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古诗二首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诗中个别词语的理解。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古诗暮江吟)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
2、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
3、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评价:(指名3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
4、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你们看!(演示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
5、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评价:(指名34个学生)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
6、不禁吟诗一首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古诗鸟鸣涧) 一、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待会儿我们进行“古诗挑战赛”。 二、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派个代表,小组成员可以
7、站起来相互补充。 三星题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五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板书: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三、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想想看:举头
8、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我这里位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得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暮江吟(唐)王维 鸟鸣涧(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人闲桂花落,半江瑟瑟半江红。 夜静春山空。可怜九月处三夜, 月出惊山鸟, 露似珍珠月似弓。 时鸣春间中。课题:飞向月球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9、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
10、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
11、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
12、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13、“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
14、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
15、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6、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
17、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
18、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 飞向月球开始奔赴月球的旅行飞往月球的途中登上月球和月球的真实情况 课题:第二单元语文天地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2、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3、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
19、使用所学知识。教学重、难点1、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2、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知识。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天地的学习。一、交流摘录笔记。 鼓励学生今后写好摘录笔记。 二、读一读。 开展学生间赛读、赛背。 鼓励学生把这些名句记录在摘抄本上。三、畅所欲言看月亮,说月亮。 教师巡视,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参与小组学习。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检查学生摘录笔记的情况。二、学习开卷有益 共四段话都是摘自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对月亮的描述。三、指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