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doc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当今世界正在走向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飞速普及使我们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Email赶走“一封家书”,网络电话取代传统拨号,乃至吃饭洗澡都可以刷卡。比尔盖茨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信息化趋势对每个人很公平,但对世界观改造却不公平,所以唯有掌握信息技术才能跟上时代,这就是这本教材的内容所在。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应有三个特点: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但是目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内容只停留在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操作能力上,陈旧而且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也就更不能利于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今天要分析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全书分为16章。首先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分别介绍windows 2000操作系统、office等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开发、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新课标”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部分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本
3、书大体涵盖了除人工智能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内容,缺少“人工智能模块”是本书一个不足,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且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具有独到之处,但不涉及此模块内容也是“新课标”所允许。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第18章)第二部分网络技术应用(第912章)第三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第13章)第五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第16章)第四部分数据管理技术(第1415章)上图为本书与“新课标”模块相对应的组织结构图。如图:本书总体上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第18章)按照“新课标”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要求编写。第二部分(第912章)按照“新课标”的“网
4、络技术应用”模块要求编写。第三部分(第13章)按照“新课标”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要求编写。第四部分(第14、15章)按照“新课标”的“数据管理技术”模块要求编写。第五部分(第16章)按照“新课标”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要求编写。其中第一部分是学习第二五部分的前提;而第二五部分并行设计,相互独立。具体地说,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内容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第二五部分的前提。以信息处理和交流为主线,从硬件(#1、#2、 #3)和软件(#4、#5、#6、#7、#8)两方面教学,结构清晰: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发展历史和重要的数制编码理论,其中数制编码理论是信息技术基
5、础的核心之一,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必备知识;第2章延续第1章的数制编码理论,并把知识延伸,概述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继而又引出了第3章的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从第4章开始转为介绍软件方面:不但讲述了与生活最贴近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涉及了MS-DOS、UNIX/LINUX、Mac、Netware、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在技术领域有重要影响和应用的操作系统。68章对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作了应用性介绍。这三章从头讲到尾,并没有对office 和word、excel、powerpoint的关系作解释,这样对初学者理解是很不利的,我当初学了word等以后,别人问我
6、会不会office,我毅然决然地说不会!我从学校网站学习和工作过三年,从我对网络的认识角度,操作系统这部分是本书的薄弱环节,书中讲解知识的文字缺乏推敲,而且过于理论和抽象,比如:书中对UNIX的特性这样解释的“UNIX是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为多任务提供一致的方式,并内置有创建、同步和终止进程的操作,它可在不同种类计算机间移植”,“什么是多任务一致的方式?”“怎么样是内置?” “操作系统还可以移植?”,于是学生不但学不明白,而且感觉非常迷茫。再者作为网络操作系统的UNIX,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比如赫赫有名的Sun Microsystems公司开发的Sun
7、Solaris,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4.4BSD-Lite的代码重写而成的FreeBSD,还有使用非常广泛的Red Hat Linux等等,本书中都没有提及,本书的基础过于“基础”,从而失去了很多实际价值,而且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书中知识体系如下图:一信息技术基础硬件软件发展历史 #1数制编码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微型计算机组成 #3操作系统Windows #4其他 #5应用软件Word 2000 #6PowerPoint 2000 #8Excel 2000 #7注:上图文字旁的数字为此内容对应的章节号第二部分“网络技术应用”:第9章介绍了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通信协议和一些规
8、范,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前提知识。第10章介绍了Internet的很多规范和应用,与之平行,第11章介绍了建立网站的方法。最后在访问和被访问都介绍完了以后,引出了第12章网络安全技术的新内容。“新课标”对网络技术应用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和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按照这个要求,本部分的信息安全技术为“超标”内容。但是结合实际生活,网络安全是一种新生技术,掌握网络安全的知识也是为了更好的使用Internet和建设网站,所以这部分作为10,11章内容的延伸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客观地说,本章内容也有着一定
9、的局限性,比如网站建设内容里面,介绍网页制作软件时候采用Frontpage,这个软件的特点是易上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得越多就越远离网页的本质,这就像Windows一样,Windows用的熟练了,就彻底远离操作系统的本质了,因为它把你所需要的功能都可视化了,于是你就“顺理成章”的认为这样很正常,其实Dos都比Windows来的更接近操作系统的本质。从这个角度说,应该引出网站制作的专业软件风靡的Macromedia“三剑客”之Dreamweaver。Dreamweaver以它超强的功能以及和flash动画的完美结合,早就把Frontpage甩在后面了,是网页制作工具的不二选择。书中知识体
10、系如下图:二网络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基础 #9Internet 应用 #10信息安全技术 #12网站建设 #11第三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这部分内容书中只有第13章涉及。三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 13.1多媒体数据采集13.5数字压缩技术13.2多媒体格式13.3播放工具13.4多媒体数据处理13.6按照“新课标”的体系结构,书中此部分内容大体上遵循“新课标”要求,但是缺少“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这个主题的内容。如上图所示13.1介绍的多媒体技术基础是后续13.2、13.3、13.4课程的前提,13.5节的数据采集是13.6节数据处理的前提,多媒体的基础技术和数据采集平行设立,一个是理论,
11、一个是实践,理论联系实践,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建议书中补充“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主题,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并通过评价和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蕴含的意义。第四部分“数据管理技术”。书中第14章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是第15章学习Access 2000的前提课程。两者又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这样能让学生更加生动灵活的掌握此模块内容。书中强调介绍了数据库的模型、当前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和access的实际操作,这两块内容是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书中知识体系如下图:四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基本知识 #14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 信息技术 基础 教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