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docx
《关于“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杨瑞龙/杨其静一、导言 在正统或主流的经济学思想中,“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向来被看作天经地义的真理,那么“资本雇佣劳动”就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他们信奉的瓦尔拉斯范式存在两个致命的内在矛盾:(1)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无摩擦、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中“谁雇佣谁并不十分重要”(Samuelson,1957p.894),也就是说“科斯定理”成立若允许自由交易且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的初始配给对效率没有影响;但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又假设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暗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先验性地认定资本雇佣劳动。(2)在瓦尔拉斯范式中剩余收入索取权和
2、剩余控制权并不重要,因为企业收入按各要素的市场价格或边际成本一分配给要素所有者之后不再有任何剩余,即均衡利润为零;但是如果企业的常态不能产生一个大于各要素市场价格总和的“组织租金”,则作为要素所有者自愿契约联合体的企业就没有产生和存在的必要,事实上正是由于组织租金的存在,企业控制权或索取权的安排才变得十分敏感。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力图证明资本家独享企业所有权和组织租金(或剩余索取权)(注:大量的文献都是围绕“剩余收入”和“剩余索取权”来探讨企业的产权安排,但是“组织租金”和其索取权可能是一个更能反映本质问题的概念。本文为忠实于相关的原始文献,没有一味地追求术语的统一
3、。)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社会自然选择的结果,最符合社会福利和伦理要求。下面我们将按照理论发展的逻辑次序力图比较全面地介绍“资本雇佣劳动”理论,并加以评论。 二、主观风险偏好差异说一个主观的辩解 可以说在关于“资本雇佣劳动”的众多的解说中最流行、最简便的一种解释当算风险偏好差异说。这种观点不仅体现在奈特的著名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中,而且也体现在科斯1937年那一篇开创现代制度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论文中。 该学说一般都假设资本家或雇主是风险中性者,工人是风险厌恶者。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工人们付出可以被观察到的劳动努力(a)进行生产,所承担c(a)的负效用,且c(a)0;c(a)0。由于市场
4、状态()不确定且按密度函数g()分布,所以生产活动带来可被证实的收益为(a,)。工人可获得收入为w(),效用函数为v(w)且满足v(.)0,v(.)0;资本家的收入为-w(),效用函数为u(-w()且满足u(.)0,u(.)=0。由于a和是公共信息,在制订合约时可以忽略激励相容约束,只需考虑参与约束,所以资本家的行为可描述为: 附图 (1.1)其中 附图为工人的保留收入。用库恩塔克方法(K-T)求关于W的一阶最优条件,可得: 附图 (1.2) 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由于资本家是风险偏好中性,u是大于零的常数,那么vw*()必为大于零的常数,且由于V(.)0,所以可断定W*()的值唯一确定,也就意
5、味着W*独立于。其中的经济学含义是: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劳资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约关系,厌恶风险的工人将市场不确定性风险转嫁给风险偏好中性的资本家,同时向资本家支付“风险佣金”,自己却自愿领取一个固定的低于期望收入的“确定性等价”工资;相反,资本家因风险偏好优势而承担了市场不确定性风险而取得经营管理权威,并成为剩余索取者享有“风险佣金”。 为了逻辑更完美,该派学者进一步认为公司制中的经理只是资本家的代理人,其功能是执行股东政策,履行日常管理,企业经营的最终风险还是由股东承担。换言之,股东才是真正的“企业家”,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当然也就是唯一的剩余索取权掌握者(更有力的解说请见第五部分)。至此就证明
6、了“资本雇佣劳动”的命题。 显然,风险偏好说有两个重要理论贡献: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差异可以影响合约性质:企业具有一个重要的“保险功能”。新近的研究表明企业不仅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价值实现的场所和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福利,而且还作为一个有效的“保护伞”使他们不必独自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 然而,如果把劳资之间的风险态度作为企业产生的根源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决定性的解释变量,这又值得怀疑。首先,该学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先验地认定资本家是风险中性者甚至风险偏好者,而工人是风险厌恶者。虽然有的学者沿着阿罗等人的思想来证明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资本家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分散风险从而成为风险中性者;由于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人身
