚固件和坡面台阶。2锚固设计宜按1根/2m21根/4m2的密度布置,布置形 式应为梅花形或矩形。3锚 固 件 可 采 用HRB335钢 筋,钢筋直径宜为彡25mm 於 32mm04.4.4 钢丝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 丝 网 可 采 用 钢 丝 焊 接 而 成,钢 丝 直 径 不 宜 小 于3.2mm,孔径不宜大于100mm。2当 填 筑 高 度 小 于5m时,应 分 别 在 填 筑 体 底 部、顶部 50cm以内位置设置一层钢丝网。3当填筑高度为5m12m时,应分别在填筑体底部、顶 部100cm以内位置设置两层钢丝网。4填 筑 高 度 大 于12m时,除 应 按 本 条 第3款的规
22、定设置 外,还应 每 隔5m设置两层钢丝网。5相邻两层钢丝网间距宜为30cm50cm,搭接部位应错 开50cm以上。相邻两块钢丝网的搭接宽度不宜小于20cm,宜 采用钢丝绑扎。4.4.5 填 筑体与相邻结构物间宜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可采用 20mm30mm厚的聚苯乙燏板。4.4.6 宜在填筑体底层设置碎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5cm。4.4.7 当填筑体位于计算水位以下部位时,其接触面宜采取防 水措施。4.5 设 计 计 算4.5.1 荷载分类应按表4.5.1确定。表4.5.1荷 载 分 类荷载类型荷载名称永久荷载填筑体的自重填筑体上方的有效永久荷载填土侧压力计算水位的浮力及静水压力10续表4.5
23、.1荷载类型荷载名称基本可变荷载车辆荷载、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人群荷载、人群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水位退落时的动水压力可变荷载其他可变荷载流水压力波浪压力冻胀压力和冰压力施工荷载与施工有关的临时荷载偶然荷载地震作用力、作用于填筑体顶部护栏的车辆碰撞力注:1洪水与地震力不同时考虑;2冻胀力、冰压力与流水压力或波浪压力不同时考虑;3车辆荷载与地震力不同时考虑。4.5.2荷载组合应按表4.5.2-1确定。当一般地区填筑时,填 筑体顶部的荷载可只计算永久荷载和基本可变荷载。当浸水地 区、冻胀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g及以上的地区填筑 时,还应计算其他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当填筑体按承载能力极 限状
24、态设计时,常用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4.5.2-2选用。表4.5.2-1荷 载 组 合组合荷 载I填筑体自重、填筑体顶部的有效永久荷载、填土侧压力及 其他永久荷载组合n组 合I与基本可变荷载相组合组合n与其他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相组合表4.5.2-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分项系数情 况荷载增大对填筑体起 有利作用时荷载增大对填筑体起 不利作用时组 合I、n mI、n m气泡混合轻质土顶部垂直恒载yG0.91.211续表 4.5.2-2情 况荷载增大对填筑体起 有利作用时荷载增大对填筑体起 不利作用时组 合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yQ 195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y Q 230水浮力分项系数y Q 395静水压
25、力分项系数7951.05动水压力分项系数/Q 5954.5.3 当软土地基路段填筑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进行沉降计算。4.5.4 除空洞填充、管线回填工程外,应对填筑体进行强度验 算和稳定性验算。4.5.5 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基填筑的填筑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qul=Fs(1QQ X CB-(4.5.5-1)D式 中:如路基填筑的填筑体抗压强度(kPa);Fs 安全系数,取3;CBR加州承载比,按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 范JTGD30取值。2填筑体自立稳定的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s(0.57H+W)(4.5.5-2)式中:填筑体自立稳定的抗压强度(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04城市市政规范 【G04城市市政规范】CJJT177-20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 G04 城市 市政 规范 CJJT177 2012 气泡 混合 轻质土填筑 工程技术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