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地基工程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111 总则111. 1 适用范围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使之形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土体强度,显著地减少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用于公路、铁路路基作加强层,防止路基翻浆、下沉;用于堤岸边坡,可使结构坡角加大,又能充分压实;作挡土墙后的加固,可代替砂井。此外,还可用于河道和海港岸坡的防冲;水库、渠道的防渗以及土石坝、灰坝、尾矿坝与闸基的反滤层,可取代砂石级配良好的反滤层,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证安全使用的目的。1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2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19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19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0-19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裂膜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1-19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非织造复合土工布(GBT 17642-19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乙
3、烯土工膜(GBT 17643-199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土工膜(GBT 17688-199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土工格栅(GBT 17689-199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扁丝编制土工布(GBT 17690-1998)。112 术语1土工合成材料: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总称。2土工织物: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按制造方法不同分为织造土工织物和非织造(无纺)土工织物。3土工膜:由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薄膜。4土工格栅:由高密度聚乙烯等聚合物经挤压加工再进行拉伸制成的格栅状、用于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其开孔可容周围土、石
4、或其他土工材料穿入。5土工带:经挤压拉伸或加筋制成的条带抗拉材料。6土工格室:由土工格栅、土工织物或土工膜、条带等形成的蜂窝状或网格状三维结构材料。7土工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113 基本规定1施工前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相对密度)、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做检验。土工合成材料以100m2 为一批,每批应抽查5;产品验收抽样以卷为单位时,每批应抽查5,并不少于一卷。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清基、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向、接缝搭接长度或接缝状况、土工合成材料与结构的连接状况等。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114
5、施工准备1141 技术准备1详细阅读设计文件,准确理解设计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在地基加固中的作用。2详细阅读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原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土质及地下水对拟使用的土工合成材料的腐蚀和施工影响。3对拟使用的回填土、石做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4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工合成材料特性及现场施工条件编制施工方案。5. 对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1142 材料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土工合成材料的采购计划;2选择回填土、石的来源地;3土工合成材料进场时,应检查产品标签、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取样送检;4根据施工方案将土工合成材料提前裁剪拼接成适合的幅片;5准备好土工合成材
6、料的存放地点,避免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后受阳光直接照晒。1143 主要机具1土工合成材料拼接机具;2回填土、石料运输机具;3回填层夯实、碾压机具;4水准仪、钢尺等。1144 作业条件1土工合成材料验收合格;2回填土、石材料试验合格;3向工人的技术交底已经完成;4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基层处理合格。115 材料和质量要点1151 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土工合成材料目前可分为下列四大类;1152 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1)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指标包括其本身特性指标及其与土相互作用指标。后者需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由试验确定(该指标主要用于初步设计时参考)。(2)土工合成材料自身特性指标包括下列内容:1)产品形态指标:材质
7、、幅度、每卷长度、包装等;2)物理性能指标:单位面积(长度)、质量、厚度、有效孔径(或开孔尺寸)等;3)力学性能指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握持强度、顶破强度、胀破强度、材料与上相互作用的摩擦强度等;4)水力学:透水率、导水率、梯度比等;5)耐久性能:抗老化、化学稳定性、生物稳定性等。1153 土工合成材料应按设计指定产品选择,设计没有明确指定时,应选用抗拉强度大,延伸率较小的产品。土工格栅应有较大糙度;土工织物、土工膜应有较高的刺破、顶破、握持强度,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1154 土工合成材料的抽样检验可根据使用功能进行试验项目选择(见表1l54)。注;为必做项,为选做或不做项。1155
