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试题.pdf
《中医考研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考研试题.pdf(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2 0 0 1试题(A型 题)答 题 说 明(1-72 题)每一道 题 下 面 都 有 A、B、C、D、E五 个 备 选 答 案。在 答 题 时,只许从 中 选 择 一 个 最 合 适 的 答 案,写 在 答 题 纸 上。1.下列非五行相生次序排列者是A.呼、笑、歌、哭、呻B.角、徵、商、宫、羽C.青、赤、黄、白、黑1).筋、脉、肉、皮 毛、骨E.酸、苦、甘、辛、咸2.素 问 上 古 天 真 论 说 丈 夫 七 八,则A.阳 气衰竭于上,面 焦,发鬓颁白B.肾气衰,发堕齿槁C.肝 气 衰,筋 不 能 动,天 癸 竭,精少D.肾脏衰,形体皆极E.三 阳 脉 衰 于 上,面
2、皆 焦,发始白3 .与语 言、声音及心脏搏动等密切相关的是A.元气B.宗气C.卫气D.中气E.营气4 .下 列 哪 项 与 女 子 胞的生理功能最为密切?A.心、肝、脾、胃、冲 脉、督脉B.心、肺、肾、胃、阳 明 脉、带脉C.心、肝、肾、胃、冲 脉、任脉D.心、肺、脾、肝、冲 脉、任脉E.心、肝、脾、肾、冲 脉、任脉5.经筋的生理功能是ABCDE主蓄积渗灌气血主联络机体内外主运行气血津液主束骨而利关节主经气的感应传导6把 病 因 区 分 为 外 所 因、内 所 因与不内外因”的医家是ABCDE唐 王冰宋 陈无择汉 张 仲景晋 陶 弘景宋 钱乙7暑 邪 为 病 而 见 汗 多,气 短,乏 力,这
3、是由于ABCDE暑为阳邪,暑 应 于 心,暑多夹湿,暑性升散,暑 为 阳 邪,其性炎热易扰心神易因脾土耗气伤津化火伤阴8产 生 薄 原”的 病 因,多是ABCI)E大怒过悲过喜大惊卒恐9 素 问 五 脏 生 成 篇 说:多 食 辛,可致ABCDE脉凝泣而变色皮稿而毛拔筋急而爪枯肉4 胎而唇揭骨痛而发落1 0.由于实邪结聚,阻 滞 经 络,导 致 气 血 不 能 外 达,属于A.由实转虚B.虚实夹杂C.真虚假实D.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1 1.阳 损 及 阴 的 病 机,主要指A.阳 气 虚 损,气 化 不 利,水湿积聚B.外 感 温 热 阳 邪,伤及阴液C.阳 虚不能制阴,阴寒内盛D.阳 气 虚
4、 损,阴液化生不足E.阳 热 遏 伏,拒阴于外1 2.何经“气 盛 则 身 以 前 皆 热”?A.手少明心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D.足厥阴肝经E.冲脉1 3.未 老 先 衰,头 发 枯 萎,早 脱、早白的病机是A.肝失疏泄B.肾精不足C.肾气不固I).脾虚不运E.肺气虚衰14.素 问.刺 热 篇 把唧!脏与额加以联系?A.肝B.肺C.心D.脾E.肾15.目部的心脏相关部位是A.眼胞B.瞳人C.黑睛D.白睛E.内外毗的血络1 6.观察舌形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胖大B.肿胀C.裂纹D.舌疮E.短缩1 7.咳 声 清 脆 者,多属A.寒湿B.燥热C.肺气不宣D.肾水不足E.肺实1 8.脉象
5、见动脉的主病是A.宿食B.诸虚C.惊证I).血瘀E.风证1 9.实寒证的临床表现是A.精神不振B.面色苍白C.舌质淡嫩1).大便澹薄E.小便清长2 0.浮紧脉的主病为A.风痹疼痛B.风邪伤卫C.风热袭表D.风痰阻络E.脾 肾 阳 虚,阴寒凝滞2 1.寒淫证候的临床表现是A.肢体麻木B.四肢抽搐C.角弓反张D.手足拘急E.皮肤痞痒2 2 .气 机 郁 滞 引 致 的 心 脉 痹 阻,症状特点有A.痛如针刺B.舌紫喑C.脉沉滑D.闷痛E.胀痛2 3 .饮 停 于 肺,日久不愈的临床表现有A.脱痞腹胀B.肠间水鸣C.泛吐清水D.胸胁胀痛E.心悸2 4.下 列哪项不是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A.腰膝酸软B
