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总结.pdf
《中医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总结.pdf(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总结第一章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 于先秦两汉时期,以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相继问世为标志。2.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初步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3.难经 汉代,秦越人所著。4.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在 内经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原则,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提出了六经的形证和分经辨证治疗的原则。5.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6.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
2、候学专著。7.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代陈无择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即外感为外因,七情为内因,饮食、虫兽、跌打等损伤为不内外因。8.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9,金元四大家刘 完 素 字 守 真(刘河间)寒 凉 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火热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张 从 正 字 子 和(张戴人)攻 下 派“邪去则正安”“攻邪论”.认为病从邪生,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李 杲 字 东 壁(李东垣)补 土 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认为脾胃在人体具有重要作用,治疗当以补益脾胃为先。朱 震 亨 字 彦 修(朱丹溪)养 阴 派
3、“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1 0.命门学说明代赵献可的 医贯和张介宾的 景岳全书认为命门寓阴阳水火,为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为脏象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明 代 李 中 梓“身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乙癸同源”主张治疗疾病应当固先后天根本。1 1明 代 吴 又 可 在 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种异气所成”,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12.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3.清代王清任的 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
4、展了淤血治病的理论。14.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5.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有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没有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活动;1 6.疾病可知,又可防治致病:“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发病关键:“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知可防治:“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治未病预防:“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既病防变:“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
5、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23中医治疗学也包含有辨证观点。主要表现在:标本缓急“治病必求其本”,“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正治反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即“针锋相对”。异法方宜“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病 治 异 同 包 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2 4.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2 6.人体是有机的整体机体整体的这种统
6、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在生理方面:“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这种整体作用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阴平阳秘”“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整体观的体现)在病理方面: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匕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在诊断方面:(整体与局部)“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胎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
7、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在治疗方面:“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2 7.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的脉象: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春弦、夏洪、
8、秋浮、冬沉。人体与之相适应:天暑衣厚则媵理开,故汗出天寒则媵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春夏阳气发泄,秋冬季阳气收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春善病就蚂,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天温0阴,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夫百病者,多以
9、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在治疗时应该“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而因时制宜。*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制宜)“江南多湿热,人体媵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肢理从致密。”“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人能动的适应自然“凡人居住之室,必须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入“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
10、气,不生瘟疫病2 8.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i i E: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反应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W.-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 治:又称为 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2 9.中医在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重点在辨证(辩病机)。*“同病异治”感冒由于
11、发病的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夏季的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在治疗时常须用一些芳香化浊药物,以祛暑湿。麻疹因病变阶段不同,治法不同。初期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后期余热未尽,肺胃阴伤,以养阴清热为主。*“初 丽 妫”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不同的病,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第 二 章 阴阳五行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
12、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表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属 性 空 间(方位)时间 季节 温度湿度 重量 性状 亮度 事物运动状态阳 上 外 左 南 天 昼 春 夏 温 热 干 燥 轻 清 明 亮 化 气 上 升 动 兴 奋 亢 进阴 下 内 右 北 地 夜 秋 冬 寒 凉 湿 润 重 浊 晦暗 成 形 下 降 静 抑 制 衰 退2.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
13、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就是指物质世界无穷变化的意思。3.阴和阳代表着对立统一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既对立又相互关联)“天为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阳化气,阴成形”事物的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属于阳的功能,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属于阴的功能。医学领域,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于阳:而凝聚、滋
14、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于阴。4.事物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无限可分)“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相互转化)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制约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自然界)阴阳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动极者镇之以静,阴
15、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平衡状态,正常生理状态)“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太过)(病理)“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制约不及)“是故冬至四十五I I,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自然界)*阴阳的互根互用
16、阴阳互根互根=互根互用”上为阳,下 为 阴 热 为 阳,寒为阴”,“左为阳,右为阴。”阴阳互用,阴阳双方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互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昼不精,夜不瞑”“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生理,互根关系遭到破坏)“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生理,互根关系遭到破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病理)“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气和血,兴奋与抑制,物质与功能,精与气,精能化气;气能生精;气还能摄精,使精藏于脏腑之中而
17、不妄泄。*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阳消阴长”子夜一阳生,II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皆消皆长”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导致阳的不足(阴阳皆消)而补充营养物质(阴),产生能量,增加了气力(阴阳皆长)“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
18、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阴盛则阳病,阳盛则因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病理)“阳虚阴盛”、“阴虚阳亢”*阴阳的相互转化“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自然)“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6.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略)7.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8.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腹背四肢内外侧: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
19、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脏腑形体组织:体表组织属阳,然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五位分阳阳:心肺居于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经典:“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 为“阳脉之海二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 为“阴脉之海”9.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的
20、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分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分阴阳(阴液和阳气)邪气分阴、阳“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1)阴阳偏盛,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消长,制 约)“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盛导致实热证,阴盛导致实寒证。“邪气盛则实。”(2)阴阳偏衰,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寒”(
21、制 约)“阴虚则热”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精气夺则虚。”(3)阴阳互损(互根互用)“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 终 都导致“阴阳两虚”。这种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10.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分析四诊资料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分阴阳
22、: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动静喜恶分阴阳: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脉象分阴阳: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总之,四诊应以分别阴阳为首务。“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概括疾病证候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八纲就是以阴阳作为总纲。“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11.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
23、治疗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即 损其有余实热证,则用“热者寒之”寒实证,则用“寒者热之”注:若在阳盛或阴盛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或“阴胜则阳病”而出现阴虚或阳虚时,当兼顾其不足,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阴阳偏哀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虚热证,滋阴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内经称为“阳病治阴”。(滋阴壮水,抑制阳亢火盛)(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因为虚热)虚寒证,扶阳抑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内经称为“阴 病 治 阳(扶阳益火,以消退阴盛)(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因为虚寒)张景岳根据阴阳
24、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阴阳药 性寒、凉热、温五 味酸、苦、咸辛、甘(淡)升降浮沉沉、降升、浮1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见于 尚书。五行最初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 曰木
25、,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稿。”13.五行学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14.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火日炎上”: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土爰稼木啬”: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土 载 四 行 万 物 土 中 生”、“万物土中灭”和 土为万物之母 说。比喻的脾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日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考研 基础理论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