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导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 》导读.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本论第一卷(节选)导 读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
2、工作。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n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n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n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n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系统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n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科学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深刻地
3、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同时,资本论还是一部哲学、逻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此外,它还包括了马克思在政治、法律、历史、数学、教育、道德、宗教、文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既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研究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伟大著作。尽管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市场经济理论,但如果抽去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规定性,其中的许多理论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都具有指导作用。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基本内容简介n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目的和结
4、构。n(一) 介绍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马克思于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论述了商品、价值和货币理论。这些理论成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展开论述,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历史过程。所以,马克思称资本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n(二)阐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n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
5、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n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n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n 关于资本论的写作目的,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
6、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n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n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n(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n(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
7、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三、三、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第一卷第二版“跋跋”基本内容简介基本内容简介n(一)简要说明资本论第二版对原文所做的修改n(二)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n(三)说明资本论的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论所运用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n在序言中,马克思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表现在,他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P1
8、03),在研究经济运动规律时,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n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平庸的模仿者们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
9、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n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n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n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四、四、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节选)内容提要第一卷(节选)内容提要和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和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 (一) 资本论第一卷
10、(节选)内容提要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7篇序和跋、七篇二十五章正文。第一卷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论述剩余价值的实质、产生的条件、生产方法及其转化为资本的原理。本课程选读马克思的两篇序和跋,正文的第二篇第四章,第三篇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七篇第二十四章节选的内容。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中心是说明资本产生的条件原理。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的总公式GWG 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说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也适合说明生息资本的运动,因而它是资本的总公式。 2、总公式的矛盾在总公式GWG 中,增殖的货币(G )大于开始投入的货币(G),这个矛盾就是
11、交换的结果产生了剩余价值,这与等价交换的规律是相矛盾的。 3、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作为商品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要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这个领域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描写为自由平等的乐园,但实际上在这种“自由”、“平等”的背后是不平等的。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劳动过程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价值和预付资本价值相等,这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
12、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新生产的产品的价值量和预付的价值量是一样的;而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者不仅生产了与劳动力的价值相等的价值量,而且还生产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于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现在表现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购买了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价值的转移,不会变动它的价值量,因而称之为不变资本;而购买了劳动力的那部分
13、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等价,还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因而称之为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揭示劳动力被剥削的准确程度。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比率,显然由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因此,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就称为剩余价值率。其公式为: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剩余价值率(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前者是通过物的关系来表现的剩余价值率形式,后者是通过活劳动形式来表现的剩余价值率。值得指出的是,剩余价值率只是表示剥削程度,而不表现
14、剥削的绝对量。 第二十章 所谓原始积累 阐述资本积累的历史过程和趋势的原理。主要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积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主要内容 1、剩余价值理论 2、资本积累理论 3、资本流通理论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五、原著解读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119页) 在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了资产阶级社会关于自由、平
15、等、所有权、边沁(互相有利)的虚伪外观。马克思极其深刻地揭露了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的本质。资本家有购买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却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和资本家是不平等的,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之间是统治和服从、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所有权,劳动者只是对自己的劳动力有所有权,资本家则对大量货币和各种生产资料有所有权,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货币,也是工人先前的劳动创造出来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去的。边沁是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17481832),提倡功利主义,把利己主义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准则,认为有益于个人也就有益于社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表面上,资本家和劳动者互惠互利,事实上,资本家源源不断地获
16、得利润,而劳动者是不断地作为被资本家榨取的对象才活下来的。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128页) 这里,一定点是指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资本家只关心两点:一是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即生产用来交换的物品,二是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超出为生产该商品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价值形成过程。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工人创造价值的过程必须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17、,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 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138139页) 资本主义否定旧私有制是第一个否定,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又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第二个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里“个人所有制”绝不是恢复到从前的小生产者的私有制。 “个人所有制”指的是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了解释:“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0页) 六、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剥削观与我国现阶段合法剥削的关系。 3 怎样认识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思考题思考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