8、土工合成材料自身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可参照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SL/T235-1999)执行。116 施工工艺1161 工艺流程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61。图116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流程1162 操作工艺1. 基层处理(1)铺放土工合成材料的基层应平整,局部高差不大于50mm。清除树根、草根及硬物,避免损伤破坏土工合成材料。(2)对于不宜直接铺放土工合成材料的基层应先设置砂垫层,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2土工合成材料铺放(1)首先应检查材料有无损伤破坏。(2)土工合成材料须按其主要受力方向铺放。(3)铺放时应用人工拉紧,没有皱折
9、,且紧贴下承层。应随铺随及时压固,以免被风掀起。(4)土工合成材料铺放时,两端须有富余量。富余量每端不少于1000mm,且应按设计要求加以固定。(5)相邻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对土工格栅可采用密贴排放或重叠搭接,用聚合材料绳或棒或特种连接件连接。对土工织物及土工膜可采用搭接或缝接。(6)当加筋垫层采用多层土工材料时,上下层土工材料的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7)土工织物、土工膜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法、缝合法和胶结法。连接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的强度。l)搭接法:搭接长度3001000mm,视建筑荷载、铺设地形、基层特性和铺放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采用300500mm。荷载大、地形倾斜
10、、基层极软,不小于500mm,水下铺放不小于1000mm。当土工织物、土工膜上铺有砂垫层时不宜采用搭接法。2)缝合法:采用尼龙或涤纶线将土工织物或土工膜双道缝合,两道缝线间距1025mm。缝合形式如图1162 所示。图1.1.6.2 缝合尺寸(尺寸单位mm)(a)平接;(b)对接;(c)J 字形接;(d)碟形接3)胶结法:采用热粘接或胶粘接。粘接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0mm。(8)在土工合成材料铺放时,不得有大面积的损伤破坏。对小的裂缝或孔洞,应在其上缝补新材料。新材料面积不小于破坏面积的4 倍,边长不小干1000mm。3回填(1)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地基,无论是使用单层还是多层土工合成加筋材料,
11、作为加筋垫层结构的回填料,材料种类、层间高度、碾压密实度等都应由设计确定。(2)回填料为中、粗、砾砂或细粒碎石类时,在距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指土工织物或土工膜)80mm 范围内,最大粒径应小于60mm,当采用黏性土时,填料应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并不含有对土工合成材料有腐蚀作用的成分。(3)当使用块石做土工合成材料保护层时,块石抛放高度应小于300mm,且土工合成材料上应铺放厚度不小于50mm 的砂层。(4)对于黏性土,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密实度不小于最大密实度的95。(5)回填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填土的厚度应随填土的深度及所选压实机械性能确定。一般为100300mm,但筋上第一层填
12、土厚度不小于150mm。(6)填土顺序对不同的地基有不同要求:1)极软地基采用后卸式运土车,先从土工合成材料两侧卸,形成戗台,然后对称往两戗台间填土。施工平面应始终呈“凹”形(凹口朝前进方向)。2)一般地基采用从中心向外侧对称进行。平面上呈“凸”形(突口朝前进方向)。(7)回填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地基沉降情况,控制回填速度。(8)土工合成材料上第一层填土,填土机械只能沿垂直于土工合成材料的铺放方向运行。应用轻型机械(压力小于55kPa)摊料或碾压。填土高度大于600mm 后方可使用重型机械。117 质量标准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2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表面应平整。3土工合成材料
13、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17 的规定。118 成品保护1铺放土工合成材料,现场施工人员禁止穿硬底或带钉的鞋;2土工合成材料铺放后,宜在48h 内覆盖,避免曝晒;3严禁机械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表面行走;4用黏土做回填时,应采取排水措施。雨雪天要加以遮盖。119 安全环保措施1土工合成材料存放点和施工现场禁止烟火;2土工格栅冬季易变硬,应防止施工人员割、碰损伤;3土工合成废料要及时回收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1110 质量记录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有以下质量记录:1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出厂合格证;2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按设计要求项目)实验报告;3土合成材料接头抽样试验报告;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检
14、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隐蔽检查资料;6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7设计文件资料;8施工技术交底资料;9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规范要求的其他资料。(2)桩基础2.静力压桩施工工艺标准211 总则2111 适用范围静力压桩适用于软土、填土及一般黏性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居民稠密及危房附近环境要求严格的地区沉桩,但不宜用于地下有较多孤石、障碍物或有厚度大于2m 的中密以上砂夹层的情况,以及单桩承载力超过1600kN 的情况。2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
15、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术语212 术语静力压桩:系用静力压桩机或锚杆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中的一种沉桩施工工艺。213 基本规定2131 静力压桩包括锚杆静压桩及其他各种非冲击力沉桩。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接桩用焊条或半成品硫磺胶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或送有关部门检验,压桩用压力表、锚杆规格及质量也应进行检查。硫磺胶泥半成品应每100kg 做一组试件(3件)。2132 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
