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热重难点07城市-2021高考地理(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高考地理热重难点07城市-2021高考地理(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热重难点07城市-2021高考地理(解析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难点0 7城市工重难点解读x根据近几年的考查方向分析,2 0 2 0 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的变化应该不大,一般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图表,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等级和城市化等角度进行考察。考查形式基本都是依据图表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结合新时代情景下城市群建设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社会热点,理解和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核心考点。K典例探究(2 0 2 0 全国卷一)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 多 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
2、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 I 的 是()并列排布 横向错列排布 自由排布 纵向错列排布A.B.C.D.5 .相对居住片区H,居住片区I 的建筑布局宜()建筑密度大建筑密度小以高层建筑为主以多层建筑为主()A.B.C.D.6 .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答案】4.B 5.A 6.D【解析】【4题详解】居住片区n位于该居住小区的西南方向,考虑到该地盛行风向是夏季西南风和冬季东北风,居住片区11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横向错列排布模
3、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小区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风的有效通风。所以选瓦【5题详解】居住片区I位于该居住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和冬季防风,所以建筑布局以高层建筑为生,楼层高、建筑密度大有利于获得南侧光照,阻挡冬季风,起到冬季防风作用,所以选A。【6题详解】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虽然也避开了夏季西南风,但不是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的目的,所以选D。(2020 全国卷三)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
4、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答案】(1)距
5、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2)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3)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4)满足多样化的消费
6、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解析】(1)从图中的比例尺可以看出,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约1厘米,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 0 千米,休闲城至国际机场约2厘米,距国际机场约4 0 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图中有高高速公路连接,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速度快,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2)该国锡矿资源枯竭,周边矿场废置,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3)消费人群主要来自国内和国外,分别从两方面进行说明。马来西亚自1 9 8 6 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
7、列,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为该国的经济中心,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要求提高,需要多样化的消费,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体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能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促进消费者的进一步
8、消费。(2 0 2 0 新高考北京卷)9.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甲夜间A.办公区B.商业区C.住宅区人口密度I2-5万 人/千 米 21 0-城市道路-轨道交通0 3千米IID.生态区【答案】A【详解】读图可知,甲地白天人口密度大,夜间人口密度小,最可能为办公区(注意关键词“工 作 日 白 天办公,夜间人们回住宅区休息),A 正确:相比于办公区而言,商业区不是最可能的功能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最便利的地方),B 错;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小,夜间人口密度大,C 错;该区域人口密度昼夜差异悬殊,且有轨道交通经过,不可能为生
9、态区,D 错。故选A。【点睛】工备考秘籍本专题的考查重点主要涉及到两个,一个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一个是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以城市发展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要求论证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探讨与城市发展的有关的事物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等。在复习时,不用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核心知识的复习,加强该知识点和该类型题的训练和讲解。K重难点突破X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 透析考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功能区的考查依然是个热点。本知识点的考查重点集中在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与变化趋势;功能区布局与相关影响要素的关联性等。考查方式主要是以城市区域
10、简图和坐标统计图为命题载体,侧重考查考生地理事物空间布局分析的具体直观思维和统计资料数理抽象思维能力,往往既有选择题,又有综合题,综合性较强。方法指导(1)在复习本部分知识时要注意重点围绕三大功能(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进行复习,关注三大功能区的面积、位置、空间形态、建筑景观等特点,并注意其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城市的人口时空变化特点。判断方法具体说明看面积大小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看形态特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
11、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2)依据产业布局判断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合理布局。第一,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主要交通干线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注意有污染的工业的区位选择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
12、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内可植树造林,也可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2.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透析考向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依然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宏观背景会结合“一带一路”、城市群建设等,微观背景会联系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13、的影响等。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现综合题;从命题方式上看,以文字或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过程中一般联系工业化、城市规划、人口迁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查。方法指导(1)从时间变化看城市发展速度,区分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 9世 纪 到2020世纪50 70年代20世纪70 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纪上半叶表现人 口 由 乡 村迁往城市,农村 地 域 转 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城市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 市 的 拉 力和 乡 村 的 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
14、的发展图解-O(2)区分郊区M戈市化和逆城市(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逆城市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前者往往出现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后者往往出现在城市化的后期。(3)城市化趋势图的阅读方法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数目增多,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 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及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卫星城等,这一过程可用多种图示反映出来。城市化的趋势可以通过过程模拟图、数据表格图、区
15、域图等形式表达出来,阅读这类图一般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城市数目的变化;城市范围的扩大;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联系方式完善;城市等级和城市体系形成;城市带(群)的形成;卫星城的建设等。K限时检测(2 0 2 0 江苏卷)下 图 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自现代拓展区4明代发展方向明代核心区清代拓展区-现代生长方向 清代生长方向河流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
16、排放【答案】l.D 2.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明清两代该小镇主要沿河拓展,现代该小镇主要沿高速公路拓展,因此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方式,故D对。故选D。【2题详解】从图文信息不能判断该小镇的自然环境特征,因此不能判断“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是否能减轻自然灾害,A错。一 个区域的环境容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现代拓展区”的建立而提高,B错。“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错。“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相对减少了对明清传统文化的破坏,使当地的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C对。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文的形式,考查常规
17、的基础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此题。(2020 新高考天津卷)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交通设施金融设施低密度区高密度区?4lkm低密度区 ar-0 4km高 密 度 区I_I3.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4.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科技【答案】3.A 4.B【3题详解】读图可知,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
18、闲旅游区的可能性小,A正确,C错;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 密 度(即是表明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可能性较小,B D错。故选A。【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B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B。(2021 八省联考重庆适应性测试)城市建设用地增长
19、与人口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密度增长越快,人均建设用地减少越多,城市建设用地更加集约。下图示意20002014年伦敦、成都、海口、唐山四个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年均增长率(该时期人口密度的年均增长速度)和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单(该时期城币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一()即卑触章氏-1-+8-V-7-6-5-4-3-2-1 0 1 2人口密度增长率()5.处于城市化进程后期的是()A.甲 B.乙 C.丙 D.T6.20002014年乙城市人均建设用地的变化,表 明 该 城 市()A.规模快速扩张 B.用地结构优化C.人口密度增加 D
20、.城市化水平下降【答案】5.D 6.A【解析】5.考查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分析,城市化后期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据此进行分析在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城市中,甲城市人密度增长率为负值,加上其城市用地增长率最低,说明目前甲城市目前发展缓慢,加上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该城市处于城市化的后期,A正确。丙城市人 口密度增长率虽然为负值,但与甲相比,数值较高,加上城市用地增长率大于0,说明丙城市目前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乙城市城市用地规模增加,未处于城市化后期;丁此阶段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说明城市化的进程增加,未达到城市化后期,因 此BCD错误。故 选D。6.据图可知,2000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难点 07 城市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