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冀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冀教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生命在于运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过程与方法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教学重点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教学准备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一、谈话引入。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提出
2、个人锻炼计划。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从书中找出心率、呼吸频率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3、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心率: 呼吸:提示: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4、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总结拓展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
3、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六、小结。、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5、通过刚才的运动你发现了什么?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小吊车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2 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2 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科学知
4、识目标教学重点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教学准备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 ,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
5、里? 3、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4、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师生共同评价。5、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四、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
6、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7、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8、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9、摸一摸(手臂) 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10、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总结拓展六、小结。、讨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1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位置与运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
7、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过程与方法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教学重点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教学难点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一、 记忆游戏。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秒钟内尽可能
8、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安新县地图,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游戏活动3、观察地图请你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4、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提示(可以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
9、师做计 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准备工作:、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5、根据地图提示找到红色小方块。注意: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总结拓展六、小结。、讨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 布置课外活动: 、收集各种地图。 、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7、按要求完成课外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做沙盘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过
10、程与方法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小组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 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教学重点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教学难点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教学准备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1 教师介绍沙盘是什么样的,沙盘是如何制作的。2 学生讨论、摆弄模型,在沙盘上建造所观察到的校园。3 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哪组做的在最形象、最准确。形象方面侧重沙盘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组内讨论一下如何
11、摆弄模型,在沙盘上建造所观察到的校园,制定计划。3、组内选出一名组员展示制作的沙盘。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1 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2 征求其他同学或家长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设计方案。3 根据拟订的方案准备材料,并在沙盘中展示出来。4、设计一个“未来校园”,组内讨论一个设计方案。(文字或图换)5、制作沙盘展示出来总结拓展六、小结。、讨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 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动与静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
12、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教学重点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教学难点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教学准备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总结拓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快与慢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6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2、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
13、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教学重点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学难点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学准备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1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2 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3 认
14、识列车时刻表。4 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1、 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 按要求完成活动3、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填表)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玩小车1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记录自己的方法。2 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3 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4 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4、 你有几种方
15、法让小车动起来?记录下来5、试一试怎样能让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6、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7、组内讨论总结出影响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总结拓展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8、你还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的小车跑的更快?9、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力与运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7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教学重点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
16、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难点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准备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预备运动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1、 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要求完成活动3、游戏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17、。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新课|标第|一|网 总结拓展四、多人推拉游戏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
18、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常见的力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
19、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重点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教学难点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准备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课的类型新授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自主学习一、 导入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观察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2、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让学生立足现
20、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3、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 、机器的力称为 、风的力称为 环节导案设计学案设计时间预设展示交流三、发现、认识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导学案冀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