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拉深模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冲压拉深模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拉深模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冲压拉深模设计冲压工艺及冲压模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起止日期: 2011 年 1 月 3 日 至 2011 年 1月 16 日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部)2010年 01 月 16 日目 录第一章 拉深件工艺分析31.1 制件介绍31。2 产品结构及形状分析31。3 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31.3.1尺寸精度31.3.2冲裁件断面质量31.3。3 产品材料分析41。3.4 生产批量4第二章 零件冲压工艺计算42。1 翻孔工序的计算42.2 零件毛坯尺寸计算52.2.1确定修边余量a52.2。2 确定坯料直径52。2。3 确定工艺方案52.2。4排样、计算
2、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52。3 冲裁力的计算62.4 确定拉深工序件尺寸62。4.1 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62。4.2 确定首次拉深件尺寸72.4。3 计算第二次拉深工序件的尺寸72。5 计算拉深工序的力82.6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82.6。1 拉深间隙的计算82.6.2 拉深凸、凹模尺寸的计算8第三章 设计选用模具零件、部件93。1 拉深凹模的设计93.2 拉深凸模的设计93.3 压边、卸料及出件装置设计103。3。1 压边圈103。3.2 推出及顶出装置11第四章 模架的选择124.1 模架的选用124。2导柱及导套134.3 模柄的选用13第五章 模具材料和热处理14第六章 模具的总装配图15
3、第七章 填写冲压工艺卡16设计总结18参考文献19第一章 拉深件工艺分析1。1 制件介绍零件名称:芯子隔套材料:08钢料厚:1mm批量:大批量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1。2 产品结构及形状分析由图1可知,产品为圆片落料、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圆片冲孔,产品结构简单对称。1.3 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1。3.1尺寸精度查参考资料【4】上表5-11可知:拉深件直径的极限偏差为:、 高度的极限偏差为:1。3。2冲裁件断面质量板料厚度为1mm,查参考资料【4】表267,可知冲裁件生产时毛刺允许高度为0.12mm,由于本产品在断面质量和毛刺高度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只要模具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冲裁
4、件的断面质量可以保证。 1。3。3 产品材料分析冲压材料不仅要满足产品设计的技术要求,还要满足冲压工艺要求和冲压后的加工要求,因此,对于冲裁件材料一般要求其力学性能是强度低,塑性高,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符合国家标准。本设计产品所用的材料是08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力学性能是强度、硬度和塑性指标适中,经热处理后,用冲裁的加工方法是完全可以成形的。1。3.4 生产批量产品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适于采用冲压加工的方法,最好是单工序模,模具制造简单,维修方便。第二章 零件冲压工艺计算2。1 翻孔工序的计算由参考资料【1】表64可得极限翻边系数:由参考资料【1】式(6-10)可知,翻孔的高度为: 取整:
5、由参考资料【1】式(612)预制孔直径为: 实际取整:由参考资料【1】式(6-13)可得拉深高度为: 综上所述,拉深后的毛坯图如下所示:2。2 零件毛坯尺寸计算2.2。1确定修边余量a板料厚度为1mm,故按外形尺寸计算,查参考资料【1】表5-7可得,,故拉深件的实际凸缘直径2.2.2 确定坯料直径 由参考资料【1】式(513)可得: 2.2。3 确定工艺方案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该零件的正确工艺方案是:落料、第一次拉深,第二次拉深、冲孔,第四道工序为翻边,达到零件形状和尺寸要求。2.2.4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采用单排方案,如下图:由参考资料【4】圆件的圆角的零件间间距,沿边间距。送料步距
6、,调料的宽度,调料的长度L,根据附录选用。裁板的方式为: 采用横裁可裁条料数为(条),余8mm,每条板料可冲制件数(件),则每张板料可冲制件为(件)。经计算采用竖裁每张板料可冲制件数也是352件。板料利用率为:2。3 冲裁力的计算本模具采用刚性卸料,根据公式324(文献【1】)计算冲裁力F,查文献【3】表229可知08钢的抗剪强度为,则:由于该毛坯为圆,压力中心在圆心。2.4 确定拉深工序件尺寸2.4.1 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 查参考资料【1】上表(55、5-6)以及图(5-18)可知,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首次拉深极限相对高度.比较可知,不能一次拉深成形,查参考资料【4】可知需要进行
7、2次拉深。2.4.2 确定首次拉深件尺寸根据上面求出的、以及查参考资料【4】上表(540)可得第一次拉深系数:查表9-36可得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则第一次拉深后的直径为: 高度为: 总的拉深高度为30。5mm,而拉深次数为2,为了确保第二次拉深质量,充分发挥板材在第一次拉深变形中的塑性潜力,实际定为第一次拉深高度。拉深后图形如下:2。4.3 计算第二次拉深工序件的尺寸查参考资料【1】上表(53)可得: 则第二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 拉深直径为: 拉深高度为: 拉深次数n凸缘直径筒体直径d高度h圆角半径R圆角半径r197452010102974030.52.52.52.5 计算拉深工序的力查参考
8、资料【1】式(5-24)可知,第二次拉深用普通的平端面凹模拉深时毛坯不起皱的条件为:,代入数据得:,按照公式判断要使用压边圈.按参考资料【1】公式(529)计算得拉深力为: 按参考资料【1】公式(527)压边力为: 式中的值按相应表选取为总拉深力: 拉深功: 初选公称压力为250 kN的JH21系列开式固定台压力机(型号为JH21-25)。其最大装模高度为250mm,装模高度调节量为50mm,工作台孔尺寸为150mm,主电机功率为2。2 kW。2。6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2.6。1 拉深间隙的计算拉深间隙指单边间隙,即。拉深工序采用压边装置,查参考资料【1】式(555),可得拉深间隙为:。式中k
9、为间隙系数,查【1】表(5-18)可知k=0。1。故得2。6.2 拉深凸、凹模尺寸的计算2.6.2.1 凸凹模圆角半径的计算 第二次拉深为最后一次拉深,故拉深凹凸模的圆角半径都等于工件的圆角半径2.5mm,即: 2。6.2.2 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查参考资料【1】表(9-38)可得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mm) (mm)式中: D拉深件的基本尺寸,mm; 拉深件的尺寸公差,从零件图可知其值为0.05mm。拉深凸模出气孔的尺寸由参考资料【4】表(9-39)可得出气孔直径 第三章 设计选用模具零件、部件3。1 拉深凹模的设计凹模采用矩形板状结构和直接通过螺钉、销钉及固定板固定的方式连接。凹模刃口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拉深模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