6、.耳呜耳聋C.五更泄泻I).失眠多梦E.面浮肢肿2 5.腋 肿,甚 则 胸 胁 支 满,是 哪 条经脉病证的临床表现?A.手少阴心经病证B.手厥阴心包经病证C.手阳明大肠经病证D.足阳明胃经病证E.手太阴肺经病证2 6.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有A.脉微细B.饥不欲食C.四肢厥冷D.时腹自痛E.下利清谷27.下 列 哪项不属于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A.面目俱赤B.舌蹇肢厥C.口干咽燥D.胸闷不饥E.脉象沉涩28.治 疗 津 枯 肠 燥,大便秘结的最佳药组是A.大 黄、芒 硝、甘草B.枳 实、厚 朴、大黄C.火 麻 仁、瓜 萎 仁、郁李仁D.生 首 乌、火 麻 仁、肉次蓉E.生 地、玄 参、麦冬29.下
7、列哪项是胆南星的功效?A.燥 湿 化 痰、祛风止痉B.燥 湿 化 痰、降逆止呕C.清 热 化 痰、息风止痉1).化 痰 止 咳、清热散结E.清 热 化 痰、利气宽胸3 0 .寒 痰 凝 滞,胸 阳 不 宣,胸 痹作痛当选用下列何药?A.桂枝B.避白C.丹参D.川苜E.降香3 1 .下列哪味药忌用火炬?A.升药B.炉甘石C.硼砂D.雄黄E.明机3 2.下列哪项不是瓜萎的功效?A.清肺化痰B.润肺化痰C.宣肺祛痰D.利气宽胸E.滑肠通便3 3.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止呕作用?A.半夏B.蕾香C.佩兰D.白豆蔻E.竹茹3 4.生 用 活 血 通 经,炒炭凉血止血的药是A.侧柏叶B.茜草C.苏木I).刘
8、寄奴E.艾叶3 5 .下列哪项不是厚相朴的功效?A.行气B.活血C.燥湿D.消积E.平喘3 6 .上 入 肺、中走脾、下达肾与膀胱的药是A.木香B.陈皮C.香附D.乌药E.青皮3 7.既 能 补 肝 肾、强 筋 骨,又能续折伤的药是A.杜仲B.牛膝C.续断D.庶虫E.自然铜3 8 .擅 治阳明头痛的药物是A.川茸B.细辛C.白芷D.羌活E.独活3 9 .本 草 拾 遗 的作者是A.苏敬B.陈臧器C.孟诜I).赵学敏E.汪昂4 0.下列除 哪 项 外 均可割取地上部分人药?A.稀茶草B.灯心草C.泽兰1).龙胆草E.益母草4 1.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A.伤 寒 论 B.五十二病方C.备 急 千
9、金 要 方 D.肘 后 备 急 方 E.外 台 秘 要 4 2.温 胆 汤(三 因 方)的 组 成 药 物 除 半 夏、竹 茹、生 姜、大 枣 外,其余是A.陈皮枳实白茯苓生甘草B.橘红枳实白茯苓炙甘草C.橘红积壳赤茯苓生甘草I).陈皮枳壳赤茯苓炙甘草E.陈皮枳壳白花苔生甘草43.由桑白皮、麻 黄、白果、苏 子、甘 草、款 冬 花、杏 仁、黄 苹、半夏组成的方剂是A.苏子降气汤B.止嗽散C.小青龙汤D.清气化痰丸E.定喘汤44.生姜与干姜同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I).生化汤E.迫遥散45.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A.人参黄苹半夏干姜甘草B.人 参,生
10、姜半夏甘草大枣C.半夏黄苹人参甘草大枣1).柴胡人参黄苹生姜甘草E.黄连黄芋半夏甘草大枣46.苏合香丸的功用是A.化 痰 开 窍,辟秽解毒B.芳 香 开 窍,行气止痛C.开 窍 定 惊,清热化痰D.清 热 开 窍,化浊解毒E.清 热 开 窍,镇痉安神47.杏苏散的功用是A.轻 宣 温 燥,止 咳化痰B.轻 宣 凉 燥,宣肺化痰C.清 燥 润 肺,止 咳平喘D.解 表 散 寒,止咳平喘E.宣 肺 解 表,祛痰止咳48.生 化 汤 中,当归的作用是A.活 血 祛 痰,养血调经B.补 血 活 血,化瘀生新C.补 血 养 肝,和血调经D.活 血 祛 瘀,温经止痛E.活 血 通 经,散寒止痛49.对 酸
