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焊接与切割精编版[12页].docx
《安全焊接与切割精编版[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焊接与切割精编版[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消防安全知识安全焊接与切割在我公司,因为违章焊接与切割引发了多起火灾事故,这些事故,不仅有害于焊工的生命安全,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同时还影响着公司的声誉。因此,认真做好焊接与切割工艺的防火防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公司各有关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焊接、切割作业的安全措施一、常见事故原因1、在焊接、切割作业中,炽热的金属火星到处飞溅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2、焊接、切割时的热传导,也会引起火灾事故。3、对焊接件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了解清楚即盲目进行焊接,往往会发生意外事故。4、在焊、割金属容器时,由于对残存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未彻底清除,没有采取置换、冲洗,也未经过采
2、样分析而盲目焊、割而发生爆炸事故。5、有一些爆炸原因是发生在对大型油罐、煤气柜等大型设施清洗后未经全面测爆,或测爆中采集气体部位不全面,结果在焊、割过程中火星引起爆炸。6、对临时进行焊、割作业的现场(包括作业现场的楼上和楼下),没有进行认真检查或没有彻底清除可燃物质而引起了火灾事故。7、在喷漆、油漆车间或刚喷漆、油漆过的部位进行焊、割作业而引起爆燃事故也时有发生。8、在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冷暖气管道进行焊割时,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9、焊、割工作结束后留下的火种没有熄灭而隐燃起火的事故也比较常见。10、电焊接导线,特别是回路线(俗称搭铁线)因乱接乱搭而引起事故。11、气焊、气割使用的氧-乙炔气体
3、,因焊割炬漏气或安放的位置不适当,致使氧-乙炔气体积聚在某一部位,遇到焊、割明火引起爆炸事故。二、焊接、切割作业前的安全准备1、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整好用,预防焊割设备发生故障。2、做好焊割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清除各种可燃物,预防焊割火星飞溅而引起火灾事故。3、查清焊割件内部的结构情况,清除焊割件内部的易燃易爆等可燃物,预防发生爆炸事故。4、查清焊割件连接部位的情况,预防热传导、热扩散而引起火灾事故。5、在临时确定的焊割场所,要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安放乙炔瓶、氧气瓶或电弧焊设备,并与作业现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同时设立“火不可近”和“防止触电”等明显标志,并拦好安全绳,防止无关人员接近这些设备。电弧
4、焊接的导线应铺设在没有可燃物质的通道上。6、查清消防设施,配备好必要的灭火设备,以防发生火灾事故。焊接工人都要学会灭火的基本方法,懂得灭火的基本知识,学会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7、从事焊割作业的工人,必须穿好帆布工作服。在冬季,御寒的棉衣必须缝好,棉絮不能外露,以防遇到火星阴燃起火。8、进行焊接、切割动火作业时,必须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确定现场安全监护人,在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后组织烧焊人员认真学习安全措施。三、焊接、切割中的安全作业1、拆迁。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应把焊割件拆下来,迁移到安全地带进行焊割。2、隔离。对确实无法拆卸的焊割件,要把焊割的部位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进行严密隔
5、离。3、置换。对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进行焊割时,可将惰性气体、蒸汽或水注入焊割的容器、管道内,把残存在里面的可燃气体置换出来。4、清洗。对储存过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应先用热水、蒸汽或酸液、碱液把残存在里面的易燃液体清洗掉。对无法溶解的污染物,应先铲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清洗。5、移去危险物品。把作业现场的危险物品搬走。6、敞开设备。被焊割的设备,作业前必须卸压,开启全部人孔、阀门等。7、加强通风。在有易燃、易爆、有毒气的室内作业时,应先进行通风,待室内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全排至室外后,才能进行焊割。8、提高湿度,进行冷却。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移时,可采用喷水的办法,把可燃物浇湿,进
6、行冷却,增加它们的耐火能力。9、备好灭火器材。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10、技术测定。对焊割件内部的可燃气体含量,各种易燃易爆物质的闪点、燃点、爆炸极限进行技术测定,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焊割。四、焊接、切割后的安全检查1、坚持工程后期阶段的防火防爆措施。工作量大小一个样,不能有任何松懈和麻痹大意。2、各种设备、容器进行焊接后,要及时检查焊接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有毛病立即修补好。凡是经过焊割或加热后的容器,要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进料。3、焊割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彻底清理现场,消除遗留下来的火种,关闭电源、气源。4、焊割作业场所,往往留下不容易发现的火种,因此除了作业后要进行认真检查外,下班时要
7、主动向接班人员或警卫人员交代,以便加强巡逻检查。5、焊工所穿衣服下班后也要彻底检查一下,看是否有隐燃的情况。五、焊工的十个不焊、割1、焊工没有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进行技术指导时,不能进行焊割作业。2、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进行焊、割。3、焊工不了解焊、割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能焊、割。4、盛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之前;大型油罐、气柜经清洗后,未进行气体测爆,或测爆后已间隔了2个小时以上时,不能焊、割。5、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冷却、隔音、隔热的部位,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在未经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6、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
8、不得焊、割。7、焊割部位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彻底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8、与外单位相接触的部位,在没有弄清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存在危险又未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9、焊割场所与附近其他工种互相抵触时,不能焊、割。10、焊割作业未严格执行用电安全规定和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时,不能焊、割。焊接与切割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焊接与切割属于明火作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又经常与可燃、易燃物质以及压力容器打交道,其中切割作业时乙炔-氧气混合气体的火焰温度高达3150,存在着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1、焊接与切割所使用的乙炔、氢气、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9、等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氧气具有强烈的助燃性,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稍不注意,容易发生燃烧和引起爆炸。2、乙炔钢瓶、氧气钢瓶、液化气罐等均属于受压或高压容器,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危险因素。3、焊接与切割时火焰温度高,作业过程中熔融的金属火星到处飞溅,若溅到周围可燃物上,能引起燃烧而造成火灾。4、气焊的使用面极广,薄型的金属容器如汽油桶,往往由于这些容器内的残余汽油和易燃气体接触到焊、割火焰而引起爆炸。5、在焊、割工地,还会遇到许多可燃、易燃、易爆物质以及各种受压容器和管道。乙炔气瓶的使用、运输、储存一、乙炔气瓶的使用1、防止乙炔瓶内活性炭下沉。禁止敲击、碰撞和剧烈震动。2、防止受高温影响。禁止接近高温、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页 安全 焊接 切割 精编 12
限制150内