16、、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10%的探伤检查。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2133 施工结束时,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2134 压桩时压力不应超过桩身所能随的强度。同一根桩的压桩过程应连续进行。压桩时操作员应时刻注意压力表上压力值。并在压桩前排出合理的压桩顺序。214 施工准备2141 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标准。3针对工程基本情况,收集工程所需的相关规定、标准、图集及技术资料。收集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及场区地下障碍物、管网等其他资料。4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交底
17、,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5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的有关文件和规定。6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7其他技术准备工作。2142 材料要求1预制桩材料要求(1)钢筋:静压法沉桩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4。(2)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静压预制桩施工材料要求(1)钢板: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宜用低碳钢。(2)电焊条:电焊条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一般宜采用E43。(3)硫磺胶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4)法兰的钢板和螺栓宜用低碳钢。2143 主要机具1全液压静力压桩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43。2.其他机具:吊车、
18、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电焊机。2144 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2施工人员到位,机械设备已进场完毕。3测量基准已交底、复测、验收完毕。4混凝土预制桩已从具备资质的预制构件厂定购,部分进场并验收合格。5临建工程搭设完毕。215 材料和质量要求2151 材料的关键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GB l07-87)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的要求。2硫磺胶泥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2151。2152 技术关键要求1桩机就位:静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将静压桩机调至水平、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2预制桩起吊和运输时,必须
19、满足以下条件:(1)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设计值的70方可起吊。(2)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设计值的100才能运输和压桩施工。(3)起吊就位时,将桩机吊至静压桩机夹具中夹紧并对准桩位,将桩尖放入土中,位置要准确,然后除去吊具。3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移动静压桩机时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并使静压桩机处于稳定状态。4测桩记录:桩在沉入时,应在桩的侧面设置标尺,根据静压桩机每一次的行程,记录压力变化情况。5压桩:压桩顺序应根据地质条件、基础的设计标高等进行,一般采取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顺序。密集群桩,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进行,当毗邻建筑物时,在毗邻建筑物
20、向另一方向进行施工。压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静压桩机应根据设计和土质情况配足额定重量;(2)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3)压同一根桩应缩短停歇时间;(4)为减小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1)对于预钻孔沉桩,孔径约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而定,一般宜为桩长的13l2,应随钻随压桩。2)限制压桩速度等。6接桩:(1)桩的一般连接方法有焊接、法兰接和硫磺胶泥锚接三种,焊接和法兰接桩适用于各类土层桩的连接,硫磺胶泥锚接适用于软土层,但对一级建筑桩基或承受拔力的桩宜慎重选用。(2)应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3
21、)采用焊接接桩时,应先将四周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焊接的材质(钢、焊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件应做好防腐处理。焊接接桩,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lm 左右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 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4) 硫磺胶泥锚接桩应按下列要求作业:1)锚筋应调直并清除污垢、油迹和氧化铁层。2)锚筋孔内应有完好螺纹,无积水、杂物和油污。3)接点的平面和锚筋孔内应灌满胶泥。4)硫磺胶泥溶剂灌注及停歇时间应符合表2.1.7 的规定。5)胶泥试块每工作班不得少于1 组。(5)法兰连接桩上下节桩之间宜用石
22、棉或纸衬垫,拧紧螺帽,经过压桩机施加压力时再拧紧一次并焊死螺帽。7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孔应立即回填。2153 质量关键要求1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压桩的压力变化,确保工程质量。2按标高控制的桩,桩顶允许偏差为土50mm。3压桩时压力不得超过桩身强度。21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必须做好作业人员夏季防暑、冬季防冻工作。3遵守劳动保障法规定的相关职业健康及安全要求。2155 环境关键要求1现场生活区、施工区、办公区等应分区布置,降低影响或干扰。2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分类收集,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基础 工程施工 工艺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