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指导.pdf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指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指导.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指导一、文体特点1.内涵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所 谓“即事”,就是针对眼前事,即事诗是将“写景”、“咏物”、“边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宴集、登高、仕途升迁或贬谪、科考、郊游、天气变化等等引发人生感触或闲情逸致的诗歌,笼而统之地称为“即事感怀诗”。此 处 的“即”有两个意思,一 是“立即”,就是马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事诗是灵感突发之作,所遇到什么事,立即产生了对此事的想法,诉诸笔下而成诗;二 是“就”,表顺承,
2、就是前有要求,然后就有相应的动作,所以,即事诗还有另外的一个“家族”一一应制诗。所谓应制,就是应别人要求而创作诗文,如皇亲国戚的要求,还有宴饮、征伐、唱和、赠答等所有应命性创作的诗文。2.标志诗歌中包含叙事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而生发的感慨之情。标题往往有“即事”“抒怀”等词。3.常用手法(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叙事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的运用;白描与细节的手法。(3)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事抒情,委婉抒情。二、鉴赏要点1.即事诗中的“事”即事诗是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是对身边可见和具体可感事件的细致描述,那么
3、,作为诗歌中心的事件就在整首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理解此类诗歌,第一要务就是理解诗中之事。其一,生活琐事。凡是古人或者说古代文人能做的事,都可入诗,所以,吟咏田园、写真山水、拂琴下棋、谈玄参禅、焚香品茶、行旅远游、交游寄友,这类诗中的事五花八门,无事不在。其二,时序常事。一天之中,时辰循环,日夜轮转,晨雾,熹光,生活日常,特别是傍晚的夕阳落山、孤舟停岸、夜猿叫啸、闲潭月影、灯烛明灭、寂夜渔歌,夜晚的夜读、夜泊、夜宿、夜游、夜值、夜梦等事更是常见。止 匕 外,四时代序,阴阳交替,对恒常不变的规律突然多了诸多感悟,如一年肇始的万物萌动,冰雪消融,踏青郊游,花落水流;夏日的蝉鸣暑燥,乌鹊绕枝,虫鸟喧鸣
4、,风雷雨暴;秋日的梧桐叶落,桂子初露,病中思人,观月赏菊;冬季的万物萧瑟,寒霜凛冽,白雪映日,红泥火炉,寒梅独开其三,现实感怀。世事如何,始终牵动着诗人最敏感的表达欲望。看民生疾苦,忧战祸纷扰,述历史古事,感身世浮沉,叹盛世不再其四,应制应答。上文提及,即事诗有灵感即事,还有应制应答即事。应制应答之事并非偶发偶得之事。应制唱和,是古代文人的日常,有时也是无奈。此类诗歌,务必了解应制或应答的任务,即诗人为啥事应制,应答或呼应了朋友或同僚的什么事情。2.即事诗中的“情”即事中的所抒之情,依然包括四个维度。即指向现实,指向个体的精神满足,指向禅宗或指向生活哲理。常见的有:(1)强烈的现实批判。如批评
5、政治,表达民情,抒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2)指向个人际遇。或感时伤物,或自叹自艾,或表达对宁静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表达疾病缠身的痛苦;或表达羁旅思乡的愁绪好像无所不可。(3)指向日常理趣。此类诗本就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事入诗,所以要表达的未必就一定是情与志,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的对日常生活的纯理性的思考,如诙谐自嘲或偶得感悟。(4)指向他人。特别是酬赠与应答,以及一些梦醒之作。多表达对他人的关心祝福、怀念和同情,当然也表达自己的心志情操。三、鉴赏步骤第一步: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怀的事。即事感怀诗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的一种诗歌,在怀亲、送友、思乡、赠人、宴集、
6、登高、仕途升迁或贬谪、科考、郊游、天气变化之际,引发人生感触或闲情逸致。诗歌一般先写景叙事,再议论抒情。要鉴赏好此类诗歌,必须精准把握诗歌所写的事件,找到作者感怀的根基。人有喜怒哀乐,月有阴晴圆缺,皆因环境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使然。人与环境协调,则喜;反之则忧。一言以蔽之,诗因事而言志。第二步: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引出观点。事情明了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感怀。那么感什么怀呢?或思乡或送别,或理想或抱负,或功名仕途,或山水隐逸,或个人之念,或家国之思。诗人总会通过一些技巧表达出来。下面我们以几首诗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解析:所即之事一一送友人,所感之情一一,惜别。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且看下面这首唐诗: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从中也再次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
8、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描摹并再现了瞬间的动态情景,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的 题都城南庄: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起读者对前后情节的许多美丽想象。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
9、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再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即事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脱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一挥而就的,不像许多诗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诗作,由于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示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如杜甫的七律 客至: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陪。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颔联两句利用互文修辞,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 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备考 感怀 鉴赏 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