11、 枣 仁 汤 配 伍 意 义 的 分 析,下 列 哪 一 项是错误的?A.酸 枣 仁 养 肝 血、宁心神B.川茸调养肝血C.茯苓健脾利水D.知母补阴清火E.甘草清热和药5 0.热 病 过 程 中,气 阴 两 伤,胃失和降,汗出而身热不退者,治宜选用A.清暑益气汤B.炙甘草汤C.白虎加人参汤D.生脉散E.竹叶石膏汤5 1.肺 热 咳 嗽,甚 则 气 急 欲 喘,皮 肤 蒸 热,日哺尤甚,舌红苔 黄,脉 象 细 数 者,治宜选用A.麻杏甘石汤B.泻白散C.定喘汤D.苇茎汤E.止嗽散5 2.某 患 者,身 热 不 甚,干 咳 无 痰,咽 干 口渴,鼻 燥,右脉数 大,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杏苏散B.桑
12、杏汤C.桑菊饮I).清燥救肺汤E.小青龙汤5 3.某 患 者,大 热 渴 饮,吐 蚓 发 斑,诣 语 神 糊,视 物 昏 督,四 肢 抽 搐,舌 绛 唇 焦,脉 沉 数 有 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白虎汤B.犀角地黄汤C.黄连解毒汤D.清瘟败毒饮E,桃核承气汤5 4 .某 患 者,一 身 悉 肿,肢 体 沉 重,心 腹 胀 满,上 气 喘 急,小 便 不 利,舌 苔 白 腻,脉 沉 缓,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五苓散B.五皮散C.猪苓汤D.真武汤E.实脾散5 5 .明确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的是哪一部书?A.景 岳 全 书 B.诸 病 源 候 论 C.医 学 心 悟 D.金 贵 要 略 E.千
13、 金 要 方 5 6.患 者 气 粗 息 涌,喉 中 痰 鸣 如 吼,胸高胁 胀,咳 呛 阵 作,咳痰色黄 或 白,粘 浊 稠 厚,咳 吐 不 利,烦 闷 不 安,汗 出,面 赤,口苦,口渴 喜 饮,不 恶 寒,舌 红 苔 黄 腻,脉 滑 数,治宜选用A.小青龙加石膏汤B.桑白皮汤C.清金化痰汤D.麻杏石甘汤E.定喘汤5 7.喘 促,每 遇 情 志 刺 激 而 诱 发,发 时 突 然,呼 吸 短 促,但喉中痰声不 著,气 憋,胸 闷 而 痛,咽 中 如 窒,或 失 眠,心 悸,苔 薄,脉弦,治宜选用A.柴胡疏肝散B.越鞠丸C.四磨汤D.五磨饮子E.六磨汤5 8.治 疗 阴 虚 发 热,最佳选方
14、为A.一贯煎B.麦味地黄丸C.清骨散D.当归六黄汤E.左归丸5 9.心 血瘀阻所 致 之 心 悸,治宜选用A.丹参饮B.桃仁红花煎C.血府逐瘀汤D.桃红四物汤E.通幽汤6 0.胃痛日久未愈,症 见 便 血 紫 暗,甚 则 色 黑,腹 部 隐 痛,喜 热饮,便 澹,面 色 萎 黄,神 倦 懒 言,舌 质 淡,脉 细 弱,治宜选用A.补中益气汤B.黄在建中汤C.当归补血汤D.黄土汤E.理中汤61.患 者 失 眠 多 梦,易 醒,胆 怯 心 悸,遇 事 善 惊,气 短 倦 怠,小便清 长,舌 质 淡,脉 弦 细,治宜选用A.朱砂安神丸B.归脾汤C.养心汤D.酸枣仁汤E.安神定志丸62 .一 女 子
15、神 志 恍 榴,心 悸 易 惊,善 悲 欲 哭,肢 体 困 乏,纳食减少,舌 淡,脉 细,治宜选用A.养心汤B.温胆汤C.桂枝加龙骨牡蛎汤D.安神定志丸E.廿麦大枣汤63.患 者 病 起 急 骤,先 有 性 情 急 躁,头 痛,两 目 怒 视,面 红 目 赤,突 然 狂 乱 无 知,逾 垣 上 屋,不 避 亲 疏,不 食 不 眠,舌 红 绛,苔黄腻,脉 弦 大 滑 数,治宜选用A.磁石滚痰丸B.涤痰汤C.黄连温胆汤D.龙胆泻肝汤E.生铁落饮64.一 老 里 于 沐 浴 时,突 发 少 腹 拘 急 冷 痛,喜 暖 喜 按,得 温 痛 减,舌 苔 白,脉 沉 紧,治宜选用A.乌头桂枝汤B.附子理中
