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表格教案(自备).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表格教案(自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表格教案(自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舜德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 ( 2015下) 编号:87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型新授第 1 课时主备人秦丽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学习内容
2、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 注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1、当你按动遥控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1、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3、自主学习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4、检查自学情况: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5、熟读课文,勾出不
3、懂的词句。倾听进入学习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齐读课题质疑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自主学习生字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改观和改变:“改观”在本课中是指20世纪以来的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则是强调了改换、变更。教学反思舜德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 ( 201
4、5下) 编号:88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型新授第 2 课时主备人秦丽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
5、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 注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四、布置作业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5、默读第4段,勾画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
6、化生活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1、小练笔:畅想未来2、手抄报:科技时代齐读。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默读第4段,勾画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齐读第5段 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惊喜)教学反思舜德学校高效课堂导
7、学案 ( 2015下) 编号:89课题30*电脑住宅课型新授第 1 课时主备人秦丽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6个生字和“数据、轻松、悦耳、仓库、储存、示范、烹调,烹饪、预约、综合、判断、提供、防盗”等词语。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 注一、激情导入:
8、二、初读感知三、默读理解。四、小组合作探究。五、课外拓展1、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住;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住宅还会如何呢?今天让我们认识一座电脑住宅。2、引入新课,板题。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对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板出来)1、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请你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2、检查生字的读音。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2、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过度激趣: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名汇报,指导朗读。1、学习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1
9、)制作表格(2)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2、小组汇报,集体交流:(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我来当设计师: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电脑学校、电脑商场、电脑医院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倾听进入学习。读题质疑。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读文思考。小组交
10、流。汇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交流、评价教学反思舜德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 ( 2015下) 编号:90课题31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型新授第 1 课时主备人秦丽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 注一、板书
11、揭题,质疑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直奔重点段落,探究演化过程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1(板书:恐龙)关于恐龙,你知道些什么?对我们而言,恐龙充满神秘。今年,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2学生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边读边划出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汇,读到不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点名读,全班齐读。提示字音“盈”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4引导学生就课文词、句质疑1师读第3自然段,生齐读第4自然段,读准字音。2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其中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3汇报学习成果:a、读句子,找出是
12、哪种恐龙飞向蓝天的?(猎食性恐龙)b、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一些、逐渐”等词。c、这些恐龙之所以能飞,科学家提供了几种猜想。引导学生概括说说。(相机板书:转移到树上生存奔跑中学会飞翔)4复述演化过程。1关于恐龙,你还有什么想知道吗?(生:恐龙是怎样长出羽毛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2总结:恐龙身上有许多未解之谜,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课后我们再开一个“恐龙知识会”吧!读题质疑: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恐龙怎么长出羽毛的?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就课文词、句质疑读文思考并在书上上划出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一些、
13、逐渐”等词。复述演化过程。探究演化过程总结全文,拓展阅读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教学反思舜德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 ( 2015下) 编号:91课题31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型新授第 2 课时主备人秦丽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
14、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 注深入读书,分段感悟深入读书,合作学习布置作业1、学习第二段a、读文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 (二者骨骼结构相似;恐龙化石有羽毛的印痕。)b结合课文说说,你认为这些发现有何作用。 出示文字屏(齐读)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c、“画卷”“点睛”各指什么?d齐读第二段。2、学习第三、四段a、轻声称读这一部分,然后概括主要内容。b划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读读,准备交流。c指名读第四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A、两亿三千万前的恐龙都逐渐变成了鸟类。B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是漫长的。如果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八 单元 表格 教案 自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