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署导游词(共2页).doc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隶总督署导游词(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直隶总督署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直隶总督署参观,我是各位的导游陈明,今天将由我为大家讲解直隶总督署。在讲解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我提出,我会尽力为您解答。在参观之前,我先把总督署的情况向您简单介绍一下: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行政长官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作为全省最高的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具有“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之责,管辖范围要大于现在的河北省,包括河北、京、津两市以及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市区的一部分。直隶总督设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宣统三年(1911年)被裁撤,历经8帝,187年的历史,共设有总督74人,99任次
2、,较著名的有李卫、唐执玉、方观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清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该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现在大家面前的总督署修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持着修建初期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布局。里面的每一棵树每一件摆设都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所以在参观过程中请各位游客不要随意的触碰他们,好让他们继续沉浸其中。总督署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30米,总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共分为东、中、西三路。主体建筑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和上房。全部集中的中路,西路已经损毁不再,东路则是后人根据有
3、限的史料记载重建的,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就是中路。总督署的第一道门是大门,也就是所说的衙门口,说到衙门口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句话“衙门口儿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实际上,衙门口向南开取的是易经上所讲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意思,不含任何贬义。总督署的第二道门市仪门,仪门取自“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清代官员相见有非常繁杂的礼仪程式,与总督品级相当或高于总督的官员来访,总督要到仪门外迎接,宾主从中门而入,共进大堂。而品级比总督低的官员则按照文东武西的规则从仪门两侧的便门进入。总督在清代是正二品,但因加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而成为从一品,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从
4、中门进入。过了仪门,进入院落就是大堂院,大堂院正中铺设甬道,在甬道两侧有许多高达的古树,栽种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总督署内有一奇特的景观,在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这些古树会被数百只猫头鹰所以盘踞,构成了一幅“古柏群鹰图”。在古树的掩映下,甬道正中矗立着“公生明”牌坊,公生明取“公生明,偏生暗”之意,牌坊背面刻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大字,大致的意思是官员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为官做事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枉法,否则即使老百姓好欺负,老天爷和皇帝也是不会饶恕你的。在牌坊的两侧有18间科房是办公机构,它们按清代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设置排列。其中吏科
5、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等,户科掌握土地、户口,礼科掌管典礼、学校、科举等,兵科掌管军政,刑科掌管刑法,工科掌管工程、营造、屯田等。在甬道北侧是总督署的权威性建筑大堂,这是总督举行重大政务活动和隆重贺典的地方,迎接圣旨、拜发奏折都在这里举行。在大堂明柱上悬挂着“旟( yu)镇冀门”的匾联,是乾隆皇帝赐给直隶总督方观承的。方观承是乾隆朝著名的五督臣之一,担任直隶总督将近20年,任职年限仅次于李鸿章。方观承在任上时、兴农治水,赈济灾民,每件事情都办理的井井有条,起到了保障京畿的作用,乾隆为表彰他的功绩而赐。除此之外还有两幅对联,是光绪十九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所赐。慈禧所赐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隶总 督署 导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