7、的不可分性,工人几乎不可能同时从事多种工作因此无法分散风险从而厌恶风险。(注:1970年K.J.Arrow和R.C.Lind在不确定性与公共投资决策评价(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0,365-378)中证明政府可以通过对众多项目的投资来分散风险,从而政府有区别于私人的投资风险偏好。)但是其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无论多么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都不可能消除系统风险;其二,即使资本家可以投资于众多相互独立的金融产品来消除风险,但高昂的交易成本也会使之效力大减,何况其中还包含着一个悖论:如果资本家是风险中性者,哪又何必搞资产多样化,因为这并不能提高期望收益。 其次,在
8、实证中风险态度差异说也难获得支持。该学说意味着,工人天然是工人,因为他们是风险厌恶者;雇主天然是雇主,因为他们是风险中性(或偏好)者。沿着这种逻辑可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职的工人偏好当雇员,也会永远安于做雇员,因为其风险偏好特征决定了这是他的最优选择。这种解释对某些人群可能是合理的,但是就整个社会的动态过程来看它又是荒谬的。所以现在学术界很少用主观风险态度差异来解释企业的起源和治理结构,转而寻找别的相对客观解释变量。 值得一提的是,风险差异说之所以可以推导出“资本雇佣劳动”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假设工人的劳动努力能被无成本地观察到,相应的激励相容条件自动地得到满足。显然该假设并不现实。现代信息经济学
9、已证明现实有效的合约必然要求风险承担和激励之间合理搭配(Mirrlees,1974,1976;Holmstrom,1979; Hart Grossman,1978)。三、团队可监督性差别一个纯技术的解释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首先认识到当众多的成员组成一个“团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可能产生一个大于单个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净收益的剩余,(注: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工场手工业时就认识到由于集中生产可以通过享用专业化分工、塑造良好的集体生产氛围、集约适用厂房设备等等好处从而获得一种大于个体生产的集体生产力。)但是精确计量团队成员生产贡献的困难又引生严重的搭便车行为,损害团队的效
10、率,所以需要外部监督者。为促使监督者努力工作就应把监督权和团队的剩余索取权对称分布于出资者,因此“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监督装置”。 可以说,“团队理论”对当今的企业理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诠释这一理论的模型很多,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就是其中之一。该模型抛弃了风险偏好差异性假设,认为企业是由风险中性的工人(P)和经理(M)(原著使用的术语是“生产成员”和“经营成员”)组成的一个团队,每一方当事人有两种工作努力(a,i,b,i);对团队生产力有直接贡献的工作努力a,i和间接作用于团队生产力的监督努力b,i,其中i=P,M。所以a,i也有两种情况:自我利益的工作努力as,i和受监督的工作努力ab,i,
11、并且互监督的技术关系为:(注:抛开理论的逻辑基础的正误不谈,张维迎在勾画该模型的最初阶段(1995,p54-65)还是比较严谨的,也认识到监督和被监督工作努力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但是正式的所有分析和结论却都建立于“我们假设监督技术采取线性形式”(p68)。然而不幸的是,这就改变了模型性质,解释力大减,其结论也只能是十分特殊的。) 附图 (2.1) 其中,表示监督的有效程序,且0。生产函数表达采用科布道格拉斯形式:(注:张维迎(1995)采用的是CES函数;但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采用K-D函数。此处我们就用后者。) 附图 (2.2) 其中a(1/2)的常数,即在企业中经理的重要程序大于
12、一般工人;并且Y有两种形式:M和P完全自我激励(或互不监督)而产生的Ys以及存在某种监督状态的Yb。企业成员的收入可表述为: 附图 (2.3) 其中W,M,W,p表示经理的固定合约收入;0,1表示经理分享的剩余收入份额。当事人都是风险中性者,他们的效用函数可描述为: 附图 (2.4) 在此基础上给出各自的激励相容约束:各当事人参与企业这个“监督装置”的效用大于做“个体户”的收入(细节可参见原著)。作者然后采用纳什谈判解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处理最后证明只有=1的纳什均衡才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其经济含义是:在企业中,经理对团队经营绩效的重要性或贡献大于工人,同时前者具有监督上的技术优势,因此