16、丸C.附子粳米汤D.通脉四逆汤E.暖肝煎6 5.眩 晕 的 发 生,与 下 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肺、脾、肾B.心、肝、肾C.肝、脾、肾1).肺、胃、肾E.肝、胃、肾6 6.患 者 突 然 昏 仆,不 省 人 事,牙 关 紧 闭,口噤不开,两 手 握 固,大 小 便 闭,肢 体 强 痉,面 白 唇 暗,静 卧 不 烦,四 肢 不 温,痰涎壅盛,苔 白 腻,脉 沉 滑,治宜选用A.局方至宝丹B.安宫牛黄丸C.清开灵注射液1).苏合香丸E.菖蒲郁金汤6 7.患 者,男 性,4 8岁,下 肢 痿 软 无 力 半 年,逐 渐 加 重,腰脊 酸 楚,肢 体 困 倦,咽 干 耳 鸣,小便 热 赤 涩
17、滞,苔 黄 腻,脉 濡 数,治宜选用A.虎潜丸合加味二妙散B.三妙丸C.宣痹汤D.参苔白术散E.疏凿饮子6 8 .淋证发生的主要病机是A.肝肾阴虚B.气机不利C.气滞血瘀D.脾肾阳虚E.湿 热 蕴 结 下 焦,膀胱气化不利6 9 .瘾闭的病位主要在A.肾B.小肠C.膀胱D.肝E.脾7 0 .阳 痿 属 湿 热 下 注 者,治宜选用A.知柏地黄丸加减B.加味二妙丸C.龙胆泻肝汤D.虎潜丸E.当归龙荟丸7 1.虚 劳 的 预 后,与 哪些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肺、脾B.脾、胃C.肝、肾I).脾、肾E.心、肾7 2.下列哪项不是癫狂病的主症?A.语无伦次B.躁妄打骂C.喜怒无常1).流涎抽搐E.神志
18、痴呆B型题答 题 说 明(7 3-9 8)A、B、C、D、E是 备 选 项,7 3-9 8是 考 题。答 题 时 注 意:如 果 这 道 题 只 与 选 项A有 关,则 将A写 在 答 题 纸 上;如 果 这 道 题 只 与 选 项B有 关,则 将B写 在 答 题 纸 上;余 此 类 推。每选 项 可 以 选 择 一 次 或 一 次 以 上。A.天地B.男女C.左右1).水火E.上下7 3 .内经所 谓“阴阳之征兆”,是指7 4 .内经所 谓“阴阳之道路”,是指A.啰B.握C.忧D.咳E.栗7 5 .脾之变动为7 6 .心之变动为A.湿热火毒内蕴B.肝 火 妄 动,湿热熏蒸C.暑湿阻于肌肤D.
19、暴 气 毒 邪,袭 于 皮 肤,传注经络E.寒痰凝滞7 7 .万的产生原因是7 8 .疽的产生原因是A.阴寒内实B.阳盛实热C.气血不足D.脾胃虚弱E.失血伤阴7 9 .牢脉的主病有8 0 .促脉的主病有A.眩晕耳鸣B.胁肋灼痛C.手足震颤1).乳房胀痛E.舌红苔黄8 1 .肝阴虚证可见8 2 .肝阳上亢证可见A.神 农 本 草 经 B.本草经集注C.素问D.唐 本 草 E.本 草 衍 义 8 3.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著作是8 4.首 先 提 出 将 四 气 改 为 四 性 的 著 作 是A.薄荷B.紫苏C.荆芥D.防风E.升麻8 5 .能治肝气郁滞所致胸闷胁痛的药是8 6 .能治脾胃气
20、滞所致胸闷呕吐的药是A.黄连黄相B.黄苹桅子C.黄连连翘D.石膏知母E.生地当归8 7 .黄连解毒汤与凉厢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是8 8 .龙胆泻肝汤与血府逐瘀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清 胆 利 湿,化痰和胃B.清 热 祛 湿,利胆退黄C.泻 火 凉 肝,清热利湿1),利 湿 化 浊,清热解毒E.清 热 泻 火,利水通淋8 9 .八正散的功用是9 0 .甘露消毒丹的功用是A.温胆汤B.清气化痰丸C.茯苓丸D.半夏白术天麻汤E.小陷胸汤9 1.痰 热 内 结,症 见 咳 嗽 痰 黄,胸 闷 痞 满,小 便 短 赤,舌 质 红,苔黄 腻,脉 滑 数 者,治宜选用9 2 .痰 热 互 结,症 见 胸 皖 痞
