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在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倒逼着我国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上、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与转型。商业银行为了顺应利率市场化的潮流,在业务上进行了创新,开发了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始终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它的发展也是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本身又有促进的作用。它帮助银行突破了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具有利率传递者的作用,有利于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探路者,银行理财业务整合了在银行
2、间及信贷市场的传统优势,拓展了其在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为我国探索利率市场化定价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利率市场化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business, in our country has not yet fully market-oriented
3、interest rate conditions,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fell forcing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ofit model, business model for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rates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market trend in the business of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Ban
4、k financing business has always been the impact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has more closely link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to promote 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to interest rate mar
5、ket itself. It has helped the bank to break the control of the central bank deposit and lending rates, with a pass rates role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pricing mechanism. As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Pathfinder, bank financing business integration advantages of traditi
6、onal banks and credit markets, expanding its presence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capital markets and derivatives for investment for China to explor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pricing offers platform.Keywords:Commercial bank;Financial Services;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1 绪论
7、1.1 选题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居民财富得到迅猛增长,居民银行存款水平持续提高。同时,国内居民财富得到迅猛增长也使得国内居民对金融市场认识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手中持有的资产得到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被人们赋予更多期望,更多的居民希望通过投资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实现自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存款利率管制政策的背景下,银行为应对金融脱媒、突破存款利率上限采取的一种金融创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就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国4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理财业务,理财产品存续51560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2.65万亿元,较2013
8、年末增长约2.41万亿元,增幅23.54%。总体来看,整个理财市场呈稳健增长态势。1.2 选题意义 虽然银行理财业务近年来持续火爆,研究它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毕竟它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学者们对它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现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经济发展对理财产品的影响等,很少有对理财业务的发展与我国利率市场化相互影响的问题做相关研究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我国利率市场化相互影响进行相关的研究,可以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去看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了解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的发展起的作用,分析理财产品又是如何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以及
9、利率市场化,对预测未来理财产品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帮助。1.3 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浏览相关的文献,了解理财业务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态势,并对相关观点进行分析和借鉴,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去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首先简单介绍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与进程,然后在不同章节中分析理财业务与利率市场化两者的之间的联系,从中看出银行理财业务是如何加速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的以及它是如何顺应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发展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利率市场化的这一个角度去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有一个新的理解。1.4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我国利率市场化综述1
10、.4.1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念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指银行发行的针对个人的理财业务和对公司的理财业务,将企业或居民个人身上募集来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银行信贷资产以及信托贷款等。理论上,投资者承担与理财产品相关的所有风险,并获得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而银行从该业务中获取包括理财产品的托管费、销售费、投资管理费等手续费收入1 郝少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安徽大学,2013。但实际上,有很多理财产品采取了刚性兑付的方式进行销售,银行虽然可以但相应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但实际上承担了理财产品的风险。实践中,根据2005年9月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
11、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来看,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在个人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理财计划2 李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现代化.2013-03”。1.4.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按基础资产或投资方向、受益的确定性与否、期限分类、发行币种。按受益的确定性与否分类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其中,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
12、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计划。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3 曹颖C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及预期前景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08。图表1:2012年4月2013年3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资料来源:普益财富(数据截至2013年
13、04月07日)2.我国市场利率化的进程2004年8月以前,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外汇理财产品迅速发展。从2004年8月第一笔人民币理财产品诞生至今已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其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理财业务的品种日益丰富和投资范围日益广泛。2004年到2005年,还不存在对理财产品明确的监管制度,理财产品以本外币债券及货币市场类为主,信贷资产类产品尝试发行。2005年到2007年,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制度规范得到明确,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发展。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紧密合作,表外理财产品市场扩张。同时,结构性产品和证券投资类产品大量发行。2008年到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
14、,理财产品市场热度减弱。2010年至今,理财产品市场热度再次升高,发行规模节节上升,对理财产品的规范也越来越到位。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以个人客户为主要销售对象,但对公理财业务在2013年来也开始提速;期限结构以短期为主,委托期限为13个月的占比最多,36个月其次,二者合计占比达到80.6%,占据主流;收益结构上,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总体呈下降态势,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总体呈上升态势。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发行占比大致相当,接近30%;城市商业银行加大了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发行占比达到28%。图表二:2012年4月2013年3月各类型机构产品发行量占比资料来源:普益财富(数据截
15、至2013年04月07日)2.1我国利率市场化综述2.1.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1.2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一直贯穿于我国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全过程。主要的进程如下:(一)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1.1996年1月1日,央行建立全国统一的
16、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形成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2.1996 年6 月1 日,在Chibor成功运行半年的基础上,央行放开对其上限管制,实现利率水平完全由拆借双方自主决定。(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1.1996年,证券交易所市场通过利率招标等多种方式率先实现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2.1997年6月,央行建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国债统一转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实现国债交易利率市场化;3.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方式成功发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三)贷款利率市场化1.2004年10月,经过多次调整,央行取消贷款上浮封顶(信用社最高上浮基准利
17、率的2.3倍),贷款最多下浮到基准利率的0.9倍;2.2006年8月和2008年10月,央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分别下调到基准利率的0.85倍和0.7倍;3.2012年6月和7月,贷款利率下浮区间分别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倍和0.7倍;4.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个人住房贷款暂不调整),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平行下调了0.25个百分点。本次调整同时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机构
18、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至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做了相应调整。3.银行理财业务对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作用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十个年头,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13年底存续规模已经越过十万亿元大关。随着金融脱媒的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日渐深入,商业银行传统的利差收入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业界共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强势崛起,其从产品设计、资金募集、营销推广等多个方面对传统理财品种构成冲击。此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将在组织制度、投资运作、销售渠道、营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率 市场化 我国 商业银行 理财 业务 发展 探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