13、使经理成为委托方并且垄断剩余索取权,这种契约形式将是最优的,对各当事人和社会都有好处。作者进一步假定经营能力是私人信息,而财务资本是那些希望成为经营成员的资本家个人经营能力的显示信号,所以资本家具有做企业家的优先权。(注:Eswaranhe和Kotwal(1989)虽然角度约有不同,但用几乎相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至此就证明了命题“资本雇佣劳动”。 该模型作为团队生产理论的一种诠释,总体上是成功的。它利用企业成员相互监督方面的难易程度的不对称性,以及他们在团队生产中的重要性差别这两个基本解释变量推导出“监督权和剩余索取权应该配置给经营成员”,从而内生地解决了在企业中委托权应该如何安排的问
14、题。因此作者本人也相信该模型为解释古典资本主义企业“提供了一家之言”(1995,导言)。 然而十分遗憾,由于作者把经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偏面地理解为“监工”,并且不恰当地将结论建立在“线性监督努力函数”假设之上。(2.1)式意味着工人努力工作的程度和经理的监督努力成正比。纵观历史,我们还发现即使在奴隶社会奴隶尚有保留努力程度的可能性(Barzel,1989),因为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力资本的运用只可激励而无法挤榨”(周其仁,1996)。(注:虽然这种提法有些极端,但是不能不说周其仁(1996)把握住了人力资本的最基本特性。同时他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是一
15、个对企业合约性质极富洞察力的理解。)事实上,团队生产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恰恰在于团队成员绩效“计量”(或监督)的困难,其中不仅有技术上的困难,更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只要我们把(2.1)、(2.4)式改写得更现实合理一些,那么资本家(或经理)独占企业所有权和组织租金的产权安排就不一定是最优的。也正是基于此,现代信息经济学认识到经理(委托人)的首要功能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强调利益的合理分享(Holmstrom,1982)。 此外,在知识经济中资本家和经营管理者与“知本家”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顺便提一下,该模型中(2.2)式a,M没有上限限制,无意中就假设经理能力无穷大,这也是该模
16、型能推导出资本家独享剩余索取权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最优性只能在各种严格而片面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被证明,虽然包括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在内的团队生产理论深刻地揭示出企业组织的许多重要特征。 四、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合约理论的一种解说 资产专用性所引起的道德危机对契约结构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是近几十年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发现之一(Williamson,1975,1985;Klein等人,1978)。沿着这条思路,哈特等人又提出了不完全合约理论,主要用于研究最优契约或所有权安排,但是其中的“风险承担”思想却是“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现有最具影响力的解说之一。张维迎(1996)的论文就是这种思想
17、的一个综述。 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合物,并假设在劳动市场中,普通工人的人力资本具有通用性(Dow,1993),且缺乏可担保性;相反,物质资本的投资具有专用性和不可证实性,合同难以对其投资和使用事先作出完全规定,因此导致合约的不完全性。物质资本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极大地影响着生产的效率;同时专用性意味着投入企业中的实物资产缺乏流动性,一旦改为它用,其价值极低。这意味着在各种性质的企业中出资者(包括债权人)都将是企业经营活动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所以那种工人掌握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出资方仅仅领取固定资本租金的劳动管理型企业(LMF)不会是最优的企业组织形式,因为资本
18、家面临工人潜在过度和滥用资产的道德风险或“套牢”风险,缺乏投资的积极性。鉴于此,把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交给资本家,让他们来决定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承担相应的风险,即“如果不可合同化的变量对乙方的利益影响不大,那么让甲方控制企业将是有效率的”(Grossman Hart,1986),这样的产权安排最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 总之,这种理论具有浓烈的伦理色彩,它把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关系归结为前者客观上承担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市场风险和一般工人的道德风险。其逻辑不但有别于而且显然优于前面提到的主观风险偏好差异说,因为它用相对客观的东西代替了主观意想。另外,在研究企业治理结构方面,不完全合约理论最
