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故人庄》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安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挚友的情意。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憧憬。以下是我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1 一、导入。 我们又遇到一位“话桑麻”的诗人了,他被别人用“只鸡”招去喝酒,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终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算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2、) 问: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交代“过故人庄”的缘由。)你们看,主子待客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白什么?(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情极深。) 问: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清爽,淡远,幽静,色调丰富)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问: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挚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
3、(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宁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尘不染。) 问: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终一句是(“花落知多少”)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一般的道别语。“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观赏之意。过半年再来观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
4、(主子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子待客热忱,情愿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三、总结。 这首诗看起来也很平淡,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始终写到辞别,毫无夸张铺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语。我们平常说话用的,“淡而无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无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这首诗是否无味呢?(不是)它的味在哪里呢?(写出了挚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这当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这告知我们,读诗肯定要反复地细心品尝。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美丽意境,使学生
5、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挚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意,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情的美妙。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爱古诗吗?古诗中有许多表现挚友之间情深意重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挚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老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旺盛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
6、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探望,故人:老挚友。到村庄探望老挚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挚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足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状况。 老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根据诗的特性来读,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
7、故人庄。 6、齐吟全诗。 老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简单,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依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老师示范,学生留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挚友打算了丰富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肯定用这几个字,“家”
8、、“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3、老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 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四)背读全诗 师导:以诗译诗可以培育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这首律诗每一联都写什么?同学们想一想,商议一下。 1、学生商议、探讨,打算回答。 2、沟通: 首联写作客缘由,颔
9、联写旅途见闻,颈联写到农家作客,尾联写作客的留恋。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忱,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酷爱,以及对挚友情意的重视。 3、依据这种思路,背诵这首诗。 4、学生齐声背读。 (五)说读全诗 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绽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许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诗人啊,老挚友打算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1、同学们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2、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老师吟读,学生代表说读。 参考:绿树
10、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啊,一棵棵茂密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绽开翅膀在蓝天中翱翔,亮着自己嘹亮的喉咙,欢快地歌颂着,一只大公鸡在悠然地闲逛,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温煦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时常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翱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漂亮,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挚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啊,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如同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子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
11、忱的主子肯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3、师总:对诗人说话特殊好玩,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事实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 (七)作业 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依据对这首诗的理解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美丽散文。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
12、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挚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意,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情的美妙情感。 教学打算: 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绚烂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 3、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二、学文 1、请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 2、学生自学,师巡察。 3、沟通(回到老师的界面)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
13、确,读通顺。 (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解并描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挚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挚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沟通: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挚友 具鸡黍打算丰富的饭菜 (2)受到老挚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富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快乐、兴奋)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5、沟通: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挚友之间才会谈家常
14、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挚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6)沟通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打算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始终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闲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7)齐读“话”句 6、沟通: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指名读 (9)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恋恋不舍) (10)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11)沟通。 7、
15、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憧憬,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美丽、淳朴的田园风光。) (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绿树围围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2)读好此句。 (3)讲解并描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讲解并描述什么是对仗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村边”对_;“合”对_ “绿树村边合,”对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师生共对对子。 读好这两句诗句。 练习背诵。 三、拓展 1、在我们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故人庄 故人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