21、 闷,按 之 则 痛,舌 苔 黄 腻,脉滑数者,治宜选用A.胸 部 刺 痛,入夜尤重B.胸 闷 隐 痛,时作时休C.胸 闷 如 窒,痛引肩背D.胸 痛 彻 背,感寒痛甚E.胸 闷 气 短,畏寒肢冷9 3 .胸痹之痰浊壅塞证候的特点是9 4 .胸痹之阴寒凝滞证候的特点是ABCDE补肾纳气,温肾健脾,化痰降气,清肺化痰,涤痰息风,降气平喘化痰利水健脾益肺降逆平喘开窍醒神9 5.患 者 咳 喘 反 复 发 作 数 年,五 天 前 着 凉 后 加 重,咳 逆 喘 促,痰 多,澹 妄,烦 躁 不 安,神 志 恍 榴,肢 体 润 动,舌 质 暗 红,舌 苔 黄 腻,脉滑 数。治疗宜用9 6.患 者 咳 喘
22、 十 余 载,时 轻 时 重,现 咳 喘 气 粗,胸 满 烦 躁,痰黄难咯,身 热 微 恶 寒,咽 干 口 渴,舌 红 苔 黄 腻,脉滑数。治疗宜用A.桃红饮加味B.炙甘草汤加味C.独活寄生汤D.蠲痹汤E.犀角散加味9 7 .各 种 痹 证 迁 延 不 愈,痰 淤 痹 阻,治疗宜选用9 8 .痹 证 日 久,除 见 关 节 肿 痛 外,兼见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症状,治疗宜选用(C型 题)答 题 说 明(9 9 T 2 0题)A、B、C、D是 备 选 项,9 9 1 2 0 是 考 题。答 题 时 注 意:如 果 这 道 题 只 与 答 案 A有 关,则 将 A写 在 答 题 纸 上;如 果 这
23、道 题 只 与 答 案 B有 关,则 将 B写 在 答 题 纸 上;如果这道题与答 题 A和 B都 有 关,则 将 C写 在 答 题 纸 上;如 果 这 道 题 与 答 案 A和 B都 无 关,则 将 D写 在 答 题 纸 上。A.肾主闭藏B.肝主疏泄C.二者均有关D.二者均无关9 9 .月 经 来 潮 与 否,取决于1 0 0 .天癸 的 至 与 竭,取决于A.热者寒之B.通因通用C.二 者均是D.二者均非1 0 1 .热 结 旁 流 病 证 的 治 疗,属于1 0 2 .精 血 虚 少 便 秘 的 治 疗,属于A.卒然昏倒B.口眼歪斜C.二者均有1).二者均无1 0 3 .中 风 人 脏
24、的 病 人 可 出 现1 0 4 .风中经络的病人可出现A.心烦口渴B.不寐C.二者均有1).二者均无1 0 5 .气分证的病人可出现1 0 6.营分证的病人可出现A.牡丹皮B.地骨皮C.二 者均是D.二者均非107.功 能 清 热 凉 血、活血祛瘀的药是108.功 能 凉 血 退 蒸,清泄肺热的药是A.红花B.五灵脂C.二者均是I).二者均非109.功 能 活 血 行 气、祛 风 止 痛,擅治头痛的药是110.功 能 活 血 祛 瘀,通 经 止 痛,擅治血瘀作痛的药是A.杏苏散B.败毒散C.二者均是D.二 者均非111.组 成 药 物 中 含 生 地、白芍的方剂是112.组 成 药 物 中
25、含 桔 梗、积壳的方剂是A.化湿和胃B.敛阴护阴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113.木瓜在实脾散中的作用是114.芍药在真武汤中的作用是A.咳嗽咳血B.潮热盗汗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115.肺痰的主症是116.肺痈的主症是A.外 台 秘 要 B.古 今 录 验 C.二者均是I).二者均非117.“渴 而 饮 水 多,小 便 数,无 脂,似 数 片 甜 者,皆 消 渴 病 也。”出自何书?118.消 渴 者 久 不 治,则 经 络 壅 涩,留 于 肌 肉,变 为 痈 疽。出自何书?A.眩晕耳鸣B.腰酸遗精C.二者均有D o 二 者均无119.虚 劳 属 肾 阴 虚 者,可见120.虚 劳 属 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考研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