19、大的贡献还在于批判了用剩余索取权来研究企业治理结构的方法,并提出研究剩余控制权的安排才是关键。虽然剩余控制权这个概念十分抽象,难以模型化,但是它的确深化了我们对企业合约性质的认识。 虽然这种基于不完全合约理论的“资本雇佣劳动”的思想是深邃的,但是它却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首先,专用性并不是非物质资本独有,特别是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人的人力资本也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同样地承担着雇主的道德风险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市场风险,所以把生产工人排除在享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之外就和上述伦理标准相悖。其次,该理论的现有文献都过于强调非人力资本的作用,并视之为企业得以存在的“粘结物”,提出“把企业
20、定义为由它拥有的各种资产(如机器,发明等)结合而成的东西”(Grossman &Hart,1986);并认定“对物资资产的控制间接地导致了对人力资本的控制”(Hart Moore,1990):甚至认为“在缺乏非人力资产的情况下,甚至连替代或解雇的概念都几乎没意义了”(Hart,1995)。事实上,即使不深究这种观念的真伪,但它也越来越难以和知识经济的现实相吻合。 此外,企业所有权是一个产权束,具有多个层次,并可细分或重组。某一层次的剩余控制权可能在另一层次上又是合约明晰化的权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哪种层次上的产权划分才反映相关当事人的根本关系。更值得推敲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性质是否真是通过剩余
21、控制权的归属来判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用不完全合约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论证“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模型绝大多数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重点在于证明或设计某种最优的权利安排。事实上,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应该怎样”而是“为什么这样”,即要求说明相关当事人凭借什么力量来享有什么样的企业所有权和组织租金。正如Dow(1993)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现实中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是那些对关键要素所有者最富吸引力的组织,而那些理论上组织租金或社会福利最大的企业组织形式并不一定最具生存力。所以不少学者努力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企业的治理结构。 五、讨价能力差别一种实证的解说 在现实的任何正式或隐形组织中
22、,权责的分配归根到底是相关当事人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相对谈判实力对比的反映,企业权利关系也不例外。我们就主要借用无限期轮流讨价还价模型(Rubinstein,1982)揭示一种根植于(新)古典经济学家心中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古老理念。 人们知道只有当生产资料和劳动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也是相关当事人获取收益的前提条件。并且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社会生产要求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普通人力资本普遍(但不一定完全)分离。所以在企业中劳资双方必须通过自愿谈判形成各自都能接受的合约,企业生产才能发生。假设劳资之间的谈判是一个无限期轮流讨价还价博奕过程,谈判的目的是按什么比例(r,k,r,p)分享组织租金
23、。在不考虑谈判成本的情况下,该博奕有唯一的精练纳什解: 附图 (4.1) 其中,k,p(0,1),分别表示资本家和工人的贴现因子,反映了各自的时间偏好。,i越大i就对谈判时间的长短越不敏感,也就意味着i的谈判力就越大。由于人力资本和人的生命体融合在一起,人力资本的特性也决定了它缺乏可担保性,同时单纯的人力资本本身很难变现形成购买力满足消费以维持生命,所以丧失生产资料的工人对失业十分敏感,,p较小;相反,由于物质资本具有较好的可担保性,虽然其所有者也不喜欢资产闲置而遭受损失,但一般来说他并不会有人身方面的生存危机,所以,M较大。如果再加上这么一个假设:资本稀缺,所需劳动力供给过剩,,p甚至趋向于
24、0。那么,我们将发现r,k*1,r,p*0。此外,由于搭便车行为使工人难以形成集体行动,分担谈判成本,而Robinstein(1982)还证明具有谈判成本优势的一方会独占“蛋糕”。这就意味着,工人领取固定工资,而资本家独享组织租金。值得补充的是,在假设工人人力资本具有通用性时,即使在以胆量(boldness)为核心变量的模型中(如Aoki,1982)也可得到“资本雇佣劳动”的结论,因为这些模型认为工人的胆量或谈判力的基础是于其技能专用性。 虽然在经济学文献中少有系统地从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性质本身证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关系,但事实上这是最传统、最有影响、最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比如马克思对资本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资本 雇佣劳动 命题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